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伯林书信集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以赛亚·伯林  页数:全两册  译者:陈小慰,叶长缨  
Tag标签:无  

前言

餐前酒没有序言的书向来令我失望。这就好比到某人家赴宴,进门便直接被带到餐厅。序言是私人的,充满个性特点,而书的正文却往往相反。通过序言,我们可以了解作者对著作所倾注的情感,至少是部分情感。那些希望与作者保持距离的读者尽可以跳过序言不看而没有任何损失,但对有心近距离了解作者的人而言,我觉得,他们是应该得到这个权利的。——迈克尔•达米特我第一次向以赛亚•伯林提起出版其书信集的事,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当时,我们俩在牛津大学的全灵学院刚吃完午餐。两人一边喝咖啡,一边交谈,话题是我打算离开牛津大学出版社,专门来整理出版他的书信文集。谈到书信时,我说要出版的话得经过精心挑选。主要出于几点考虑,一是信件数量庞大,二是出版商对该书投放市场可能持有的想法,再就是一些书信比较乏味,或有重复,没有必要收入面向普通读者的集子。当时他的回答不假思索,令我颇感意外,因为这完全不像他惯有的作风。过去对待有关出版其学术著作的意见,他总是态度谦和,耐心听取。而这次不同,他对我精挑细选后再予出版的建议完全置之不理,说此事要做就一定要做彻底。书信集“必须有大容量”,决不让步。总体而言,此后我便根据他这一明确的态度开展工作,当然也不是轻率地盲目依从。以上提到的那些编选因素确实不得不加以考虑,但是具体贯彻起来却可以灵活掌握,既可严苛死板也可委婉巧妙。死板的做法是按照一些出版商的要求,出一卷本的选集。但那样不仅有悖伯林的愿望,也有损原始素材的质量。即便是目前这样的编选,也已经要求极大的自我克制了。目前的出版计划暂定为三卷本。以1966年沃尔夫森学院成立,或者也可能以1975年伯林从学院院长一职退休为界,分为二、三卷。但这些计划均未最后确定。事实也确实如此。以此第一卷为例,最初我打算以1940年伯林离开英国首次赴美作为结尾,但出版商的想法与我不同,他们都倾向于少出几卷,把伯林战时与战前的书信一起收编进来,使读者对伯林有更完整的印象。因此,我把收入年份延长至1946年。书信来往[伯林]之所以享有国际威望,不仅因为他身为哲学家、知识分子、教授、作家和公众人物所作出的赫赫成就,还因为他跻身于众多不同领域,与众多同时代的杰出人物有接触往来,同时还参加过许多意义重大的政治与文化活动。对许多人而言,他是一位受人敬爱的朋友和导师。毋庸赘言,伯林是20世纪最引人瞩目的思想家之一。作为一位他所在时代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更确切地说是战后时期最著名的英国思想家之一,直到今天他仍然是普遍关注和探讨的焦点,是各种会议以及许多用不同语言撰写的书籍和出版物的主题—这不仅是因为他的重要思想以及记录这些思想的别具一格的文章,还在于伯林其人的风范。这里不是要讲他的生平故事—稍后会有一篇小传交代他的主要生平情况,此外,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得到普遍认可的传记以其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已经为我们奉上了一部经典之作—不过,这里还是要谈谈伯林通信往来的情况。伯林终其一生,都是一位无人可比的多产书信作家。至今仍有数量浩大的书信幸存于世,使我们得以出版一套多卷书信选集,全面反映他视角纷呈的书信话题和多姿多彩的人格面貌。我知道的第一封现存书信写于1928年3月,当时的伯林是圣保罗学校的一名十八岁男生,信是写给作家G.K.切斯特顿的,请他为新创办的校刊投稿。最后一封信则写于1997年10月底,离伯林去世前不到一个星期,收信人为诗人阿纳托利•奈曼。在两者之间大约七十年的跨度中,共有数千封其他信件,贯穿伯林充满活力、著述丰硕的漫长一生,涉及其中各个阶段和方方面面:牛津大学的本科生、研究员、教师、讲师、教授,直至沃尔夫森学院成立时的第一任院长;对北美、欧洲、巴勒斯坦/以色列及其他地区进行过的多次访问;二战期间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从事的工作;作为行政管理人员、作家、批评家和广播员开展的各种活动。贯穿于信件中的主题有些是反复出现的,包括父母在世时伯林与他们的关系,特别是与母亲的关系;1950年代起与妻子艾琳的关系;庞杂而广泛的社交圈子;评头论足、讲述趣闻逸事的爱好;以及后来越来越多就他的作品与学生和批评者展开的交流讨论。这些信件远远超越了牛津大学和学术问题,进入许多国家的许多其他领域,尤其是艺术和政治领域。他的通讯录中包括众多杰出人士,这些人不仅活跃在学术界,而且活跃在政治、新闻、社会、文学、音乐和艺术等领域:这中间包括美国著名记者约瑟夫•艾尔索普、作家诺埃尔•安南、英国语言哲学家艾耶尔、美国著名女演员劳伦•巴考尔、英国摄影大师塞西尔•比顿、美国思想家马克斯•贝洛夫、社会活动家维奥拉•伯纳姆•卡特、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恩、牛津大学教授兼校长莫里斯•鲍拉、奥地利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英国苏俄史专家E.H.