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25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艾丽斯·沃克 页数:203 译者:陶洁
Tag标签:无
前言
1981年我写完《紫颜色》,觉得我忠实地保存了我祖裔文化的某些方面——譬如说,我祖父母和父母的语言,并且真实地描绘了20世纪初乃至今天不幸仍然存在的世界现实的一个明确无误的方面——男人对女人的压迫。 由于小说审视了对女人的嫌弃和暴力,新闻媒体对它评价很低,评论家们也大加攻击,小说中有关宗教信仰的那部分被忽视或有意予以忽略。尽管如此,《紫颜色》还是获得了1983年的美国全国图书奖和普利策奖。在1980年代,尤其在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于1985年把小说改编成一部国际闻名的十分成功的电影以后,对它的争论越来越多。198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紫颜色》是一部女性主义畅销小说,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达一年半之久。 《紫颜色》在不同肤色、不同阶层和不同国家的妇女中都大受欢迎,十分轰动。这一点使我吃惊也使我高兴。1984年我到中国旅行,在北京,我很惊讶地听说,《紫颜色》已经译成中文,而且已经有人在读了。我问他们这怎么可能,或者说,我问他们为什么有此可能——为什么一本关于北美南方黑人男女生活的书会在中国发现热心的读者?他们非常真诚地告诉我:“艾丽斯,《紫颜色》也是一本很有中国味儿的小说。” 我曾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好多年又访问了中国,我终于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任何一个关于妇女受统治、关于她们受苦受难而又努力挣扎争取生存的故事,尤其是一个农村妇女或女工(她的生命往往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甚至并不属于她本人)的失败或胜利,对中国读者来说也许是很熟悉的。父权,男性统治,在世界任何地方,不管在哪里出现,看上去都是差不多的。 我个人喜欢《紫颜色》的地方在于它强调人的发展成长、妇女间的团结以及男人发展成长过程中产生变化的可能性。只有女人自由了,男人才可能懂得他们其实并不拥有女人,他们是可能跟女人建立真正的友谊的。我很高兴主人公西丽认识到(尽管她比较晚才认识到)她是通过跟另一个女人的关系使自己变得完整,我还赞赏她认为自己跟大自然,跟奇妙的天地万物中任何其他东西一样,是个珍贵的生命的观点。 我很高兴能跟中国男女读者分享《紫颜色》。这部小说说明精神、感情和社会压迫的实质。这是通过一个大半辈子过着艰难而令人灰心丧气的生活的黑人妇女来诉说的。然而,这位妇女,西丽,最后终于找到了出路。经过一场激烈得几乎摧毁了她跟宇宙、跟她启己灵魂联系的斗争,她终于找到了有意义的工作,找到了友谊、爱心和自尊。 《砦颜色》中保持完善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从来没有放弃愿望,始终要求发扬光大他们的精神,努力在行动中表现得比以前更为崇高。他们学会爱上自己身上和他们以前害怕的人身上的那些变化。小说结尾处,那一度支离破碎、各自为政的一群人终于可以平静地坐在一起,成为重新团结一致的、面目焕然一新的、所有成员生气勃勃充满激情互相尊重并彼此感激的大家庭。 1997年12月22日 (陶洁 译)
内容概要
