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衰退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德) 皮珀  页数:249  译者:周方、黄孝谦  
Tag标签:无  

前言

  故事从一个陌生的词开始。有一次,我应邀去曼哈顿参加一 场中国春节招待会,当时我已经在纽约为《南德意志报》工作了四 个星期了。席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和肯聊上了。他是一名 投资银行家,就职于一家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小型财务公司。我向 他打听了一些行业内的情况。我问他:“华尔街的人们都在谈论些 什么?金融市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忙些什么?”肯的回 答相当简洁:“次贷。” 在那之后全世界都知道了“次级贷款”意味着什么。这个字面 意思为“非一级贷款”的词把世界金融体系逼到了崩溃的边缘。那 晚肯对我说的许多话,现在看来都是非常有远见的——那些抵押 银行以房价会持续上涨为假设前提开展业务,因此无限度地发放 贷款。这些银行根本不在意客户到底是否能承担房价,因为他们 一签完信贷合同就又转手把房产抵押债券卖给华尔街上的银行。 现在这些银行都要为自己的罪恶而受到惩罚,因为那些无法偿还 贷款的客户把他们的房子钥匙丢给了银行,而这些房产必须大降 价后才能卖出。但肯在当时(2007年2月)也没有预测到,这个惩 罚实际上会如此之重。 本书可以看做这样一份报告,它告诉我们这场两代人以来最 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如何从一系列起初不起眼的个别事件以 及畸形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尝试着联系资本主义的其他重大危 机,进而观察这场经济大衰退,并从中吸取最重要的教训。我是怀 着非常谦卑谨慎的态度写这本书的。如同其他经济学家及财经新 闻记者一样,我虽然看出了一些危机的预兆,比如美国不断增长的 贸易逆差、美国人不断降低的储蓄率、公司收购融资中过高的负债 率,但我完全低估了危险的程度。一开始我把美元崩盘看做最大 的危险,因此当美元兑欧元汇率跌至1.6美元兑1欧元,但之后并 没有继续下跌时,我松了一口气。结果一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美 元并非问题所在,问题出在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它的情况比 多数专家预想的要糟糕得多。世界金融体系就像是一座空中楼 阁,仅仅等待着倒塌的一刻。要弄清这个本世纪最重大事件的全 部后果,这个尝试只是刚刚开始。 2009年6月,在这本书完成时,我们有理由期待这场危机最困 难的时期能够过去。然而危险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大多数人,尤 其是在德国,仍然面临着最糟糕的情况,那就是失业。银行依然守 着近10亿美元的未销债务。因此所有关于这场危机的评价都带 有暂时性的特点。但要避免新的错误并预防危机的再次来临,就 必须要做出评价。 许多人都为此书的诞生做出了贡献。他们作为我的采访对象 贡献出了他们的时间、经历、想法和知识。他们之中有些是经济学 家或金融专家,其他一些则是以不同方式遭受到此次经济危机影 响的业外人士。我给出了部分采访对象的姓名,但许多人的名字 并没有被提及。对他们所有人我都要致以衷心的感谢,尤其要感 谢的是我的妻子克里斯蒂娜。正是有了她专业的建议、她批判性 的问题以及她的耐心,这本书才得以完成。 尼古劳斯·皮珀 2009年6月于纽约

内容概要

  美国正处于时代的转变之中。2008年9月15日爆发的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原因在于华尔街的不负责任,但其背后还有着根本性的全球失衡因素。这次经济危机表明,美国不再能够单独解决它的经济危机。华尔街决定世界经济脉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作者简介

  尼古劳斯·皮珀(Nikolaus
Piper),《南德意志报》驻纽约经济记者。曾为《巴登报》、《前进报》、《时代报》与美联社撰稿。1999至2006年任《南德意
志报》经济部主任。著有多部作品,曾获路德维希—艾哈德奖。其《经济史》一书获德国青少年图书奖。