卡尔、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家装业潮流领先人物西比尔•科尔法克斯夫人、美国女富豪爱默拉•卡那夫人、历史学家阿巴•埃班、美国诗人T.S.艾略特、英国女芭蕾演员玛格•方廷、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菲利克斯及其遗孀玛丽安•法兰克福特、英国哲学家汉普希尔爵士、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导演泰迪•科莱克、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作曲家尼古拉斯•纳博科夫、英国史学家L.B.纳米尔、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英国小说家安东尼•鲍威尔、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牛津大学全灵学院院长约翰•斯帕洛、英国诗人兼批评家斯蒂芬•斯彭德、美籍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著名英国历史学家A.J.P.泰勒、威尔士亲王、作家艾娃•维文丽、以色列第一任总统哈伊姆•魏茨曼博士、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斯、美国文学和社会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等许多人。但往往还有这样的情况:一些最最富有真知灼见的信件的收信人只是一些无名之辈,这表明,伯林是一位不问来头、有信必回的慷慨之人,待人诚恳,细致认真。当然,对挚友近交他更是不惜笔墨。贯穿所有信件(和几百张明信片)的是一种颇似社会喜剧的基调,真实反映出伯林奔放乐观的性格:他是一个好伙伴,一个杰出的谈话高手,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他常常自嘲:“我总是喜欢以丰富多彩的笔调描写普通平淡的事件。”他的信很少干巴巴地探讨学问。比起思想和事件,他更多时候是在写人—人是他最感兴趣的对象。这一点在本卷书信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像闲聊一样写道:“人只有做到可以在好朋友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话,活着才有意义。”2他常常下令说“把这封信撕掉”,幸运的是,这种命令往往被置若罔闻。在最初的这段时期里,伯林从坐落在伦敦海默史密斯镇的圣保罗学校毕业,来到牛津大学的圣体学院。在那里,他分别于1931年和1932年获古典学课程和PPE综合课程一等学位。1932年10月,伯林在新学院得到了哲学讲师的职位,后来,很快又在全灵学院举行的绩优奖学金考试中获奖—他是首位获选进入该学院的犹太人。1938年,在完成了《卡尔•马克思》的写作后(这是他在全灵学院从事的主要工作),他成为新学院的研究员。1940年7月初,伯林与朋友盖伊•伯吉斯前往美国,打算从那里前往莫斯科,但最终留在了美国,直至1946年4月初。本卷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告一段落。中间他回过几次国,并在1945—1946年完成了著名的访苏之行。战前的书信均为伯林亲笔书写,不过在美国,他学会了使用秘书。而他的秘书也必须学会如何为他工作。以下这些文字可以为证,它们摘自一位叫蕾丽亚•布洛德森的秘书给朋友的信件,信写于1952年:他说话带牛津口音,口齿不清,不会发r音,delivery(发信)一词说得飞快,除了急口歌,在其他场合我还从未听到有谁说得这么快。[……]星期二,我手里提着打字机,满心绝望地来到他所在的院长办公室。[……]我直接在打字机上敲入他口述的信件内容,这样可以让他不得不稍加停顿,因为打字机的声响本身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他很高兴看到内容写上去,或者画掉,几乎所有信件他都亲自签名。他的书信妙语连珠,偶尔哀婉动人。他害羞无助,文质彬彬,总是主动认错。星期四,我再次去他办公室,正好他出去接电话,于是我拿起他放在书桌上的《列夫•托尔斯泰的历史怀疑论》重印本翻看。立刻被书中内容吸引。他回屋后,我问他是否可以借阅几天。“尽管拿去,拿去,”他满口答应着,一边手忙脚乱地翻找文件,“我拿来就是送人的,拿去吧,留着。”于是我拿走了书。读完之后,我彻底被折服。此人即便不是真正的伟人,但至少与伟人相差无几,这一印象从此铭刻在我心中。[……]我越来越喜欢他,这种感觉颇为奇特。结束秘书工作我不会感到遗憾,但他的离开却令我依依不舍。在他身上,有一种与常人不同的温文尔雅和非同寻常的魅力,让人在几乎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喜欢他。那的确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经历。……

