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彭妮·斯帕克 页数:319 译者:钱凤根,于晓红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设计与文化再探也许我们该谈谈“设计政治经济学”本书几乎是前一版本的重写。前一版本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书名是《20世纪设计和文化导论》(An Introdution to Design and Culture in theTwentieth Century)。动笔之前,我最初只是想简单地添加一个新章节,以容纳这些年间的新事件。然而,我很快意识到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不仅仅是80年代以后设计世界发生了许多事,而且我本人对设计的看法也因80年代后出现的大量理论著述而完全改变了。尽管其基本主题大致可沿用,但出版后的这段时间里已出现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所以,新版本如果想要在21世纪初有所建树的话,那就需要对旧版本进行彻底的更新。当然,相对于先前的描述,20世纪中设计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尤其是在与“消费文化”相关的领域里,“后现代主义”名下涌现的大量基础研究和学术争论要求人们必须从不同的背景来考察设计。早在1986 年我就写道:工业资本主义带来了设计,并继续在当代社会里支配着它。在工业资本主义的框架里,设计带有批量生产和大众消费的双重特征。这两种现象几乎决定了设计的所有表现。如同两面神一样,设计同时面向两个方向:作为所有批量生产的产品的隐形特质,它在我们生活中起着一种通常不被认可却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大众媒体中一个已命名的概念,设计的作用更明显而且得到普遍承认。这段话放在这本书里同样适用。然而,那时与现在的区别是,1986年的著作承认设计在消费中的重要作用。但这种承认不过是为设计品和形象通过消费媒体登上社会和文化舞台的方式说几句好话而已。这并不是因为那本书不够重视这种作用,而是因为那时很少有研究揭示这种深刻的关系,揭示市场需求左右现代设计概念的程度,以及批量制造业、设计师与公共和私营部门的体制性资助结构推动现代设计概念发展的程度。有关最后三个方面的论述构成了前一本书的大部分章节,但说明第一个方面的文字寥寥无几。然而,犹如本书要详细揭示的那样,不应忽视设计与生产以及专业领域的关系,众多来自“文化研究”领域的著述也表明了这一点。缺了这一点,也就无法恰当地阐释构成设计之本质的复杂矛盾了。话虽如此,如果不是现代所特有的急剧变化的社会需要视觉和物质的手段来表达它的追求和身份认同,设计以及设计师也就不可能在现代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了。设计和设计师现在是而且许多年来都是现代商业系统的必要条件,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使人们的需求和渴望借由进入市场并帮助人们确立身份认同的视觉和物质形象以及人工制品而得到满足。这个简单的想法成为这部新导论的起点,探讨1900年以来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本书将20世纪分为两大时期:1900年至1939年和1940年至今。从广义上讲,它们对应“现代”和“后现代”历史时期(尽管两个时期间不存在界限,而是有很大重合)。全书共十章,每一章分成两小节,以便形成大编年框架引导叙述。本书前五章的第一小节涵盖的时段为1900年至1914年,第二小节的时段是1915年至1939年。本书第二部分即后五章的第一小节涵盖1940年至1969年这段时期,第二小节的设计史述涵盖的时期为1970年至今。正因为设计在市场的“文化同化”中作用如此关键,所以本书两大部分的首章都着眼于阐述“消费文化”的大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这一课题相关的著作大量发表。它们集中研究的主题包罗万象,如百货商场、购物、城市、景观、性别、人种、阶层、品位,以及大众媒体的影响,更不用说还有大量的理论著述产生于其他学科,如历史(包括宗教史、社会史、文化史、艺术史、装饰艺术史、建筑史、设计史)、视觉文化、物质文化、美国研究、意大利研究、性别研究、文化研究、媒体研究、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地理学。这些内容广泛的文献,无论是以公开还是暗示的方式,都无疑已将设计界定为一种文化现象了。同时,设计内在的多学科性导致它随时代而变的自我定义与经济界、技术界以及艺术和政治界关系紧密。然而,至20世纪末,设计的首要职责变得清晰起来,即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创造和反映意义。而在20世纪80年代,这项职能还没有那么清晰。在前一个版本中,我并没有为两个主要概念,即“设计”和“文化”,提供有效的定义或定义框架,我想尽力阐释清楚这两个概念。