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情的终结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页数:206  字数:153000  译者:柯平  
Tag标签:无  

前言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恋情的终结》这本小说自传性很强,里面的很多细节,都是有鼻子有眼的。例如,莫里斯第一次爱上萨拉的那个餐馆,他们所点的牛排洋葱,萨拉家的房子,他们在楼上做爱,萨拉的丈夫上楼时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最为让人绝倒的是小说中丈夫的职业和名字。唯一的区别是格林写作此书时,不是写在他真实生活中的爱情故事将要结束之日,而是写在他热恋之时。小说是题献给C的,这位C就是格林当时的情人凯瑟林。格林无意隐瞒这段恋情,这在当时让凯瑟林的家人非常愤怒。他之所以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他想让人们知道他们的关系,也许他要这本小说作为他们爱情的证明,但也许是他对默认了这层关系的亨利表示歉疚,因为小说中的莫里斯是个妒嫉心极强,极自私的很不可爱的角色。他在书中,很无情地展现了自己所有的阴暗面。倒是那个丈夫,虽然无趣,但却是善良、宽容、无私的,正像凯瑟林的丈夫,是一位真正的绅士。格林与凯瑟林相恋时四十二岁,已经是一位有名的作家,她三十岁,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凯瑟林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家庭,是她同龄人中最为风姿绰约的。十八岁时,她出入意料的和他才认识三天的亨利结婚,亨利是她父母的朋友,英国工党上议院议员。没有人理解她的决定,因为亨利是那种最典型的老式英国人,古板,不苟言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凯瑟林要摆脱她的父母。结婚是最好的出路。她随丈夫来到英伦,她充满活力而又魅力无穷,她的到来像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水,引起层层波澜。在伦敦社交界一次次欢迎她的聚会上,她身着泳装出现,又连着在草坪上翻了几个车轮跟头,这让英国那批老式贵族大开眼界。一九四六年,她写信给格林,说她因为受到格林小说的影响,打算皈依天主教,想请他做自己的教父。格林答应了,但洗礼那天,他有事不能前往,便让妻子出面代替他。妻子回家后向他描述了这位美丽的新教女,格林便安排与凯瑟林见面,去的就是他小说中的那个餐馆,点的就是他小说中的那份牛排洋葱,一见钟情是不过分的。“有没有可能因为一碟洋葱而产生爱情,但是确实,我就是在那时爱上了萨拉。”因为丈夫不喜欢洋葱的气味,而妻子不在乎。凯瑟林被格林的激情与才气所吸引,坠入情网,但是她与格林的爱情并没有欺骗丈夫。从一开始亨利就知道他们的关系,格林常常去他们家作客,亨利都是对他以礼相待。格林不喜欢孩子,所以他们的孩子都被打发得远远的,格林从来不读别人读过的报纸,所以递到格林手中的报纸都是平整的刚刚熨好的。与格林热恋的同时,凯瑟林并没有怠慢丈夫,她还是与丈夫手拉着手坐着一起听收音机,他们也从来没有分居两个卧室。格林是她的情人,而丈夫则是她最好的朋友。格林是个无法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太长的人,他总是在旅行。凯瑟林只要家中的事务走得开,总是陪格林一起去度假。他们一起去意大利,住在格林在意大利的房子中,但是她也没有忘记亨利,她总是写信回家:“亲爱的H,我们乘坐的是九点三十分的渡船,船到岸边时,车夫已经在等待我们,用人把别墅中的一切都安排妥当,花园中满是花卉和藤蔓,生活很快就有了规律。”她把从花园中剪的花压成干花给丈夫寄去作为生日礼物。亨利带着五个孩子住在剑桥的庄园中,他也常常写信给妻子:“亲爱的C,生日快乐。想必你现在在吃你的生日蛋糕,但也许意大利没有生日蛋糕之类,不管怎样,还是祝你生日快乐。”他们在信中,也不避免谈论格林,有一次亨利听到妻子安全到达格林身边,路上一切顺利,颇为欣慰:“亲爱的C,我很高兴G大远赶到罗马去接你。你肯定很高兴,意大利也肯定很有意思,希望你能好好休息。能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是太好了。希望格林也一切都好,我想你在那里对他来说也肯定是个很大的帮助。”也许觉得丈夫在庄园中的生活太过枯燥,凯瑟林在信中也常常描绘她与格林在一起的每天的生活:早上八点半喝咖啡后格林开始写作,“到十一点钟,G会写完一千字,他写作时,我就坐在花园中读书,十一点半时是我们喝一杯葡萄酒的时候,然后听听音乐,看书,然后是中饭。”这是格林写的,就是《恋情的终结》。与情人在一起度假,写信告诉丈夫假期如何。就像平常的家信,只是少了温存的话。少了想念你希望你也能在这里的表白。凯瑟林最幸福的时候,是有格林在身边又有亨利在家中等着他的时候。