内容概要

  以赛亚·伯林之所以享有崇高国际声望,不仅因为他身为哲学家、知识分子、教授、作家和公众人物所作出的赫赫成就,还因为他跻身众多不同领域,与众多同时代的杰出人物有交往,同时还参与了许多重大的政治与文化活动。对许多人而言,他是一位受人敬爱的朋友和导师。
伯林交游甚广,终其一生都是一位无可比拟的多产书信作家,他存世的书信达数千封,时间跨度近八十年。这些书信既展示了他独具魅力的人格风貌:杰出的自由思想家、牛津大学的一流学者、洞悉政治风云的外交官、知交遍天下的人情练达者,也呈现出他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庞大的社交圈子、对政治事件的精辟见解,以及对文学、音乐和艺术的情有独钟。
本书为三卷本伯林书信集的第一卷,时间跨度近二十年,涉及伯林求学、学术生涯早期及政治外交活动,全面展现伯林的早年生活,以及其杰出心灵的成长历程,并为了解二战时期西方政治外交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史料。

作者简介

  以赛亚·伯林(1909—1997),出生于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六岁时举家迁至俄国,目睹了俄国社会民主党和布尔什维克革命。1921年随父母前往英国,入读伦敦圣保罗学校和牛津大学圣体学院。先后担任全灵学院和新学院研究员、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沃尔夫森学院首任院长,曾任不列颠学会(英国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院)主席。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俄国思想家》、《概念与范畴》、《反潮流》、《个人印象》、《扭曲的人性之材》、《现实感》、《浪漫主义的根源》、《观念的力量》、《启蒙的三个批评者》、《自由及其背叛》、《自由论》、《苏联的心灵》等。作为杰出的思想史研究者,先后被授予伊拉斯谟奖、利平科特奖和阿涅利奖。