书籍目录


引言
一 史无前例的实验
二 明斯基时刻
三 暗物质
四 一场美国梦
五 华尔街和商业街
六 圣杯
七 贪婪
八 部长的学习时代
九 无债可借
十 自由者的国度
十一 构筑你的梦想
十二 中美共同体
十三 不可或缺的国家
十四 凶险的十年
美国金融简史
参考文献
注释
索引

章节摘录

  4/一场美国梦 “我意识到,针对偿付能力较低的抵押贷款债务人的借贷 标准的松动,可能增大了金融风险,房产补贴则歪曲了市场结 果。但是,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都认为,房屋产权广泛分布的 好处能够抵消风险。” 玛丽·奥弗顿从未见过艾伦·格林斯潘。她甚至可能从来不 知道格林斯潘是何许人,因为她既不读《华尔街日报》,也不看 CNBC经济电视台。然而,以布鲁克林区这位75岁的寡妇为例,足 以说明格林斯潘相信金融市场自我调节的观点为什么是错的,为 什么源于全世界失衡状况的这场危机,会经由美国国内的私人住 房市场爆发。 奥弗顿女士在贝德福德一施托伊弗桑特的拉斐特大街已生活 了足足二十五年。贝德福德一施托伊弗桑特是布鲁克林的一个城 区,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1838年,以前的奴隶在这里建立了美 国第一个非洲裔美国人的自由居住区。19世纪末,这片城区经历 了一段快速成长期,出现了漂亮的市民住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跟其他的城区一样,这里也开始衰败;贝德福德一施托伊弗桑特成 了贫民窟,充斥着毒品、街头帮派和破败的房屋。1964年,白人警 察托马斯·吉利根枪杀了一个名叫詹姆斯·鲍威尔的黑皮肤男 孩,结果导致长达数天的骚乱和抢掠。1966年,民主党的希望罗伯 特·肯尼迪历史性地探访了这片城区,以展示他对美国弱势群体 的同情心。 1983年,玛丽·奥弗顿的丈夫买下了位于拉斐特大街的一幢 在世纪之交建成的四层楼房,贝德福德一施托伊弗桑特此时仍然 是一个贫穷而没落的城区。在布鲁克林,人们把这些房子称为棕 色石头,它们让这座百万人的大都市的许多地方给人以伦敦市郊 的感觉。就奥弗顿家这一个案来说,这桩买卖已经被证明为一项 目光长远的投资。这个街区的情况有显而易见的改善,凶杀案减 少,垃圾场和街头帮派逐渐消失,贝德幅德一施托伊弗桑特发展成 了一个舒适的街区。当时,尽管人们还是会看出拉斐特大街的艰 辛历史——街上有许多污泥,还有光秃秃的地块,但趋势是向上 的,地价也是向上的。 奥弗顿女士拥有这份小小的财产,却没有充分利用它。除房 子以外,她很穷困。她每个月能拿到622美元的养老金;此外,还 能从纽约市获得316美元,因为她还要照料未成年的孙子。所以, 当2005年5月收到银行塞到门缝下的一份广告时,她被打动了, 银行似乎能为她提供一份划算的产品:她应当将房屋抵押以换取 贷款,用这笔钱来修缮房屋。这家阿梅里奎斯特银行的宣传单上 印着电话号码,奥弗顿女士就打了过去。不多时,一位和善的女士 来到了她位于拉斐特大街的住所,在起居室与她对坐而谈。这位 女士自称金融经纪入,名叫梅利莎·方。她的话听起来非常有说 服力。奥弗顿女士通过抵押获得的贷款,不仅可以用于修缮房屋, 还够用于归还欠债。这样,她可以把上面的几层出租,得到更多的 养老金。方女士还带来了一位建筑公司的先生,他可以规划好所 有事项。 然而,当贷款合同在几天后放在厨房桌子上等待签字时,玛 丽·奥弗顿女士一阵惊疑:她的月供款将达到2291美元,这相当 于她每月全部生活费的三倍。她理智地拒绝了。这时,那位金融 经纪人方女士就一点也不和善了,还开始威胁奥弗顿女士:现在已 经不能拒绝了,建筑公司的那个男人已经购买了材料,而她将把奥 弗顿女士告上法庭。最终,这位寡妇屈服了。“我被唬住了,”她后 来说,“这是我最大的错误。” 接着,这位寡妇就被结结实实地掏空了。这笔贷款的利息是 浮动的,可能从8.99%上升至14.99%。抵押换来的28.5万美元 中,有13624.15美元作为费用扣除,还有几百美元付给律师和公 证员,而奥弗顿女士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两个人。