亨利要的只是如何让她开心,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他没有一丝妒嫉和愤怒。凯瑟林在给妹妹的信中这样写到:“我从来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比H更宽容,他那种宽博的胸怀。他与G一样理解人性中的欲望和感情,但是,他在生活中可以不要性爱,性也从来不会出现在他的头脑和他的想像中。”她不可能离开亨利,因为亨利是她的安全和归宿。与格林在一起的生活是充满激情和冒险的生活。格林尽情和她做爱,格林带她去抽鸦片,去逛妓院。然而,激情过后,便有了妒嫉,有了猜疑,有了裂痕。凯瑟林尽量给格林安全感,让他专心写作,但是她没有信心,她在信中写道:“有时,有天做爱无数次后,我在想会不会有一天,性爱会结束?我知道他也在想同样的问题,他也害怕,那儿将是沙漠开始的地方,如果我们不再拥有对方,在沙漠中我们能如何生存?我们怎么才能活下去?如果我能让他觉得安全,那么我们才能平和,安静的相爱,而不是互相摧毁般的相爱,那么,沙漠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凯瑟林在给朋友的信中,常常对她与格林的关系表示悲哀,也许因为她知道她与格林的这层关系不会长久。“人因为爱而受折磨,G很消沉,就像生病一样。我为他所做的一切,从长远来说,对他来说都可能是伤害,我是如此地软弱,真不忍心看他因为我而受折磨。他对我非常好,总是想尽办法让我高兴,有时他也有脾气不好的时候,但他随即总是非常后悔。”格林的眼睛很蓝,很烦燥不安,很忧郁。他一直不停地在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真正能看透别人的心理。他也是个很难相处的人,常常发脾气,发了脾气以后又要去道歉。他喜欢事情出乱子,也喜欢捅娄子。爱,恨,破坏,占有,妒嫉,忧郁,愤怒,都是人类的本能,是最赤裸裸、最强有力的情感。格林知道这感情在他身上,无论好坏,一样都不缺。爱情中的愤怒,是爱情中的力量,这力量可以让人兴奋,也可以摧毁一切。愤怒并不意味着黑暗,愤怒也可意味着活力。他的书中,也表现出能够理解凯瑟林的心情。《恋情的终结》中的萨拉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有时我要花这么多的精力向他证明我爱他,永远爱他,我真觉得太累了。他像一个律师一样把我的话分析来,分析去,有时完全歪曲了我的话的原意。”文学作品中,格林可以搬出上帝这个庞大的偶像来解决书中人物生活中的难题,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上帝总没有小说中那么灵验。做任何事都应该有一个界,不越界是重要的。然而情感上的界限又如何去划定呢?爱情到底能走多远?到底能爱到多深,到底能爱到什么地步?凯瑟林原本就不是守本分的传统女子,用水性扬花来形容她不算过分。在与格林相恋时,像格林一样,她也有其他情人,但是格林的游戏规则是他可以有其他情人,却不允许凯瑟林对他不忠。他的妒嫉心和占有欲最终让凯瑟林认识到逃离才是唯一的出路。他们的恋情结束于一九五九年,她移情别恋一位出家的教士,但是他们继续通信,直到一九七八年凯瑟林去世。凯瑟林在给格林的最后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最亲爱的,很高兴今天收到你的来信,从十一月你来这里之后,你就毫无音讯,我还以为你因什么事而生气了呢。而今天,你又要去意大利。我们在那里曾有过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从第一天我们一起走过那个大门开始,以后我们在那里所经历的点点时光,我都不会忘记。我们一起在房顶的花园中玩拼字游戏,你教我如何在水下潜泳,抽鸦片时的清烟,我们曾是多么快乐……在我的生命中,没有第二个像你一样的人。”她病重在医院中时,拒绝格林来看她,因为她年轻的容貌已去,倒是亨利每天守在她的床边,伴随着她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刻。有一种爱让你激动,但也让你心痛;有一种爱给你和平,给你安宁。格林和凯瑟林之间,也许到最后都没有找到那片绿洲。凯瑟林去世之后,格林曾写信致哀。亨利给格林的回信中写道:“你是我最后一个写回信的。因为给你回信最难。我想了许多,但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你不应该自责,当然,你给我带来痛苦,但是谁能保证自己的一生从未给别人带来过痛苦呢?你也带来过快乐,人生是很难简单的做一个加减法的。但是你给了凯瑟林别人无法给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能说这东西改变了她的生活,但是却可以说让她变成了一个情感更为深刻的人。让我们见个面吧,下次你回英国时告诉我一声。又及:忘了说我写这封信的最主要的目的:谢谢你所写的那些书,真的。”凯瑟林最后独自安葬,没有与她丈夫或是格林葬在一起。亨利和格林都是一九九一年去世的,相去三个星期。

