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义的兴起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  页数:583  译者:陆月宏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听到多年以来响起的历史主义必须予以克服的呐喊之后,还要撰写一部秉持肯定态度的关于历史主义的兴起史,可能颇为冒险。但是曾经发生过的精神革命,不应该处理得它们仿佛没有产生过那样,不应该否认它们进一步的作用。每一场这样的革命在深层继续起着作用,即使它们为一场新的革命所代替,正如我们看到在今天所发生的那样。同时,正如我们将在这本书中所看到的,历史主义的兴起是西方思想中所曾发生过的最伟大的精神革命之一。如果人们读过我的书,也许就会承认这场革命的真实性。但是,人们并没有欣然接受历史主义这个表明这场革命内容的术语。因为它是一个新近出现的词语,实际上要比我们所理解的历史主义的起源晚一个世纪。它很快就遭到了责备,认为它包含着夸张或扭曲的意味。我注意到它最初毫无贬损意味地应用在韦尔纳(K.Werner)1879年论维科的著作中,其中谈到了“维科的哲学历史主义”(第xI和283页)。它接着出现于门格尔(carl Menger)1884年对于施莫勒富有争议性的回应《德国国家经济中历史主义的迷误》中,这里已经有了批评意味。作者将该词理解为在国家经济中对历史的夸大评价,他认为施莫勒在此是犯有过失的。任何想要深入了解这个词语的历史的人,可以参考霍伊西(Katl Heussi)的《历史主义批判》(1932年)。

内容概要

  梅尼克认为,历史主义的兴起乃是西方思想中所发生过的最伟大的精神革命。历史主义不仅是一种历史观,而且是一种生命观和世界观。这种生命观是经由从莱布尼茨到歌德为止的德国运动获得的。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历史主义的预备阶段与启蒙运动史;第二部分讲述了历史主义运动的发展和成熟。   梅尼克探究了一种新的历史意识的起源,从莱布尼茨、伏尔泰、孟德斯鸠、维科和柏克开始,直到它在伟大的德意志思想家的著作中所获得的最终胜利。梅尼克学识渊博而又严谨,他对思想体系和学术观点上极其细微的差别审慎而又敏感,这即使在伟大的先驱者那里也是非同寻常的。他对三位主要人物默泽尔、赫尔德和歌德的论述,将叙述、思想和历史背景精心编织在一起,将每个思想家的个人气质与他们写作时所身处、所关涉和所致力于其中的社会生活特质精心编织在一起,从而使这些思想家凸现出来。他对歌德的论述尤为详尽,构成了这... (展开全部)   梅尼克认为,历史主义的兴起乃是西方思想中所发生过的最伟大的精神革命。历史主义不仅是一种历史观,而且是一种生命观和世界观。这种生命观是经由从莱布尼茨到歌德为止的德国运动获得的。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历史主义的预备阶段与启蒙运动史;第二部分讲述了历史主义运动的发展和成熟。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弗里德里希.梅尼克

