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之虹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国] 托马斯·品钦  页数:808  字数:776000  译者:张文宇,黄向荣  
Tag标签:无  

前言

  文学作品的欣赏,乃至所有艺术作品的欣赏,首先是感性的,其次才是理性的,但归根结底终究还是感性的。  感觉中,作为作家的托马斯·品钦(1937— )是个变幻莫测的多面体,通过他几乎可以看到生命体验的全部,而不同的眼睛却又所见霄壤。他与你同在,又若即若离;他呼之欲出,又幽邈不明;他优美华丽,又颓丧感伤;他才华横溢,又恶俗不堪;他犀利睿智,又诡异无常;他玩世不恭,又神性澄澈;他荒诞幽默,又严肃端庄……  有人称《万有引力之虹》为“20世纪后50年最伟大的英语小说”,足以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并雄。小说1973年问世,次年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并获普利策奖提名,但遭到评奖委员会的否决,本年度该奖也未授他人。1975年,《万有引力之虹》获美国艺术文学院的豪威尔斯奖,但品钦拒绝了这项奖励。他这样写道:“豪威尔斯奖是一种盛誉。再说,奖章是金质的,也十分有利于防止贬值。但是我不想要这个奖章。请不要把我所不欲之物强加于我,这不仅会使艺文院有武断之嫌,而且会使我负无礼之名……我知道我应该更君子些,但是说‘不’的办法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品钦的特立独行,于此可见一斑。而读了他的这部小说,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这位避世多年的文坛怪杰惊人的才气、超人的智慧和逼人的怪异。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二战中,伦敦频频受到德国导弹袭击。奇特的是,在盟军情报交换站工作的美国中尉泰荣·斯洛索普和女人发生过性关系的地点,往往就是德国导弹袭击的下一个目标。他喜欢把自己寻欢作乐的对象及方位用各种颜色的星形贴纸标在一张地图上,而这些星星的位置和德国导弹轰炸的位置完全吻合。于是,斯洛索普成为“白色幽灵”关注的目标和实验的对象。  在以苏联流亡生理学家波因茨曼为主的各方人物谋划、导演下,斯洛索普被送到埃尔曼·戈林赌场宾馆,在海边从章鱼嘴里救下了荷兰美女卡婕,从此就在她陪伴下、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中开始学习语言和导弹知识。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了用于火箭的G型仿聚合物的一些情况,发现了商界、政界和敌国勾结的一些内幕及英国政界和德国导弹的牵连,还发现了导弹上十分重要的部件S装置的信息。  斯洛索普从赌场宾馆仓皇逃跑,来到法国,摇身变为英国战地记者伊恩·斯加佛林,并前往苏黎世,踏上了寻找拉兹洛·雅夫、G型仿聚合物和S装置等一系列秘密的旅途。  从买来的情报中,斯洛索普知道了许多商业内幕,甚至发现在大萧条时期自己被父亲出卖给拉兹洛·雅夫做实验:用G型仿聚合物作为刺激,产生条件反射的勃起。难怪自己在火箭降落于某个地点之前会产生强烈的欲望!他辗转来到德国火箭制造重地北豪森,此地现已属盟军占领区了。他先后邂逅了黑人支队领袖恩赞(要去寻找导弹部件,重组导弹)、美军军械署的马维少校(也为导弹而来)和苏联情报官齐切林的情人盖丽·特里平。  原先制造导弹的中心工厂现在很热闹,英、美、苏各国都在抢导弹部件。斯洛索普混进中心工厂的隧道里,却遭到马维少校及其组织“马维之母”的追杀。斯洛索普乘热气球来到柏林,巧遇飞贼兼瘾君子“酸爷”,又在波茨坦会议期间为水兵鲍丁去取藏在会址附近的大麻,但一直被齐切林的人跟踪,终于在拿到大麻时被抓获。齐切林使用安米妥钠从斯洛索普嘴里获知其寻找导弹的计划,决定放了他,并继续跟踪。斯洛索普认识了寻找女儿卞卡的玛格丽塔。之后,他随“格纳布太太”号船经过德国人曾经的导弹基地佩纳明德救“老马”,又往库克思哈文等待“老马”许诺的退伍证,一路历经艰险,每每逢凶化吉、死里逃生,最后却莫名其妙地“碎裂”了——书中既未明确交代其死亡与否,更未提及其死因,只能从描写中进行推测。  