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蒙哥马利  页数:275  译者:郭萍萍  
Tag标签:无  

前言

  说实话,我一直不喜欢看外国书。在我的概念里,外国作家除了喜欢写景,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酷爱心理描写。这种写法常常被认为巨有深度,可是对我而言,越有深度的描写越容易起到深度的催眠效果。  因此,这一次译林出版社把厚厚的四本书稿快递到我家的时候,有一瞬间我真的快要崩溃了,很想去找劝我接下这项导读任务的方悄悄同学算账。据很专业的悄悄同学说,这套书是被马克·吐温大力表扬过的世界名著,我要摆脱“最没有文化的作家”头衔,成败就在此一举了。可是当我看到《绿山墙的安妮》第一页居然用了漫长的篇幅写一个八卦中年妇女一边缝被子一边往窗外看——我真的觉得,我宁可回到MSN上被数不清的人逼迫交稿,也绝对没有耐心看完这个超长故事。  但比悄悄还狠的人是译林社的赛非美女,在她的逼迫下我终于翻开了这本书。直到看到马修(安妮后来的养父)在车站里遇见瘦小的安妮,我这才觉得故事开始有了点看头(谢天谢地,这个情节出现在打印稿第三页!)。因为——这个女孩实在是太能说了,和我有一拼!虽然她说的应该是外国话,还用了“想象的空间”这样文绉绉的词,但是我还是能在她身上发现不少共鸣点,尤其当她想象自己是一个“长得漂漂亮亮、胖乎乎的,胳膊肘浅浅地凹下去”的女孩的时候(咳咳,我的想象会正好相反)。  在整套书里,“想象的空间”是一个绝对的关键词,安妮同学可以把自己的灰眼睛想象成紫罗兰色,把窄小修身的衣服想象成当时流行的泡泡袖,唯独没办法把自己的红头发想象成透亮的黑色。这头红发给安妮带来了不小的烦恼,因为同班男生吉尔伯特叫她“红毛”,她简直恨了他一辈子。安妮和无法想象的红头发进行的最为殊死的一次搏斗,是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了一瓶染发剂,结果让头发变成了绿色,不得不剪掉。她忘记盖果酱的盖子结果让老鼠跑了进去,给朋友喝葡萄酒喝到酩酊大醉,在蛋糕里放止痛药粉……安妮的这些脱线事迹充分证明,囧女孩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而且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相比之下,我上班以前不敢碰插头、拿菜刀,打开摇晃过的可乐喷得家里一墙都是,这样的事情好像也不那么丢人了。  当然了,安妮带给我最大的安慰就是:她的几何也烂得一塌糊涂——而我正是从安妮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缺点开始,慢慢喜欢上这个女孩的。我感觉,除了喜欢大段大段地说话这个特点还算有异国风情,安妮就好像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女孩。女孩成长中该有的关键词她全都有:爱美、小虚荣、冲动、渴望亲情和友谊、对男生说不清道不明的小情愫。顺便说一句,安妮对于友谊的定义是寻找“灵魂的知音”,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小肉麻,但是,我很喜欢她面对友情时庄严的态度。当她拉着朋友戴安娜的手让她一起发誓“忠心于我的知心朋友,海枯石烂不变心”的时候,虽然有点小夸张,我还是被感动了。最可贵的是,安妮和戴安娜也从来没有违背过这一誓言,虽然我有点不甘心:她们居然没有成为情敌,居然没有任何反目成仇的机会来考验她们的友情,真是一点都不刺激!第三部《小岛上的安妮》里,戴安娜把安妮被退稿的小说改写成给发酵粉做广告的软文寄了出去,还得到笔不菲的奖金,却让安妮窘得不敢出门,这就要算她们友谊中因为误会产生的小插曲了。到了第四部《风吹白杨的安妮》,安妮大概才二十岁,就被任命为夏缘镇中学的校长。现在的女孩二十岁还在大学里抓住青春的尾巴晃荡,安妮已经要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接受素不相识的大众对她的评判了。