内容概要

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家莫进而斯和公务员的妻子萨拉,一对婚外恋人,被飞来的炮弹中断的了恋情,它击昏了莫里斯,也激活了萨拉心中潜在的天主教信仰。萨拉向天主祷告:要以远离情人的方式来远离罪愆,以此保全莫里斯的性命。萨拉不辞而别,莫里斯不知就里,妒恨交加地度过了两年。因怀疑她另有新欢,莫里斯请私人侦探调查,结果从萨拉的日记中得知她一直爱他,只是出于对天主的许诺和敬畏才离开他。追悔之余,他提出要和萨拉私奔,开始新生活。此时萨拉已最终皈依天主教,没有答应他,并在不久后患病去世。天主从莫里斯身边夺走了萨拉,莫里斯怀复杂而抗拒的心情面对萨拉死后她的祷告一一应验的事实。

作者简介

我俩坐在桌边,手指盘弄着酒杯:我同亨利向来没什么话好说。我拿不准:如果不是因为一九三九年时我动手写一个以一位高级公务员为主人公的故事的话,自己是否会费心劳神地去同亨利或者萨拉混熟。亨利·詹姆斯同沃尔特·贝赞特行的一次讨论中说过:一位有足够才智的年轻女

书籍目录

立体几何家庭制造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舞台上的柯克尔蝴蝶与橱中人的对话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化装

