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梁兆康 页数:270 译者:胡因梦,张欣云
Tag标签:无
前言
梁兆康博士用英文写成的《The zen Teachings of Jesus》,由胡因梦女士和张欣云女士合力译成中文,心灵工坊为之出版,我有缘读到校样。 梁兆康先生用“禅”的观点解读耶稣留下的话语,进而分析讨论耶稣的风格性情修为造诣,立论耐人寻味。耶稣并未留下系统井然的经典,处处只字片语,跳跃衔接,悟性大于理性,启发多于说服,曾有人把他当做诗人或禅家看待,但语焉不详,点到为止。梁先生以庞大的结构式著书立说,内涵几乎无所不到,外延几乎无所不包,可谓“充类至尽”矣!我十分钦佩和满足。 在我看来,“禅”是接受世界的一个态度,了解人生的一个角度,梁先生由此切入,别开洞天,不啻是为耶稣写了一部另类的传记。耶稣以其伟大和丰富,使我们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解经家曾经说过,新约四福音为耶稣立传,呈现了耶稣不同的精神面貌,耶稣为人、为神,或者为王。我小时候,读书得知耶稣是革命家,激进的斗士。我长大以后,读书得知耶稣是温柔而忧郁的哲人。后来我看到一部电影,它说耶稣是个明星,长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我是基督徒,“诸家争鸣”并未影响我的信仰。我了解“本体”和“诠释”的关系,耶稣承载这些诠释,一如分母承载分子,诠释增加就是分子增加,也就是数值增加,反而增加基督对我的吸引力。不错,基督教义有排他的成分,创教之始,开辟空间,不得已只好排他,现在是什么时候?不错,牧师布道,不留弹性,初信扎根,当然要牢牢固定在一点上,现在你是什么程度?论个人的需要,也许一瓢已足,为天下苍生计,自有江海万里,大海汪洋,耶稣是道路,瓶颈应该拓宽,耶稣是窄门,针眼可以放大。 我读翻译书成长,从小为劣译所苦。现在感谢胡因梦女士与张欣云女士,她们把这本我必读的书,译成我易读的中文,没有崎岖沉重的苦恼,却有探幽寻胜的兴奋。两位女士皆虔修佛法,对基督教义也揽其大要,取其精华,与中国文学也有一番因缘。心灵工坊来出版这本书,应是爱书人的佳音。 救赎,我们已经知道的内容更多,心胸,比我们已经开发的空间更大,“只读一本书”的时代是过去了,要欣然,不要惘然。
内容概要
作者呈现了一个欢乐的耶稣。欢乐是一种精神上的修为,笑就是解脱的开始,而天国就在“当下”;一旦睁开心灵的眼,就会看到贫乏之中的丰盛,饥饿之中的饱足,悲伤之中的喜悦,困顿之中的福祉。一切相对的事物在天国都融为了一体。这样的福音,跟东方的“禅”有异曲同工之趣;禅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学禅”意谓着美化及增进心灵生活的品质。生活的艺术并不是去改变外在世界,而是以创意及建设性的方式来面对生活。西方的耶稣和东方的禅师,所教导的其实都是“内心的炼金术”;当我们拓展视野,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见各种美好的奇迹,并发现一个五彩缤纷、生气蓬勃的新世界。
本书融合了东方的禅与西方基督教的福音,不论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都可在本书中发现阅读和思考的无限乐趣。行文诙谐幽默,深入浅出,呈现了一个欢乐的耶稣,厘清了众多灵性与宗教议题。
作者简介
梁兆康(Kenneth S. Leong)
1954年出生于香港,目前从事美国康艾迪生公司高级财务管理工作。曾任纽约世界佛教青年会会长。为世界佛教青年会资深会员,佛青慧讯《禅室拾偶》主笔,文章散见北美地区各佛教杂志。他提倡佛法现代化,在美国曾推出一系列佛法课程探讨现代人的情欲问题。本书在美国教会及佛教团体皆深受欢迎,其全新的眼光深具现代精神,内容精采无比,不可错过。
书籍目录
推荐序 王鼎钧
作者序 梁兆康
译者序 张欣云
导读 胡因梦
前言 在日常生活里发现耶稣
第一章 以禅释福音
第二章 禅是什么? I 生活的艺术
第三章 禅是什么? II 事物的本质
第四章 神奇的王国
第五章 禅是“见”的艺术
第六章 镜中天地
第七章 当下地狱
第八章 信心
第九章 至道无难
第十章 使人污染的是什么?