虽然她面临的环境的确有点险恶(想象一下,因为镇上最大的家族和她作对,无处可去的她住进了“幽灵巷”!),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却笑得要死,因为我觉得安妮寄宿家庭的女佣丽贝卡·迪尤简直是太好玩了,她的全部生活就是和自己的雇主——两个老寡妇作对,还有那只可怜的猫,她在它想吃猪肝的时候偏偏喂它喝牛奶。看到这一部,对于小说的情节一向很苛刻的我,多多少少带着“同行相轻”的态度打量着这部小说的我,已经抱着期待和赞许的心情看着安妮经历的一个个小故事了。二十岁的安妮就像法国电影里的“天使艾米丽”,用一些小小的花招,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改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我喜欢看安妮狡黠地利用坎贝尔老太太的竞争心理说服她让外孙女参加学校的歌唱活动,喜欢看见她胆大包天地劝说懦弱的多维和情人私奔以免失去终生的幸福,也喜欢她非要找到一支又粗又不刮纸的笔才肯给异地恋的男友写情书的执拗劲儿。这个灰眼睛红头发的姑娘在这部书里已经完完全全地成长起来,而且成长得健康、机敏、热情。她像一个会一点点巫术的小女巫,总能用特有的方式走进别人的心里,即使遇到一些些阻碍也总能够因祸得福、化险为夷。  在这几部关于安妮的书里,还让我高兴的是,安妮一部比一部长得漂亮,穿的衣服越来越好看,鼻子上的雀斑也变淡了,连头发都从红色变成了好看的赤褐色。从一个冒冒失失的囧少女,变成一个举止得体、广受欢迎的年轻姑娘,安妮的成长过程堪称完美。不过我也总觉得,在身上的某个部分,她仍然是那个十一岁的红发孤儿,在夜晚的火车站等待被认领,等待一个家,等待家里温暖的炉火。在等待未知的命运时她其实有些胆怯,但她勇敢地把孤立而冰冷的世界想象成一个大理石砌成的城堡,而她会睡在开满樱花的树丛里。  有时候我也觉得,对于我们现在生存的这个更加不安的世界,安妮的成长似乎是过于顺利了。比如,优等生的她经过一番苦读,总能取得最高奖学金完成自己的学业,这一点方悄悄倒是很喜欢,但引起了我和秦猫猫等“低等生”的不忿和嫉妒。不过,用秦猫猫的话来说,让人家过得那么惨干吗呢,这又不是揭露社会黑暗的小说。的确,在我心里,安妮系列就是一部关于女孩成长的作品,当然,并不是饶雪漫式的青春疼痛。可疼痛已经这么多了,就让我们多看一些欢乐,不好吗?  对了,我还忘了说,像每个青春期的女孩子一样,安妮也有着自己对于王子的想象。她一直希望和一个有着“高高的个子,英俊过人的相貌——黑色、忧郁、深邃的双眼——悦耳、动人、富有感情的声音”的男孩来场浪漫的恋爱。当这样一个男孩真的出现在她面前,她会不会得到梦寐以求的幸福呢?我承认,因为小时候看多了外国电影,我一直对风度翩翩的男子单膝跪下深情求婚的场景缺乏免疫力,这种浪漫的情节,也是吸引我飞快看完这套“绿山墙的安妮系列”的重要因素之一——看惯了充斥着误会、冲突甚至欺骗和伤害的情感,回归一下古典主义的甜蜜和浪漫,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  在QO群里很多读者都要我推荐些好书,在这里,我正式地推荐一下这套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绿山墙的安妮系列”。即使你不是安妮,没有那么多神奇的“想象空间”,你的身边也不会有像“回音蜗居”、“闪光之湖”、“闹鬼的森林”、“情人小径”这样浪漫的地方,但这并不妨碍你像安妮一样,用乐观、勇敢、充满好奇的态度去看待整个世界。我敢说,每个人身上多少都有点安妮式的魔力潜质,我甚至敢说,也许你就是安妮一样的女孩,或许外表普普通通,或许在为衣服式样过时而烦恼,但当你试着用安妮的方式去微笑,去勇敢地面对看上去有点冷漠的世界,也总会赢得别人的心。因为,每个女孩子都像花朵,开放之时,必定迷人,就算你的头发是绿的都没关系。  除了以上这些好处,《绿山墙的安妮》还被列入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所以读安妮不必像读饶雪漫一样躲躲藏藏,可以大大方方地摆在书桌上接受老师、父母的检查,而且,还绝对不会被人嘲笑说“没文化”!