但至今这仍然是个令人畏惧的任务,因为定义这两者困难而复杂,既随时间推移而发生重大变化,又被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定义过。然而,权当尝试一下的话,也还是有些有用的定义特征值得一提。例如,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设计”(design )一词显然源于(尽管容易引起误解)意大利语“disegno”和法语“dessin”, 既可用作动词(to design )也可用作名词(design),后者是前者的直接派生。这样有助于人们灵活地既将它看做一种过程又看做这种过程的结果。由此,站在本书的立场来说,对“进行设计”(designing)、“设计”(design),还有它们与文化的交界的探讨很重要。这双层含义使设计概念具有相应的丰富性。“文化”一词更难定义,它能指太多不同的东西:从规范含义,到人类学含义。前者用来描绘许多人认为代表人类最伟大成就的活动,如高价值与高雅的歌剧、诗歌、戏剧和美术;后者简单指“一种生活方式”。十分有趣的是,犹如“设计”一样,“文化”也有动词性派生,与“培育”和“养育”的观念相关。最近一段时期,文化转变成一个指上述活动结果的名词。将设计和文化两个词放在一起即刻融合了两者的复杂性,两者相互影响的方式也十分有趣。例如,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在“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两个层次上都十分有意义。的确,这种双重性构成了本书的基调。高尚的理想主义构成了现代设计观念的基础,而后现代主义者的价值中立观认可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可以看做是20世纪的基本主题之一,引发了激烈的设计论争。设计通过视觉和物质的表达,成为这种紧张关系的化身。本书的结构反映了设计在20世纪发展的多种环境。内容上强调了设计既是变革的推动者,又是反映者。对设计和物质文化的其他众多阐述赋予设计一种“说明性的”角色,但本书赋予设计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形成性功能,并认为,借助视觉和物质的语言,以及自身带有的意识形态价值和信息,设计可传达复杂的信息。反过来说,我们可以探讨和改变,但不能忽视这些信息。在此意义上,设计可以说是文化构建过程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其反映。如果说消费文化使设计成为必然,那么技术进步则使设计成为可能。由于劳动分工在工业生产模式中扮演了某种角色,设计作为过程便随之产生了。设计携带着技术信息进入社会文化背景。设计表达着工业制造的哲学基础—例如它本质的合理性—和生产材料的文化信息,并将它们传达到消费领域。本书两大部分的第二章探讨设计与技术文化的关系。通过确定生产技术和选择材料,设计师在商品和形象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从本质上说,设计犹如架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之间的桥梁,因为“进行设计”的过程转变成了“设计”的社会文化概念。材料在这种背景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被“设计”并成为有形的“某种东西”之前,它们只有极为有限的文化内容。从这个角度而言,设计师具有巨大的权力,他能操控材料产生多种意义,尽管随后它们必然会在消费和使用环境中被改变。本书每个部分的第三章从消费和生产领域转向设计师的领域,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充当这两个不同领域间的桥梁。本书无意将他或她(大部分情况是他)看做独立的英雄,而将揭示这样的事实:设计既是一种实践,也是抽象的概念,而这种实践的文化背景则是更大环境的一部分。设计实践一直以来都是零星的、多种多样的,各专业领域之间沟壑纵横。例如,时装设计师和汽车设计师的领域大相径庭。设计也是块移动靶,它不断改变自己去适应它在任何时候经历的经济、技术、政治和文化环境。因为20世纪专业设计实践有两大源泉,所以各专业设计领域间总还有一些共性。现代设计一方面起源于商业传统,表现为二维平面广告或起公开促销作用的各种展示、“景观”;另一重要方面表现为建筑师活动的延伸,他们自认为可以控制整个视觉和物质环境,使世界成为更适合生活的地方。本书两个部分的第三章便记录了这两种传统演进、复杂和交叠的发展历程,以及由这两种传统产生的设计实践。这些章节也追踪了“设计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种文化是设计师对20世纪文化生活最有力的贡献之一,它以某种市场的需求为基础,要求设计与美术保持联系以获得某种高水准文化意义,从而使某些产品与市场中更世俗的商品区别开来。也许,最重要的是,这种策略性的文化指向使商品明显具有“设计”内涵,它通常运用设计师的名字来营销或将名字作为品牌,从而比“无名”产品定价更高。本书每个部分的第四章主要论述自1900年以来支撑设计实践的观念和话语。1900年至1939年间,一系列的观念诞生了,并形成了设计实践所遵循的一种意识形态方针,这就是现代主义。它作为一种美学理想影响了新一代设计师,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想要突出其“现代性”的许多国家。