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8-25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乔纳森·费兰岑 页数:612 译者:朱建迅,李晓芳
Tag标签:无
前言
《纠正》是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第三部小说,也是他从事文学创作以来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这部他倾注了近十年心血完成的作品,在2001年一经问世便在美国与德国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得当年的美国全国图书奖。该小说不但对当代美国小说的创新作出了贡献,而且还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是文学作品在当今为视觉媒体所统治的消费市场中夺得的一次标志性胜利。 《纠正》讲述了美国中西部小镇圣裘德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各个成员的生活与感情故事。艾尔弗雷德和伊妮德是一对不太和谐的夫妇。丈夫艾尔弗雷德备受帕金森综合征的困扰,却不愿让家人知道真相。而妻子伊妮德费尽心思要让全家九口人齐聚在圣裘德度过也许是最后一个阖家团聚的圣诞节。围绕着主妇伊妮德的梦想,我们接触到兰伯特家三个子女各自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大儿子加里是费城一家银行的投资部经理,三个孩子的父亲。尽管具有明显的抑郁症症状,加里却竭力回避事实,试图说服自己和家人自己是健康的,没有任何精神疾患,所有一切只不过是妻子卡罗琳对自己的人身攻击而已。二儿子奇普因与未成年的女学生发生了性关系并帮助她完成学期论文失去了看似稳定的大学教职。离开学校后,他来到纽约,希望能够依靠剧本创作生存,却又一次失败,穷困潦倒而又无所事事。万般无奈之际,他跟自己情人的丈夫去了动乱中的立陶宛,在那里利用网络行骗。小女儿丹妮丝有理想、有抱负,尽管被名校录取、成绩优异,却突然选择中途辍学,去饭店当了一名主厨。由于性取向问题,她的感情生活一塌糊涂。她在结束了一段不幸婚姻后,又陷入与一名有妇之夫的感情纠葛之中,与此同时还与其妻子暧昧地纠缠在一起。 小说的时间跨越半个世纪之多,从美国中西部到欧洲的中东部,内容上涵盖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以及欧洲的政治、经济及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展示了现代人在历史巨变之中心理以及道德上所产生的的巨大变化,生动刻画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堪称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小说以形容一股冷风的“疯狂肆虐”开始,事实上小说呈现给读者的也是主人公们自觉与不自觉的疯狂之举。第二句是近乎预言式的“你能产生这样的感觉:某种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在这样一种压抑的氛围之中,故事的中心人物,老一代兰伯特——艾尔弗雷德与伊妮德相继出场。接着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秩序系统正日益崩塌的内部世界:老旧的柳条双人坐椅,唯有艾尔弗雷德和伊妮德才能耳闻其声的闹钟,一个塑料把手有一侧脱落的诺德斯特罗姆购物袋,过期多时的超市优惠券以及各种家庭文件、过期杂志等等。作家对于这些过往岁月所留存下来的物件不遗余力地作了细致描述,以隐喻方式预示着在这个看似完整并为我们所熟知的全球系统中包含着一个个混乱迷失的世界。