书籍目录

征信启事
插图目录
序言
对以赛亚?伯林的个人印象
缩略语
家谱
书信
伦敦
牛津
纽约
华盛顿
莫斯科
列宁格勒
华盛顿(再访)
附录
论自由
为费伯出版社写的报告
华盛顿快讯
战时华盛顿的犹太复国主义政治
补注
年表
重要人物生平
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除了二战期间为政府服务的一段经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是以一位牛津学者的身份度过的,但他从来不把自己束缚在这个领域。他常常同时活跃在许多其他领域,游刃有余,却不事张扬。他的日程总是被各种不同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他日复一日,毫不倦怠。他曾经在许多国家向学识渊博的名人发表演讲,与学生社团(不仅是牛津大学)、教育学院和大学预科班的学生进行交谈。向他求教的人越来越多,他总是毫不吝啬自己的时间,乐于回答。在这些人中,有正陷于困境的他从前的学生,有研究他作品的学者,有就自己从事的工作向他征求意见或寻求帮助的陌生人。他经常在广播里做演讲,特别是英国广播公司的第三套节目,他频繁接受采访,尤其是外国记者的采访。对于其他人觉得难以承受的压力,他总能积极面对,在需要的场合他会—本正经,但也会时不时调侃一下。 他不是圣人,也从未想过成为某一类圣人。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充满了在别人身上他会称之为“道德魅力”的东西。这种魅力在他的谈话方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有时这会使不了解他谈话方式的人感到局促不安。他在谈话时不会紧扣一个话题,他会时不时地往椅背上放松地靠靠,抬起头,然后随兴而至地谈下去。他总是饶有兴致地岔开话题,漫无边际地扯开去,然后猛地又回到原来的话题,或者干脆换个话题,显然完全忘了对方在这期间所说的话,即便是颇为深入的交谈也是如此。 以上这个特点放在别人身上也许会显得缺少礼貌,但他显然完全出于无意,同时也反映出他全神贯注于思考头脑中的问题。他总是以玩笑的方式进行思考,经常不循常轨。与他交谈,你需要飞速思考,但你要是想搞清问题,进而得出清晰的结论,只会感到沮丧。他并不总是认真倾听别人讲话,有时这是因为对方尚未开口,他已经清楚知道对方要说什么。 他不喜欢(也不善于)玩弄文字游戏,不过总的来说他的智慧无人可比。他理解问题异常迅速,而且能够同样迅速地给出富有启发性的答案。他直言直语,令人耳目一新;作为那个时代的人,他的思想格外开放。牛津体制中某些过于谨慎的做法与他比起来显得那么小家子气和缺乏活力。他喜欢说东道西,满肚子逸闻趣事,但都不带恶意。实际上他不善于讽刺挖苦,也不想在这方面有所表现。即使他发表不喜欢某人的议论,对他来说也更像是棋局中的一步,而不是什么诋毁性的断言。他喜欢评价别人,并将他们分门别类。众所周知,他将人分为两类:刺猬和狐狸——刺猬指那些自以为无所不包、自成一统的人,狐狸则指那些乐于兼收并蓄的人。事实上,他这种轻松随意地将人分类的爱好,从个侧面显示了他善于挖掘和展示一个人或者一个深奥作家的本质的能力。 作为一位演说家,他对所讲内容了如指掌,他的演说引人入胜(令人庆幸的是他的部分演说留有录音,可以在伦敦的国家声音档案馆听到)。他始终牢记自己是犹太人,但从不对此感到不自在。他终生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对以色列的建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伦敦皇家歌剧院的监事,是一位忠实的歌剧迷,也是国家美术馆董事会的成员。他荣誉等身:曾被授予爵士称号、英国功绩勋章和许多名誉博士头衔,任过梅隆讲席教授和不列颠学会主席,获得过耶路撒冷奖、伊拉斯谟奖、阿涅利奖和利平科特奖,但他总是谦虚地认为这些荣誉大于自己的实际成就,觉得人们高估了他。他超越生活,特立独行,是一位无法替代的杰出人物。