同时推进的线索主要是恩赞率领的黑人支队寻找火箭部件、重新组装火箭的故事,小说最后以载人火箭发射结束,发射时间不明(大约可回溯到德国火箭部队瓦解前),火箭也尚在空中……  小说采用并发展了追寻叙事模式,如赋予传统的探险方式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再如独到的、往往只有开始却没有结局的处理方式,或出人意表的结局——从故事梗概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而斯洛索普出场、产生疑问、寻找答案、得到答案、神秘“碎裂”的整个过程其实也是读者随他一起体验世界、体验人生、体验神秘并追寻解悟的过程。开始时的斯洛索普,是一个情场得意的花花公子,却又神秘地与死亡导弹相关联。在调查导弹落点的过程中,看到无数死亡和伤残,“受不了的时候,他干脆躲到一边,开始循规蹈矩地向上帝祈祷,愿生命取得胜利——这在他可是自上次大空袭以来的头一回。然而死的人太多了,他很快就明白自己是劳而无功,便不再祈祷”。就是这个花花公子,又在埃尔曼·戈林赌场有了艳遇,还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正在我们庆幸和羡慕的时候,却发现这背后有着可怕的背景,我们初步领略到了战争、政治、商业、金融等之间复杂、龌龊的关系,于是幸福生活在还没有回味过来的时候瓦解了,追寻开始了。秘密渐渐展开,而斯洛索普的内在世界也发生着变化,沧桑了,深刻了,成熟了,认识到人的局限了,有同情心了,也更可爱了。然而,就在似乎获得了一切秘密、领悟了人生三昧、越来越和我们融为一体的时候,他却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可是这样消失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死亡,因为还有人能看到他,他并没有完全归于尘土,正如第一部题记中所引“导弹之父”布劳恩(也是小说人物之一)的名言:“大自然不解消亡,只解演变。我已经学到的,和将要学到的科学知识,都坚定了我的信念:我们死后,灵魂继续存在。”  因此,整部小说是一个双重追寻的过程:斯洛索普一方面追寻导弹及相关秘密,同时也在追寻对人生的解悟——于是,很多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深刻的阐释(包括通过别人的经历和体验):科学不是万能的,人是有特异功能的,人死之后是有另一个世界的,生命是可以获得救赎的(比如度度鸟),因果是存在的。“自己现在造成的任何结果,将来绝对逃脱不了,即便是偶然造成的结果。”——对于因果问题,品钦似乎想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角度进行解释:作用力为“因”,反作用力为“果”,而有些所谓的“因果”却是在某些人的安排和控制下发生的。另外,他也区别了类于佛家教义的“因果”和科学上的因果律,而对于因果律,他通过摩西哥之口说:“可是我有一种感觉:有些人把那种因果的东西利用得太极尽能事了。可是为了科学能够继续下去,就得寻找一个不这么狭窄、不这么……贫乏的假设集。如果我们有勇气完全摒弃因果论,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就可能出现又一次重大突破。”  对于“控制”,品钦在作品中多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讨论。有时候,处在“控制”下的人感觉很美好,“控制”对人有着一种诱惑力。还有人崇拜“控制”,却被当权者利用。有人需要被控制,而有人则特别善于玩控制的伎俩,就像斯洛索普所发现的,“自己生活中一切自由和随意的东西,其实都受着一种‘控制’,一直受着控制,像固定好的赌博轮盘”,有时受控制者甚至会“心理和控制者合一”,比如斯洛索普的性反射。连导弹也被“设计范围之外的东西”所控制。甚至连摆脱了“控制力”的人也“处在一种失去了控制的控制中”……控制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在品钦眼里,战争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多面体,不同的人对战争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如罗杰·摩西哥称战争为自己的“妈妈”,“一起在战争状态中相依偎,总比退出战争后和‘后方’的纸张、火灾、卡其服、钢铁打交道要来得强”。