更为可悲的是主人公们如飞蛾扑火般在这个混乱世界中做出的种种纠正以及所有试图重建各种秩序,寻求安全、平衡的行为都毫无结果,如艾尔弗雷德借助女儿的出生对他们不太和谐的家庭关系的纠正;加里为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对父亲行为做出的纠正;而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的伊妮德在垂暮之年“缺少照管这座住宅所需的禀性”。雄心勃勃一辈子致力于与自然抗争、通过化学实验改变金属某些性状并获得两项专利的艾尔弗雷德到了老年“缺少的却是神经医学有效的治疗手段”。 主人公们这一系列的失败经历揭示出作者以纠正为题的深刻寓意。小说利用人类企图通过自身行为的纠正达到理想境界这一现状,影射了美国在20世纪所推行的自由经济试图通过市场纠正确保经济良好运行的惯常模式,无论是哪种纠正,其结果都是徒劳的。 现实生活,尤其是当代信息社会的现实生活是错综复杂的,人的思想,乃至语言行动,也不可能是四平八稳、条理分明的,所以现代小说力图寻找一种合适的叙事方式来再现这种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真实。《纠正》在这点上可谓别开生面。该书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涉及众多人物,地域上从欧洲东部一直到美国的中西部,这些庞杂繁复的时间、地点、人物都围绕着主妇伊妮德的梦想以平行方式有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不过每一个人物的出场并不是围绕着同一个事件的不同视角平行展开,而是以自身的节奏垂直进行,但都围绕着伊妮德的圣诞团圆之梦,因此所有的故事会在某一个时刻被打断,随后在相同的场景中被再次连接。如伊妮德分别告知三个子女自己的愿望,接着叙述他们各自的生活,他们在圣诞节早晨艾尔弗雷德轰然倒下的那一刻聚集在圣裘德的家中,接着又分别叙述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这就像一曲宏大的交响乐章,每一次相聚的场景如同交响乐中的主题乐章,而各个人物的性格的描摹则如同一个个小乐章。 与此同时,准确而到位的心理描写让时空转换显得合理而有序。心理描写不仅巧妙地联结了时空,而且也将这个混乱的后工业时代的无序与无奈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对艾尔弗雷德在贡纳?迈德尔游船上的一系列梦幻般的心理描述,不但给读者勾勒了其深受帕金森症折磨的悲苦与无助,而且让人类在这个秩序混乱的世界里一切试图拨乱反正的行为显得近乎疯狂。苏珊娜?洛瓦根据作家兼评论家马文?朱尔斯?布克特对于想入非非的现实主义(crackpotrealism)的定义,称乔纳森的《纠正》“深入骨髓地洞悉了我们突然深处其中的世界”并“完美反映了这个时代”,并将托马斯?品钦、乔纳森?弗兰岑以及理查德?鲍尔斯列为迄今为止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三位作家。 另外,小说语言方面的某些特色也是值得称道的。语言简洁、犀利,充满幻想的奇趣。该书的比喻与双关语更是一绝。《纽约时报书评》认为在双关语的使用技巧方面,弗兰岑堪与纳博科夫媲美。比如加里几乎无法启齿与妻子卡罗琳商量去圣裘德过圣诞节的事情,因为他意识到“他们婚姻财富的储蓄柜里储存的爱情和善意所剩无几,绝对不足以偿付卡罗琳去圣裘德和他不去圣裘德在情感上所需的代价”。分文不名的奇普在妹妹丹妮丝面前仿佛是“一个用人或球童”,而“她说话的语气,像是世界银行在向拉丁美洲的某个债务国口授契约条款,因为奇普不幸欠她一笔钱。他总共欠她一万五千五百加四千再加一千美元”。这类精确而妙趣横生的比喻在小说中俯拾皆是,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的高超技艺。 有趣的比喻、讽刺的语言透露出作者对于消费经济的恶感。他认为消费经济是后现代社会中一种恶意的、非人道的、腐败的、破坏性的力量,它几乎影响甚至控制了每个人的生活。