《紫颜色》的情节并不复杂,故事的年代大约在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背景是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十四岁的黑人女孩西丽被后父奸污,生下两个孩子。多病的母亲不了解真相活活气死了。她的孩子被后父抢走失踪,她本人又被迫嫁给已有四个孩子的鳏夫。丈夫另有所爱,对她百般虐待,而她受旧思想旧习俗的影响只是自叹命苦,从不反抗,只在给上帝写的信里倾诉内心的痛苦。她对丈夫毫无感情,甚至不愿意叫他的名字,只称他为某某先生。善良的西丽发现后父和丈夫都对妹妹耐蒂不怀好心,便帮助她离家出走。另一方面,她任劳任怨地把丈夫前妻的儿女抚养成人。大儿子哈波结婚以后,想像父亲那样使唤打骂老婆,但儿媳妇索菲亚生性倔强,不肯对丈夫俯首贴耳唯命是从,在生了好几个孩子以后还是离开了哈波。西丽丈夫以前的情人,歌唱家莎格患重病流落街头。某某先生把她接到家里,她在西丽的精心护理下恢复了健康,两人成了知心朋友。莎格开导西丽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聪明才智,要跟大男子主义思想作斗争,主动争取女人应有的权利。莎格的启发开阔了西丽的眼界,她开始用新的眼光观察世界、考虑问题。后来,莎格发现西丽的丈夫一直把耐蒂从非洲写来的信件秘密收藏起来不让她知道。西丽在愤怒之余决定脱离某某先生,跟莎格去孟菲斯。她走出家庭学习缝纫,成为手艺精湛的裁缝,开起裁缝铺,过上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某某先生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认识到过去大男子主义思想的错误,向西丽作了诚恳的检讨,获得了西丽的原谅。他们不再是夫妻,但成了知心朋友。西丽的妹妹耐蒂出走后到黑人牧师塞缪尔家干活,又随他们去非洲做传教士。她发现牧师的一儿一女就是西丽失去的孩子。塞缪尔一家在非洲生活得很艰难,他妻子染上非洲疟疾不治身亡。英国殖民者为种植橡胶肆意破坏当地奥林卡人民的土地和村落。塞缪尔和耐蒂赶到英国向教会求救,但遭到冷落和侮辱。他们返回非洲时当地人民对他们大为失望,纷纷投奔住在森林深处反抗白人的母布雷人。耐蒂此时已经跟塞缪尔结成夫妻,决心带着儿子亚当、女儿奥莉维亚及儿媳妇塔希回国。小说结尾处,西丽跟妹妹和儿子、女儿重新团聚,过上快乐的生活。
章节摘录
最最亲爱的西丽: 我以为我对这儿的炎热、常年不变的潮湿已经习惯了,我的衣服总是湿漉漉的,胳肢窝下和大腿间总是汗津津的,我也习以为常了。可就在这个时候,我的朋友来了。我腰酸背疼,抽筋肚痛——但我还得装得若无其事,照样工作干活,否则对塞缪尔,对孩子们,对我自己都难堪。更别提村里人了,他们认为来朋友时的女人根本不应该见人。 奥莉维亚的母亲刚一去世,她的朋友也来了;我猜她和塔希两人互相照顾。反正她们对我一字不提,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她们谈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但你不能跟奥林卡的女孩子谈生理现象,她的爸妈会不高兴的,而奥莉维亚极不愿意她们把她当外人。她们庆祝女孩长大成妇人的仪式很野蛮,很折磨人的,我不准奥莉维亚接受这种仪式,连想都不让想。 你还记得我第一次来月经时害怕的情景吗?我以为我把自己割破了。感谢上帝当时你在我身边,告诉我我没事。 我们用奥林卡的风俗埋葬了科琳,把她用树皮裹起来埋在一棵大树下边。她和蔼可亲的态度、她受的教育、她努力行善的好心,都随着她长眠于地下。她教给我的东西真不少!我将永远怀念她。母亲的去世使两个孩子大为震惊。他们知道她病得很厉害,但他们从来没想过他们的父母,乃至他们本人,会死去的。送葬的小队伍显得很古怪。我们穿着白色的长袍,面孔涂得雪白。塞缪尔恍恍惚惚,若有所失。我相信他们两人结婚以来,连一夜都没有分开过。 你近况如何?亲爱的姐姐。送旧迎新,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但我从未收到你的只言片语。