第十一章 不要抗拒邪恶
第十二章 爱与无心
第十三章 我就是道路
后记 新范型的开始
章节摘录
当禅师是一份艰困的工作,事实上,这可能是世上最困难的工作了。木匠、舞者或医生很容易就能解释清楚自己是如何谋生的,禅师却只能教禅而不能说什么是禅。教禅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一种“神圣的荒诞性”。 耶稣这位最伟大的禅师也不例外。当时一群人随着他上山,静待着一场惊天动地的训诫,耶稣却要他们观察飞鸟,注意百合花。他把大部分的宣说让给了自然,自己只在少许的地方稍作解释。禅师很了解话说多了的危险。还有,我们可别忘了,神就是最会恶作剧的禅师。摩西坚持要神说出自己的名字,神却宣称他的名字是“我是”(I AM)。弗洛姆(Erich Fromm)这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翻译神的这句话时,将其译为“我的名即是无名”,真可说是正中其意。 禅乃是生活艺术 生命最根本最重要的事往往很难说得清楚。禅便是其中之一;其他如品质、美与真理也是如此。它们都有无法用理性去分析的倾向,如同生物学家无法借由解剖而找到生命,艺术家也无法经由分析而发现美。 要解答“禅是什么?”同样难以说明。我们的智力为禅下定义的能力,不会超过为“白色”或“清凉”下定义。我们很快会发现困难就在于,这些都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它们是属于右脑管辖的范畴,因此有不受左脑管理的倾向。右脑如同艺术家;它是非语言的、观察的、直觉的、具有空间性的、按照具体模式在运作的。反之,左脑则如同科学家;它是以语言、线形、分析、逻辑以及符号的方式在运作的。科学家也许可以从温度计上测出“清凉”的温度;但不论这度数多么准确,还是无法捕捉夏日熏风有多么怡人。 Zen这个字就是中文“禅”字的日文版,而禅这个字又出自梵语的“禅那”(dhyana),原意为静虑。但是我们逐渐会发现,把禅定义为静虑是一大错误。如同禅学家铃木大拙(D.T.Suzuki)所指出的,禅的意义比静虑或禅那的原意要丰富得多。 虽然禅文化对美国而言还是很新鲜的事,但“禅”这个字很快便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虽然如此,只有少数人能了解它的真谛。有些人把它当成是一种宗教,有些人则以为它是一种哲学,然而这两种描述都不对。禅并不符合一般宗教的规定,因为它没有信仰及崇拜的对象,也缺乏礼拜仪式、形式及教理。同样的,禅也不符合一般哲学上的定义,因为它对于把智力和语言当成传达真理的工具,有一种根本上的不信任。 与其把禅当成是宗教或哲学,还不如将它视为智慧上的涵养——一种对实相的敏感度,一种以艺术途径去面对人生的涵养。许多人都对我说过,禅的艺术及工艺品特别优雅而有韵味。禅与美之间的关联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在优雅之中隐含了对细节的微观,同时也反映出了对手中作品的认真与尊崇。 显然,不留心就不会产生艺术。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禅视为一种借着留心而创造出艺术及品质的涵养。这种涵养的重要性远超过它考究的美术及宗教形式,这份涵养也带来了极大的实用性。我深信“禅的意境”(Zen state of mind)就是日本商品在市场上会成功的主要因素,因为禅代表了对卓越的承诺,而这正是品质保证的关键所在。 禅是佛道结合之后的产物 虽然禅的意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潜力,但简单介绍一下禅在亚洲发展的过程,还是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亚洲便是禅发展到极致的区域,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运动,影响力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 禅化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五百二十年左右,当时那位面目狰狞的印度圣者——禅宗始祖菩提达摩来到了中国。