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约翰·赫斯科特 译者:丁珏
Tag标签:无
前言
序言柳冠中“设计”一旦被囿于一种“物”的设计的话,设计师就已经被这个物的概念和现象束缚了创造力。“设计”应被认为是有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而“工业设计”则是工业时代认识“人为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对工业革命以来一切人为事物的一种反馈,其中包括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要否定。这种积极的“反馈”机制正是“设计学”的核心,是工业设计能将“限制”、“矛盾”协调转化为“优势”的原因,也是工业设计有别于仅从“美术”或“技术”角度片面地就事论事的偏执倾向的本质之所在。如此一来,设计就能从“物”、技术、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存在的“问题”(“事”的解决)中,在“限制”下形成“差别”和进步:创造“新物种”、创新“产业链”,乃至实现真正的生存方式上的“创新”。曾在美国从事设计教育和研究实践的约翰•赫斯科特教授于退休后被香港理工大学特聘为专职教授多年。他融合了东西方的哲学理念,对“设计”这个复杂的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从生活中浅显的原理入手,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性智慧的开发——“设计”的作用。他指出:“我们所定居的这个世界的形式或结构不可避免地沦为了人类设计的结果……设计都不是由技术、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或其他任何客观原因所决定的。设计源于人类的各种决定和选择。”他还指出:“虽然设计在许多方面深刻影响着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但是它的巨大潜能却尚待开发……” 当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物学、遗传学、核物理、天体物理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在人们还来不及适应的时候,就又开始向更深的领域跨越。人类的生产和科学实践的发展,自然也使得设计的范围、内容、广度和深度骤增。信息交流和存储的渠道、速度、效率的发展,信息量的急剧膨胀,都使原有的生产管理体制、文化艺术、道德、思维几乎已容纳不下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了。科学与艺术的合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合流已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工业时代的科学乐观主义开始转向小心谨慎与信心不足了,人类自身冲击自然的能力转而使人类感到越往前走可能遇到的“无知陷阱”就会越多,就如同一个越来越大的圆与外界相连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一样。人类必须学会在行动之前更全面地探测危机,这就意味着人类行为的决策,也就是“设计”的功能已被提高到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人类未来生存方式的高度上来了。当今社会对设计的需求已不限于对单个产品的造型、色彩、装饰的改进,它已突破传统的“物”的范围,开始对整个社会即所有人为事物的复杂系统负责。设计的道德要求使设计教育的责任和任务也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生态平衡、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伦理道德紧密相关。当人类的追求比较简单时,决策的任务只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做”;而当人类的追求比较复杂,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本身需要经常进行复杂的交叉研究后才有可能弄清时,科学的责任就不仅是告诉人类“怎样去做”,也不仅是告诉人类“为什么能那样做”。科学更为重要的责任是引导我们去思考,丢弃约定俗成的提法或时髦的新概念,弄清事物的本质,决定“应该去做什么”,然后还要“做什么”。设计不应深陷于科学和艺术之争,设计有它自身的内涵和外延。设计是为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问题。人类进步的每一个里程碑都是对自己认识水平的否定,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已被认可的“名”、“相”的否定。当这样一个人为的、阶段性的“分类”和“命名”的观念阻碍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时,人类就会创造出新的“分类”和“命名”。 沉溺于工业文明之中的“技术膨胀”和物质享受,以及对于占有欲的宣扬,淡化了我们对污染、资源浪费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如果我们经不起技术的引诱,我们就将丧失生存的权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享受以外,还有额上的汗、手上的茧,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谅解,与大自然的互动、共生,与他人一起改造和创造时产生的行动和思想协调统一的乐趣、情感,以及对一切事物的尊重。忘记这一切,投身于竞争,只期待轻巧地获取享受,这是一种无知和不负责的态度。要知道,社会的任何进步,首先是品行道德、社会风俗、政治制度的进步,这些都属于科学和文化上的进步。