而在一个上校的眼里,“战争是岔道的集合”,“战争赋予一切生命”,“真正的战争是永远独立存在的”。有人视战争为罗网,有人躲在烤箱里避开战争,而在卡婕看来,“这场战争的真正目的就是做买卖。杀戮和暴力可以自行运作,可以让外行去管。战争中有大量死人,这个特点好处很多。可以制造场面,转移视线,掩盖战争的实质。可以提供载入史册的原材料,让孩子们学到的历史成为一系列暴力事件、一连串血战,为他们进入成人世界做好准备。最难能可贵的是,大规模的死亡会刺激那些有正义感的普通人、小人物,使他们也想趁这些人还没吞完那张大饼时抢它一块。战争其实是市场的福地。被专业人士小心翼翼地称为‘黑道’的器官市场四处涌现。美元、英镑、德国马克在消了毒的大理石金库里不停地流动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像跳古典芭蕾。可是在这里,在民间,却造就了一些更真实可感的货币。因此,香烟、性、黑人可以交易,犹太人也可以交易,身体的每一块都可以交易。犹太人也有罪,将来也可能搞敲诈,这个理由对专业人士当然是有利的。”这是对战争的控诉,极其深刻的控诉!  品钦的小说里经常会出现另一个世界,本部小说也不例外。人死之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而那个世界又有着自己的规律,能“超越世俗的好坏:在那儿,好坏的区分毫无意义……”而且成功与失败的概念也完全不同。我们在这边孜孜以求的东西,在“那边”却不足一道。“那边”的入看我们这个世界,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两个世界之间还可以随意转换……那到底是一个什么世界呢?是仙境、天堂,还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幻象,一个乌托邦?都不像。又都像。  虽然品钦告诫读者不要在他的小说中寻找主题、象征和其他抽象的统辖因素,但从读者的角度讲确实可以认为这部小说中有一些重要的隐喻,如火箭、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塔罗牌、烤箱、黑色、性变态、另一个世界、白衣女人、吉尔吉思之光、马桶下面的世界(每个物种只有一个)、卡祖笛、腺样增殖体、王座、金刚等等。甚至在整体叙述结构和一些局部结构上也可以认为具有隐喻性,如第一部有2l章,加上标题里的“零”(也可指牌中的“愚者”),便构成了塔罗牌里大阿卡那的牌数,其他每部章数均有所喻。  即便是很挑剔的读者,也会对品钦的博学瞠目:他对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理学、心理学、历史、政治、经济、商业、地理、哲学、多种外语、音乐、电影、娱乐节目、特异功能,乃至《易经》都有着丰富甚至深透的知识,往往令人怀疑其有神助……另一方面,品钦的写作风格又令很多初读者望而生畏,有时候甚至觉得他的文字说理味太浓——但话说回来,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大家的作品表面看来又何尝不是如此?  其实,苹果的味道并不在苹果本身,也不在人的舌头,而在于品尝行为中。  我们有许多的流派、讲许多的主义,但我们在忙于归类和贴标签的时候,是不是错过了太多苹果的味道?  张文字  二00八年三月于新疆师范大学

内容概要

本书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美国乃至世界20世纪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西方曾引起巨大争议,有人称它是当代文学的顶峰,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预告世界末日”的呓语。    这部巨著故事情节复杂,梦境一般的幻想中充满了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交叉关系,五花八门、古怪零乱的叙述,似是而非的议论以及物理学、火箭工程学、高等数学、心理学、国际政治、异常性爱的描写。小说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的V-2火箭频袭伦敦,英美谍报机关发现美国的一位情报军官发生性行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点,便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由此吸引和牵连了许多人和事。    小说的中心意象是火箭。所谓“万有引力之虹”即指火箭发射后形成的抛物弧线,作者同时用它来象征死亡,象征现代文明不可避免走向毁灭的轨迹。

