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在思考什么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法)马舍雷  页数:308  字数:179000  译者:张璐,张新木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文学除了能给读者提供乐趣之外,是否还能奉献一些哲学教诲呢?本书从文学领域中借鉴了萨德、斯达尔夫人、乔治.桑、雨果、福楼拜、巴塔耶、鲁塞尔、塞利纳和格诺的作品,借助对文学作品的哲学分析,积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作者看来,文学也是一一种思辨的操作者,是真正的思想机器。针对广为流传的“科学哲学”的概念,作者提出其应该让位于某种“文学哲学”的概念,文学哲学将以自己的方式创造真理的效果。

作者简介

  皮埃尔·马舍雷
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的弟子,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一派的中坚力量,其代表作有《文学生产理论》及《论作为一种观念形式的文学》等,对现代文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书籍目录

一 文学在思考什么?
 混合的文学与哲学
 文学哲学的练习
历史的道路
二 普世的想象:斯达尔夫人的文学思想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
 外国美女:复合物的修辞
 重读和修正的康德
 重塑的德意志
 多民族精神
三 泛神论小说:乔治·桑的《嘶匹里底》
 《斯匹里底翁》的传奇
 在拉梅奈和勒鲁之间
 科朗贝的小说
四 雷蒙·格诺的黑格尔式胡话
 与科耶夫
 科耶夫式虚构:性命的星期天》
 《吾友皮埃洛》:历史终结的故事
 面向历史的绝对科学
在事物深处
五 在雨果周围:底层人形象
 新文学形式:连载小说
 《悲惨世界》:深层小说
 群众之人
 老田鼠,掘得好
 地下的故事
 历史性神话
六 巴塔耶和唯物主义颠覆
青年巴塔耶
《文献》第一系列:求助于耻辱
与布勒东的论战
低级唯物主义:新兴的人类学
七 深渊的修辞:塞利纳的神奇地铁
运动的欢庆
小窍门
不?说的事
一切都该消失
八 萨德与无秩序之秩序
九 福楼拜的非现实主义
十 鲁塞尔的读者福柯:作为哲学的文学
十一 赞文学哲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勾勒这种分离性简图的条件表明了这一点:文学与哲学的公开辩论,使它们成为两种独立的本质,被封闭在它们相互定义的领域中,为它们确定了各自的边界,这是一种历史的生产。这种生产对应于哲学与文学工作进程的某一特殊时刻,在这个时刻,哲学与文学工作恰恰臣服于一些独立与对立的规则。于是文学的统治与哲学最终的思辨同时建立:两个典型的“现代”范例①。这种分割的时代是否已经过时?这正是一句禁语,除非是作为一种预言;这仍然是一种保持其现代性的方法。但还是可以回到它所确立的区别上来,从这种区别中找出其主要的确定特性,正像近两个世纪中它所主导的那样。那么,“梳理”文本中什么是哲学的,什么是文学的,这就需要明晰文本的表达和结构,解开哲学与文学之线相互缠绕的复杂线团。这些网线互相交织,互相缠绕,欲理还乱,互相混合,织成一体,形成一个分化的网络。在网络内部,网线聚集在一起,却不混杂,勾画出具有特殊、难懂、混合含义的轮廓。从某种角度说,我们将在这里提倡保卫文学的思辨使命,坚持说文学确实具有思想经验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方能谈论“文学哲学”。但是,我们同时要避免再次落入一种双重交替的陷阱,即一种空洞的或充满“哲学”的“文学”,和空洞的或充满“文学”的“哲学”。因为正像上文所暗示的那样,如果说这样的文学只能以哲学概念的名义而存在,那么这个概念并不能涵盖文学文本的复杂现实。从哲学的角度重读几本被归类为文学的作品,这无论如何不是让这些作品承认其中有隐含的意义,并总结为作品的思辨目的;而是揭示出作品的多重构成,还有这种构成中可能具有的不同的研究方式。因为如果说纯粹的文学话语并不比纯粹的哲学话语要多,而只存在两者混合的话语,而且在这种混合话语中,在多个层面上,各种独立的言语游戏在其参照系和规则中互相影响,这就是说,不可能一劳永逸地确定诗学或叙事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即以其可变性形象普遍表现的关系。如此看来,哲学性从几个层面上介入文学文本,必须根据其采用的方法与其所承担的功能来细心区分这些层面。从最基本的层面看,文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严格来说是文献性的:哲学以文化参照为名义,与文学作品表层处在同一平面,这种文化参照多少经过一定的研究,比如一段简单的引文,而由于读者与评论者的疏忽,常常会被人忽略。在另一层面上,哲学论据为文学文本承担着一个真正的形式操作员的角色:描述一个人物形象,组织一个叙事的普通步骤,甚至设置背景,或者组织叙事方式都是如此。最后,文学文本也可以变成思辨信息的载体,其哲学内涵常常被引向意识形态交流的层面。回答“文学在思考什么”这个问题,就是要考虑到这些考察范畴,并且在开始时至少不偏向任一方面:这就是从文学文本的阅读中能够最终获得哲学教诲的必要条件。

