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大典(全四册)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作者:老子等  页数:768  

前言

前言:国学又被称为“中国学”、“汉学”、“国故”、“国故学”,是“西学东渐”之后,针对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而提出的名词。晚清国粹派如辜鸿铭、章太炎等,也都发表文章,结成社团,倡导国学。在对国学定义时,章太炎认为“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胡适等人则把它看成是一部中华文化史,包罗万象;辜鸿铭则强调一切“中国学”。为了捍卫中华文化传统,辜鸿铭坚守了让很多人都难以想象的奇怪遗风。时至今日,学术界及社会上对国学的概念、范围也各有看法,争议不断。一般分为狭义、广义两种概念,前者是指儒家学术文化及诸子百家,后者则扩大到中国一切传统历史文化。中华文化悠悠五千年,深邃且广大,有四书五经、周易老庄,有史记汉书、唐诗宋词,还有元曲杂剧、红楼水浒……各类经典著作数不胜数。而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整个中华文化至关重要的,是贯穿于其内的传统精神!这种深厚的精神内蕴,历经千年风霜的磨砺,不仅见证过民族的鼎盛,也经受过民族的苦难。千百年来的风雨共济,使得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理想、价值伦常、行为举止、风格气质都独具魅力,深深植根于炎黄子孙骨髓之中。民国初,为了应对社会转型的挑战,“五四”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彻底批判传统文化;后来,西化日深,我们用西方的学科分类取代了国学兼修并学,对科技的过分重视则割断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至今,我们有的人热衷于西方节日、洋式快餐,使用西方技术,目之所及尽属引进文化。长期如此,如果西学兴盛、国学式微,社会中就会充斥着科技理性膨胀、人生价值迷茫、道德意识浅薄及人与自然相互冲突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实际上都可以在国学中找到启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国学教我们上下和谐;“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仁者爱人”、“普度众生”,国学教我们平等博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学教我们体谅尊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国学教我们坚守正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国学教我们尊重自然……众多典籍之中,开卷有益之处,历历可数。著名学者南怀瑾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振兴国学,已成必行之势。但是振兴国学不是简单的一味继承,而是详加分析,从而借鉴历史得失、传承精要文化、领悟祖先智慧。因此,我们在学习国学时应效仿诸国学大师“融会中外,博通古今”的精神,不仅学习古籍中可为今用的仁爱精神、群体观念、豁达心理等,还要继承传统文化,兼容并蓄,也不盲目追逐或排斥西方文化,从而达到“双赢”效果。同时,切忌不假思索、一味跟从国学热潮,要慎重选择、阅读适合当今社会及自身需要的重要典籍。本书选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广为流传而又具有教育意义的蒙书,以及儒家名典“四书”、启发中国文化的《易经》,还有《老子》、《六祖坛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经典名作。本书同时参考各家集注,力求准确、流畅地翻译原典,真实地体现经典精神,以求共同参详。希望读者可以从本书中领悟国学精髓,借鉴贤哲智慧,知晓学而后时习之,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知己知彼,学会尊重自然,注重和谐发展,也算是本书为国学之振兴,尽了绵薄之力。

内容概要

  《中华国学大典(套装共4册)》选录了多本广为流传且又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名作,同时参考各家集注,力求准确、流畅地翻译原典,真实地体现经典精神。希望读者可以从《中华国学大典(套装共4册)》中领悟国学精髓,借鉴贤哲智慧,懂得知己知彼,学会尊重自然,增进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作者简介

作者:(战国)老子 等

书籍目录

易经 老子 大学 中庸 论语 六祖坛经 孟子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指要】 此篇是老子的相对主义的说理篇,说明实存体和虚体的辩证关系,并进一步引入其“利”与“用”的关系来说明。例如一间房屋的结构物是实存体,而结构物之外的空间是虚体,那么,究竟用处是实存体大呢,还是空间大呢?老子他这样阐发他的辩证观点:一般人认为,器物做功在于它的实体,而只注重实有的意义,忽略了空虚的意义。实际上,从利用关系看,虚的意义大于实。因而他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存体作为利用物,虚体才是真正的用处。事物总是相对而论的。 老子认为要给已产生的事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为使所有事物都有其存在空间,人们须通过心法先让心变“空”,即达到“无”的境界,再在心中有序地安排各种事物。老子用反问句列举了六种使心达到“无”再予以处理的情形。这些情形还有很多,可方法却只有一种,即让心达到“无”的境界。“无”的境界和宇宙产生前的境界本质相同。“爱民治国”中“爱”的字形是用手把一切抓到心中的形象。“民”是“国”的基本组成成分。“国”指宇宙大方,“治国”即推断演绎宇宙大方。“玄德”指深藏在宇宙深处能生成一切的本质规律。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魂魄同身体合一,能够永不分离吗?收聚精气达到柔弱,能像婴儿一样吗?清除杂念,察看内心,能没有瑕疵吗?珍惜百姓,治理国家,能无为而治吗?呼吸吐纳,能轻柔安静吗?通事明理。能不用智慧吗?生育万物,能生养而不占为已有,施恩而不自恃有恩,主导而不主宰人民,这就是最深的德行。 【指要】 老子通过天地、刍狗、风箱、容器、车轮、房屋等具体事物去探索抽象的道理。其学说常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冯友兰说:“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第二篇说‘有无相生’,便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房屋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做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的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膝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

编辑推荐

《中华国学大典(套装共4册)》编辑推荐:雅礼豪华挡不住!为高端消费人群量身定制,从内到外均采用诸多新材质、新工艺、新设计,观感气派辉煌,适于自藏、馈赠。特种材质包装——仿真随形皮书盒,触感好,豪华气派有面子!特种装订方式——全手工缝制彩线线装,古朴典雅!特种饰品——烧陶、烤瓷、贝壳、玉石,多材质饰品,尊贵专属!特种纸——进口特种纸,光洁度高,阅读不伤眼!册数多——一盒4册,1100多页,厚重!用途广——装饰性强,书房、卧室、办公室、影视剧道具……摆哪都hold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国学大典(全四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如今的社会,真的需要学习古人的各种礼数了,很好的一套经典,值得珍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