现代主义主宰了时代形象,即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主义在消亡,这消亡所持续的时间也与它之前独霸天下的时间几乎相当。这些章节的最后部分说明,对现代主义影响感受特别强烈的是文化机构,如博物馆及教育机构,它们大多完全接受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然而,“现代性”的概念,或不如说是大众消费群体感受到的多种“现代性”,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因为设计制品和形象为20世纪数量庞大的民众的日常生活构建了通向“现代性”的渠道。设计的主要环境和话语一旦建立,强大的政治和经济集团,尤其是国家和公司,便利用设计来确定和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并获得权力。设计的这种作用构成了本书两大部分最后一章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表现和体现国际现代性观念的能力富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尽管设计必然要经过本土的改造,以反映出国家和公司的特点,它们将设计作为其现代化策略的固有特征。这两章揭示了设计塑造和表达身份认同的能力,无论是出于政治还是商业目的。这两章还谈及设计的另一种能力,即可以建立和表现阶层、性别和人种等一系列文化性范畴的典型特征,它们在个体身上得到表达而在市场中流通。这十章从一系列关键角度描绘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这种复杂关系的不同层面。如前所述,“设计”和“文化”都是复杂的现象。如果有一个概念构成了20世纪两者关系的核心,并能将本书连成一体,那就是“身份认同”(identity)和“多种身份认同”(identities)的概念。个体和群体以大众媒体为手段来确定其在群体中的身份,这种方式是现代生活的主要特征。20世纪,价值观的传播越来越少依靠与当地团体的互动,而越发依靠媒体。由于设计与工业生产这个大众传媒的重要中介具有内在联系,并存在于大批量传播的工业产品、形象和服务中,设计便成为所有传递的信息中的关键成分。如果把马歇尔•麦克卢汉对大众媒体的分析加以拓展,不仅“媒体”是“信息”,而且对媒体的“设计”在这里也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人们阅读和理解信息的方式。可以这么认为,至20世纪晚期,设计变得比媒体本身更重要,因为在影响个体和群体进行自我定义的方式上,设计起着越来越普遍的作用。换句话说,媒体中可供借鉴的生活方式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达者。设计以消费为主要(尽管不是唯一)背景,通过视觉的和物质的方式表达自己,并以构成消费选择基础的“品位”为中介。然而,这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既具有表现性也具有物质性。这种思考设计的方式确立了设计在身份认同形成中的优先地位。用文化批评家格兰特•麦克拉肯的话来说,“没有消费品,这种文化中的某些自我定义和集体定义行为就不可能”。2这些定义自然和与它们相关的个体和群体一样繁多。然而同时,一些关键的跨界身份认同在20世纪出现了,我们把其中较显著的一种称作“现代”。现代主义者开创的视觉风格,即简单、无装饰等,是识别“现代”的一种方式。但是,“现代性”的定义不止这些内容。它还包括参与一种生活方式的经验,这种生活方式包含了现代生活所能给予的一切,从技术精密的商品到公共领域对妇女的开放。自然,这种经验不可避免地随个体和群体处境的变化而变化,即随阶层、性别和人种的不同而改变。设计成为每个人通向自己的现代性品牌的桥梁。20世纪上半叶,“设计”一语可被理解为“现代”设计的同义词,尽管它的特征依所讨论的是哪一种现代性而变化。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现代”甚至可以通过采用一种历史风格而得到表达。20世纪下半叶的情况更为复杂,本书以宽泛的“后现代主义”一语概括了它的特征。“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用来描绘那些年出现的多元文化的万能词语。然而,即使在后现代性中,“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与“现代性”的概念相关联,它们两个很难分离。本书的论述得益于众多理论著作,并置身于20世纪80和90年代与“消费文化”有关的大量文献中。这一年代形成的女权主义观念也对本书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尤其使本书受益的是1986 年发表的两部著作。第一部著作是安德里亚斯•胡塞恩的《大分野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和后现代主义》(After the Great Divide: Modernism, Mass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该书阐述的观念看得出直接与设计相关,即使胡塞恩突然终止向那个方向展开,因为那不是他著作的重点。