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设计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发行有限公司(上海锦绣文章)  作者:汤义勇  页数:137  

前言

经过20世纪的蓬勃发展,设计已成为一门融科学技术、经济、艺术于一体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种巨大的创意产业。设计正以创造性的活动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中国的设计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并逐步构建起高层次设计人才培养的教育格局。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的变化与需求,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近年来,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在设计教育的办学理念、目标、体制、教学模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加强改革创新的力度。而设计教材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在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设计教材。必须为教育内容提供广度上的广阔空间,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启发,进而独立感受、思考,掌握理论和实用的关系,推动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国高校通用设计教材丛书》是上海画报出版社的重点项目,编委会特意邀请了国内著名设计院校的专家、学者来撰写这套教材,目的是为了在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和国内艺术设计本科教育发展的趋同性以及设计教材同质化现象形成的矛盾中,寻求突破、与时俱进。由于执笔时还未能读到这套丛书,它能否做到融理论性、实用性、前瞻性、权威性于~体,以形成新特色,创立新的品牌,则有待各同道的肯定。我期望这套颇具创意的设计教材,在中国的设计教育领域发挥出其应有的重要作用。是为序。

内容概要

编者按      设计教材建设是国内高校设计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并一直受到教育界、设计界的高度重视。    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教材建设工作。发挥优秀教材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国内高校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丛书编委会围绕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计划,以及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将陆续出版不同专业富有特色、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同时又具有良好操作性的通用设计教材。以适应不同层面读者的需要。    本丛书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著名设计家靳埭强先生以及国内著名设计院校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深表谢意!我们希望通用设计教材问世后,能“在中国的设计教育领域发挥出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汤义勇,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包装按术协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高校通用设计教材丛书》主编。长期从事设计与高校教学工作。曾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平面设计专业方向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图形设计的历史发展和风格演变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原始图式符号与象形文字  第二节  手工业时期图形设计的历史发展与风格演变  第三节  工业化革命时期图形设计的历史发展和风格演变  第四节  现代绘画与设计的风格流派对图形设计的影响  第五节  现代图形设计的发展和风格演变第二章  图形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图形的定义  第二节  图形的特征    1 图形的直观形象性    2 图形的象征性    3 图形的独创性    4 图形的时代性    5 图形的多元性  6 图形的准确性  7 图形互动性第三节  图形的功能    1 图形的信息或意义的传播功能    2 图形的社会化功能    3 图形的审美功能第三章  图形设计的相关理论学说  第一节  视觉心理与图形设计    1 感知图形——视觉的感觉与知觉    2 格式塔心理学与图形设计  第二节  符号学与图形设计    1符号的涵义  2能指、所指与图形符号  3图形符号的层次    4图形符号与信息传播  5图形符号的意义第四章设计思维与图形创意  第一节  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  图形创意思维    1 图形创意思维的基本概念  2 图形创意的原则与方法    3 图形创意的思维活动和形式——形象思维  直觉(灵感)思维逻辑(抽象)思维发散思维(求异、逆向、多向思维)聚合思维第五章  图形意象世界的创造 第一节  意象的生成与解读 第二节  以心应物激发情感 第三节  “内在图式”的构建与储存 第四节  想象——图形意象世界创造的动力    1 相似联想  2 相关联想  3 相反联系  4 因果联想第六章  图形语言的视觉表达与创造 第一节  图形语言 第二节  图形的形象——具象、抽象与意象 第三节  观察、发现与图形语言的创造    1 观察与发现  2 二维平面上的图形语言创造    3 三维形态的创造与二维图形语言的转换第四节  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与形式构成    1 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一象征、比喻、幽默、比拟、夸张    2 图形创意的形式构成一共生图形、 悖论图形、同构图形、异变图形、置换重构、隐形构成、解构重组、文字图形第五节  