作者简介

  托马斯·品钦(1937-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往往以神秘的荒诞文学与当代科学的交叉结合为特色。他获得过美国全国图书奖,但拒绝领奖。其作品包含着丰富的意旨、风格和主题,涉及到历史、自然科学和数学等不同领域。有评论家称其《万有引力之虹》系借助神力完成,堪称一部大百科全书。  他对自己的个人生活讳莫如深,成名后深居简出,早年的照片和档案也离奇消失,使外界对他的私生活同对他的作品一样充满好奇和无奈。  他的主要作品有《V》、《拍卖第49批》、《万有引力之虹》、《葡萄园》等。  托马斯·品钦出生于纽约州的格伦谷,曾就读于纽约州伊萨卡的康纳尔大学,1958年大学毕业后,一度在美国海军服役,退伍后,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公司当特约撰稿人。除少量短篇小说外,至今共写了三部长篇小说:《V》(1963)、《49年人群的呼喊》(1968)和《万有引力之虹》。

章节摘录

  “可是我没有去,这就要紧了——”  “别回到他们那里去了。”  在如水流动的今夜,暗藏的鱼儿躲在无法折射出来的位置和角度。他们就是卡婕和快蹄儿,他最想见的两个人。他试图修改来到门口的声音,把它们变成口琴上的音符,但是没成功。他想要的东西隐藏太深……  天就要亮的时候,传来了很响亮的敲门声,硬如钢铁。斯洛索普这次意识到自己不能出声。  “起来,开门。”  “军警。开门。”  美国口音,祖国口音,尖尖的,很冷。他一动不动地躺着,生怕床上的弹簧暴露自己。这也许是他第一次听到美国人对外国人说话的口气。后来回想起来觉得最出乎意料的是口气里的那种妄自尊大,靠的不是实力,而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理直气壮……很久以前有人告诉过他,他会在纳粹,尤其是日本鬼子那里听到这种声音——“我们”总是公正的——可是此刻门外的这一对却叫人泄了底气,其作用堪比约翰·韦恩(D用日语喊“万岁!”的特写照(拍照角度正好突出了他的斜眼,有趣的是以前没注意过)。  “瑞,你等等,他在那边——”  “郝柏!你这个混蛋,过来——”  “我穿紧身衣的时候你们再也别想抓得着了……”郝柏的声音消失在拐角处,军警们追了上去。  黎明透过黄褐色的窗帘,降临在斯洛索普身上。他明白,这是自己“出来”后的第一个白天。是第一个自由的早晨。他不用再回去了。自由?他终于睡着了。快到中午的时候,一个女郎用万能钥匙打开门进来,给他留下了那些证件。现在他的身份是英国战地记者,名叫伊恩·斯加佛林。  “这是我们的一个人在苏黎世的地址。马科星祝你好运,还问你为啥耽搁了这么久。”  “你是说他想知道答案?”  “他说你得想一想。”  “我说,”他刚想起一个问题,“你们这些人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完全是为了自由?”  “谁知道呢?我们得按规矩办。你肯定也处在某种规矩中,就现在。”  “哦……”  她已经走了。斯洛索普环顾周围:日光下,这个地方简陋、平常。蟑螂在这儿肯定都不会舒服的……他这么快就离开了?就像卡婕一样,马不停蹄地跑。就在这种房间串成的链条上跑,在每间屋子里只能待很短的时间,缓一口气,或者添一分绝望,又被迫往下一间屋子走。现在再也没有回头路了?甚至没有时间去了解罗西尼街了:那些人在窗口大声叫嚷什么?哪个地方的东西好吃?人人在这初夏时光里用口哨吹奏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一周后,他到了苏黎世,那是在乘火车完成了长途跋涉之后。那些钢铁的物件儿踽踽独行着,每天都氤氲在雾中。时间在模仿秀中过去:模仿分子,模仿分、合、配对、再配对的工业合成过程。他打着盹,朦胧中看到了阿尔卑斯山脉、浓雾、深谷、隧道、在难以想象的高处舍命劳动的人、黑暗中的牛铃;早晨是碧绿的堤岸、牧场的湿气,窗外总有一些胡子拉碴的工人正要去修某段铁路;在调度场长久地等待,那里的铁轨就像一层层洋葱,被一截一截地切断;灰蒙蒙、阴沉沉的地方,夜晚吹着口哨,并轨、碰撞、旁轨,盯着傍晚山坡上的牛,火车轰轰而过时等在交叉路口的军车队,走到哪里都没有明确的国别,甚至交战国之间也没有。