在消费时代的物化语境中,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因为此时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已经不是人们所追求的首要目标了,而其象征价值则上升为人们梦想的主要对象,炫耀、挥霍性消费成为人们引以为荣的时尚和普遍追求的目标。这一倾向所带来的结果便是人际关系日渐疏离,金钱的作用日益攀升。作者借失败者奇普之口道出了对于消费经济的种种无奈。当奇普的女友抱怨他为了省钱躲在公寓里除了做爱就是吃剩下的冷面,并抱怨她一个人付费为两个人接受精神治疗时,奇普发了一通感慨:“消费欲望不足变成一种需要昂贵药品加以治疗的疾病的症状。此种药物抑制性欲,换句话说,是抑制对人生一种免费的欢娱的渴望,这意味着此人得花更多的钱沉溺于其他补偿性的欢娱。心理‘健康’的唯一定义是参与消费型经济的能力。出钱获得治疗的权利,就是在购买消费的权利。我的意思是,就在眼下,我在与动辄诉诸医疗手段的商品化、极权化现代体制的激烈交锋中吃了败仗。”透过这番话语,我们不难体察这位昔日对自己所爱之物挥金如土的前副教授在金钱当道的后现代社会因手头拮据内心生出的无限凄凉。 本书作者乔纳森?弗兰岑,1959年8月出生在美国芝加哥,1981年毕业于斯沃斯莫尔大学,后来曾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前往柏林学习,现就职于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的地震实验室。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第二十七座城市》(1988)、《强震》(1992)、《纠正》(2001)等。 我们在翻译这部内容丰富繁杂、文字雅俗兼容的长篇巨著过程中,注意选择既熨帖原意又切合语境的词,尽量采用与原作风格相符或接近的语言形式,最大程度地体现原作的丰采姿致,虽然译者已经作出很大的努力,但毕竟能力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尚祈读者指正。 2008年2月于扬州
内容概要
《纠正》是一部久违了的美国小说巨著,获2001年美国全国图书奖,2001年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和2002年美国普利策奖的提名。小说以一个美国小镇为中心,叙述了一对美国老年夫妇伊妮德和艾尔弗雷德在城郊的生活及三个孩子各自在准备回家团聚并面对各自生活中的“纠正”时的情景,它要反映的并不仅仅是美国家庭,更是美国自身,美国的资本主义、物质主义、乐观主义、理想主义。小说从上世纪中叶的美国中西部一直写到今天的华尔街和东欧,多侧面地描摹了美国文化,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探视美国人心灵的窗口。
章节摘录
横扫秋季大草原的一股冷风疯狂肆虐。你能产生这样的感觉:某种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太阳低垂于天际,一片黯淡的光晕,一颗正在冷却的星星。一阵阵的混乱。树躁动不安,温度在下降,整个北方的宗教活动临近末日。这里的庭院里不见孩子。一条条狭长的阴影遮住发黄的结缕草。红色的、粉红色的橡树,以及沼泽地里白色橡树上的橡实,雨点般纷纷倾泻在没被抵押的房屋上。空空的卧室的外重窗在瑟瑟颤抖。一台衣服烘干机单调沉闷地吭哧吭哧,一只薄皮风箱与其抗衡发出刺耳噪音,一只纸袋里几只当地的苹果渐渐成熟,空气中弥漫着艾尔弗雷德·兰伯特用来清洗漆刷的汽油味,他今天早晨刚刚漆过那把柳条双人坐椅。 在圣裘德的这几个被老人统治的郊区,下午三点是一个危险时刻。艾尔弗雷德已经在那把蓝色大长椅上醒过来,吃过午饭他就一直睡在上面。午睡过后要到五点钟才会有当地新闻。无所事事的两小时是一个用以酝酿情绪的间隙。他吃力地起身下地,站在乒乓球桌旁,徒劳地想听到伊妮德的声息。 