虽然佛教在耶稣时代(公元六十五年)已经传人中国,但达摩东来仍然具有特殊意义,因为他带来了一种独特的精神修持方法。他认清了文字、观念和思想的局限性,而创新地运用了寂静的威力。如同禅者所言,禅是一种“教外别传的方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了解禅是佛道结合之后的产物,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禅汲取了世界两大文明古国——中国与印度——的文化精髓与丰美的内涵。在后期的发展中,禅又融合了日本文化的特质及风格。如此一来,印度的精华、中国的精华以及日本的精华,全都献给了“禅化运动”。禅在哲学架构上承接了佛家的中观学派,但是它的活力、幽默、美及整全的作风,却来自于道家。最后一个元素(整全性)使得禅脱离了其他的精神传承而独树一格,在整部人类史上,我们从未见过像禅这样能将圣洁与庸俗完美整合在一起的方法,也从未看过像禅一样能将精神与物质之间的鸿沟用艺术形式来衔接的奇迹。如同布里斯所观察到的,“当圣洁与污秽真正平等时,我们就有禅意了”。 禅是中国人心灵的产物。但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人是非常务实的一个民族。一般说来,中国人不像西方人具有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他们也不特别提出形而上的问题。曾经有人问过孔子关于死后的事,他的回答是:“不知生,焉知死。”这个答法是中国人典型的一种想法:它不是推测性的而是实用的,它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生命态度。它并不特别关切世界是否有一个造物主,来生是否存在,或者有没有一个超自然的存有在运作世间的事。禅主要着重的就是眼前的生活质量,因为我们永远活在当下的生活里。 西方观念里的宗教在传统的中国从未出现过。当然,一般的老百姓还是会去寺庙走动,但是他们去寺庙通常都有实际的目的——预卜未来、祈求身体早日康复、祈祷事事都能成功。中国民间宗教的神祗至少超过两百个,但这并没有让中国人变得富有宗教情操,因为这些神祗是用来服务人类的,并不是让人臣服于下的一种超然的存有。如同神学家汉斯·昆(Hans Kung)所观察到的,中国的民间宗教只是一种纯功利主义式的信仰。P35-39
后记
容易理解和精确度是不能兼顾的。 ——罗素 一切经书都包含内在与外在的意义。 ——莫利斯·尼克(Maurice N.colI) 我读高二时,教我中国文学的老师告诉了我一句永难忘怀的话:阅读古典文学是一份活泼的终身事业。 阅读宗教经典也是同样一回事。有些审阅过本书原稿的人告诉我说,他们并不赞同我对《圣经》某些章节的诠释方式。对这一点我想做个说明:我从未表示过我有能力作出最好的甚至是最究竟的诠释。多元化的解说对我而言从来不是个问题;这只是生命多样性的一种展现,但如果企图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诠释,那么暴力行为、人类的苦难及灵魂的钝化就开始了。我不时会改变我对经典的诠释,而这些改变是令我喜悦的,并不会带来焦虑不安。只有透过改变我们才能成长。 许多人完全错失了耶稣教诲中的喜悦、幽默和深度,因为他们一直紧抓着早期上主日课所听到的解释。从某方面来看,这些人很像蝴蝶,非常害怕从自己的蛹中跨出来,又像是不敢脱掉童装的成年人。他们拒绝透过个人生命经验来增进自己的理解,经典的话语就像僵化的文件一样存留在他们心中,随着时间逐渐被淡忘。它们并没有转化成一种生活语言。 问题就出在西方人对真理所抱持的概念。请闭上双眼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真理”这件事,这时你的心中会出现什么意象?对大部分人来说,真理通常与坚实、终极性、永恒、普世性及安全感息息相关。然而耶稣却用“活水”来比喻真理,这是他另一则震撼人心的教诲。我们把真理观想成如岩石般坚实的东西,耶稣却把它观想成为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伸缩自如、无法捕捉。“活”这个形容词也不该被忽略,因为真理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它会在我们的心中滋长,真理如同生命一样,固化它就等于在谋杀它。