我们共同享有的只是头上的蓝天。我常常仰望蓝天,好像无尽的天穹有反射作用,总有一天我会仰视天空,看到你的眼睛,你那亲爱的、清澈而美丽的大眼睛。啊,西丽!我在这儿的生活除了工作、工作、工作之外便是忧虑。我的青春岁月已从我身边悄悄溜走。我一无所有,没有男人,没有孩子,除了塞缪尔没有亲近的朋友。但我确实有孩子的:亚当和奥莉维亚。我确实有朋友的:塔希和凯萨琳。我甚至还有个家庭——我们这个村庄,它现在遇上艰难的日子了。 现在工程师已经来勘测土地了。昨天来了两个白人在村里转悠了几个小时,主要检查水井。奥林卡人真是天生的殷勤好客,他们四处张罗为这两个白人准备饭食,尽管他们手头的食物所剩无几,因为往年这时候长满菜蔬的园子有不少都给破坏了。而那两个人坐着大吃大喝,仿佛食物是唾手可得、不值一提的事情。 奥林卡人明白,破坏他们家园的人是干不出什么好事的,但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我没有跟两个白人讲话,塞缪尔跟他们聊了一会儿。他说他们只谈工人啊,土地有几千米啊,下雨的情况,秧苗的好坏,机器等等。一个人对周围的人完全不予理睬,只是吃饭,抽烟,眺望远处;另一个人,年轻一些,忙着学奥林卡方言。他说,乘这方言还没消失以前学一点。 我看着塞缪尔跟他们讲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人一个字一个字地使劲听使劲学,另外一个人越过塞缪尔的脑袋直愣愣地望着远处,不知在想些什么。 塞缪尔把科琳的衣服全给了我。我真需要衣服,尽管我们的衣服在这儿的天气都不合适。即使非洲人的衣服也不合适。他们从前穿很少的衣服,后来英国太太们带来宽大的长罩衣。这种衣服又长又不合身,还很累赘,连一点样子都没有,总要拖进火里,造成好多烧伤事故。我实在不愿意穿这种又长又大、好像是给巨人穿的衣服。所以我拿到科琳的衣服满心高兴。但我又怕穿这些衣服。我记得她说过我们不要互相借衣服穿。我想起她的话心里很痛苦。 你肯定科琳姐姐不反对我穿她的衣服?我问塞缪尔。 是的,耐蒂妹妹,他说。请你不要用她的恐惧来非难她。她后来明白了,也相信了。而且还宽恕了——宽恕了一切需要宽恕的事情。 我早点告诉你们就好了,我说。 他让我谈谈你的情况。我的话就像打开闸门的洪水滔滔不绝。我真想找个人谈谈我们俩的身世。我告诉他,我每年圣诞节和复活节都给你写信。还告诉他当年我离开你以后,他如果去看你的话,那对我们两人是件大好事。他很抱歉,他当时怕惹事,犹豫了一下,没来看你。 要是我当时就知道现在你讲的这一切就好了!他说。 但他怎么可能知道呢?天下有许多事情,我们并不明白,因此就有了许多不幸。 我爱你,祝你圣诞快乐。 你的妹妹耐蒂
编辑推荐
《紫颜色》荣获198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全国图书奖。 《紫颜色》是一部思想性很强而艺术水平又很高的作品。作为黑人作家,沃克揭露了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主人公西丽的父亲由于商业方面的成功引起白人的不满,最后被白人处以私刑凌迟而死。她丈夫的儿媳妇索菲亚不肯到市长太太家去做用人,不愿低声下气地忍受市长的欺凌,结果遭到毒打,被关进监狱,几乎死于非命,即使在释放以后仍然不得不忍气吞声地在市长家做了十多年的用人。沃克还把美国的黑人问题放在世界范围来考察。耐蒂的非洲来信描述了白人为牟取暴利强行侵入奥林卡部落的村庄,彻底毁灭奥林卡人的宁静生活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情节不仅说明,美国的南北战争虽然废除了奴隶制,但黑人的社会地位并未得到改善,而且进一步证明美国的黑人问题是个世界性问题,是第三世界黑人民族所受的歧视和压迫的一个方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