图形的传承与创造    1 传承与创造的意义  2 传统图形的类型与形式  3 象征图形  4 吉祥图形 第六节  概念与视觉形象的转换 第七节  系列图形的视觉表达 第八节  图形的综合性创造第七章  创意图形的应用 第一节  创意图形在平面(二维)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  创意图形在立体(三维)空间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 第三节  创意图形在动态(四维)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后记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图形设计的历史发展和风格演变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原始图式符号与象形文字图形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洞窟壁画。人类社会在文字产生以前,基本上都是以最原始的图式符号来记录某种事情或传播某种意念、信息的。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受“自然神”或“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将某种动物、植物或某种自然物、自然现象认作祖宗的“图腾”崇拜,在巫术信仰与图腾崇拜活动中,借助于想象力和表现力,用矿物质颜料绘制了大量的洞窟壁画。例如,公元前15000年~前10000年,法国拉斯科(Iascaux)的洞穴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壁画等。这些以动物为主要描绘对象(有时也会出现少量的人物)的写实性壁画,风格粗犷,形象生动,既具有巫术功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信息传递功能和审美价值。此外,在欧洲的康巴奈洞、尼奥洞、梵德高姆洞等,壁画也都是以动物为主。而位于西班牙的拉文特岩画则不同,画面呈现的主要是人类祖先在围捕野兽或在欢庆跳舞的场景,具有一定的情节或叙事性。这些写实性的壁画将人类祖先的精神崇拜物化为图腾,并赋予了一定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具有一定的隐喻性和象征性,既表达了灵魂世界的诡秘,又起到了一种记事或与人交流的作用,是一种意象化的视觉符号。这些最原始的洞窟壁画,以及各种形象的涂鸦符号,各种图腾纹样,蕴含了人类祖先极为丰富的思想与情感,映射出远古时期人类祖先物质生活和宗教活动等方面的信息,是现代图形的原始雏形。在新石器时代,随着人类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部分图式符号趋向更简化,并逐渐向具有一定抽象性、规约性的象形文字方向发展,出现了中国的象形文字(如陶文、甲骨文等),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这三种文字类型各自形成体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图形化的象形文字,基本上是一种对自然界形象或社会生活实物的摹写,具有明显的图形特征和审美价值,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图式符号。例如,起源于图形的中国象形文字,远古时期即有结绳记事的传说。《周易?系辞?下》日:“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作为早期文字雏形的半坡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书契”),越过了结绳记事阶段,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之后。终于在商王朝时期形成了较完整的甲骨文体系。由于甲骨文是以自然界的象形为基础,其本身有的图形特征,蕴含的绘画意趣及刻画方式就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故素有“书画同源”之说。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周初的金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石鼓文,到秦汉时期的小篆、隶书,再到魏、晋时期的楷书、行书、草书,宋、明时期的印刷字体,直到我们现在使用的包括黑体、创意字体在内的各种汉字字体,中国的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已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民族格。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了汉字的构造规律,即“六书”理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会意、形声的汉字构造规律,充分说明了汉字不仅具有以形写意、以意传情的图形化特征,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创意性和可塑性,对于研究文字在现代图形创意与表现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象形文字的创造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民族整体意识的外化和民族智慧结晶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象形文字的可读性、可视性与共识性,有助于人类祖先在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中进行情感交流、记事、标记、传播信息,在图形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变革意义。第二节 手工业时期图形设计的历史发展与风格演变在漫长的手工业时期(公元4世纪-18世纪),起源于中东的基督教成为封建社会中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基督教组织掌握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政教合一的教权统治使艺术主要为宗教服务,因此,图形设计也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带有一定的宗教性质。例如,拜占庭宗教题材的镶嵌画(具有古希腊文化特征),常用的象征基督教的十字架符号。天使、圣徒与花卉、藤罗组合在一起的图形,以及哥特式建筑内的彩色玻璃宗教图形等等,具有强烈的基督教艺术风格。公元4世纪至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经济逐渐发达,标志设计也受到了多方面的重视,标志图形也从最初的象形文字演变为蜜蜂、狮头等图形。