媒体关注与评论

哲学和文学就像是同一个话语的反面和正面,两者以交替的面貌展示着话语的起伏跌宕和水平落差:在此中显示为饱满而又连续的形式,在彼中却表现为缺失和省略的形式。  ——皮埃尔·马舍雷马舍雷出色的批评智慧贯穿了文本的始终。  ——文森特·P.佩科拉,《现代哲学》

编辑推荐

《名家文学讲坛:文学在思考什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在思考什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文学除了给读者提供乐趣之外,能否凸显哲理?本书借鉴了萨德、斯达尔夫人、乔治桑、雨果、福楼拜、巴塔耶、鲁塞尔、塞利纳和格诺的作品,借助对作品的哲学分析,积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   不错的书,没来得及仔细读,对理解文学这种面对生活的方式有了一些进一步的了解。
  •   文学在思考什么呢?有些人说文学就那么点事,文学关注的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生活。我们不能把文学的意义狭隘化,不能只停留在文学的娱乐功能上,文学关乎人类,关乎人生,关乎精神!此书对文学的使命有一个深入的解读!值得一读!
  •   只把西方相关作品结合起来阅读,才能很好地理解。
  •   大家小书,分析精辟
  •   不小心麦崇来。。。。开本较小,阅读手感不好。但还是经典。
  •   法国皮埃尔•马舍雷这位巴黎大学哲学教授,在书中提出了“文学哲学”的概念和主张。不赞成在社会科学的大类下,再把哲学和文学划出很多界限。他从哲学角度去分析解读了法国一些知名作家的文学经典作品,从而希望哲学与文学能唇齿相依不发生激烈对抗。马舍雷认为,事实多次验证,有些作家的作品中间接直接有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有些作家创作中直接写出了哲学家对文学家的各种影响,有些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很明显,让文学具备了帮助世人更进一步认识社会的功能,并且充满了哲学思考意义。 依小人只见,不管马舍雷教授用研讨哲学的方式去分析阐述文学作品的思路科学与否,最起码,他给了世人一种以发散性思维去审视思考文学的多元化途径。所以尽管这本书有过于厚重之嫌,(尤其是对法国文学艺术不太熟悉的读者来说,很可能会遇到不少阅读障碍。)但起码,这是一盏照亮法国文学的指路灯,有助于我们了解法国文学。另外就凭人家法国艺术在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地位,魅力和影响,认识法国这位皮埃尔、马舍雷教授,并了解他的主张,应该算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   本书抛砖引玉,将文学的初衷和主旨娓娓道来
  •   书名吸引人
  •   书原本内容应该挺好的,但是翻译得太蹩脚了,看得郁闷
  •   本书所讲内容比较深刻,把文学和哲学关联起来讲,探讨文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如果对书中所举例的那些书没有看过,很难看懂的。我看了,但是不懂。
  •      吴岳添的前言主要介绍了作者的学术背景:马舍雷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的高足,本书继承了社会学批评的传统,论述文学哲学的依据是与作品有关的时代背景、哲学思潮,以及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创作形式。
      