只有战争,只有满目疮痍的土地,而“中立国瑞士”的叫法便显得乏味而老套,虽然得到了认可,却不乏讽刺意味,正如“解放了的法兰西”、“极权主义的德国”、“法西斯西班牙”等叫法一样……  战争把时间和空间配置成了自己需要的形式。现在,轨道分开了,进入了不同的网络中。从表面上看,真正具有毁灭性的,是把铁路空间用于其他意图——他虽然第一次走这条路,却已开始感觉到那些意图的要旨……  他登记住进了尼姆博斯宾馆。宾馆位于一条不显眼的街道,叫下村,在苏黎世的卡巴莱区。房间在阁楼上,要爬梯子上去。窗外也有一把梯子,所以他觉得很安全。夜晚降临时,他出去找马科星的本地代表,在利马得河另一头的一座桥下找到了。代表名叫谢米亚文,俄国人,房间里满是瑞士手表、钟和高度计。屋外,船只在河上、湖上隆隆而过。楼上有人在练习钢琴,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曲,却弹得结结巴巴。谢米亚文把龙胆白兰地倒入刚泡好的茶水里。“首先你要明白,这里的一切都是专门化的。要手表去的是一家咖啡馆,找女人就要去另一家。皮革分为紫貂皮、白鼬皮、水貂皮,等等。毒品也一样:兴奋剂、镇静剂、精神病模拟剂……你要什么呢?”  “嗯,信息?”哇,这东西的味道像摩克葸……  “噢。还有一点。”说着坏坏地看了斯洛索普一眼,“一战前生活很简单。你记不得了。毒品、性、奢侈品。那时候的货币只是个次要的东西,人们也不知道‘工业间谍’这个词。我是亲眼看到这些变化的——唉,变化真大呀。德国的通货膨胀,那也正是我了解德国的线索,从这儿到柏林,一个个的零串成了串。我经常告诫自己:‘谢米亚文呀,这只是对现实的暂时偏离。小小的偏差,不用担心的。和过去一样去做吧——意志坚强,头脑清楚。勇敢些,谢米亚文!一切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可是你说实际上又怎么样呢?”  “让我猜猜。”  一声悲叹。“信息。毒品和女人有什么不好?整个世界都疯了,信息变成了唯一真实的交流媒介,你不觉得奇怪吗?”  “我还以为是香烟呢。”  “做你的梦吧。”说着拿出一个单子,上面是苏黎世的咖啡馆和聚集地。在“间谍”、“工业”的主题词下面,斯洛索普找到了三个目标。乌尔特拉、里兹皮尔、斯特拉格丽。三家都在利马得河两岸,相隔很远。  “得跑腿哟。”说着把单子折好,放进佐特装的一个超大号口袋里。  “以后会容易些的。有一天机器就可以做了。信息机器。你可是代表未来的浪潮啊。”  他开始在这三家咖啡馆里穿梭,在每一家喝几个小时咖啡,一天只吃一顿饭,在“人民大厨房”吃苏黎世大香肠和德式炸土豆……他打量着一群群穿蓝衣的生意人,还有那些被太阳晒黑的滑雪者,整段时间都在冰雪中飞滑,对战役呀、政治呀毫无耳闻。他仔细读气温计、看风向标,了解“他们”在雪崩和冰坍中犯下的罪恶,以及“他们”用一层层上好火药堆出来的胜利……衣衫褴褛的外国人,皮夹克上沾着斑斑油渍,疲惫潦倒;南美人穿着皮大衣挤在一堆,在明净的太阳下瑟瑟发抖;上了年纪的忧郁症患者们,战争开始时从某个温泉疗养地被抓来,从此就留在了这里;穿着黑色长衣的女人们不苟言笑,穿着肮脏大衣的男人们却在笑……还有那些疯人们,周末从漂亮的精神病院里出来休假——哦,他们代表着瑞士的各种精神病类型:他们都知道斯洛索普,好极了。他在街上那些一本正经的脸孔和颜色中,独特地穿着白色,鞋子、佐特装、帽子,都白得像这里葬人的山坡……他成了“城里的新标志”。他花了很大力气,才从下面这些人中找出了第一拨公司间谍。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部小说是现代文学和现代科学的一次出鱼结合,完美地阐释了现代历史和历史观的进程。20世纪很少有书能够像本书一样触及如此的广度和深度,更不用说在这样精妙的结构中体现出对我们这个世界恢宏的视野。   ——《耶鲁评论》  视野恢宏,想象奇谲,构思精妙。三十年来,阅读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被证明是一项对智力的挑战。读《万有引力之虹》,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聪明、深刻,但仍充满好奇心。这就是经典的价值。    ——盛宁 《外国文学评论》主编、英美文学专家  品钦这部杰作,被称为美国后现代派的《尤利两斯》或“时代的启示录”,内容庞杂而深沉,风格怪诞而奇特,值得仔细品赏。    ——杨仁敬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  西方人认为《万有引力之虹》是二战后的欧洲“玎花筒”,仪态万方、甜喊并进、雅俗齐来、魔道共存,无所不包。 “信息时代阅读的快感”是有人评论它时用的标题。这里讲的阅读快感是智力游戏的体验。    ——潘小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译审

