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页数:340 字数:262000 译者:郭国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金色的黄昏,在河边一架旧风车下,十五岁的汤姆和恋人玛丽互相偎依,啜饮着青春期的欢愉。 一天清晨,河里漂来伙伴弗雷迪的溺尸。此刻,他们深知自己正在被“真实的历史”吞噬。 许多年后,人到中年的历史教师汤姆人生陷入困境:妻子玛丽变成精神崩溃的窃婴者;他自己也将被学校辞退。为了找出人生何处出了差错,他开始追忆和梳理自己的生命历程。 在他最后几堂历史课上,面对学生们对历史的质疑,他抛开宏大叙事的历史,讲起了自己活生生的个人史,讲述自己现下的危机是如何植根于他的青春期经历、他的家族史、芬斯区的沧桑乃至整个人类史,讲述一个人如何被时间攫住,成为历史的俘虏。
作者简介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1949年生于伦敦。自幼热爱阅读,自学写作,发表过多部长短篇作品。1983年,小说《水之乡》为他赢得了布克奖提名,并摘得《卫报》小说奖。1996年,小说《杯酒留痕》力挫群雄,夺得当年的布克奖,从而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坛的重要地位。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第一章 关于星星与水闸第二章 关于历史的终结第三章 关于芬斯第四章 在校长面前第五章 淤青上面添淤青第六章 一只空瓶第七章 关于洞和那东西第八章 关于讲故事的动物第九章 关于阿特金森家族的崛起第十章 关于为什么这一问题第十一章 关于意外死亡第十二章 关于人生变故第十三章 戏剧表演第十四章 革命第十五章 关于乌斯河第十六章 零度经线第十七章 关于守闸员第十八章 父母代理人第十九章 关于我的外祖父第二十章 对解释的解释第二十一章 准备战斗!第二十二章 关于加冕酒第二十三章 七月十四日第二十四章 孩童的游戏第二十五章 别谈巴士底狱第二十六章 关于鳗鱼第二十七章 关于自然历史第二十八章 以及人造历史第二十九章 侦探工作第三十章 关于救世主第三十一章 一位教师的自白第三十二章 关于美女与野兽第三十三章 谁说的?第三十四章 太大了第三十五章 未知之域第三十六章 关于虚无第三十七章 光荣的一天第三十八章 关于东风第三十九章 愚蠢第四十章 关于当代噩梦第四十一章 肚子里的感觉第四十二章 关于女巫第四十三章 远未结束第四十四章 重新开始第四十五章 关于梭子鱼第四十六章 关于外祖父的箱子第四十七章 晚安第四十八章 再见了第四十九章 关于帝国的构建第五十章 来龙去脉第五十一章 关于痰第五十二章 关于罗莎二号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关于星星与水闸 “还有,别忘了,”父亲总会这么说,好像他认定我会随时离家,去广阔的世界里寻找发迹的机会,“不管你对别人有什么样的了解,不管原来他们有多么恶劣,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心,每个人都曾是吮吸母亲乳汁的小婴孩……” 童话般的语言;童话般的忠告。但我们曾生活在一个童话般的地方。芬斯沼泽的中部,临水的守闸人小屋。远离广大的世界。父亲是个迷信的人,喜欢把事情弄得神秘莫测,所以他总在夜晚去布网捕鳗鱼。倒不是因为不能在白天布网,而是因为他喜欢暗夜的神秘感。1937年仲夏的一个夜晚,我们——我和迪克——跟随父亲去斯托特桥边撒网。那天很热,一丝风也没有。布好网后我们仰面躺在河岸边。那时迪克十四岁,我十岁。在整个芬斯沼泽地,水泵跟现在一样,一直在转啊转,以至于你几乎不会注意到它们的存在。青蛙在沟渠中呱呱呜叫。仰望天空,繁星点点,而且似乎你越看,它们就越多。躺在那里,父亲说:“你们知道星星是什么吗?它们是上帝恩赐的银尘,是天堂的小碎片。上帝将它们撒落在我们身上。