后记

译者附言以赛亚•伯林是20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直至今天仍然是普遍关注和探讨的焦点。他的许多重要思想以及记录这些思想的著述,通过译林出版社译介,在我国读者中产生了积极影响。自2001年以赛亚•伯林的《俄国思想家》翻译引进到中国,十年来,《伯林谈话录》、《自由及其背叛》、《反潮流》、《自由论》、《现实感》、《浪漫主义的根源》、《扭曲的人性之材》、《苏联的心灵》等伯林作品陆续由译林出版。《以赛亚•伯林书信集》则是伯林别具一格、异彩纷呈的书信大成。我们很荣幸也很高兴能够通过自己的译笔,努力为国内读者呈现一个全新的、生活中的、多角度的伯林。以赛亚•伯林的书信,不仅揭示了他的思想发展脉络和睿智见解,还充分体现出他乐于兼收并蓄的出众才华、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以及优美自然的洗练文笔。如同编辑亨利•哈代所言:伯林既是一位哲学家、政治理论家、思想史家,也是一位散文家、评论家和教授。他充满智慧,对人类的各种动机、希望与恐惧有着与生俱来的非凡洞察力;他精力充沛,善于享受生活,喜欢结交各类朋友,研究他们的思想和气质;对文学、音乐和艺术也情有独钟。本卷书信集,就反映了他年轻时代多姿多彩的视角和人格面貌。这些书信,真实反映出伯林奔放乐观的性格:他是一个好伙伴,一个杰出的谈话高手,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他的信很少干巴巴地探讨学问;比起思想和事件,他更多时候是在写人—人是他最感兴趣的对象。本卷收录了伯林从十八岁到三十七岁近二十年间的书信。从就读伦敦的圣保罗学校到进入牛津大学开始学者生涯,从二战期间被英国政府派驻华盛顿和纽约担任外交职务,到二战后前往莫斯科一偿夙愿,再到重回牛津任教,伯林极富个人魅力和传奇色彩,处于事业和身心的“飞扬年华”。这样一种丰富多彩、涉猎广泛的经历,加上大量的旁征博引,使得其书信极富深度和广度,给译者带来的翻译难度也显而易见。原著长达近800页,大量的注释、生平介绍和人名索引,翻译起来十分费神耗力。尤其是人名索引,浩繁细密,做起来有如身处炼狱一般。为使所有译名与文中保持一致,尽量不出差错,要不断前后查找。但有些时候,费尽心力,也可能劳而无功,因为索引标出的原书页码偶尔也会印错。改动一个字,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全书翻译历经两年半,其中甘苦,唯有自知。所幸的是,在翻译期间,主要译者陈小慰正好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有机会赴英国访学,对本书的翻译起到了莫大的帮助。在牛津大学,看到了伯林曾经工作过的新学院,对伯林和手中译的书有了更近一步的情感;而如果没有周末亲游伯林发信地址之一的凯希克湖区(Keswick),恐怕对其读音(读作ke-sick,w不发音)也不甚了然。在书中,伯林书信的编辑曾生动地将自己比作工匠与管家的结合体:每当思忖自己所承担的编辑任务,我总会想起两个大相径庭的比喻。……一个比喻是把我的工作比作石匠,他用一块块石头,速度缓慢地建造着某座宏伟大厦,例如大教堂。给他的石料中有切割齐整的,也有需要修琢加工的。另一个比喻是把我的工作比作管家,他总是沉默寡言地藏身于绿色粗呢门之后,由于局限于家中的有限空间,他目光狭窄,但同时又因为专注于某一领域而格外尖锐。至于说编辑,至少是本书编辑,本质上而言是作者的副手……他不希望过分突出自己的作用,因为这不是他行使职责的目的。编辑者的目的,是建构一座精神大厦,实现设计者内心怀有的梦想…… 是安排一场社交聚会,充分展示主人的个性……谁会欢迎一个打断客人谈话的侍者?而倘若这个侍者企图加入谈话,那更是无法容忍,除非他的话别开生面,并且说的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翻译则更像是一个涉及到三个人的对话过程。译者是同时会说两种语言的那个第三人,他帮助各说一种不同语言的两人相互沟通,达到对话的预期目的。与普通对话不同的是,它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对话。美国翻译理论家道格拉斯•罗宾逊指出,从对话学的角度看,翻译的关键不在完美,而在于成功,也即真正起到作用。在实实在在的现实语境中,在需要提供翻译的某个特定情境中起到作用,让交谈的双方(作者和受众)都感到满意。为了使译文话语有效影响受众,对话需要与倾听对象的互动,需要面向受众精心设计话语。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时刻牢记和秉承这一宗旨,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希望通过有效运用译文话语,激发中国受众了解和领略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兴趣和热情。本书由陈小慰和叶长缨合译。除征信启事、序言、对以赛亚•伯林的个人印象、缩略语、伦敦、华盛顿(再访)、论自由、为费伯出版社写的报告、华盛顿快讯、战时华盛顿的犹太复国主义政治、补注、年表、重要人物生平等部分由陈小慰单独翻译外,其他主体部分,包括插图、家谱、牛津、纽约、华盛顿、莫斯科、列宁格勒、通信人索引、总索引等由陈小慰、叶长缨合作翻译。陈小慰还负责全书的统稿和审校修订工作。由于本书篇幅浩大、细节繁复,加上译者知识有限,虽已经过反复推敲审读,肯定还存在失误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指正。陈小慰2011年12月于榕城