第二部著作是皮埃尔•布迪厄的《区分:品位判断的社会批判》(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这部著作写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译成英文,它为本书的设计和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框架。3该书将设计放到有助于阐释它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把托尔斯坦•凡勃伦有关19世纪晚期的创新观点推进了几个阶段。尽管布迪厄著作中的大部分材料现已显得陈旧,其案例研究也是非常具体的法国例子,但他提出品位训练是现代社会和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这个主张仍然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历史学家和理论家直至最近仍全力关注着后马克思主义观念,并将生产置于消费之上。布迪厄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向至今主宰大部分设计史研究的现代主义框架发起冲击。本书尝试囊括范围更广的设计活动和物品,比1986年的前一版更加雄心勃勃。本书仍然将产品设计作为阐述重点,但已尽力在适当之处增添对时装、平面、室内、环境和虚拟设计的论述。这绝不仅仅是为增加而增加,而是因为作者开始认识到整个20世纪的专业实践模式和观念从一个领域流向另一个领域,而且消费者和使用者并不以制造业的方式去区分设计制品和形象。在一段时期后,特定领域产生的设计观念就会影响另外一些领域。例如,时装设计中“身份认同”所起的作用在20世纪早期渗透到室内装饰,继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汽车设计中表现出来。同样,20世纪早期橱窗展示对“景观”的强调,至1930年代在工业设计师推动下转向物品本身。再如,消费者长期以来与装饰艺术品,如陶瓷、玻璃和纺织品,形成的美学关系最终被转移到计算机图像上。这些仅仅是通过一系列媒体及从历史背景考察设计所能获得的一部分见识。然而,最重要的是,本书尝试避免前一版出现的历史化倾向。尽管前一版努力抵挡现代主义的刺耳主张,但主宰20世纪80年代初的现代主义文本不可避免地影响到1986年的著作。因此前一版或多或少重复了那些现代主义文本的言辞和化约倾向。而自从文化和媒体研究成熟后,以及相当广义的后现代主义观念产生影响以来,一切都已改变了。现在,人们更容易理解设计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固定的定义或意义,此外也没有一条理想之路可循。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概念,反映在一系列的实践中,并且受到不断变化的意识形态和话语的广阔背景的影响。这些意识形态和话语已经影响到它变动的边界。如果可以形成一种设计话语的话,那它必定承认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和背景联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这个概念的过去并无疑将影响它的未来。设计将继续受消费、时尚界、各种身份认同和工业与工艺生产的影响,并将受到它无法控制的广泛的意识形态和话语的影响。尽管如同其他事物一样,它的未来受到过去的深刻影响,但这是一块不断移动的靶子。简言之,设计和设计师这幅画在不停地被重新上色。因而本书也只能提供一张它的素描,因为色彩一直在变。
内容概要
本书《设计经典译丛:设计与文化导论》介绍在国际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下,1900年至今的现代(与后现代)设计发展历史。它探讨后现代主义和设计的新主题、技术与设计的结合、身份认同与设计的关系,尤其关注了设计话语的发展,并通过各社会时期及运动来追溯。作者例举了大量批量生产的商品、形象和环境,包括缝纫机、汽车、椅子、电视机、时尚物品、室内、平面媒体、电子和名牌商品、展会等。书后附有丰富详细的眼神阅读指南,于相关研究者将大有助益。
作者简介
彭妮·斯帕克:金斯顿大学艺术、设计与音乐学院院长及设计史教授,已出版多部关于20世纪设计的著作,涉及意大利设计、日本设计、汽车设计,以及设计中的性别问题。
书籍目录
001插图目录
致谢
序言 20世纪设计与文化再探
第一部分
设计与现代性,1900—1939年
第一章 消费现代性
炫耀性消费与品位扩张
消费文化与现代性
第二章 工业设计师
新生产方式,新材料
现代性材料
第三章 工业设计师
艺术与工业
顾问设计师
第四章 设计与现代主义
世纪之交的理论与设计
现代主义霸权
第五章 设计身份认同
表现国家
公司文化与国家
第二部分
设计与后现代性,1940年至今
第六章 消费后现代性
现代性之梦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性
第七章 技术与设计:新的联合
丰富的材料
技术与生活方式
第八章 设计师文化
国际设计师
