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0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迈克尔·克莱顿 页数:360 字数:284000 译者:严忠志,欧阳亚丽
Tag标签:无
前言
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是我和老友刘兵教授都非常喜欢的作家,我们在《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的对谈专栏中刚刚谈了一期他的小说,谁知迈克尔·克莱顿本人竟于11月4日去世,终年仅66岁。我们的对谈发表时(今年8月),应该正是他缠绵病榻之日,这一巧合似乎也可以解释为“冥冥中自有天意”? 迈克尔·克莱顿1942年10月23日生于芝加哥,最初在哈佛读文学系,后来转入考古人类学系,最后却于1969年在哈佛医学院取得医学博士。然而他似乎并不想以“克莱顿医生”名世,而是很快成为一位畅销书作家。他迄今已经出版了15部畅销小说,最著名的当数《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刚果惊魂》(Congo)、《神秘之球》(Sphere)等,其中13部已被拍成了电影,还没拍电影的那两部,大约是最新的《猎物》(Prey)和《喀迈拉的世界》(Next)——但从内容看,拍电影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他本人甚至还组建了Film Track电影软件公司。 科幻中向来有所谓“硬科幻”与“软科幻”之分,“极硬”的那种,比如前不久刚去世的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四部曲之类,其中想象的未来科学技术细节,以今天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发展趋势来看,非常符合某种“逻辑上的可能性”。而“极软”的那种,则可以基本上忽略科学技术的细节,也不必考虑“逻辑上的可能性”。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克莱顿的小说至多只能算“中等偏硬”,但每一部情形也有不同,比如《猎物》中所想象的“纳米集群”这种东西,就比较硬,而《神秘之球》就比较软,新近的作品《喀迈拉的世界》也不算硬。 许多优秀的科幻作家都是“紧跟”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即使是为了批判和反思,也需要有足够“硬”的准备,才可以服人。克莱顿对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一直是相当关注的,当然他也有基本上不涉及科学的作品,比如小说《刚果惊魂》(1980年),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很有名,但其中的科幻色彩却是相当淡的。 迈克尔·克莱顿一直将小说创作和电影结合起来,让它们相得益彰。他很早就开始担任电影编剧,后来自己拍摄影片,甚至担任导演。下面是迄今为止所有与克莱顿有关的影视作品编年一览表(总共22部,其中2部剧集,2部重拍片;一半以上我都看过): 《人间大浩劫》(The Andromeda Strain,即《天外细菌》,1971),编剧 《交易》(Dealing:Or the Berkeley-tO-Boston Forty—BrickLost—Bag Blues,即《毒品交易》,1972),编剧 《未来世界》(Westworld,即《西方世界》,1973),导演、编剧 《终端人》(The Terminal Man,1974),编剧 《昏迷》(Coma,1978),导演、编剧 《火车大劫案》(The First Great Train Robbery,1979),导演、编剧 《神秘美人局》(Looker,即《旁观者》,1981),导演、编剧 《电子陷阱》(Runaway,’即《奔逃》,1984),导演、编剧 《旭日追凶》(Rising Sun,即《升起的太阳》,1993),编剧 《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1993),编剧 《急诊室的故事》(ER,1994),编剧 《叛逆性骚扰》(Disclosure,即《大暴光》,1994),编剧 《刚果惊魂》(Congo,1995),编剧 《龙卷风》(Twister,1996),编剧 《失落的世界:(侏罗纪公园)续集》(The Lost World:JurassicPark,1997),编剧 《深海圆疑》(Sphere,即《神秘之球》,1998),编剧《终极奇兵》(The 13th Warrior,即《第十三个勇士》,1999),导演、编剧 《侏罗纪公园3》(Jurassic Park 3,2001),编剧 《时间线》(Timeline,即《重返中世纪》,2003),编剧 《人间大浩劫》(The Andromeda Strain,即《天外细菌》,2008),编剧 《侏罗纪公园4》(Jurassic Park4,2008),编剧 《未来世界》(Westworld,即《西方世界》,2009),编剧 名单中最后两部的编剧工作,不知克莱顿在病中是否来得及完成,但他看不到它们上映是肯定的了。 如果在中国,很难想象一个获得了医学学位的人,竟会在影视方面有如此建树。看看这张一览表,再看看迈克尔·克莱顿受教育的履历,对于美国的教育和就业,我们会不会有一个新的感觉和认识?克莱顿本人所受的科学教育中,主要偏重生物医学方面,而物理学等较“精密”的科学成分相对少些,所以写《侏罗纪公园》、《猎物》等对他来说更为驾轻就熟。