媒体关注与评论

贯穿所有信件的是一种颇似社会喜剧的基调,真实反映出伯林奔放乐观的性格:他是一个好伙伴,一个杰出的谈话高手,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他常常自嘲:“我总是喜欢以丰富多彩的笔调描写普通平淡的事件。”他的信很少干巴巴地探讨学问。比起思想和事件,他更多时候是在写人——人是他最感兴趣的对象。……他甚至热衷于飞短流长。在一封信中他写道:“人只有做到可以在好朋友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话,活着才有意义。”——亨利?哈代以赛亚?伯林是20世纪最伟大的书信作者之一,他机敏、坦诚、热情、睿智、无拘无束。他亲身经历了这个世纪历史中的一些特殊时刻,并记录在其书信中。——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伯林]对一切人一切事充满了洞见,他是一位顶级的闲谈者,天才式的,与他的交谈充实而富有智慧,你绝不想结束。——迈克尔?派

编辑推荐

《以赛亚•伯林书信集(卷1):飞扬年华1928-1946(套装上下册)》为三卷本伯林书信集的第一卷,时间跨度近二十年,涉及伯林求学、学术生涯早期及政治外交活动,全面展现伯林的早年生活,以及其杰出心灵的成长历程,并为了解二战时期西方政治外交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史料。

名人推荐

贯穿所有信件的是一种颇似社会喜剧的基调,真实反映出伯林奔放乐观的性格:他是一个好伙伴,一个杰出的谈话高手,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他常常自嘲:“我总是喜欢以丰富多彩的笔调描写普通平淡的事件。”他的信很少干巴巴地探讨学问。比起思想和事件,他更多时候是在写人——人是他最感兴趣的对象。……他甚至热衷于飞短流长。在一封信中他写道:“人只有做到可以在好朋友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话,活着才有意义。”——亨利•哈代以赛亚•伯林是20世纪最伟大的书信作者之一,他机敏、坦诚、热情、睿智、无拘无束。他亲身经历了这个世纪历史中的一些特殊时刻,并记录在其书信中。——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伯林]对一切人一切事充满了洞见,他是一位顶级的闲谈者,天才式的,与他的交谈充实而富有智慧,你绝不想结束。——迈克尔•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以赛亚·伯林书信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最杰出自由思想家之一,以赛亚·伯林书信集
  •   以赛亚·伯林在学界大大有名,文章写得出神入化。真乃神笔马良,任何话题都可以写得引人入胜。看看书信集,了解真实生活中的以赛亚·伯林。
  •   专制与自由,值得具体分析。
  •   三本,不错,以后读
  •   柏林的著作,值得收藏。
  •   他的书值得买
  •   太有哲学啦,我同学好伤神啊
  •   很厚的两本,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外语作者的书信读起来总是有些拗口。
  •   听别人推荐的,想了解大师的思想
  •   此书是名气很大 自己认可的人所推荐 但还没有看 先买了
  •   tao ye xin ling de shu
  •   大16开,用纸非常不错,很厚重!译林定价非常公道,现在7.3,赶上满减,非常接受!誓把商务的旗杆接过来!译林加油!
  •   还可以吧,摆着,有时间看
  •   书收到 很好 企慕已久。
  •   多读读政界、知识界名人的书还是很有收获的。虽然刚开始看的时候有点无聊,但看下去还是觉得有值得学习和吸收的东西
  •   赶上这拨了
  •   期待另两卷
  •   好书。读一本书,了解一位大师。
  •   柏林书信
  •   飞扬年华:1928-1946
  •   伯林的版权被译林买断?
  •   以赛亚·伯林书信集(卷1)·飞扬年华:
  •   了解伯林的途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