至于用抵押贷款 偿还债务的事,根本就不可能,因为银行直接将剩余的钱汇给了建 筑公司。他们也是立刻就开始工作,将后墙拆除,却没有事先获取 建筑许可,纽约市相关部门提出了异议,而这幢房子就这么敞开后 墙放了两个月之久。“幸好当时是夏天,”奥弗顿女士说。她和孙 子在那几周里简直就是睡在露天。 最后来说说那笔房屋贷款。由于她甚至没看到这笔贷款中的 一分钱,也就无力偿还利息和分期款。所以烦人的电话铺天盖地 打了过来。电话铃声一天会响很多次,有时夜间11点后也会打 来,威胁着她。他们威胁道,如果她不能还钱,就要将拉斐特大街 的房子强制拍卖。在窘迫之下,她最终向一个消费者保护组织求 助,即布鲁克林的“防止丧失抵押品赎回权项目”(FPP)。在纽约 有许多这样的机构关心美国经济中的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命运。 FPP的律师将这件案子诉至地区法院。他们在审查文件时的发现 让人大吃一惊:这些贷款材料不仅组织凌乱,简直就是公然伪造, 其意图明显是让玛丽·奥弗顿看上去有更高的信用度。最曼妙动 听不过的是,这份证明将这位75岁妇女说成是雅芳公司的化妆品 顾问。事实上,玛丽·奥弗顿像许多收入微薄的美国人一样身体 超重,她患有严重的关节炎,根本走不了太远的路。 当玛丽·奥弗顿带着忧虑求助FPP组织时,她以为,这完全就 是一起普通的诈骗案,用来算计像她这样不擅长金融事务的人。 她无法想象,拉斐特大街那幢房屋所负担的“次级贷款”只是庞大 金融建筑的一部分,而这座大厦即将倾覆。还在金融危机发生之 前,玛丽·奥弗顿就成了最早的一批危机受害者。 当时,杰西卡·阿蒂也没有料想到会是这样的规模。她是玛 丽·奥弗顿这起案件的律师,坐在布鲁克林法院街的办公室里,面 前摆放着几幅纽约地图。地图上画有黑色的斜线和红点。黑色阴 影部分表示非洲裔美国人和拉美移民占多数人口的居住区。红点 代表因房主无力偿还债务而被公布强制拍卖的房屋或私有公寓。 令人吃惊的是,红点和黑色线条区域几乎完全重叠,例如在布朗克 斯、皇后区的一部分以及贝德福德一施托伊弗桑特区。“放贷人在 有针对性地挑选有色人种为目标,”这位女律师说。相比白人和亚 裔人,非洲裔美国人和拉美移民的教育程度往往较低,他们收入 少,家庭生活困难。“或者向他们兜售无法负担的贷款,或者兜售 代价高昂的次级贷款,尽管他们也可能获得便宜很多的常规抵押 贷款。”由此,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房屋被强制拍卖的威胁。这位 女律师得出了一个悲哀的结论:“这些放贷人抽走穷困街区的财 富,然后转移到了华尔街。” 在2007年2月,杰西卡·阿蒂当时还想象不到,和那些受害 人一样,这个过程同样使华尔街遭受了损失。 讲到这儿,我们来回顾一下。次级贷款是向穷人提供贷款,因 此,从本质上讲它不算坏,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进步。从前,贷款是 富人的特权:拥有越多,银行给的越多。因为他信誉良好,就能容 易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获得贷款,进行投资。信用合作机构、穷人 储蓄银行及建房互助储蓄银行均有助于维持社会均衡。现在,贷 款对于穷人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清楚了。2006年,孟加拉的银行 家、预言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因他的孟加拉乡村银行而获得了诺 贝尔和平奖。该银行专为贫困农民提供贷款,与美国人所说的次 级贷款毫无二致。 贷款是通往未来的桥梁,是有可能改善穷人生活水平的途径。 因此,美国的银行家常常也是社会进步的中间人。例如阿玛迪· 贾尼尼,一个意大利移民的儿子,于1904年在旧金山为穷困移民 创办了一家银行。这就是美国银行的前身,以总资产规模计算,今 天它已经成为美国第一大银行。