但他也不是不敢涉及时空旅行之类的物理学主题,比如《时间线》(Timeline,即《重返中世纪》)。他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商业小说和影片的成功道路,所以他的小说也可以归入“商业通俗小说”类中。 不过,克莱顿成功的小说中并不缺乏深刻思想的价值。 在《侏罗纪公园》和《失落的世界》中,对于人类试图扮演上帝的角色,干预自然,最后却又失控的讽喻和告诫,在此前的幻想作品如《异形》(Alien)等当中还能找到先声,但克莱顿将故事安排成在公园中再造恐龙,还是别出心裁的。就是为了娱乐,人类滥用生物工程之类的技术也是危险的。 而到了小说《猎物》中,警世意义则更为明显。在《猎物》中,年轻美貌、聪明能干、野心勃勃的朱丽亚,就是一个玩火者,她玩的“火”是一种叫做“纳米集群”的东西,最终这种东西夺走了好几位科学家的生命,也要了朱丽亚的命。如果不是正直的电脑专家杰克(小说中的“我”,朱丽亚的丈夫)出生入死扑灭了失控的“纳米集群”,它们就可能毁灭人类。 在《猎物》想象的未来世界中,“政府”已经退隐到无足轻重的位置:而“公司”则已经强大得几乎取代了政府,经常成为与个人对立的一方。这种现象其实在大量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中都普遍存在。克莱顿借助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纳米集群”进入朱丽亚体内控制了她,使她时而明艳如花,时而狰狞如鬼,以此来象征公司这一方的邪恶,以及对金钱的贪欲——最终害人害己。 优秀的科幻作品,可以借助精彩的故事,来帮助我们思考某些平日不去思考的问题,《神秘之球》就是如此。小说涉及了一个颇为玄远的主题——今天,我们人类,能不能“消受”某些超自然的能力?小说设想发现了一艘300年前坠落在太平洋深处的外星宇宙飞船,考察队进入之后,怪事迭出,最后发现是飞船中一个神秘的球,能够让进入球中的人获得一种超自然的能力——梦想成真!但是克莱顿用他构想的故事,让考察队幸存的队员们认识到,自己实际上无法驾驭这种超能力,人类更是没有准备好面对这类能力(或技术)。其实《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和《猎物》等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人类既然目前还无福消受“梦想成真”之类的能力或再造恐龙、“纳米集群”之类的技术,因为我们还未准备好,那么对于其他将要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科技奇迹,我们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呢?如果对于是否准备好这一点还没有把握,为什么还要整天急煎煎忙着追求那些奇迹呢?为什么不先停下来,思考一下呢? 这也许正是迈克尔·克莱顿那些作品留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启示。
内容概要
“科技惊悚小说之父”的惊世之作!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全球总销量已超过1亿册! 《人物》杂志将他评为全球50位最高雅人士之一! 2002年一种新发现的恐龙以他的名字命名——“步氏克氏龙”! 本书为《克莱顿经典纪念版》系列之一的《猎物》:杰克曾在硅谷一家电子媒体公司担任程序设计部门的主管,他主要从事智能体程序的编写,并有小成就。杰克的妻子事业有成,她是艾克西莫斯技术公司的副总裁。这家公司正在研究一种运用于医疗实践的尖端纳米技术,如果这项技术成功,公司将会获得巨大的效益。朱丽亚负责这个项目,她野心勃勃,为此几乎付出了全部时间的精力,连家也顾不上了。渐渐地,杰克怀疑妻子有了外遇,而事实上问题在严重得多……
作者简介
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1942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曾在哈佛大学文学系就读,后转读考古人类学系,后又攻读医学。1969年获得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69年他出版了第一部畅销书《天外细菌》(The Andromeda Strain),这是一部高科技惊悚小说。使他的声望达到巅峰的是被好莱坞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搬上银幕的小说《侏罗纪公园》。克莱顿迄今已创作了1嘟畅销小说,全球总销量超过1.5亿册,有1 2部被拍成电影,大多非常卖座。他是美国唯一一个在畅销书、电影、电视剧三个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人。1992年的《人物》杂志将他评为全球5啦最高雅人士(Fifty Most Beautiful People)之一。
书籍目录
`
章节摘录