章节摘录

“还有什么你可以告诉我的相关情况吗?”我记得萨维奇先生这么问过——侦探们一定和小说家一样,觉得在找出正确的线索以前搜集各种琐细的材料十分重要。但是找出正确的线索——让真正的对象显露出来——这一点却是多么的困难啊。外部世界的巨大压力就像重刑一样压在我们身上。现在既然我开始写自己的故事了,那么我所面对的就仍然是这同样一个问题,只是它更加严重一些而已——因为既然我不必杜撰了,那么摆在我面前的事实就比摆在侦探们面前的事实要多得多。每天的报纸、每天的饭食、轧轧作响开往巴特西啪汽车、从泰晤士河飞过来寻找面包的鸥鸟,一九三九年初夏的阳光在公园里闪耀,孩子们在那里驾驶帆船,那是战前年代里那几个明媚的、注定了要受罚的夏天当中的一个——我怎样才能从这些沉闷的场景中再现出自己的人物呢?我不知道,如果我思考的时间足够长的话,是不是就能在亨利安排的聚会上看出谁是萨拉未来的情人。我们是在那次聚会上初次相识的,当时由于西班牙在打仗,我们喝的是劣质的南非雪利酒。我想,我之所以会注意到萨拉,是因为她很快乐:那几年里,在即将到来的风暴的威压下,快乐的感觉已经奄奄一息很久了。人们会在喝醉了酒的人身上,在孩子们身上发觉快乐,但很少会再在别的什么地方看到它。我立刻就喜欢上了萨拉,因为她在说了一句曾经读过我的书的话以后就没再提起这个话题——我马上就觉得自己是在被当做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作者来看待。我并没有任何要爱上她的念头。首先,她很美丽,而美丽的女人,尤其是美丽同时又很聪明的女人,会在我心里激起一种深深的自卑感。我不知道心理学家们是否用过“科菲图阿情结”这个名词①,反正我一直觉得,在没有某种心理或生理优越感的情况下,自己很难产生性欲。头一次见到她时,我所注意到的一切,就是她的美丽,她的快乐,以及她用双手触碰别人、好像很爱他们的样子。除了开始时她说过的那句话以外,我只记得她对我说过的一件事情——“你好像不喜欢很多人”。那也许是因为我一直在伶牙俐齿,但不太客气地议论自己的同行的缘故,我记不清了。那是个怎样的夏天啊。我不打算去追忆准确的月份——因为要让思绪回到那里,我得忍受万般痛苦才行;但我记得在喝下太多的劣质雪利酒之后,我和亨利离开闷热的、挤满了人的屋子,走到了公共草坪上。草坪那头,太阳正在落下,草坪上笼罩着一层落日洒下的惨淡余晖。远处的房屋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版画中描绘的那一种:小巧、精致、宁静,只有很远处的地方有一个孩子在哭……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这个时代里最真实也最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  ——威廉·福克纳  格林是记录20世纪人类意识感觉和焦虑的超级大师。  ——威廉·戈尔汀  它是最简单的故事,但其戏剧性的内涵非常强烈,而它对非理性的关注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十分贴近。  ——尼尔·乔丹

