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的世界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国)埃里克·沃格林  页数:486  字数:386000  译者:陈周旺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沃格林在《城邦的世界》中进行了一种“治疗性分析”。“秩序的历史产生于历史的秩序”,一切有价值的思想,都产生于思想家对其所处时代社会问题的忧患意识。思想最初的冲动,源于要去探析社会问题的来源,寻求秩序之道,城邦的世界之兴衰成败对于存在真理的探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在沃格林看来,古希腊的悲剧、哲学和历史作品,无一不是这样的忧愤之作。而当城邦的世界最终走向崩溃的时候,给城邦看病听诊的内科医生是修昔底德,而负责治疗的、动手术的外科医生,则非柏拉图莫属。用沃格林在本卷最后一句话来说,这样才构成了一种完整的“政治科学”。

作者简介

埃里克·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年生于德国科隆,但他“完全是在维也纳熏陶成长起来的”,而沃格林的学术生命,严格说来,却是在美国度过和完成的。沃格林大学期间主修的是法律,他的导师是名噪一时的法律实证主义大师凯尔森,但他似乎更关心“法国、德国哲学家以

书籍目录

主编的话编者导言序言详细目录导论:人与历史第一部分  克里特人、亚该亚人和希腊人  第一章  希腊与历史  第二章  克里特与亚该亚社会  第三章  荷马和迈锡尼第二部分  从神话到哲学  第四章  希腊城邦  第五章  赫西俄德  第六章  告别神话  第七章  美德与城邦  第八章  巴门尼德  第九章  赫拉克利特第三部分  雅典世纪  第十章  悲剧  第十一章  智者  第十二章  权力与历史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对历史秩序的专注,侵犯了秩序的历史,曲解证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5.荷马  荷马史诗标志着希腊文明史的一个新纪元。沃格林不关心文学作品本身,也就是在一些纯“文化”领域中,可以脱离社会秩序考量的人工产品。相反,他力求抓住那一位通过创造符号体系来“表达一种人在神之下生存的新经验”,而“与宇宙论神话决裂的人”。根据沃格林,决定性的一步,是迈锡尼文明的转型,它转化为诗歌,从而转变为新兴的希腊的过去。正是荷马史诗给了希腊一个共同的过去,将它万神殿的神灵放到各种地方的崇拜上,从而创造了一个希腊文化宇宙。  B线字母表和考古发现的证据,让沃格林底气十足,他假设,这位诗人完全忠实于英雄时代的亚该亚社会现实,尽管每有添油加醋、搞错年代之处。沃格林的分析不越诗歌本身雷池半步,虽说言下之意是“荷马”社会对他来说反映了亚该亚秩序和无序的“现实”结构。沃格林又一次假定,在诗歌的具体社会策源地,存在一种毋庸置疑的延续性。  沃格林提出了一个极具原创性,在某些方面可谓惊艳的对荷马的解释。他认为荷马创造了一种新的人神秩序符号体系,当中运用了精致的心理学,由于它不求助于任何一种完全概念化的工具,而是通过戏  剧手法来完成的,故十分引人瞩目。荷马的神不是自给自足的实体,而是存在于秩序中的力量的化身,人也是这存在秩序中的一部分。失明的预言家这一形象,一方面暗示有能力去理解看不见的现实,另一方面暗示着现象的消遁。这些符号指向了埃斯库罗斯和柏拉图。诗人以权威身份发言,通过他的缪斯祈祷而符号化,这与以色列先知相映成趣:“希腊人没有西奈山的启示和约定来将他们缔造为具有历史形式的上帝选民,没有摩西来引领他们摆脱法老的枷锁,奔向上帝之自由。但他们拥有先知歌者,这歌者依其直觉经验着在神统治下的人。”  沃格林指出了荷马的目的论。诗人的人类学“正处于发现哲学家所谓的真我的途中”。荷马诸神是与上帝无异的一神的萌芽。“荷马创造了人的当下,即使这还不是在上帝之下的当下,那起码也是君主制的奥林匹斯诸神之下的当下。”  