内容概要

  “想象的空间”在全套书中是一个绝对的关键词,安妮同学可以把自己的灰眼睛想象成紫罗兰色,把窄小修身的衣服想象成当时流行的泡泡袖,唯独没办法把自己的红头发想象成透亮的黑色。这头红发给安妮带来了不小的烦恼,因为同班男生吉尔伯特叫她“红毛”,她简直恨了他一辈子。安妮和无法想象的红头发进行的最为殊死的一次搏斗,是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了一瓶染发剂,结果让头发变成了绿色,不得不剪掉。她忘记盖果酱的盖子结果让老鼠跑了进去,给朋友喝葡萄酒喝到酩酊大醉,在蛋糕里放止痛药粉……安妮的这些脱线事迹充分证明,囧女孩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全书主要描写了另一种更真切、美好、质朴的深情。

作者简介

  露西·蒙哥马利(1874-1942),生于爱德华王子岛,以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等享誉世界。马克·吐温也是其忠实读者,盛赞“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这几部以成长中的安妮为主角的小说,形成了著名的“绿山墙的安妮”系列,不断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舞台剧等,在全世界拥有难以计数的“安妮迷”,成为超越时空的经典。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第二章 马修·卡思伯特大吃一惊第三章 马瑞拉·卡思伯特大吃一惊第四章 绿山墙的早晨第五章 安妮的过去第六章 马瑞拉的决定第七章 安妮的祈祷词第八章 新的开始第九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惊恐万分第十章 安妮的道歉第十一章 安妮对主日学校的印象第十二章 郑重的誓言与承诺第十三章 期待的喜悦第十四章 安妮的招供第十五章 小学校中的大风波第十六章 戴安娜应邀参加茶会,却遭遇不幸第十七章 生活中的新乐趣第十八章 安妮赶去营救第十九章 一场音乐会.一场灾难.一次坦白第二十章 误入歧途的出色想象力第二十一章 另类调味品第二十二章 安妮应邀参加茶会第二十三章 安妮在打拼中惨遭失败第二十四章 斯塔西小姐和她的学生们举办一场音乐会第二十五章 马修坚持要做泡泡袖第二十六章 故事会的成立第二十七章 虚荣心与精神上的苦恼第二十八章 不幸的百合少女第二十九章 安妮生活中值得纪念的一件事第三十章 女王班的成立第三十一章 百川归海第三十二章 发榜之日第三十三章 饭店音乐会第三十四章 女王学院的一名女生第三十五章 女王学院的冬天第三十六章 光荣与梦想第三十七章 终结者的名字叫死神第三十八章 峰回路转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雷切尔·林德太太就住在亚芬里大街向下斜伸进一个小山谷的地方,山谷四周长满桤树和凤仙花,一条小溪从中穿过大街。溪水源自远处的老卡思伯特家的树林中。流过林中的那一段小溪以其蜿蜒曲折、湍流迅疾而著称,一潭潭池水和小瀑布阴暗隐秘;但是,流到了林德太太家附近的山谷时,水流却逐渐缓慢下来,变成了一条安静规矩的小河。因为哪怕是一条小溪,只要经过雷切尔·林德太太的家门口,都会放慢脚步,谦恭而有礼貌地通过。也许连它都知道,雷切尔太太这会儿正坐在窗前,注视着门前过往的一切呢,从小溪到孩子,要是被她发现了任何古怪或不同于平常的事儿,她可一定会想法子探个究竟,不找出其中的原委是绝不罢休的。  在亚芬里内外,有许多人特爱关心邻里的家务事,却不管自家的事;雷切尔·林德太太却是一个能干的人,无论是自家事还是邻里事,她都特别关心,并总能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她是一位有名的家庭主妇,家里家外拾掇得井井有条。她组织了一个缝纫小组,帮助管理主日学校,她还是教会救助协会和对外传教辅助机构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尽管有这么多的事,雷切尔太太仍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好几个小时地坐在她家厨房的窗前,一边绗缝着棉被,一边留意地盯着门前那条穿过山谷蜿蜒伸上远处陡峭红色小山的大路。