编辑推荐

  1973年  《万有引力之虹》出版,引起巨大争议。西方评论界称其为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其大胆、离奇、晦涩堪比《尤利西斯》。  1974年  《万有引力之虹》获美国全国图书奖,但品钦拒绝承认并领取该奖。最后由人代领,出现了史上最奇特的受奖辞。  同年,  《万有引力之虹》因“无法卒读”、 “滥用笔墨”、 “伤风败俗”被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在最后一刻否决。当年的普利策奖小说奖因此空缺。  1994年  译林出版社推出《尤利西斯》中译本,国人得以涉足20世纪上半叶最受瞩目的文学“禁地”。  1999年  《骇客帝国》上映,尼奥吞下红色药丸的情节,被公认为在向《万有引力之虹》致意。  2005年  《万有引力之虹》入选《时代》周刊史上百部最佳小说。《尤利西斯》没有入选。  2008年  译林出版社独家推出《万有引力之虹》中译本,20世纪下半叶最受争议的奇书精彩呈现。  《尤利西斯》深刻影响着20世纪上半叶,《万有引力之虹》深刻影响着20世纪下半叶,同是自己时代的文学巅峰,同样引起广泛争议,同样精深到无法卒读,但都被公认不可不读,同样令人期盼却久久无缘拜读,1994年的《尤利西斯》,2008年的《万有引力之虹》,译林相继填补了我国文学翻译界的两大空白。  这是一部深刻影响着20世纪下半叶的奇书,一如《尤利西斯》深刻影响着20世纪上半叶,同是自己时代的文学巅峰,同样地引起广泛争议,同样精深到无法卒读,但都被公认不可不读,同样令人期盼却久久无缘拜读,《万有引力之虹》全译本震撼登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万有引力之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2条)

 
 

  •   《第22条军规》、《五号屠场》、《万有引力之虹》,美国黑色幽默三大代表作均以二战为北京,而第一部是对战争的调侃式控诉,第二部是对往事虚无缥缈的沉痛悼念,第三部则是西方现代文明的缩影,其深度远在前两者之上。《万有引力之虹》被评论家誉为后现代主义的《尤利西斯》,我觉得不恰当,它的文字比《尤利西斯》生动,远没有意识流小说那样晦涩难读,至于结构之庞大,构思之精妙,倒是和《尤利西斯》有得一比。更重要的是,这一版附送了导读小册子,每一章选取了一个代表性片段,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巨著的内涵。
  •   万有引力之虹太繁杂了,看了前头后头就换一换不知道讲到哪里了,黑客小药丸貌似致敬掉男主厕所幻想。跳房子好看,中间惊悚的漠视死婴够惊悚了。卡佛 的书的语言还是一贯的直白简单,看完可以束之高阁了。
  •   从V。到引力虹,艰难而痛快
  •   如果你对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尤其是美国文学感兴趣,同时你的英语水平也一般,那么,这本书当然值得备一本。
  •   五折购入,先放着看完尤利西斯之后再说。
  •   读的过程中绝对有一种亢奋状态,每个字都能引起兴奋。什么时候有情绪就拿起来读就行,不同太管情节(当然情节相当好而且丰富),反正第一遍肯定搞不明白,就先high起来得了
  •   很喜欢这种黑色幽默风格的作品。而且内容深刻。但是往往深刻就会曲高和寡,这也是人类的悲剧。
  •   大学时听说的十大代表性世界名著之一,研究一下,还没读
  •   看不懂但我喜欢这种感觉毒托马斯品钦的作品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对智力的挑战我会再看的
  •   收到书,吓一跳!密密麻麻的小字800多页,等我读完恐怕也到退休年龄了。真想不通,读都这么耗时间,作者怎么有时间写出来?
