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珠海出版社 (2008-09出版) 作者: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杨匏安研究文选》收录了“杨匏安评述”、“杨匏安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浅析杨匏安的马克思主义观”、“杨匏安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践履”、“研究杨匏安正当时”等文章。《杨匏安研究文选》介绍了杨匏安的生平事迹,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功不可没的事迹。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五四”前后的杨匏安 “我们最服膺马克斯主义” 服膺真理 革命到底 杨匏安评述 杨匏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及其马克思主义观 再论杨匏安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先驱地位 在比较分析中确立杨匏安在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 杨匏安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 杨匏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北李南杨”的杨匏安建党贡献 浅析杨匏安的马克思主义观 周恩来与杨匏安 杨匏安与中共“三大” 杨匏安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功不可没 杨匏安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杰出贡献 杨匏安在上海的足迹 深入探究、正确评定杨匏安的地位与功绩 坚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杨匏安 知行贯通铸丰碑 学识渊博的先进文化传播者和实践者杨匏安 历史的丰碑 时代的楷模 杨匏安——共产党员的楷模 一个“纯粹的马克斯主义者” 杨匏安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践履 杨匏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杨匏安——将外国优秀文化成果融进中国文化的典范 论杨匏安《西洋史要》对史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 杨匏安的伟大高尚人格与他的革命家庭 弘扬先烈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学习杨匏安革命品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纪念杨匏安 永葆先进性 争当排头兵 合格共产党员之我见 学习杨匏安同志 做合格共产党员 研究杨匏安正当时 走近杨匏安 读懂杨匏安 杨匏安诗作《寄小梅》寄送主体“小梅”考略 杨匏安研究述评 珠海市纪念杨匏安烈士诞辰110周年研讨会综述 附录 于光远为珠海市纪念杨匏安烈士诞辰110周年研讨会发来的贺电 杨匏安生平简介 杨匏安生平大事年表 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918年,杨匏安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发表《诗选自序》和一组旧体诗,消极遁世的悲情心态,跃然纸上。虽然他在回国之初,登家乡后山,见一新坟有感而发,写下直抒人间正气、鞭挞旧社会腐恶的短篇小说《王呆子》,颂扬贫农青年手刃村霸,为父姐复仇;然而,王呆子还是不得不入山为盗,结局仍是悲剧式的。此外,他的诗文大多不掩饰内心落寞。《诗选自序》称:“不佞少而颓唐,学殖荒落,乃谬以诗古文辞见称朋旧;实则近日逃心空寂,不敢有志斯道。”表明他心如死水,波澜不兴,有如道家禅佛,不敢以诗言志,去起“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作用了。他在同年发表的旧体诗,更是充满着万念俱灰的情调,如:“人闲只合看云坐,世乱聊为带雨耕。我已无心问哀乐,残蝉何事倚高鸣?”(《消夏》)人在不得意、百无聊赖的时候,往往借诗酒浇愁,以填补心灵的空虚。杨匏安在“五四”以前的心态正是如此,如“把酒乐斯须,偷闲静里娱。相逢皆作客,不醉且行沽”(《同无庵、都休饮酒》);又如“相见拼一醉,归去独陶然……寄语章居士,今宵又破禅”(《过无庵小饮并柬章甫》);至于“拼将浊酒斗孱躯”(《秋夜同无庵闲步》)则已是消沉到不惜以酒自残了。 然而,杨匏安的心灵深处毕竟还蕴藏着更主要的另一面,即长期积累下来被压抑着的忧患意识、爱国情怀,一直没有得到抒发的机缘。 杨匏安出生于破落的茶商家庭,备尝旧社会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况味,因而从小就养成了憎富怜贫的心态,这也是他早年容易倾向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的原因之一。他的母亲是位知书识礼、争强好胜的女性;虽然家境清贫,却耻于母家(华侨富商)嗟来之食,宁可以针黹手艺自给。杨匏安在凤山高小学堂念书时的校训为:“一、立志;二、立诚;三、立品;四、正学;五、明经术;六、攻史学;七、屏外务;八、戒虚声;九、正文体;十、习书法。”进入广东高等学堂附中,礼堂上悬挂着的是广雅书院创办人、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撰写的对联:“虽富贵不易其心,虽贫贱不易其行;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广东巡抚吴大潋撰写的另一楹联的上句则是:“当秀才即以天下为己任,处为名士,出为名臣。”广高监督(校长)吴道镕平日训勉学生,对荣名利禄“应异乎世俗之相待;尤戒内役于自市之见,而外劫于众楚之咻”。因此杨匏安所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大都不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传统。他生长的家园——香山县(其地域包括今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曾是南宋末年的宋元古战场。抗元英雄文天祥在粤东兵败被俘,押送往新会崖门,欲使之劝降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坚决不从,途经香山附近海面伶仃洋时,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绝唱以明心志。丞相陆秀夫等与元军作最后决战,几乎全军覆灭,在崖门背负幼帝赵爵蹈海殉国,海上“浮尸十万”,演出一幕历史罕见的悲壮场面。杨匏安从小就习闻这些地方掌故。文天祥、陆秀夫等洋溢着中国式古典悲剧精神的英雄事迹,似乎遥远,又近在眼前,日久天长,逐渐转化为潜意识,与他所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以及参与他的叔祖杨应麟领导十三乡民众反抗澳门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扩界斗争的经历,交织在一起,构成他的人格的基本特征。正因此,“五四”之前,尽管他意气消沉,落落寡合,却傲骨棱棱,内心显得很不平衡;而且仍然不时露出壮志未酬、空老华年的惋叹,如“单襦皂帽萧条甚,老却天涯管幼安”(《钓》),“自分凿坯归隐去,壮怀收拾叹汪洋”(《登东望洋山》)。这和岳飞《满江红》词里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咏叹,不是也颇相类似么?自然,杨匏安只是一介文弱书生,缺少岳武穆那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雄气概。 杨匏安早年受过无政府主义者刘思复的影响,认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是人间最美妙的天堂。他到日本后,初次阅读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者幸德秋水和堺利彦翻译的马恩著作,和邻居女教师潘雪箴进行了关于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讨论,对无政府主义的怀疑产生了。
编辑推荐
《杨匏安研究文选》写的是杨匏安的研究文选,杨匏安是在珠海大地出生的一位历史名人。他与李大钊并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在党的历史上有“北李南杨”之美誉。他是中共创建时期的成员之一,是中共早期的优秀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
名人推荐
为官廉洁,家境清贫。 ——周恩来(常以此话赞扬杨匏安并勉励革命同志) 杨匏安是与李大钊齐名的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我党最优秀的党员之一。因为叛徒出卖,他很年轻时,就为中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和事迹。 ——于光远 杨匏安这篇文章(马克斯主义——称科学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和贡献,主要在于它对《新青年》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呼应之迅速,在于它在两大中心(北京、上海引者注)之外的广州开辟了又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在于它在传播的时候所明确表示的拥护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热情……正是这三点,使杨匏安同李大钊站在一个营垒,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历史上占有显著的一席位置。 ——龚育之 杨匏安是在珠海大地出生的一位历史名人。他与李大钊并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在党的历史上有“北李南杨”之美誉。 ——霍海丹 朝菌不识昼夜,蟪蛄不识春秋。唯有烈士的精神永生,长伴着历史的行程,鼓舞后人去探索去追求那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恐惧的真正自由的理想世界。杨匏安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我不禁又一次陷入渺远的沉思中。 ——李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