心灵成长意味着在真理上每天都有新的发现。佛陀说过一则登岸不需舟的故事。某人乘筏渡河,虽然已经上岸了,却舍不得把筏丢弃而只好扛着它到处走,最后变成了众人的笑柄。佛陀说:“我的教诲就像筏一样,它是帮你渡河的工具,而不是执著的对象。” 无常正是现实的运作方式。世界永远在变、情况永远在变、我们自己也永远在变。改变才是唯一的真理。因此,执著于任何一种概念、想法、教条或意见,都像是一种灵性上的自杀。同样的,科学家也不该执著于他们固有的理论,如果出现更好的理论他们就该采纳它。因此,真理和安全感是无法并存的。如同汉斯·库恩的观察:“真理越是陈腐(譬如陈腔滥调或平庸之见,等等),就越能带给人安全感。反之,真理越是有分量(譬如美学、更高的道德和宗教上的真理,对比于数学上的真理)带给人的安全感就越少。” 这便是心灵教育和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心灵教育和累积知识无关,这一点跟学术上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老子曾经说过:“为学日增;为道日损。”禅的修习主要就在放下、无学、反程序化。这便是禅反教条的作风。禅以“教外别传”为荣,而且是“不立文字”的。这是它不执著于真理的一种逻辑上的结论。 暖昧性是《圣经》诠释上的另一个难题。某位友人不只一次向我抱怨说,他发现福音书很难阅读,是因为其中的含意经常暧昧不明。我的朋友是大众传播领域的老将,在退休前一直是某家营销公司的总裁,对他而言,耶稣是个传播能力很差的人。他的说法是:“如果这真是耶稣的意思,他为什么不说得更直截了当更明白一点?为什么要不断地绕圈子?” 我对我的朋友深感同情。同样的问题也困扰了我许久。身为一名受过数学和科学训练的人,我对这种不明确的态度也同样有过反感。我一向无法真的欣赏诗与文学,因为我始终不知道该怎么正确地诠释它们,所以只好阻绝于人类的宝贵遗产之外。在文学的领域里,我算是个基本教义派人士,直到我发现了暧昧性的美。 虽然大部分人都把暧昧性视为一种缺憾,不过暧昧性确实很有用。其中的一个用处是,它能促成个人化的学习。除非我们能领会每个人的心灵成熟度都有所不同,而经典并不是为了满足特定精英族群的需要,否则就无法欣赏暧昧性的价值。 罗素认为容易理解和精确度是不能兼顾的。诗人都很清楚,暖昧性和意义是相辅相成的。心灵上的真理着重的是意义而非事实的陈述,而意义便是个人经验的目的。如果重读儿时所听过的童话故事,可能会从中发现崭新的意义。小时候我们还不够成熟,所以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从某个角度来看,《圣经》应该有千千万万个版本,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即使我们很努力地想保持客观。在诠释的活动中,主观性是内建的,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解释。暖昧性的美就在这里:它会自动地为我们量身定作出我们所能理解的经典意涵;其中的讯息既不会超出我们的理解,也不会幼稚到有辱我们的智力。它的意义会随着我们成长,这便是“无为”的另一项奇迹! 暧昧性还有另一个好处,它会封住经典中高层的心灵意涵,让那些尚未准备好的人无法意会它。莫利斯·尼克发现“一切经书都包含内在与外在的意义”。外在意义可以满足大众的需要,内在意义则能满足成熟读者的需要。如果把高剂量的心灵教诲注入不成熟的心智中,将会造成反效果。《圣经》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可塑性:它可以用来传达“高机密”性的谭崔教诲,也可以当成主日课的初阶教材。 耶稣毫不迟疑地告诉过我们,他的许多高层教诲是有所保留的,而且是用寓言的形式编成了密码。他对他的门徒说:“有关上帝奥秘的知识已经给了你们;至于对其他的人,就用比喻,使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明。”(路加福音八章九至十节)尼克探讨过这个编成密码的过程: 真实的意义被遮蔽,是因为如果表达得太明白,可能没人会相信,每个人都会认为那是胡言乱语。这么做并不是在误导人,而是要预防高层的意义被误解成低层的意义,而破坏了它更精深的意涵。理解力以及对差异的辨识力,都需要很久的一段时间才能发展出来。 