但当他发现我们有多么邪恶的时候,他改变了主意,令星星停下来,不再降落。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虽高悬天际,却看起来随时会坠落……” 父亲不仅迷信,还善讲故事。他的故事,或虚构,或真实;或慰藉,或警世;或有道德意味,或无道德意味;或可信,或荒诞;还有的两面都谈不上。这本事是父亲的家传。不过我母亲也是个讲故事好手,说不定父亲就是从她那儿学来的。因为我小时候是母亲最早给我讲故事。那些故事跟父亲讲的不一样,有母亲自己编的,也有从书上看来的,都是为了哄我入睡。 自从母亲去世——也就是我们躺在星空下的捕鳗网旁边的半年前——父亲对黑暗的迷恋和夜间的不安日益加剧,仿佛他不时地在思索某个待讲的故事。于是,有时候,我会看到他在月光下察看他的菜地,跟栖息的小鸡说话,或者在船闸口或水闸旁来回踱步,这一切,都被他散落在地的烟灰记了下来。 我们住在利姆河边的守闸人小屋里。河流源出诺福克,流人大乌斯河。无需多加说明,这片土地是一片平坦的土地。平坦,一成不变、单调乏味的平坦。有人也许会说,它平坦得足以让人心绪不宁、难以入眠。这片土地自利姆河高耸的河岸一路延伸至天际,它整齐划一的泥黑色间或因生长其上的庄稼而呈现出变化——灰绿色的土豆叶,蓝绿色的甜菜叶,黄绿色的小麦;划一的平坦偶尔被笔直凹陷的沟渠所打破。这些沟渠因天色和太阳的角度而呈现不同色彩:银色、铜色、金色,仿佛金丝银线穿过田野。当你站定凝望这些沟渠,它们会令你闭上一只眼睛,陷入对透视法的徒劳冥想中。 然而,这片土地是如此规整,如此平坦,如此温顺,如此肥沃,在我五六岁时的小小心灵中,它会变成一片空旷的荒野。在那些母亲不得不给我讲故事的夜晚,在我们守闸人的小屋里,我们恍若置身世外;开往金斯林、吉尔德赛和伊利的隆隆火车声仿佛猛兽的咆哮,不断逼近与世隔绝的我们。 毕竟是童话的世界。 我父亲看守利姆河上的水闸,离它注入大乌斯河的地方有两英里。由于守闸人的工作是季节性的,并且父亲的薪水因住宿免费而非常微薄,也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利姆河上的航运无论如何已趋式微,父亲便也种些蔬菜,养鸡捕鳗。只有在暴雨或解冻的时节这些副业才会搁置。父亲得观察和预测水位,然后把如同巨型断头铡般切断河流的水闸抬起来。 利姆河在我们的小屋前分成两路,较近的河道装有航运船闸,较远的是水闸,两者之间是一道坚固的砖面护堤,一座小小的岛屿,上面是安放水闸引擎的小屋。甚至在河面明显上涨之前,在它改变颜色,呈现出它流经的诺福克白垩山的奶褐色之前,父亲就知道应当何时越过船闸去引擎室,在金属的吱嘎声和奔泻河水的颤动声中开动水闸。 不过在平时,水闸是放下的,几乎触及河底。它坚实的闸门阻住缓缓流淌的利姆河,使它适于船只通过。围堰内的水面与闸内的一样,光滑平静,散发出只有在淡水与人类的精巧装置相遇的地方才有的气味。在芬斯沼泽地时常可以闻到这种气味。它清凉黏稠,出奇的浓郁,令人感怀。一种半人半鱼的气味。父亲在这个时节有大量的闲暇种菜捕鳗,很少去管水闸的事,只是偶尔除除锈,给齿轮上上油,清理水面上漂浮的垃圾。 这是因为无论是否涨水,利姆河总是不断带来各种各样的废物。柳条枝、桤木枝、芦苇、篱笆、柳条箱、破衣服、死羊、瓶瓶罐罐、马铃薯袋、稻草团、水果箱、肥料袋,全都顺西行的水流而下,堵在闸门前,得用船钩和草耙清理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完美的控制力,典雅的文笔……《水之乡》是前所未有的,它一流的叙事令人惊叹。 ——《卫报》 《水之乡》对乡土的沉思堪比哈代笔下的威塞克斯和狄更斯笔下的伦敦。 ——《Time Out》杂志 怀着深深的悲悯,作者讲述了在爱和需要的名义下,人们彼此之间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纽约书评》 《水之乡》是这样一本好书,它拿不拿布克奖都无关紧要。 ——《每日电讯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