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19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帕斯卡尔 页数:302 译者:钱培鑫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思想录》是十七世纪法国数理科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的重要理论著作。全书集中反映了帕斯卡尔的神学和哲学思想。作家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对于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西方思想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 译者:钱培鑫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法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数理学家,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思想录》足其思想理论的集中表现,作者继承和发展了理性主义传统,对人的本性、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宗教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一部博大精深、充满睿智的哲理散文经典,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钱培鑫,(1955-)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翻法文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曾执教于复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长期从事法语教学、语言文学研究和同声翻译工作,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法文版)的编译者和定稿人之一。
书籍目录
《思想录》与思想的消遣第一章 关于精神和文风的思考第二章 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第三章 论打赌的必要性第四章 信仰的手段第五章 正义和作用的原因第六章 哲学家第七章 道德和教理第八章 基督教的基础第九章 永恒第十章 象征第十一章 预言第十二章 耶稣基督的证明第十三章 奇迹第十四章 论争片段译后记
章节摘录
这便是我们的真实状态;它使得我们既不可能确凿有知,也不可能绝对无知。我们航行在辽阔无边的区域里,永远没有把握地漂流着,从一头被推到另一头。我们想抓住某一点让自己稳定下来,可是它却晃荡着离我们而去;如果我们追上去,它就会挣脱我们的掌握,从我们身边溜走,永远地逃遁了。没有任何东西为我们驻足。这就是我们的自然状态,然而又是最违反我们天性的;我们渴望找到一块踏实的地基,找到一个永久的最后据点,希望在上面建立起一座通向无限的高塔;但是我们的基础整个儿坍塌了,大地裂为深渊。因此,我们就别去追求什么可靠性和稳定性了吧。我们的理性总是被表象的变化无常所欺骗;没有任何东西能把有限固定在两种无限之间,它们既囚禁有限,又躲避有限。如果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安于大自然安排给自己的那种状态的。既然我们命中注定的这种中间状态总是远离两个极端,那么人类多了解一点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假如他有知识,他会升高一点。但他距离终极还不总是无限遥远吗?哪怕再多活十年,我们的生命不也是同样无限地远离永恒吗?从这些无限的观点来看,一切有限都是等值的;我看不出把自己的想象建立在这个而非那个有限之上的理由。光拿我们自身和有限作比较,就足以使我们痛苦了。如果人首先研究自己,他就会发现自己多么难以走得更远。局部怎么能认识整体呢?可是,也许他希望至少能认识那些与他有着比例关系的部分吧。但是世界的各个部分都是这样彼此关联和彼此联系的,所以我确信,少了这一部分或者整体,便不可能认识那一部分。例如,人与他所认识的一切都是有关连的。他需要有一个地方可以容身,有时间活下去,有运动可以生活,有元素构成他自身,有热量和食物滋养他,有空气呼吸;他看得见光明,感觉得到物体;总之,万物都与他相关联。因而,要想认识人,就必须知道他为何需要有空气才能生存;而要认识空气,又须知道它与人的生命的这种关系是从何而来的,等等。火焰没有空气就不能存在;因此,欲认识前者就必须认识后者。既然一切事物都互为因果,既支援又受援,既间接又直接,而且一切事物都是由一条自然的无形纽带联在一起,它把相距最遥远的东西和差异最大的东西都联系在一起;所以我认为不可能只认识部分而不认识全体,同样也不可能只认识全体而不具体地认识各个部分。事物永恒之本身或在上帝那儿的永恒,一定也会使我们短促的生命惊讶不已。大自然之固定而持久的不变性,比起我们身上所发生的不断变化来,也一定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最终使得我们无法认识事物的,就在于事物是单一的,而我们却是由两种相反的、种类不同的本性构成,即由灵魂与身体所构成的。因为我们身上的推理部分不可能是精神之外的什么东西;而假如我们声称我们只是肉体而已,那就越发排斥我们对事物的知识,因为再没有比说物质能够认识自身更不可思议的了;我们无法知道物质如何了解自身。因此,如果我们单纯(是)物质性的,那我们什么都了解不了;如果我们是由精神与物质构成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够完整地认识简单构成的事物,无论那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事物。由此可见,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混淆了事物的概念,他们从精神的角度谈论肉体,又从肉体的角度谈论精神。因为他们大胆地说,肉体倾向于堕落,它们追求自己的中心,躲避自己的毁灭,它们害怕空虚,并且它们也具有取向、同感与反感等只属于精神的东西。而在谈到精神的时候,他们又认为精神存在于某个地方,把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也归之于精神,而这些却都是纯属肉体的东西。我们不但不接受这些纯粹事物的概念,反而按照我们自己的品质给它们染上颜色;并且以我们复合的自身给我们思索的所有简单事物打上烙印。
后记
稍有科学常识的读者都知道,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是法国十七世纪著名科学家,少年天才,在物理、数学领域颇有建树,他的名字成为大气压强单位,计算机pascal语言是对这位世界上首台计算器发明者的纪念,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自然科学数据库取名pascal。然而,眼前这本以“为基督教辩护”为宗旨的《思想录》居然也出自他的笔下,科学与神学、理性与直觉、物质与精神奇迹般地相遇,实在有些出人意外、令人费解。因此在介绍作品之前,有必要交待一下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这位“可怕的天才”(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语)于1623年出生在法国中部小城克莱蒙费朗,家境殷实,可惜三岁母亲就去世了,姐弟三人由父亲抚养。帕斯卡尔的父亲知识渊博,爱好科学,不让孩子们上当时日趋迂腐的学校,而是亲自过问他们的学业。1631年,为了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父亲决定移居巴黎。
媒体关注与评论
帕斯卡尔最为伟大,无论昨日,还是今日。 ——[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在这些不朽的争论者之中,只有帕斯卡尔留存到现在,因为只有他是一个天才,只有他还屹立在世纪的废墟之上。 ——[法]伏尔泰帕斯卡尔是一位注定要被人们一代一代研究的作家,改变的并不是他,而是我们。并不是我们的知识增加了,而是我们的世界和对他的态度变化了。 ——[美]T.S.艾略特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 ——[法]维克多·吉罗帕斯卡尔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法]谢瓦里埃
编辑推荐
《译林人文精选:思想录》:著名学者钱培鑫翻译,尚杰导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