在弗兰克·卡普拉1946年拍摄 的电影《生活多美好》中,主人公乔治·贝利就完美地展现了穷人 贷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联。詹姆斯·斯图尔特饰演的贝利,是 一座名为贝德福德·福斯的小镇上一家小银行的老板。他的业务 是帮助贫困家庭获得廉价的房屋贷款。影片中的反派名叫亨利· F.波特(莱昂纳尔·巴里摩尔饰演),他拥有城中多栋破败的房 屋,在今天或许会被人称为“恶房东”。贝利是个烦人的竞争对手, 波特想要破坏他的业务:穷人就应该老老实实租住他的贫民窟。 贝利却帮助他们搬出贫民窟,他和客户就像是一家人:为了拯救这 家银行,帮助贝德福德·福斯的穷人,这位银行家放弃了去外面的 广阔世界干一番事业的梦想。穷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报答他。当他 的银行濒临破产时,城中的民众聚在一起,为贝利提供拯救银行的 资金。他们在圣诞夜将钱交给他,这一情节让《生活多美好》这部 电影成为了美国家庭的经典圣诞片。在一个关键场景中,贝利对 他的对手波特喊道:“您说,他们(指穷人)在考虑购买体面的房屋 之前,应当耐心等待,把钱攒起来。等待!等待什么?等着孩子们 长大?等到他们衰老?您知道一位工人攒5000美元需要多长时 间吗?请您记住,波特先生:您口中的乌合之众完成了这座城里的 大部分工作,付款,生活,死去。这些人工作、生活、付款、死去,只 是想拥有带浴室的房子,这样的要求过分吗?” 这部影片无疑只是个童话,但它也部分地反映了现实,那就是 对于房屋贷款而言,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通常有着极大的共同利 益,只不过银行家不是像乔治·贝利这样童话一般的好人。对于 购房者是否有能力支付利息和分期款,银行必须保持关注。如果 无法支付且长时间拖延的话,所购房屋就会变成银行的财产,就会 被变卖。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强制拍卖通常意味着损失。因此, 在给予贷款之前,银行的信贷人员通常会严格审核客户的收入情 况。粗略的法则是要求每月利息和分期款的数额不超过家庭月收 入的30%。如果超过这条标准,就很难维持正常的生活开支。所 以在银行看来,把客户当做富人是荒谬可笑的,例如玛丽·奥弗顿 的案例。 P53-58

媒体关注与评论

  德国经济学图书奖的宗旨是“理解经济”。尼古劳斯·皮珀令人信服地实现了这一宗旨。评审委员会将2009年的经济学图书奖授予了他的《大衰退》一书。“委员会一致认为,这 部作品出色地表现了经济危机的主题。尼古劳斯·皮珀成功地揭示出,这次危机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他甚至清楚地指出,能够并且应当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这部书获奖并非因为其题 材,而是因为其质量。”  ——《商业报》  委员会一致认为,这部作品出色地表现了经济危机的主题。尼古劳斯·皮珀成功地揭示出,这次危机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他甚至清楚地指出,能够并且应当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这部 书获奖并非因为其题材,而是因为其质量。”  ——德国经济学图书奖评审委员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衰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从一名德国经济学家的角度,分析世界形势,但是说到美国经济衰退不敢苟同,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特别经过次债危机后的自我修复,现在的经济是世界最好的,最健康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