亚芬里的家庭主妇们常常用敬畏的口气告诉别人,说她已经绗了十六条那样的棉被了。由于亚芬里占据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半岛,一直延伸至圣劳伦斯海峡,两边环水,任何进出亚芬里的人都得经过那条山路,因此谁都逃不脱雷切尔太太能看到一切的眼睛的无形检验。  六月初的一个下午,她像往常一样坐在那里。阳光照进窗内,温暖而明亮。房前斜坡上的果园里攒动着粉白色初放的花朵,泛起新娘般的红晕,群群蜜蜂翩跹起舞。托马斯·林德——一个温顺的小个头男人,亚芬里的人习惯把他称做“雷切尔·林德的丈夫”——正在谷仓那边的山地上播种晚萝卜种子,而马修·卡思伯特也应该在绿山墙边小河旁的那一大块红土地中播撒他的种子。雷切尔太太知道马修也应该在播萝卜种,因为前一天晚上她在卡莫迪那里威廉·布莱尔的店里听到他告诉彼特·莫里斯说,他打算第二天下午就去播萝卜种。当然是彼特主动问他的,因为从未听人说过马修·卡思伯特一生中曾主动和别人说过什么事情。  可是马修·卡思伯特却出现了。一个繁忙日子的下午三点半钟,他驾着马车正不慌不忙地穿过山谷上山坡。他戴着白衣领,穿着最好的西服,这清楚地证明他要离开亚芬里出远门;他驾着栗色马拉的两轮车,说明要走很长一段路。那么,马修·卡思伯特到底去哪儿呢?又为什么去那里呢?  如果是亚芬里的其他人,雷切尔太太只要把各种线索巧妙地凑在一起,就可以对这两个问题猜出个八九分了。但是马修很难得出门,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紧急事情。马修生性害羞,不喜欢和陌生人来往或者去任何他得和人讲话的地方。他戴着白衣领,穿着整齐,驾着马车可是不常有的事。任凭雷切尔太太怎么去猜,也毫无头绪,而她也因此整整一下午都闷闷不乐。  最后,这位了不起的女人决定:“喝过下午茶,我就去绿山墙找马瑞拉,去打听一下马修去哪儿了,去那儿干什么。这个季节他一般不会进城。他从不探亲访友。就是萝卜种子用完了,他也用不着穿戴整齐、驾着马车去买呀。他驾车的速度并不快,所以也不像是去请医生。不过,昨晚以来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让他动身的。我可真糊涂了。到底是什么事呢?不查个水落石出,我心里一刻也不得安宁。”  于是喝完下午茶,雷切尔太太就出发了。她不用走太远的路。卡思伯特家那栋零散的大房子四周是果园,从林德家的山谷沿路走去还不足四分之一英里,但是那条窄长的山间小路却使路途变得远得多。和他儿子一样,马修的父亲也是一位害羞、沉默寡言的老人。当建好家宅时,他虽不算真正隐退到树林中,但却尽可能地远离了其他的住户。绿山墙建在他开出来的这块土地最远的边缘处,直到今天,从大路上几乎望不见它,而沿亚芬里大路两旁的房屋却是一座紧挨着一座。在雷切尔太太看来,住在这样的地方根本就不能算是住。  “一点不错,只能算逗留。”说这话时,她正沿着那杂草丛生,两边长满野玫瑰,路面留着深深车辙的小路走着。“两人远远地住在这个地方,难怪马修和马瑞拉都有些古怪。树做不了多少伴。天知道要是树能做伴的话,这里树倒不少。我可宁愿看人。不过,看上去他俩还挺满足。依我猜,他俩只是习惯了。爱尔兰人常说,人什么都会习惯的,哪怕是被吊起来,时间久了,也会习惯的。”  正想着,雷切尔太太跨出了小路,走进了绿山墙的后院。院子里苍翠一片,收拾得干净而整齐,院子一边是古老的大柳树,另一边是整齐的白杨树。地上看不见一根枯枝或一块碎石,要是有的话,无论如何也逃不过雷切尔太太的眼睛。她心里暗暗想,看来马瑞拉常常打扫这个院子,就像她经常打扫她的房子一样。院子里干净得就好像有人就地大吃了一顿,风卷残云,一点东西也没有剩在地上。  雷切尔迅速地叩了叩厨房门,门开了,她走了进去。绿山墙的厨房是一间非常宽敞、明亮的房间,被收拾得异常整洁,看上去倒像是一间从未被使用过的客厅。它的窗户分别是向东、向西的,从西边的窗户向后院望去,是一片柔和的六月阳光,而朝东的窗户被团团葡萄藤缠住,像是披上了一件绿装。透过它,可以瞥见左边果园内初放朵朵花苞的白樱桃树,还有那溪边山谷上摇曳生姿的白桦树。马瑞拉·卡思伯特就坐在那儿,每当她静静地坐着的时候,总是对阳光感到有一丝怀疑。在她看来,阳光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似乎显得过于跳跃,不太可靠,而这个世界是应当被严肃认真对待的。这会儿,她正坐在屋内做着针线活,身后的桌子上已摆好了晚餐餐具。  进门的那刻,雷切尔太太就在脑子里记下了桌上的每一件东西。