  •   品钦的书第一次看,慢慢看才能看出味道来。
  •   后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不过阅读难度很大。装订好,线订加胶装。
  •   还没抽时间读,不过应该不错。
  •   这个商品不错 自虐狂可以一读
  •   读名著,虽然吃力,但收获也多。
  •   读起来真的很需要耐力!!!我还没看完,继续努力!!!
  •   好书啊,包装的也不错。还未读,先谢谢。
  •   终于又译本了,等了好久,很满意
  •   这本书早就到了,物流非常快,书也不错,内容还没看,不过经典书籍应该错不了,全五星评价
  •   真正的巨作 好吧 我承认 这书不是一般般就能看下来的,得细细的品读
  •   我很喜欢这两本书,但是不要把书皮弄脏,保持书的整洁是对作者的尊重。。。。我是这么想的
  •   当代译著中很靠谱的一类——大量的译者注解可见一斑。
  •   期待精彩!
  •   对比了其他几本,光从装帧厚度等比较,是相当便宜的,不过是32开,不是16开,这一点发现当当老是乱标注!!!要改正,不然,哼哼……
  •   质量不错,翻译很好,值得阅读
  •   拿到手了,很厚重的感觉,不过还没开始阅读
  •   这本书值得认真一看
  •   这本书很好看,值得买,很满意
  •   这本书期待很久了,终于如愿。快递也很快!
  •   看到封面就知道物有所值。很正版,质量很好。
  •   很好看,质量很好,很喜欢
  •   好书,就是有时看不下去,有些内容写得太恶心了。相比之下,莫言大师的《檀香刑》倒显得无比温情和纯洁!
  •   好久之前就想看了, 很不错。
  •   书好,好书。
  •   可惜太厚了,翻了翻,有点怵头
  •   内容很懂
  •   it's hard to get the core,but it's great
  •   给别人买的 具体不知内容如何 应该不错吧
  •   乘打折买下
  •   书还没有看,但是看装版就知道不错
  •   。。如题
  •   果真是砖头。不过纸张摸上去很舒服,闲下来的时候会一点点把它啃完。老的时候一定还会想啃一遍。
  •   是小众的书
  •   书不错,翻译的也不错,挺有难度
  •   好书 内容有些跳跃啊
  •   没什么问题。就是没有英文原版的书。
  •   图书非常好,非常喜欢。
  •   一遍看来是不够的,还要看看
  •   以前很多好书现在都绝版了,这个必须㧓紧
  •   太厚重了,只适合收藏
  •   包装还是可以的,整体很干净,质量不错
  •   装帧精细
  •   够快的,果然是快递,但是包装简陋了点,就是拿个朔料袋包起来,但是总的来说是很好的
  •   速度很快~~~很好
  •   不错的版本,值得推荐
  •   出版社在封底广告上称“2005年《万有引力之虹》入选《时代》周刊史上百部最佳小说。《尤利西斯》没有入选。”其实此处有一隐情,若不指出,就有欺骗读者的意思了。2005年《时代》推出了“100部最佳小说”。此次评选范围是《时代》周刊创刊(1923年)以来出版的英文小说。因而这个榜单中没有《尤利西斯》(因为它出版于1922年),也没有《百年孤独》(因为它是用西班牙文写的)。感觉译林在这个信息点上,断章取意,以《尤利西斯》做广告,片面夸大事实,使读者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特在此处说明,希望更多的网友看到,了解事实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书还是不错的,只是800多页的书没有分成上下册,捧着有点沉。读了很久才发现此书应该是属于“黑色幽默”小说(汗,太孤陋寡闻了,惭愧!),但是翻译者好像很不喜欢把小说如此笼统的归类,所以在前言(“译者的话”)中只字不提关于流派的问题,只是简述了一下小说的主要情节,并且在结尾有言:“我们有许多的流派、讲许多的主义,但我们在忙于归类和贴标签的时候,是不是错过了太多苹果的味道?”本人不是很同意翻译者的观点。因为感觉这种现代派的小说,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语言风格都很特别,不能用常理来理解,而且每部作品都有不同的风格,如果对作者的思想和写作背景忙于任何了解,读起来也只能看懂一页一页的看汉字和一些注释,要理解作品深层的东西比太容易。当然这样又使翻译者个人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理解,所以两种方式,各有得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果不是专业的研究者,也许不必太在意,最重要的是阅读的快乐。此书是首个汉语全译本,至于翻译质量如何,没有比较,不好说。其中有个别的明显的错别字,也许是打字员的失误。关于小说的分析和研究,不知道译者做了多少,但在这本书上体现的很少,这也许是张文宇个人的学术研究风格。但是深入的研究和网上的传播,包括电子版的问世,也许还需要一段时间。买的时候还附了一个30页的所谓导读小本,但是翻了一下看看,感觉没什么用,只是把书上的小章节摘了几段下来,并不是真正的导读,感觉此处也有广告之嫌。---byLayJoe