这就是目前国际社会对于发展现状的反思,也是设计所面临的现实。设计教育是为了培养另一种能力和智慧——从观念、思维方法、知识和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来整合科学和艺术。当设计的目标系统确立时,就该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选择、组织、整合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手段。设计是人类的第三种智慧系统,它的子系统包含科学和艺术这两个要素。设计是人类为主动适应生存环境等外部系统而进化形成的一个“新知识结构系统”,是人类在重组生存结构过程中的智慧性的“创造”。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人类能改造自然,创造“人为事物”。然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无不寓于人类社会这个大背景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时代的人类物质文明依然遵循“适者生存”、“各得其所”的规律,在生产、流通、使用、销毁的全过程中新陈代谢。人类的发明、创造不可能违背这个规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师法造化”。约翰•赫斯科特教授的这本著作,在当前众多的有关“设计”的出版物中可谓不可多得。我深切地期望能与国内的设计同行,尤其是从事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的学者们互相勉励,一同思考中国设计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设计教育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内容概要
《牛津通识读本:设计,无处不在》从早餐时喝粥用的汤勺到救人性命的医疗设备,设计无处不在。设计不仅意味着风格和品味,还融入了文化与个性。当代设计将“需要”和“期望”相结合,借助形式和装饰反映了不同的身份和多样的向往。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约翰•赫斯科特 译者:丁珏约翰•赫斯科特,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享誉国际的设计评论家。著有《工业设计》(1980)、《飞利浦——设计的企业管理研究》(1989)等。曾在许多杂志和文集中发表过文章和论文,同时也是《国际设计杂志》的定期撰稿人。
书籍目录
1什么是设计? 2设计发展史 3实用性和重要性 4物品 5传达 6环境 7形象设计 8系统 9语境 10未来 索引 英文原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企业的设计团队只需专注于具体产品和步骤的设计,生产操作由公司来执行。这样一来,它们能够深挖具体问题,研发出几代产品。同样地,它们会采用许多形式。这样的团队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保有细致而精确的专家水准的同时避免陈旧,这就意味着需要时时给团队注入新鲜的刺激。为了保持设计的连贯性,一些团队会固定一小部分的内部成员。同时,为了拓宽视角,它们会不时地吸纳新的顾问人员。另外一些团队,比如西门子公司和飞利浦公司,为了在同外部团队竞争时中标,要求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像内部成员一样工作。但在工作之余,员工也可以接其他的工作。有些巨型企业,尤其是日本的一些公司,拥有庞大的内部团体。这些企业常常拥有一个由四百名设计师组成的团队,有时团队的规模更大。这些设计师中有很多人可能只是负责一个很具体的环节,对现有产品做一些细小的变动,努力满足更广泛的喜好。 如果说在设计思考和批评中提及“某某设计师”会产生个人偏好,那么另一个广泛流传但具有争议的指称——“某某设计过程”则暗示了实际操作中并不存在的一种统一性。实际上,为了适应设计者工作的对象和环境的巨大差异,设计过程也是多样的。 在这个范畴的一端是一些高度主观的过程。这些过程基于个人洞见和经验之上,我们要对它们进行解释和限定会很困难。尤其在公司里,一切都是靠金融和销售方法所展示的“各种事实”说话,这些过程往往会很容易被人忽略。然而,我们在经济和商业理论中达成了一项认知。在很多学科中,基于经验和洞见所获得的那部分知识,即所谓的隐性知识,可成为储藏巨大潜能的重要仓库。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设计的能力必须限制在隐性的范围内,但是许多设计知识实际上就属于这一种。在设计中,我们非常需要拓展可替换的知识形式。这些知识形式能被建构并适于传达,换言之,这些知识就是所谓的编码知识。 大部分应用学科,如建筑学和工程学,都有一套关于其实践内容和实践行为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它们为任何学生或者感兴趣的外行人搭建了一个平台和一个起点。设计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缺少一个类似的基础。强调隐性知识意味着许多设计系的学生必须做重复劳动,以非系统化的方式从操作中获取知识。实际上,比较理性的调查和工作的方法反而被认为是不重要的。
编辑推荐
《牛津通识读本:设计,无处不在》由中国工业设计奠基人,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作序推荐。《牛津通识读本:设计,无处不在》以英汉双语形式呈现,方便对照阅读。《牛津通识读本:设计,无处不在》中附有英汉对照索引,方便随时查阅。
名人推荐
有关设计过程的图书很多,这一本据我所知是其中最好的一本。设计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本书的创作理念正是在此基础之上萌发的。——英国设计大师 特伦斯•康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