一共有三只碟子,因此马瑞拉一定在等着和马修回来的那个人一起吃晚餐,但那只是些平常用的碟子,而且桌上只有沙果酱和蛋糕,所以到访者不会是什么特别人物。但是,马修为什么戴着白衣领,还驾着马车呢?雷切尔太太更加困惑了,一向安谧、平静的绿山墙忽然在她心里变得神秘起来。  “晚上好}雷切尔,”马瑞拉轻快地打着招呼,“快请坐。今晚天气真不错。家里人还好吗?”  朋友间的直呼其名也许可以被称做是友谊的体现,而马瑞拉·卡思伯特和雷切尔太太之间尽管有着差异,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差异,她俩之间才一直保持着友谊。  马瑞拉长得又高又瘦,身材缺少女性的曲线美,一头黑发总是用两只发夹卡住,牢牢地盘在脑后,几缕银丝夹杂其中。她看上去像是一个经历贫乏、刻板、严厉的女人,事实上她也确实是这样一个人。不过她的嘴巴长得倒是有点意思,如果能再小些,就会显得有点幽默感了。  “我们都不错,”雷切尔太太说,“不过,今天我看到马修出发的时候,很担心你的身体。我想他可能去请大夫了。”  马瑞拉会心地笑了一下。她早就料到雷切尔太太会登门的,她知道马修的出门对于她的这个邻居来说显得实在是太罕见了。  “哦,不,我身体还不错,虽说昨天还有点头痛。”马瑞拉说,“马修到布赖特河那边去了。我们打算从新斯科舍省的孤儿院里领养一个小男孩。他乘今晚的火车来。”  如果马瑞拉说马修到布赖特河那边是去接一只来自澳大利亚的袋鼠,雷切尔太太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吃惊。整整五秒钟,她惊讶得说不出一句话。很显然,马瑞拉没有在和她开玩笑,可是雷切尔宁愿相信马瑞拉是在说笑。  “你这是真的吗?”雷切尔太太终于缓过神来了。  “当然是真的。”马瑞拉说道,就好像从新斯科舍省的孤儿院里领个男孩回来只是亚芬里任何一个管理有方的农场中很平常的一件春季农活,而绝非什么闻所未闻的稀罕事。  雷切尔太太感到大为震惊,她在心中惊叫:天哪,男孩!马瑞拉和马修·卡思伯特要领养一个男孩!从孤儿院里!疯了!简直是疯了!再也不会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令她感到吃惊了!再也不会!  “究竟是什么使你们产生了这样的怪念头?”她不满地问道。  这么重要的决定事先居然没有征询雷切尔的意见,她当然感到非常不满。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安妮并不只是一个沉溺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与世隔绝的孩子,她也努力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着“灵魂的伴侣”,那是和她一样在天性里带着诗意的人。想象和善良的力量,让红头发安妮成了一个光芒四射的姑娘。看完这本书的你,也能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变得更美丽。  ——雪漫点评  即使你不是安妮,你也会爱上安妮。疼痛已经这么多,让我们多看一些欢乐,不好吗?  ——饶雪漫

编辑推荐

  《绿山墙的安妮》写的是一个女孩子的成长史吧。她从一个爱说话的小精灵,变成了一个美丽、开朗、聪颖的女子。似乎那种梦幻般的色彩渐渐淡去了,她保留了她爱幻想的天性,并且让这种天性向着写作的方向发展,同时,开始理解与体验那种更复杂的感情——爱情。与自然而然的亲情、友情不同,在爱情里,需要更多的对自己与他人的理解,需要摒弃掉一些飘渺而浮华的对“爱情”的幻想,而确认出什么是更质朴而长久的,更深切而真实的。  最经典的青春读物,最青春的经典读物。  青春文学掌门人饶雪漫,精编并导读,特别收录,小鱼糖全彩手绘插图,超值附赠“当我们遇见安妮”别册(雪漫定制 限量珍藏)。  “闪光之湖”、“情人小径”、“紫罗兰谷”、“回音蜗居”、“树神的水泡”……  每个女孩都是安妮,在通往绿山墙的路上相遇。  安妮就像个会一点巫术的小女巫,总能用特有的方式走进别人的心里,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改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绿山墙的安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