最小的孩子阿曼达刚满9个月,她开始学着到处爬,可以抓着东西站立起来。埃里克8岁,他是一个足球小子,除了打扮成骑士模样,挥舞塑料剑追着他姐姐满屋跑的时间之外,整天都想踢球。 尼科尔正处于青春羞涩期;埃里克最喜欢干的事情是抓着她的乳罩在家里跑,口里高叫:“尼基戴乳罩罩!尼基戴乳罩罩!”尼科尔保持矜持,不愿去追赶,嘴里恨恨地说:“爸爸?他又来了!爸爸!”遇到这种情况,我只得追赶埃里克,告诉他不要乱动姐姐的东西。 这就是我生活的内容。被电子媒体公司解雇之后,我最初还觉得为小孩解决纠纷是有趣的事情,而且,它看来与我原来干的工作差别不大。 我在电子媒体公司担任程序设计部门的主管,手下是一帮才华横溢的年轻程序编制员。我在40岁就太老了,自己已经不能担任编写程序的工作了——那是年轻人干的事情。所以,我管理那个团队,那是一份全职工作。与硅谷的大多数程序编制员类似,我的团队似乎处于没完没了的危机之中:保时捷车被撞毁,夫妻之间行为不忠,找情人出了问题,父母之间的激烈争吵,服用毒品产生反应,所有这一切被强加在硬逼着干的工作时间表之上——通宵达旦的马拉松式工作依靠健怡可乐和太阳牌炸薯片来提供能量。 但是,那份在前沿领域中的工作十分有趣,我们编写的东西被称为分布式并行处理程序或基于智能体的程序。那种程序在计算机里面创造出虚拟的智能体,然后让它们产生互动,以便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从而模拟了生物学过程。这说起来不可思议,但是却很奏效。例如,我们编制的一种程序模拟蚂蚁的觅食行为——蚂蚁寻找到达食物的最短路径的方式——以便在电话网络中找出最佳通道。其他程序模拟了白蚁、成群飞翔的蜜蜂和潜伏追捕猎物的狮子。 那时的工作很有趣;假如我当初愿意承担更多的职责,我可能仍然在那家公司供职。在公司工作的最后几个月里,我受命负责安全工作,取代了一名已在那个职位上干了两年的外聘技术顾问。他没能保护好公司的源码,直到使用了该源码的一种程序在台湾市场上销售时才知道被盗的情况。实际上,那是我分管部门的源码——用于分布式并行处理程序的软件。那就是被盗的源码。 我们知道它是同样的源码,因为没有谁动过那个叫做复活节彩蛋的程序。程序编制员们一直将复活节彩蛋插入他们的编码之中,那些小东西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放在那里只是为了好玩。那家台湾公司原封不动地照抄,使用了我们的源码。结果,一按Ah-Shift-M一9键就会开启一个窗口,显示我们公司的一名程序编制员的婚姻状况。这是明显的偷盗行为。 当然,我们提出了起诉,但是我们公司的老板唐·格罗斯希望确保将来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于是,他任命我负责安全工作。我对源码被盗的事情非常生气,所以顺理成章地接受了那份工作。那只是兼职,我仍然管理我的部门。我上任之后的第一项任务是监管计算机的使用情况。那是心照不宣的做法;这些年来,80%的公司都监视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终端的情况。他们有的采用电视摄像,有的记录键盘使用情况,有的浏览电子邮件中的某些关键词语……可供使用的现成程序非常多。 唐·格罗斯是一个厉害的家伙,一名从来没有失去军人风格的前海军陆战队士兵。我向他汇报新装系统的情况,他问:“但是,你不会监视我的计算机,对吧?”我回答说,当然不会。实际上,我已经设计好程序,以便监视公司里每一台电脑——他的那台也不例外。两周之后,我通过该程序发现,唐与公司财务部的一名姑娘有了婚外情,并且授权她使用公司的轿车。我去了他的办公室报告说,根据对财务部的珍妮实施的电子邮件监控,看来一个身份不明的人与她好上了,她可能得到了她不应有的公司福利。我告诉他,我不知道那个人是谁,但是,如果他们继续使用电子邮件,我很快就会查一个水落石出。 我知道唐会明白我的暗示,他的确也有所收敛。但是,他后来从家里发送了暴露出蛛丝马迹的电子邮件,他完全没有想到所有的信息都会通过公司的服务器,然后被我照单全收。我就是通过那些电子邮件了解到,他正在将软件“减价出售”给外国销售商,将数额巨大的“咨询费”汇入了在开曼群岛开设的一个户头上。那种做法显然是不合法的,我不能视而不见。我向自己的律师加里·马德尔请教,他建议我辞职。 “辞职?”我问。 “对,辞职。” “什么理由?” “谁会在乎理由?别的公司开出了更好的条件,健康问题,或者家庭问题,家里出了麻烦,赶快离开那里。辞职。” “别急,”我说,“你认为是他在犯法,而我却应该辞职?这就是你的建议吗?” “不是,”加里解释说,“作为你的律师,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了解任何非法行为,你就有责任举报。但是,作为你的朋友,我的建议是,闭上你的嘴巴,赶快离开那里。” “看来有点像懦夫的行为。我觉得应该告诉公司的出资人。” 加里叹了一口气。他抓住我的肩膀。“杰克,”他说,“那些投资人可以自己去查。你他妈的从那里躲开。” 我觉得那样做不对。我当初听说自己的源码被盗时,心里觉得十分气愤。现在,我倒很想知道它是否真的被盗了。或许,它是被卖掉的。我们是一家私人控股公司,我将情况告诉了一位董事会成员。 我没有料到他也染指其中。我第二天就被炒了鱿鱼,理由是严重失职和行为不轨。他们提出要告我,我被迫签署了一大堆保密协议,以便获得解雇金。我的律师代我处理相关文件,他每见到一份新文件都会叹一口气。 事情了结之后,我和律师走出房门,见到了暖洋洋的阳光。我如释重负地说:“唉,至少算是结束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有种极其了不起的能力,就是把科学和戏剧概念融合一体。只有他才能让恐龙重新得到生命。迈克尔把自·己华丽光彩的一面写进了小说,没有任何人能够取代他的地位。 ——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这是他自《侏罗纪公园》后最令人瞩目的一部小说。就像恐龙 一样,纳米微粒虽然不是流行文化的因素,但通过克莱顿的小说, 它很快就会进入人们的视野。 ——《出版商周刊》 “科技惊悚小说之父”的惊世之作。错综复杂的密谋娓娓道来…… 你将爱不释卷。 ——《时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