新设计师
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与设计
危机中的现代设计
后现代设计
第十章 重新定义身份认同
重新定义国家
重新定义生活方式
注释
术语表
参考书目
人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至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设计开始被理解成一个更大的过程的一部分,其中既包括广告与销售的作用,也包括大众媒体(杂志、电视、电影等)的作用。这种理解甚于以往任何时候。由于与这个过程相结合,设计便能创建特定的身份认同,与设计的产品和形象一起被消费。这不是个静态的过程,它处于永久变动中,因为消费者寻求不断重新界定自己。一旦未满足的愿望得到满足,它们就会被其他愿望完全取代。尽管这一过程建立在托尔斯坦·凡勃伦19世纪末所描写的社会经济体系之上,但是“涓滴”仿效的简单理论现在已变得十分复杂,原因是社会形态越发复杂,市场多样化,及后现代时期的影响形形色色。 20世纪9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也开始探讨商品文化和个人身份认同的形成。34彼特·K.伦特和索尼娅·M.利文斯通追随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和巴伦·伊舍伍德做出了这样的假设,即人们需要产品,以“使文化范畴清晰稳固”。35这种假设促使他们进行田野调查,目的是寻找人们通过消费产品来构建社会文化身份的方式;他们的发现肯定了这种观点,即消费,以及消费的产品与形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整个20世纪90年代,当代文化分析力求了解在其他相关的商业实践环境中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说,由于它进入大众传媒和形象与身份表现的更大领域,设计这个概念本身渐渐不再作为单独的研究课题。如保罗·杜·盖伊对索尼随身听的研究、西莉亚·卢里对耐克运动鞋的研究,都将设计概念确定为品牌的一个部分,并将物质商品定义为整个过程的一种表现,而且无足轻重。36另一种关于消费与设计关系的观点在齐格蒙特·鲍曼的著作中得到明确阐述,他声称,消费者通过购物艺术获得的专业知识是一种补偿,弥补了消费者不理解日常商品包含复杂的技术这一事实。他解释说:“所销售的不只是产品本身的直接使用价值,也是它作为所依附的具体生活方式的构成部分的象征意义——作为其必不可少的部分。”鲍曼认为,因为设计师创造了风格语言,引发了消费者最初的需求,并提供了消费决定的依据,所以设计师在商品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了关键的接口。 品牌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获得了新的意义。尽管品牌概念已经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如美国早期的家乐氏玉米片与胡佛真空吸尘器的品牌都具有悠久的成功史,但这~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复兴。38这在服装及时尚饰品领域尤其明显,在这一领域中,如耐克、锐步、贝纳通及斯沃琪这类商标既代表了产品本身又代表了它们所表达的生活方式。品牌概念在设计师时尚领域中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仿效20世纪20年代可可—香奈尔的模式,乔治·阿玛尼、拉夫·劳伦、卡尔文·克莱恩、三宅一生现在将他们的名字赋予香水和其他生活方式饰品,这强化了它们的市场身份。有关全球品牌的主题,正如纳奥米·克莱恩在其2001年的畅销书中就一种新公司(其中包括微软、汤米·希尔费格及英特尔)的经营所描写的那样,“这些公司主要生产的不是产品……而是它们品牌的形象。它们的真正工作不在于制造而在于销售”。 20世纪晚期与设计有关的品牌运用最成功的例子之一,来自家用电子产品设计师与制造商詹姆斯·戴森。他的工作大大依赖于20世纪30年代产品设计的文化能力观念,这种文化能力表现为产品设计意味着先进高效的技术,以及创建自己独一无二的卖点和产品品牌。40然而戴森将这个观念又向前推进了好几步,把富于视觉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品与一种成为“产品设计”概念同义词的有力品牌结合起来。
编辑推荐
《设计经典译丛:设计与文化导论》是设计史专业的必读书。它详细介绍了20世纪设计的流变及角色,呈现了许多设计师的作品、设计史学家的理论和观点,信息全面,案例丰富。1.《设计经典译丛:设计与文化导论》为国外设计史专业必读书。2.《设计经典译丛:设计与文化导论》详细、清晰、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设计的历史和流变。3.《设计经典译丛:设计与文化导论》例举了大量批量生产的商品、形象和环境,案例丰富,并附有大量相关图片,生动形象。4.《设计经典译丛:设计与文化导论》书后附有丰富、详细的延伸阅读指南,于研究者将大有助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