书籍目录

德文版导言前言第一部分 预备阶段与启蒙运动史第一章 先驱者1 沙夫茨伯里2 莱布尼茨3 阿诺尔德4 维科,拉菲陶第二章 伏尔泰第三章 孟德斯鸠第四章 伏尔泰和孟德斯鸠时期及其后的法国历史思想第五章 英国的启蒙历史学1 休谟2 吉本3 罗宾逊第六章 英国前浪漫派、弗格森和柏克1 英国前浪漫派2 弗格森3 柏克第二部分 德国运动第七章 对德国运动的初步考察:莱辛和温克尔曼第八章 默泽尔第九章 赫尔德导言1 早期岁月2 1774年的《历史哲学》3 八十年代的观念作品4 晚年岁月第十章 歌德导言起源部分1 至1775年为止的早期阶段2 第一次魏玛时期和意大利之行3 从法国大革命到结束系统部分:1 基本前提2 与历史之间的消极关系3 与历史之间的积极关系4 概述与结论附录:利奥波德·冯·兰克纪念演说人名索引内容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总体上来看,孟德斯鸠在拓深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制度精神等的学说方面,比起伏尔泰来要成功得多,尽管他具有格式化心理学的局限,也能够更强烈地关注个体性。他不像伏尔泰那样首先要挖掘愚钝黑暗时期和文明时期的对立、非理性现象和理性现象的对立,从而沾沾自喜地享受自己时代的好运。相反,他的主导意图是,探索历史世界奇特的和形形色色的现象背后更加严密的原因;他尊重错综复杂的原因,它们在历史中已造成且必定造成繁复斑驳的多样性,虽然他尚未能够155整体地和原原本本地评价个体。他接受历史舞台上各式各样的和通常非理性的现象,但并不像伏尔泰那样对此遗憾地耸耸肩膀,把它当作不完善人性的结果;而是让人们在他的著作中体会到一种未加言说的敬畏感,对历史宇宙的敬畏,对被伟大的和单纯的基本法则主宰着的历史戏剧的敬畏,这些法则产生了所有这些多样性,甚至与其中最怪诞离奇和异类的变体也没有互相矛盾。恰如我们猜测过的,这种敬畏虽然源自深沉的情感和一种初生的新颖的生命情感,但是他作为一个理性政治家只能从有意识的责任感出发来评判这种敬畏感,他站在高贵的理性立场上关切和利用非理性现象。

后记

1862年10月30日,梅尼克诞生于普鲁士的萨尔茨维德尔(Salzwedel),其时,兰克学派和普鲁士学派正如日中天。梅尼克的父亲是邮局局长,是虔诚的路德派信徒,效忠于普鲁士王朝。在梅尼克的周围存在着正统的虔敬主义、忠于王权的保守主义与基督教一社会主义信念。1871年,因为父亲遭到贬职,全家迁往了柏林郊区。正是在柏林,梅尼克发现了自己对历史的兴趣。历史成为他以理想方式发现世界的途径。很快,在时代世俗化浪潮的冲击下,正统的虔敬主义在梅尼克的心中衍化成了泛神论。青年梅尼克虽然丧失了对《圣经》中人格化上帝的信仰,不过却依然信仰在理念世界中彰显出来的神圣的世界背景,并由此走向中世纪的泛神论,走向诺斯替主义,最终充满喜悦地探询了它们与新柏拉图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1883年,梅尼克进入柏林大学攻读日耳曼学、历史和哲学,受教于普鲁士学派三杰德罗伊森、西贝尔和特赖奇克,以及哈里·布雷斯劳。德罗伊森的“历史方法与历史百科全书”讲座,对梅尼克的个体观念和后来的思想史研究倾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梅尼克看来,在讲座中,伟大的德国唯心主义为科学事业投下了最后一抹温暖明亮的光辉。

媒体关注与评论

梅尼克探究了一种新的历史意识的起源,从莱布尼茨、伏尔泰、孟德斯鸠、维科和柏克开始,直到它在伟大的德意志思想家的著作中所获得的最终胜利。梅尼克学识渊博而又严谨,他对思想体系和学术观点上极其细微的差别审慎而又敏感,这即使在伟大的先驱者那里也是非同寻常的。他对三位主要人物默泽尔、赫尔德和歌德的论述,将叙述、思想和历史背景精心编织在一起,将每个思想家的个人气质与他们写作时所身处、所关涉和所致力于其中的社会生活特质精心编织在一起,从而使这些思想家凸现出来。他对歌德的论述尤为详尽,构成了这伟大三联画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幅。较之那些鲁莽的思想史家的通常相当肤浅的笼统概括.这本著作对读者提出了高得多的要求。  ——以赛亚·伯林

编辑推荐

《历史主义的兴起》:人文与社会译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史主义的兴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