       第一篇《文学在思考什么》可看作是马舍雷为本书写的导言。在古希腊,哲学与文学互相纠缠,哲学采取文学的形式,为的是让大众喜闻乐见,富于感染力和影响力。到了18世纪末,“文学”一词开始被用于现代意义。标志性的两个事件是1760年莱辛(Lessing)创办《最新文学通讯》与1800年斯达尔夫人(Madame Stael)发表《从文学与社会机构的关系论文学》一文。至此,文学与哲学分道扬镳,狄德罗、康德、黑格尔、克罗齐等人对这一现象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马舍雷还提出了“文学空间”的概念,在文学时代,各个文本共同作用,标示出既有高潮也有低谷,既有“高雅”文学也有“通俗”文学的复杂体系。作者还解释了本书的结构:“历史的道路”这一主题包括了斯达尔夫人、乔治·桑和格洛的作品,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将文学变成一种开拓人类未来道路的机器”;“在事物深处”包括雨果、巴塔耶和塞利纳的作品,潜入事物深层,颠倒上层与下层价值;“一切都该消失”包括萨德侯爵、福楼拜、福柯的作品,主要探讨叙事、修辞及语言的界限与过度。
      
       第二篇《普世的想象:斯达尔夫人的文学思想》。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境遇,斯达尔夫人的问题是:“在一个民族及其民族身份的构建中,文化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即“是什么东西让共同的思想方式,反映一种理想表达体系的方式,即一种我们所谓的集体‘理论’,与一种政治状态,与一种集体的实践之间的综合成为可能?”对此,她的回答是借助一个中介因素“文学”,“这个因素可以说具有一种想象模式论的功能”。斯达尔夫人借鉴了当时其他欧洲学者对异民族文化所持的态度,如孟德斯鸠、赫尔德等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多民族文化观。
      
       第五篇《在雨果周围:底层人形象》。1836年,一种新文学形式——连载小说的出现,使得文学的受众下移,即大众化。1948年,“与标示这一时期整体状况的社会动荡相呼应,逐步形成了一种群众文学,并且形成了这一文学的信息内容、风格形式、陈述方式和形象游戏。”雨果的史诗风格:将人群聚集和集中起来,使之成为某种“主体”,并且自我认同于这个主体。本雅明认为:1850年诞生了一种群众美学,它直接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波德莱尔是其典型代表。此一时期文学的典型特征便是深层世界的地下视角。随着“民主”社会新形式的建立,知识型(episteme)也发生了变化:“真理位于底层”,由底层人的历史神话所体现的哲学。
      
       第六篇《巴塔耶和唯物主义颠覆》,主要介绍了巴塔耶的色情哲学(将资产阶级比喻成无性的脑袋,而无产阶级则是性器、阴毛或下身),以尼采式的价值颠覆的名义,提倡一种底层唯物主义,回归自然现实,反对极端的唯心论。
      