响彻整座房子的是一只唯有艾尔弗雷德和伊妮德才能耳闻其声的闹钟,它是让人焦虑的闹钟。它看上去像是一座铸铁盘状大钟,装有一只在防火演习时提醒学生跑上街的电铃。迄今为止,它不知报了多少次时,以致兰伯特夫妇再也听不出“钟鸣”的信号,萦绕耳旁的倒像是任何一种持续已久、使你有暇听出其中所有音素的声响(恰似某个词儿在你目不转睛的凝视下化为一串毫无生气的字母),他俩听见一只闹铃迅速敲响一只金属共鸣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音调,而是呈颗粒状排列的若干次叩击,含有愈发明显地突出弦外之音的意味;它响了那么多日子,唯一的例外是凌晨的某个时刻,他或者她大汗淋漓地醒来,意识到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只钟的声音始终回荡在他俩的脑海里;它响了那么多个月,已经变成一种异常的声音,它的起伏不再是压缩波的振荡,而是他俩声音意识的无比迟缓的渐消渐长。当天气本身处于焦灼状态时,这种意识变得特别强烈。接着伊妮德和艾尔弗雷德——她双膝跪在餐室地板上打开一只只抽屉,他在地下室打量那张坏得不像样的乒乓球桌——两人都觉得自己会让满腹忧愁憋得发狂。 搁在一只抽屉里的各种优惠券令人担忧,它们,再加上几根蜡烛,涂上了由设计者选择的秋天的色彩。这些优惠券用橡皮筋扎成一卷,伊妮德慢慢想起它们的截止期(常常被制造商画上一个时髦的红圆圈)已经超过了许多月甚至许多年:这一百多张优惠券,总面值超过六十美元(在奇尔兹威勒超市大概值一百二十美元,那里一张抵两张),已经全部作废。泰莱克斯,减价六十美分。埃克塞德琳,减价一美元。截止日期甚至不确定。截止日期是历史性的。闹钟已经持续响了许多年。 她将优惠券推到那几截蜡烛当中,关上抽屉。她在寻找几天前收到的一封挂号信。那天艾尔弗雷德先听到邮差敲门声,连嚷两声:“伊妮德!伊妮德!”声音实在太响,根本听不见她也在朝自己叫喊:“艾尔,我知道了!”他继续喊她的名字,一边朝她走得越来越近,由于寄来的是施文克斯维尔市塞潘泰因工业区东大街二十四号艾克森公司的委托书,加上伊妮德对艾克森的某些事情略晓一二,但并不希望艾尔弗雷德知情,所以她忙不迭地将信藏在距前门十五英尺的什么地方。艾尔弗雷德从地下室探出身子,像一台推土机隆隆作响似的大声咆哮:“门口有人!”她毫不示弱地尖叫:“邮递员!邮递员!”他朝错综复杂的这一幕摇摇头。 伊妮德觉得要不是她每隔五分钟就得费神琢磨艾尔弗雷德的心思,自个儿的脑瓜绝不至于糊涂。然而,尽管她使尽浑身解数,还是无法唤起他对生活的热情。每当她鼓励丈夫重新捡起他的冶金学时,他看着自己的那副神情,活像是她丧失了理智。每次她问他是否可以在院子里干点什么活,他都说自己腿疼。每次她提起自己几个朋友的丈夫都有某种癖好(达菲·顺珀特的彩色玻璃,柯比?鲁特那专供粉红色燕雀筑巢的精巧的牧人小屋,查克·迈斯纳时不时地密切注视着的证券投资组合),艾尔弗雷德做出的反应,都像是她在试图使他专注于什么了不起的工作。可那到底是什么工作呢?重新油漆的家具?自打劳工节以来他一直在漆那把双人坐椅。她依稀记得他上一回漆家具,两个小时就漆完了那把坐椅。现在他每天早晨都去自己的工作室,一个月后她壮着胆子进去看看他活儿干得怎么样了,结果发现整把椅子只漆了几条腿。 他似乎巴不得她快点走开。他说漆刷已经干透发硬,所以得花这么多时间。他说刮柳条就跟削蓝色浆果一样费劲。他说还要打板球。接着她感到一阵气急,不过这也许仅仅是汽油和工作室的潮湿气息,闻起来有股尿臊味(当然不可能是尿)。她赶紧跑上楼去找艾克森公司的来信。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乔纳森·弗兰岑从浮想联翩的关于婚姻、家庭、整体文化的意识中构建出一部具有极强感染力的小说…… ——美国著名作家唐·德里罗 一部关于现代美国家庭分崩离析的小说,其意蕴可以不断蔓延……弗兰岑为我们创作了关于一个有缺陷的国家在其核心就可改善性的概念上具有同等缺陷的一出悲喜剧。 ——《纽约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