也有以新月、车轮、葡萄叶等为主的图形。公元265年至581年,中国两晋南北韩时期,铜器在制作工艺及造型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图形设计手法多样,如,“八卦十二生肖四神镜”、“瑞兽镜”、“重轮双龙镜”等,装饰内容丰富,形式变化多样。公元6世纪,中国发明了木刻版印刷。南美洲蒂亚瓦纳科文化的彩陶图形,大多以神话人物和动物纹样以及抽象的几何纹样为主,器皿造型和图形装饰风格简洁、概括、稚拙,充满生活气息。大洋洲木制品上的图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征,船头、船尾、船舷、船浆等部位,都雕刻着以人或鸟或人与鸟结合的装饰性图形,或抽象的几何纹样,以祈求出海平安、驱灾避难。这种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图形,造型简洁、明快,线条流畅。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树皮画,图形的内容与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情节生动,装饰性较强,至今还保留着原始艺术的某些特征。公元7世纪,中国唐朝初期,出现了雕版印刷,印制佛经和插图。印刷术与造纸术的发明,使文字与图形可以大量复制和广泛应用,对于进一步推动图形设计的发展和风格演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唐代的佛教经文《金刚经》(印刷时间约为公元868年)、1249年出版的《本草纲目》等。书中的插图简洁、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说明性,对事物的特征能通过视觉形象较明确、详实地表现出来。公元618年至90726,唐代织物的图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新,装饰图形图文并茂(在寓意吉祥的图形中配有祝福、祝愿等文字),形式新颖,丰富多样,构图完整(构图包括并列式、散装式和主题花纹为主,四周绘制附属纹样等多种方法),动静呼应,色彩艳丽,富丽堂皇。尤其是唐代的“宝相花”、“陵阳公样”等图形,具有较强烈的装饰艺术风格。隋、唐时期的敦煌装饰图形。辉煌灿烂,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强烈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佛教题材的壁画图形,通过概括、夸张、变形等多种手法,显得结构严谨、构图饱满、色彩绚丽。其装饰纹样和人物、动物等图形的想象力、创造力令世人赞叹不已。唐、宋时期的绘画艺术(如仇英、崔子忠、陈洪绶等画家的绘画作品)对当时及以后的图形设计风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宋代缂丝、元代瓷器、漆器上的装饰图形(人物、植物等)艺术处理手法,均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公元680年前后,爱尔兰岛上的凯尔特人将异教文化艺术风格和基督教文化艺术风格相融合,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凯尔特”设计风格。例如,圣经、圣诗手抄本中的内页设计,首字母的设计具有图形化的特点,插图也不是写实的古典罗马风格,而是具有强烈装饰特点的图案。伊斯兰教始于公元7世纪,伊斯兰图形设计风格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与地域特征,其独特的伊斯兰文化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具有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历史作用。伊斯兰日用器皿上的图形,既有抽象的几何装饰图形,也有装饰性很强的纹样。在丝织品上的图形,则在继承拜占庭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的发展。伊斯兰的图形设计注重抽象性、装饰性的表现,注重简洁与繁缛的统一,其植物纹样具有浓郁的阿拉伯文化特征。10世纪,公元945年至1000年之间,西班牙出现了具有早期表现主义风格的图形,如基督教读物《比修斯评约翰启示录文书》,水彩画形式的插图,形象生动,色彩绚丽,扉页中的图形以抽象几何形态组成,具有非常强烈的装饰风格和异教特征,被称之为“西班牙图画表现主义”。这些图形作品被用来解释文章,让人们增加对文章的了解,这在图形设计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开端。12世纪。随着欧洲贸易兴盛,标志图形设计也变得丰富多样。采用几何图形或装饰图形设计的标志,画面简洁、醒目,是一种具有丰富含义的信息传播符号,在经济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3世纪,中国的木刻版印刷技术被引入西方。1276年,意大利开设了第一家造纸厂,木刻版印刷的图形在社会各阶层广为传播,彻底改变了欧洲在布料上印刷图形的历史。印刷术与造纸术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14世纪,始于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质疑、批判虚伪的神学思想、解放生产力的人文主义革命,主要特点是崇尚科学,探索自然真谛与生命奥秘,在发掘、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艺复兴时期在绘画技法、人体解剖学、透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图形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在图形设计中,运用绘画技法和透视法则,可使二维平面形象呈现出非常逼真的立体效果和空间纵深感,给人们带来视认识上的新颖感,进一步提高了图形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文艺复兴时期的图形由人物形象、动物、植物、(花卉、卷草等)、纹样以及几何图形等构成。主要表现神话故事和日常生活情景,表现手法既有写实的、装饰性的,也有抽象的几何形态,典雅、精美而富有装饰性。欧洲中世纪的玻璃图形,大多以彩绘纹样为主。单线平涂的表现方法。红、蓝、紫的基本色调,抽象的图形纹样,加上高超的玻璃制作工艺,在阳光的照射下,哥特式教堂内彩绘玻璃窗的图形,流光溢彩,充满强烈的艺术性。

编辑推荐

《中国高校通用设计教材丛书•图形设计》是由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图形设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学了很多东西
  •   书的质量听朋友说不错,正版的
  •   内容一般,不适合自己学习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