在写这本书之前,我完全赞同托马斯·杰斐逊所说的,新约的某些部分“是由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着手撰写的,其他部分则是由资质甚差的心智所杜撰的”。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与许多学者及知识分子都抱持相同的观点:耶稣的话语曾经被篡改过,他的核心教诲也因为宗教组织的发展而被扭曲了。但如果这些高层的意涵被遮蔽是源自于耶稣他自己,那么我们就必须质疑这种不实的手段是否存在过。 关键就在于认清内在意义和外在意义是同时并存的,这样才能解决长久以来所存在的,介于神秘主义者与正统宗教信徒、耶稣与法利赛人、知识分子与宗教追随者、自力救赎者与基本教义派信徒之间的矛盾。长久以来,有神秘体验的人及灵性演化较高的人,他们的话语在正统宗教组织的眼里,一向被视为异端邪说及“真实信仰”的扭曲。反之,高层精神境界的人则把这些基本教义派信徒视为穿着童装、永远拒绝长大的成年人。这些问题是普世性的,不是基督教的专利。这种宗教见解上的差异性,造成了佛教上座部与下座部之间的分裂。主流佛教徒对密宗修行人的藐视,以及苏菲神秘体验者与伊斯兰传统之间的困扰。 自力救赎者与基本教义派信徒之间的紧张,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消除的。主要的问题就出自于人们对经典的内在意义缺乏了解。最深的问题则源自于我们心灵的本质。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们都具有基本教义派信徒的某种本能,因为基本教义派反映了灵魂对安全感、确定性、慰藉以及现成答案的渴求。基本教义派的态度跟药物上瘾者十分相似,两者都不愿意接受生命的挑战。社会心理学者史坦顿·皮欧(Stanton Peele)以及阿尔奇-布拉斯基(Archie Brodsky),为爱及上瘾做出了以下的区分: 有上瘾倾向的人无法把眼前的新情况视为一种探索、满足或达到某种成就的机会,他只会想到失败时可能遭到的羞辱。一个非常惧怕失败的人一定会逃避新的事物,他是保守的,一心只想回归到安全的例行公事和仪式里。 爱与上瘾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渴望成长和体验,另一个则渴望原封不动。 渴望安全感和执著反映了灵魂根深蒂固的某种真相,我们是不可能将它连根拔除的。我们只能以爱来治疗它、平衡它。不过灵魂还有另一种渴望,它也想冒险、投入未知、探索生命的丰富性、开放自己、追寻真理、美及诗意。其中埋藏着一股创造性的张力。还记得吗,禅是不跟现实的任何一部分对抗的。平衡才是关键所在。 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引介一个整合的途径,它可以从紧张中看到价值,从阴影中看到珍宝,从困境中创造出机会,并且将人类的不完美视为一种更高的完美形式(它允许成长)。这个途径不追求对生命的彻底掌控,因为它发现掌控其实是个幻觉。它能够容纳矛盾性及神秘性,而且视它们为一种美。它既不承诺慰藉,也不承诺救赎(暂时的麻醉),不过它确实能让我们借由自我发现而得以成长。这便是禅的精髓。 如同禅师所说的,每一个结尾都是新的开始,我希望这本书的结尾对你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找到一种阅读《圣经》的新典范,以全新的角度来欣赏耶稣的教诲,对世界宗教传统有一种新的融通视野,最重要的是以无惧的精神(爱)进入生活中!
媒体关注与评论
《耶稣也说禅》与其说是梁兆康先生原创的解脱言论,不如说他汇集了上述古今中外的解放者之观点,借由令人费解的耶稣与暧昧难懂的禅,重新锻造出一幅攸关真理的终极地图。同时也借着基督教与禅的这场圣婚,来打破日趋严重的宗教对立问题。 ——胡因梦(作家,身心灵导师,译者) 读这本书时,我希望你能敞开胸怀,不要带着成见及有色眼镜,或许你也会发现耶稣教诲的神奇之处——耶稣这位艺术家所教导的奇迹,并不需要凭借超自然的力量或神力的干预,只要你有能力觉察(mindful),就可以在平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它。 ——梁兆康(本书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