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译林 作者:(汉)司马迁|改编:苏子宠 页数:206
前言
成年人总是热心。他们得为孩子们想很多事情,而且还会努力地去落实。这成为他们很多人白天的项目,接着还在梦里探讨。他们知道,这是属于他们应当有的一个大良知,因为他们既然有了后代,如果不日以继夜负责任地安顿、引导,那么家园怎么荣茂,这个世代的地球又如何安稳?他们把这个大良知搁在肩膀上,挑成了一副最美丽的担子,他们自己也翩翩的了。这是一个无穷多的人都喜爱参加的担子行列。无穷多的担子里有各样的货色,各种的鲜艳和用处,它们不止是吃的,不止是穿的,不止是琳琅满目清清楚楚看得见的。它们还有浪漫和飘逸的,属于童话属于故事属于聆听和荡漾的。这所有的被挑了来的爱和美好都给了孩子,孩子们就算是隆重地接受了生命的大方向,接受了生命昂贵的分量,也接受了诗意的轻盈。
内容概要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简称《史记》。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首。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巨著。《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计五十二万字。其中记帝王和大事的“本纪”十二篇,记年代的“表”十篇,记典章制度的“书”八篇。记侯国的“世家”三十篇,记人物的“列传”七十篇。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
司马迁十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他曾师从董仲舒、孔安国等名家刻苦学习,获益良多。二十岁时,他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皆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一手材料。回到长安后,他入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还曾奉命到巴蜀以南地区去考察。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得以阅读汉朝宫廷所藏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
在继承父亲职位的同时,司马迁也继承了他的遗志,准备写一部同《春秋》一样的传世之作。与唐都、落下闳等人共订《太初历》之后,司马迁投入到《史记》的撰写中。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他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他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司马迁还撰写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历代传颂。
书籍目录
一、本纪 五帝本纪 夏本纪 殷本纪 周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二、世家 齐太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陈涉世家 萧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三、列传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孙子列传 伍子胥列传 商君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屈原列传 吕不韦列传 扁鹊列传 李将军列传
章节摘录
那个时候,夏桀施行暴政,荒淫无道,诸侯中有个昆吾氏也为非作歹。汤于是兴兵,率领诸侯去讨伐昆吾氏,伊尹也跟着一起出征。汤持着象征权威的斧钺,顺利击败了昆吾氏,然后趁着胜利,决定去讨伐夏桀。汤面对士兵们,说:“你们都过来,听我讲话。我现在的做法,不是说我要造反,而是因为夏桀罪大恶极,大家都在说夏王太坏,我怕上天怪罪下来,百姓遭殃,所以才不得不起来讨伐他。夏王的罪恶太多了,是天意要我们诛灭他。你们大家常说:‘夏王不关心民众,不让我们从事农业生产,妨碍我们正常活动。’也有人说:‘夏王有罪,我们该对他怎么办?’如今夏朝的君臣一起压制、掠夺百姓,弄得众叛亲离,致使人们都憎恶这个暴君,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可见夏王的德行已经恶劣到如此地步了,我是一定要讨伐他的。如果你们能跟我顺着天意去讨伐他,我将重重赏赐你们。”汤把这番话通告全军,这就是伊尹后来所作的《汤誓》。汤认为自己很勇武,于是自号为武王。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太史公胸中固有一天下大势,非后代书生之所能儿也。 ——顾炎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编辑推荐
《史记故事(学生版)》:精选世界文学传世经典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倾力推荐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口俞旭初领衔,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亲笔导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