       此外的几篇,但凡讲到文学的语言及修辞问题的,都没太读懂,有待重读时再论。
  •     对于文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我从来没有思考过,从来都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什么关系,虽然读过刘小枫先生的《沉重的肉身》,对于其中的文学般的哲学思考佩服万分,但是下意识并没有认为这两者存在着联系。但是,马舍雷先生这部《文学在思考什么》,却是对于文学与哲学之间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反思。他揭示了启蒙运动之后,原来由柏拉图所开创的哲学运用文学书写的方式,虽然被西塞罗等人继承,但是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文学与哲学彻底分离,哲学彻底放弃了文学的修辞,而文学是否也放弃了对于哲学的思考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否则这部书也就不会写出来了。马舍雷对于众多小说文本的解读,让我们看到近代以来文学对于哲学阐述所引起的巨大反响。
      我们还是从头说起,柏拉图的戏剧书写,早已经闻名遐迩,虽然我们今天不承认其文学写作对于哲学思考所起到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柏拉图的写作已经是将哲学与戏剧结合的如此完美,以至于我们无法将其二者分割。虽然,后人如康德和黑格尔对于柏拉图的写作诟病再三,但是我们无法想象柏拉图会去写作亚里士多德的文章。后人显然是从柏拉图的写作中吸收了很多的营养,没有人否定戏剧写作,是可以承担起哲学反思的功能。但是,这一共识在启蒙运动之后,就遭到了哲学家们的反对,如康德就认为戏剧化的写作,无益于哲学问题的澄清,而且会混淆事情的真相。在这一个意义上,哲学慢慢将修辞从写作中排除,只剩下赤裸裸的”真相“。
      对此,文学并不是很反对如此做,毕竟被哲学套上了紧箍咒,对于文学写作来说也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因此在文学之中就开始一波接一波对于哲学观念的冲击,将理性与秩序和权力联系在一起,通过文学创作对于理性哲学进行猛烈的攻击。那么,文学从什么角度对于哲学进行批判和攻击的呢?我们还是需要回到古希腊,才能知道启蒙运动到底做了什么事?
      在古希腊就已经存在了诗与哲学之争,阿里斯多芬对于苏格拉底的攻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于诗人的驱逐,苏格拉底与荷马的文学竞争,都是诗与哲学之争的种种表现。为何哲学与诗歌会产生竞争呢?这是因为他们所信奉的神各有所不同,如哲学信奉阿波罗,而诗歌赞颂的却是狄俄尼索斯,阿波罗主掌的是人的理性,而狄俄尼索斯所高扬的是人类的肉体与爱欲,换句话说哲学与诗歌之间的争执在于灵魂与肉体的冲突,而这个冲突几乎是永恒的争议。但柏拉图如何做到的哲学与戏剧的完美结合呢?这必须看到苏格拉底的教诲,他认为人类是由灵魂和肉体结合而成,而灵魂追求的是理性,而肉体所体现的却是爱欲,两者结合所形成的人类天然就具有双重的性质。因此,追求理性和沉迷爱欲,是人类永恒的宿命,但是肉体与灵魂结合的过程中,但如果灵魂能够抑制肉体的欲望,也就是说灵魂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肉体,那么人类就可以拥有美德。因而,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师徒对于美德称颂再三,并将知识即美德,作为其教育的核心。当我们看到这里,就会发现柏拉图的文本中,其实所进行的戏剧创作,是在灵魂的指引下,所进行的德行的赞美诗。虽然,其形式为哲学的论辩,但其目的指向的却是德性本身。在这个角度上说,柏拉图一方面排斥诗人对于爱欲的赞美,另一方面又通过戏剧化的文辞对于德行进行礼赞。
      诗与哲学之争,并没有随着柏拉图的解决而消失,在启蒙运动之后,诗人对于肉体的赞颂再一次成为了时代的主题,这个时候再也没有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样师徒,对于爱欲进行批判,而对于理性进行赞美。当时的启蒙哲学家们,一部分人对于理性进行礼赞,这与柏拉图所做并无本质区别,而另一方面又在理性的帮助下,解放了被美德所束缚的肉体与爱欲,并试图通过不断提升理想,从而获得爱欲的释放,并将此称为自由。在这意义上,我们看到启蒙哲人们充满矛盾的论述,一方面他们赞颂理性的伟大,另一方面宣称理性能够实现人类的所有爱欲,并能够征服自然(天道)。这种僭越的言辞,当然我们看到其豪迈之处,但是我们却感觉到这里存在着某种理性与爱欲的颠倒,也就是说在启蒙之后,启蒙哲人颠覆了柏拉图用理性控制爱欲的写作,而是通过理性来实现爱欲,或者爱欲催生了启蒙哲学。而当哲学将爱欲从德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之后,理性与爱欲就分道扬镳了,理性不再用爱欲或诗歌来表达,而诗歌唯一所赞颂的只有爱欲。启蒙哲人在经过卢梭之后,形成了罗伯斯皮尔的理性革命派和丹东为首的肉体爱欲派,这两派在十九世纪逐渐形成一方面以康德、黑格尔为首的理性主义,而另一派则发展成为尼采、克尔凯郭尔所形成的存在哲学,在二十世纪后更是双方激烈对垒,科学主义、技术理性发展出现代社会的雏形,而存在主义者如海德格尔、福柯等人则对前者进行猛烈的抨击,认为理性主义和技术理性依旧如启蒙之前的哲学一样,同样试图对于肉体和爱欲进行统治,而现代性的最大意义在于人的解放,也就是对于爱欲的解放,因此爱欲应该推翻理性及其科学技术的统治。
      在我们看到,启蒙哲学的两头理性与爱欲联合起来,废除了道德的政治,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个社会也因此追求理性与爱欲,而日益精神分裂。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现代性危机就需要直面理性与爱欲的分裂,而解决此一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如何回复社会中的道德,使其成为社会中理性与爱欲的粘合剂。当然,我必须说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积累了相当大的财富,如何使追求理性和爱欲的民众,不再爱欲颠倒,而回复理性的清明和爱欲的正常,我想这有待于古典政治哲学的复兴。
      
  •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在当代大致可以分为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是文学的哲学化,可以艺术哲学家丹托的观点为代表,他很大程度上接受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认为艺术(文学)已经发展到了成为自身的哲学的时代,例如从杜尚的小便池开始,艺术所传达的就已经不再是美、形式或技巧这些传统的艺术范畴了,而是致力于表现一种思想、一种哲学,它取代了艺术本身,哲学是以剥夺了艺术。
      