这种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缪斯祈祷的意义就是一件有争议的事。那些对公共秩序漠不关心的诗人,诸如萨福,也一样在用它,这一事实使之更趋复杂。至少有一次,荷马自己也乞灵于缪斯,要求她告诉自己,亚该亚军队的每一支先遣队有几条船——这种灵感似乎与存在的基础不太合拍。①沃格林指出,“每当英雄行动的后果影响公共秩序”,神就出现在英雄面前,通过它们的现身,把人做的事情提高为“向存在秩序敞开的行动”。果真如此的话,那雅典娜让奥德修斯为了诺西卡(Nausikaa)激情澎湃究竟有何意义呢?若非如此,那我们正确地理解了荷马诸神吗?帕里斯回应赫克托耳的指责,称阿芙洛狄忒的礼物不应被轻慢,沃格林认为这是衰败的征候,其他读者和学者就事论事的理解,都统统被归为感情用事。毫无疑问,正如帕里斯自己所知道的,情难自制的景象,虽说难有什么教益,但与男人的德性和爱国职责也不怎么对立。然而,任何时期的希腊人,无论生病还是健康,都领教过这位女神的厉害,尽管奥林匹斯是君主制,但是她我行我素,桀骜不驯。  沃格林批评希罗多德,因为他在讲埃及海伦的故事的时候,犯了理性主义化约论的错误,这是社会衰落的一个征候。一个头脑清楚的人怎么会拒绝交还海伦和她的珠宝,为了一名纨绔子弟的情欲和虚荣去冒战争和毁灭之险?希罗多德说这是站不住脚的。他得出结论,埃及人是对的,他们说海伦根本就不在特洛伊。沃格林也认为守着海伦不放的观点是很离奇的,但他的理由就不同了。他争辩道,希罗多德忽略了戏剧化的语境。话虽不错,但对于沃格林来说,这一语境是迈锡尼秩序的崩溃。海伦的致命诱惑是迈锡尼精神气质垮掉的符号。  既然被荷马戏剧化了的崩溃包括了特洛伊的毁灭,那么,就必须这样来理解这种衰落:它既影响了特洛伊人,也同样影响了亚该亚人。为此,沃格林采纳了这种观点,又一次煞有介事地指出,特洛伊战争双方属于同一种文明。双方互相引为同辈,相互攀谈,似乎共有很多习俗、神祗和物质文化因素,这个事实问或说明了这种观点。但这样就超越英雄史诗必然的俗套了吗?除了标志着那个年代的宗教大分裂使之划清界限以外,诗的语境中在朗塞瓦尔峡谷(Roncevalles)短兵相接的摩尔人(Moors)和法兰克骑士难道不也是共享很多东西,就像在斯卡曼德罗斯(Scamander)河岸的特洛伊人和亚该亚人一样吗?希腊历史的进程,是在古典记忆中以回溯的方式构建起来的,但是这种古典记忆对这种共同体肯定没有任何记载,若是我们相信希罗多德,那事情就正好相反。希罗多德捏造了欧洲反亚洲这样一个长盛不衰、永久轮回的主题。然而,这样一个“爱琴海文明社会”在现实中存在,它超越了相近的青铜时代文化中应该拥有的共同因素,这对沃格林解释荷马是十分必要的。  沃格林写道,史诗不关心史实的兴衰变化,而关心衰落本身的现象,也就是说,关心秩序本质的穷竭。换句话说,它们表明规范本身出现了一场危机,而不是侵犯正当规范引发了一场或多场危机。

媒体关注与评论

  当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并不是哈贝马斯和罗尔斯,而是沃格林和施特劳斯。  ——詹姆斯-罗兹  思想者的真诚首先在于,随时准备推翻自己的定见从头开始!出生于自由思想之家的沃格林的“史稿”不同样(且首先)在总目击西方学界近两百年来的启蒙传统观念?  ——施特劳斯  现在所谓的社会科学中的解释学转向,沃格林从开始学术工作起就已经在践行了。  ——尤根·盖伯哈特

编辑推荐

  《城邦的世界:秩序与历史卷2》首先探讨米诺斯和迈锡尼的希腊前史。然后讨论荷马史诗,它被十分正确地视为希腊文明的决定性转折。第二部分涉及城邦的制度组织,但真正关注的是从赫西俄德到赫拉克利特的古风时代的诗人和思想家。其中包含了沃格林一些最有力、最动人的分析。最后,“雅典世纪”讨论阿提卡戏剧、智者和公元前5世纪的历史学家。在这里,我们又一次领教了沃格林酣畅淋漓的解说技巧和尖锐辛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邦的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文字晦涩但是很有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