编辑推荐

《恋情的终结》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最具自传性质的小说。嫉妒的情人,无能的丈夫,捉摸不定的妻子,这样的三角关系看起来似乎颇为老套,但与一般的爱情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并非仅仅讲述红尘中的男女之情,而是在本德里克斯跟踪萨拉的过程中,探讨爱自己、爱他人和爱信仰这三种单纯而基本的感情。 唯一能真正持续的爱是能接受一切的,能接受一切失望,一切失败,一切背叛。甚至能接受这样一种悲哀的事实,最终、最深的欲望只是简单的相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恋情的终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想一想,与一个文人恋爱会怎样?我得说,看完了格林的《恋情的终结》,你会惊出一身冷汗。这部书是作者自传体小说。写的是作者与有夫之妇的情感纠缠,以及对爱情的发端,爱情中的嫉妒,占有,痛苦,厌倦,爱情的终结,和爱情的余痛。从文学角度来说,小说的真实与大胆,很有标本意义。我惊诧的是,作者成书时,正是两人恋情进行时,当事人俱在。极易对号入座的情事,使人何堪?这近乎粗鲁了。难怪情人从此不与他见。饶有意味的是那位丈夫,他是英国绅士,宽容,冷静,或有些微的懦弱,可是读者不会低视他,你能感觉他对妻子宠溺一般的爱,以及他对情感宽阔的理解力。西方的小说优秀正在于此,对人性无穷尽的探寻,对生活表层下情感的探幽,是他们严肃的思考与追问。
  •   这场爱情已经超越了凡俗人爱的范围。
    让人刻骨铭心的不是爱的细节,而是那些深深的恨、不能断绝的恨,恨始终包含在爱中,一个人可以通过读这样的文字去寻找情感的本质。
    个人觉得楼上的适合去读情色加侦破的小说,肯定有意思,或者他的本意就是如此却误入此间。
  •   一连看了三本格雷厄姆·格林大师的杰作,一个字:赞
  •    有一首诗说:“生命中总有些来势不可挡。比如要亮起来的黎明;比如要暗下去的黄昏;比如宿命的邂逅;比如预知的离别;比如摧枯拉朽的爱情;比如生;比如死。”   在这一切势不可挡之中,樽俎折冲,趋利避害的,就是人性的。
  •    用一个晚上看完这本书,胃部感到阵阵痉挛,像被拳头打了。
      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唤起痛苦,但又隐隐地夹着欣悦。可以用书中这样一段来回答:“在痛苦之中,我们似乎会觉察到自己的存在,虽然这种存在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畸形的自我中心主义……但是快乐却会将我们消灭,令我们丧失自己 。”
  •   我讨厌写观后感
  •   最初只是被书名吸引才购买的,读过后感觉物超所值
  •   看到史航在微博上推荐就买了,果然不错
  •   作者的私生活和这本自传体小说都令我感到吃惊和迷惑,或者这就叫刺激?丈夫和妻子的情人可以友好相处,妻子深爱情人却又选择和丈夫生活在一起,这样一段纠结的恋情放在现在的社会都显得那么“变态”,何况书中的那个年代。不过作者连剖析带叙述的手法,和那坦率的劲儿,让你觉得书很有吸引力,有些小伤感。理解情人,喜欢妻子,敬重丈夫。
  •   日记那段看得很难过
  •   恋情终结的地方,也是思念开始的地方。格林对自己够严厉吗?真的解剖自己了吗?可我觉得他让女主角死去,还是残忍,还是有点自恋。恋上一个自私的人,真是悲惨。看了难过。
  •   虽说小说是作者的自传,但内容和亲身经历还是很很大差距的。建议看完序言,知道作者和C的爱情故事之后,就不要再往下面看了,足矣!
  •   觉得有点沉闷,不太好看
  •   没见过装帧质量如此之差的,快赶上地摊货了,皱皱巴巴,纸张也不好
  •     陈染早年有一本书还是文章,名字叫“我们能否和生活和解”,从她去年的书看(《谁掠夺了我们的脸》),想必她是和解失败了。看过《恋情的终结》,并没有找到封腰上的那段警句,之前我还短信发给忒多人,手敲了该长句,广告大家对这本书兴趣大增。  《恋情的终结》写炙烈的爱,爱之下人的狭隘卑微疑惑恐惧乃至自省,但这在书不到一半处就都随着女猪的死戛然而止,一边是如圣人的完美丈夫,一边是如火热情的完美情人,如果不是死,还真不好解决这个难题。余下一半篇幅我开始疑惑格林要说些什么。合上书本,我终于明白,格林用和热恋同样的篇幅讲的是,恋爱终结后人的无可为,及最后和一切情敌的和解,丈夫,异教传教士,及最纠结最难逾越的情敌——上帝(btw,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愤怒吧,怒火在焚身之前总要熄灭,不和解又能怎样呢)。  同属英国大腕,格林也刻薄,但看似骂人实际是刻薄自己,桀骜又真正的有风度。都说格林背负宗教作家之名,《恋情的终结》的写法还真是高级。
  •   书的封皮上的一段话打动了我,我决定认识一下作者,读一读他的书。“唯一能真正持续的爱是能接受一切的,能接受一切失望,一切失败,一切背叛。甚至能接受这样一种悲哀的事实,最终、最深的欲望只是简单的相伴。 ”
  •   静下心来读读的话挺好的。
  •   爱情是一种病,没有处方的病,要嘛自愈,要嘛病入膏肓。
  •   口碑书,买来慢慢阅读吧
  •   之前买的送人le书真的写的蛮好。。。感同身受~~还有翻拍的电影什么的~
  •   爱的终点是绝望,三个人不同的爱情,同样炽烈,却内敛的只伤害自己,却对他人无可挽救。宗教信仰卷入很难理解,但就看懂的部分而言,已经是读过的最诚恳最绝望的文字。老实说:为啥我是第一个啊
  •   我看了前面几十页,感觉这本书应该还不错。
  •   读起来不流畅,对于翻译不敢恭维。
  •   很棒的书,格雷厄姆·格林对人性的描述十分准确。
  •   内容还不错,文字不够美
  •   这本小说看上去很薄,读起来没有波澜壮阔,只是一个男人稍显冗繁的叙述,有些平淡无味。可是细细读下来,却发现确是一本伟大的书。作者对于细腻的心理描写十分擅长,在书中把焦虑、矛盾、嫉妒、猜度等种种人性的弱点表现得丝丝入扣,如入壶中天地,值得深入品味。在心理描写之外,这本书的情节不错,让我体会到一种纯粹的爱。... 阅读更多
  •   有点看不下去,不精彩
  •   最终两个男人生活在了一起,蛮特别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