       与此相对的,则是哲学的文学化,可以哲学家罗蒂为代表,他推崇一种反讽的哲学风格,这种反讽的哲学是实用主义的,反本质主义的,同时也是反极权主义的,而文学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偶然的、反本质主义和极度自由主义的哲学。
      
       其实,这两种看似截然对立的观点又是殊途同归的,两种转“化”导致的结果都将是文学与哲学界限的模糊,甚至消失。
      
       对比之下,《文学在思考什么?》的作者则似乎想走一条中间路线,他说他既要避免充满“文学“的”哲学“,又要避免充满”哲学“的”文学“。这怎么做到呢?作者说那就是首先要承认文学的自足地位,然后再把哲学作为参照系和分析工具介入其间,但是这种介入的目的不应该是对作品进行思想归纳,而是旨在暗示不同的阅读方法,哲学能以不同的阅读方式介入文学,这正好说明有一种文学哲学,也即一种可以包裹哲学的文学。这样一种”文学哲学是文学生产的思想,而不是思想在不知不觉中生产的文学“,它不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
      
       应该说,作者在本书中确实实践了这个原则,对于九部作品的解读风格迥异,除了结构主义方法的痕迹之外,基本上没有出现用哲学概念来套文学的情况。
      
       不过,总体来说,作者还是选取了一些固定的进入作品的角度,归纳起来,一个是历史和人类学的角度,作者以此来分析了斯达尔夫人和乔治·桑等人的作品,主要探讨了文学与国家、文化、社会及人类未来的关系;一个是认识论的角度,从对雨果、巴塔耶等人作品的解读中展开,探讨文学如何潜入深层,建构我们的知识;一个则是文学本体论的角度,从语言和修辞等文学材料的角度来探讨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部分主要涉及了萨德、福楼拜和福柯。从以上总结可以看出,书本的内容是非常庞杂的,作者的文学哲学批评成果丰厚。
      
       通常认为,哲学是最有深度的,因为理性的高气压可以把人类认识世界的潜水艇压到最深的海域。然而,本书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文学与哲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本身就参与构建了那个深海区。
      
       虽然比起哲学来,文学显得没有概念,没有体系,文学中的思想多是些点滴感念,但也正是因此它破坏了思想体系,它总是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复调和共享的思考,它是一个包含了冲突和多样性的整体,它本身就是一种哲学需要去解答的复杂性,而且包含了一种对哲学的先天批判。因为在文学的虚构、间离和悖谬(如作者在分析鲁赛尔时提到的,文学描述某物就意味着某物的死亡,因为它取代了它,文学让世界以死亡的方式活着)中,天生就暗示了一种反讽和相对的眼光,它在它的内容和我们对这种内容的思考之间留下了一块空白,一种间隔,而这块空白正是思想赖以成长和反思自身的地方。
      
       用俗套一点的话说,文学提出问题甚于解答问题。在每一种成功的哲学背后,总有一种文学在与其较劲。文学哲学总是旨在为哲学展现不同的问题,用一个个真实、具体、复杂的场景去检验哲学、讽刺哲学,这些场景连接在一起,就成了历史,文学为哲学引入了一种历史化,这有助于打击那种妄想一劳永逸解决人类问题的哲学冲动。“文学能够恢复所有的哲学话语,以其可信的形式将哲学话语恢复到历史因素中,而历史因素又在不值一提却绝妙无伦的掷骰子之后,将哲学话语变成了偶发事件和时局变幻的结果“。
      
       就这样,文学带着哲学下潜到了最深的地方,正如作者在分析雨果的底层文学时所说,在最深处,文学就变成了历史,因为它将社会写成了小说,它认识了社会,把握了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真理,而这样一来,文学也就成为了哲学。
      
  •   早就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于我已经死掉了。
  •   确实很纠结,我也只是大体复述作者的观点,幸亏你有九命
  •   是说这个问题死掉了,我不再管了。
    你陈述得很清楚。就是文学的事情,哲学他管不着,也管不住,文学自有体系,方向,关注点。
  •   呵呵…
  •   从语言和修辞等文学材料的角度,这个部分主要涉及了萨德、福楼拜和福柯。 很好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