  •   迄今读的最怪异奇特的小说
  •   买了这么久也没看完
    真是无敌了

    我现在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
    后现代主义的大部头不是用来看的
    是用来催眠的

    这是一个衰人读不完书后的一个无聊的呓语
  •   很早就想看的,是有点晦涩难懂,需要花时间读的书,一些隐喻可能是要看些评论才能理解作者的意思
  •   还没开始看
    不过我对译林出版社的翻译一向不报什么希望
    便宜是真的
    先看看吧
  •   看过此书你只有惊叹作者的知识面的丰富,还要看一遍才能读懂。
  •   值得一读,慢慢品味
  •   很早就听说过,知道很难,但也下定决心读一读吧。
  •   纸张很好。还没读。好厚的一本。还没读完
  •   这本书的名气绝对没有第二十二条军规那样在中国这么出名 但是他写的的确是有一定的深度 你要搞清楚即使是你想创造一个混乱的世界你也需要无数的知识 哪怕这些知识都是论乱不堪的
  •   后现代作品,可以看看
  •   很不错的一本书, 带点钱钟书语言的风格
    西方典型的黑色幽默类型
  •   还没有看完,但我喜欢这种复杂
  •   促销时买的,受地区限制,快递到了妹妹的学校,还没见实物,应该还不错吧
  •   刚发行时候全价买的,现在都半价了。。。
  •   感觉作者的风格很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意味,当然要是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话,肯定会觉得相当无趣!
  •   大师之作,简装,耐看
  •   很考验智力的一本书,很难去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
  •   还不错。很厚的一本书。
  •   这本书不动点脑经看不懂啊,哈哈,要啃的看
  •   就是书比较脏,虽然没有明显频道翻阅的痕迹,但是这样一本有收藏价值的书,当当理应做得更好。
  •   书是不错啊 只不过当当发来的书总是感觉不新不整洁啊啊啊啊
  •   中午刚收到书,厚厚的一本还送了个导读,挺不错的
  •   有点脏,其他都好
  •   书不错,但有一股味
  •   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否则你是看不完的。
  •   大气!
  •   看得我精疲力尽,看来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还真看不懂这书到底写的什么东西。
  •   帮朋友买的,很厚的一本。看着挺唬人的
  •   相对论够有名吧,可你有能力去读懂吗?就像这本书,阅读的快感只有在具备相当程度的阅读水平时才能被激发出来。不然,你就只能像我一样:捧着这本砖头,努力理出思绪,期待下一页就能豁然开朗,然后一边昏昏欲睡。
  •   说实话,图书馆这本书有借,但是当拿回家读拿起来起码三四斤,看到好艰难,压力大,呼吸困难,索性买回来,等以后有长 时间再看看。。。
  •   听说这本书很晦涩,刚收到,慢慢来····
  •   慢慢阅读中,期待有所收获。
  •   刚收到,读后再说
  •   还行,闲暇时看
  •   传说不一定可信。- -
  •   山东省的是的山东省的是
  •   书太后了,让人不想读下去,
    刚读了几页,停下来就不想在读了。
  •   他的书果然很难懂。。。看不下去
  •   啥速度啊,也太慢了。。。。。
  •   收到时封皮比较脏哇 同时到的其它七本干干净净的 这是什么原因类
  •   质量不错,内容待阅,送货较快。
  •   确实不好读
  •   万有引力之虹
  •   质量不错,还没看完,内容待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