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研究

出版时间:2010-9-12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谭晶华 编  页数:463  字数:51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和基本国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也为外国文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与条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教学及研究,同样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与发展。  1979年.我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参加了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的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日本文学学术研讨会。秋高气爽的长春迎来了全国各研究机关、高等学校和·出版文化机构的几十位知名学者,当年二十八岁的我竟是与会者中最为年轻的代表。我首次见到了学生时代仅能通过文字仰望的老前辈王长新、雷石榆、谷学谦、李芒、吕元明、文洁若、金中、李德纯、卞立强、李正伦、吴其尧、孙立善、唐月梅等先生,一张保存至今的合影上留下了陈涛、周丰一、俞馥英、吕元明等几位前辈和蔼可亲的笑容(1979年9月26日)。  当初,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被国家民政部认定为中国的一级学术团体,会员共二百余人。首任会长是林林先生,名誉会长是夏衍、楼适夷先生。第二任会长由李芒先生担任,第三任会长由高慧勤先生担任.吕元明、金中等陆续担任副会长。日本文学研究会的前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第二届1982年在山东济南市的山东大学,第三届1985年在河南洛阳市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第四届1988年在广东省广州市的华南师范大学,第五届1991年在福建厦门大学。

内容概要

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收有40余篇文章,包括30年来研究会以及国内日本文学研究历程的回顾和日本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较全面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日本文学研究发展的历程以及日本文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具有丰富的学术和史料意义。

作者简介

主 编:谭晶华
副主编:魏大海 李 征 吕 莉
40多位作者涵盖了国内老中青三代的日本文学研究工作者,能比较全面地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日本文学研究队伍的水平。

书籍目录

回眸与见证——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代前言)
美的创造——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艺术
川端康成:“感觉即表现”
日本文学研究会建立时日的回想
宫泽贤治随想
纪念李芒与高慧勤两先生
我与日本文学
中国几近出版两套日本文学大系
从我家的唐三彩马谈起
《日本文学》杂志创刊始末
日本文化史重构——以“文学”、“艺术”概念为中心
《伊豆舞女》论
鲁迅与大江健三郎
正冈子规与中国文学
翻译理论与诗美的创造——兼论日诗汉译实践
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中国译介
作为东方主义的“支那”趣味——谷崎文学中的另一种世纪末意识
日本近代文学与都市空间表象——横光利一《上海》中“地名抹消”的意味
时代的鼓点,心灵的歌声——无产阶级短歌再评价
中日爱国心的差异——“爱故乡”与“爱国家”
夏目漱石新论——作为隐喻的植物
“白雪”入歌源流考
1935年秋:北平幻想曲——林语堂与阿部知二的《北京》
《源氏物语》中“妒忌”的文学文化史内涵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中国女性——从《南京的基督》到《春夜》
日本嵯峨天皇《折杨柳》的训读与考辨
日本文学表现中的文化认同——“仡”与“道”
菅原道真与白居易的讽喻诗
初读中野重治
川端康成文学的隐喻性与《庄子》——以《禽兽》为中心
日本人与《水浒传》
高慧勤翻译艺术研究——兼论文学翻译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怀风藻》诗歌语言的基础性研究——诗想·诗句·诗语出源考
论中国文学对日本古典诗歌的影响——从夏蝉和秋蝉谈起
佐藤春夫《雾社》中的台湾原住民女性形象论
论狂言绮语观在日本的引入及其原因
平安朝文学中的“紫藤”意象考——从大江千里的《句题和歌》说起
厨川白村“Essay”的批评指归与言说风格
论中国旅行前的芥川龙之介汉诗
远藤周作的长篇小说《深河》中的宗教观
论“第三新人”笔下的父亲(丈夫)形象
“愁容童子”——森林中的孤独骑士
论大江文学中的“少年”形象
“天皇文化”的反讽表现——论大江健三郎《十七岁》和《政治少年之死》
试析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文体特色
作为斗士的村上春树——村上文学中被东亚忽视的东亚视角
私小说——以差异性“私”字概念为中心
编后记

章节摘录

  记得在文革刚结束的第一届研讨会上,研讨内容多围绕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或左翼作家的创作。建国后,前三十年的政治氛围使不少老一代日本文学研究者心有余悸,一位研究石川达三创作的前辈教授口袋里藏着有关石川达三的研究论文,宣读的却是小林多喜二。笔者带去了关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川端康成的研究论文,竟受到前辈学者的好心告诫——研究、评价政治上“反动”的作家须慎之又慎,当心别犯错误。长年受极左思潮冲击和影响的老一代研究者,出现那样的反应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好在这种局面很快有了转变,随着国家全民思想的不断解放,我国的日本文学研究也出现了日益活跃、深入的局面。在第二届研讨会上,即出现了不少研究川端文学的论文。1985年前后,川端文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不同观点还在会内会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反映了当时的文坛状况——有关纯文学与大众文学的认识发展颇具意味。1979年下半年发刊的《译林》杂志第一期刊登了英国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一次印刷了60万册却仍旧脱销,大受读者的欢迎。但此举在当时却受到外国文学界权威学者的严厉抨击或指责,甚至惊动了当时的中宣部领导和胡耀邦同志。通过争论,《译林》的办刊方针才获得肯定,研究界对纯文学、大众文学中优秀作品的不同价值也才有了新的认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本文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个是研究集会后的科研合集,也就是那种开完研讨会,与会人员交一篇科研成果的作品集。真正对日本文学系统研究,价值不大。价位也太高。部分篇什可以。
  •   很好的书,是日语专业研究者可好好看的一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