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

出版时间:2008-08-25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乔纳森·费兰岑  页数:612  译者:朱建迅,李晓芳  
Tag标签:无  

前言

  《纠正》是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第三部小说,也是他从事文学创作以来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这部他倾注了近十年心血完成的作品,在2001年一经问世便在美国与德国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得当年的美国全国图书奖。该小说不但对当代美国小说的创新作出了贡献,而且还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是文学作品在当今为视觉媒体所统治的消费市场中夺得的一次标志性胜利。  《纠正》讲述了美国中西部小镇圣裘德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各个成员的生活与感情故事。艾尔弗雷德和伊妮德是一对不太和谐的夫妇。丈夫艾尔弗雷德备受帕金森综合征的困扰,却不愿让家人知道真相。而妻子伊妮德费尽心思要让全家九口人齐聚在圣裘德度过也许是最后一个阖家团聚的圣诞节。围绕着主妇伊妮德的梦想,我们接触到兰伯特家三个子女各自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大儿子加里是费城一家银行的投资部经理,三个孩子的父亲。尽管具有明显的抑郁症症状,加里却竭力回避事实,试图说服自己和家人自己是健康的,没有任何精神疾患,所有一切只不过是妻子卡罗琳对自己的人身攻击而已。二儿子奇普因与未成年的女学生发生了性关系并帮助她完成学期论文失去了看似稳定的大学教职。离开学校后,他来到纽约,希望能够依靠剧本创作生存,却又一次失败,穷困潦倒而又无所事事。万般无奈之际,他跟自己情人的丈夫去了动乱中的立陶宛,在那里利用网络行骗。小女儿丹妮丝有理想、有抱负,尽管被名校录取、成绩优异,却突然选择中途辍学,去饭店当了一名主厨。由于性取向问题,她的感情生活一塌糊涂。她在结束了一段不幸婚姻后,又陷入与一名有妇之夫的感情纠葛之中,与此同时还与其妻子暧昧地纠缠在一起。  小说的时间跨越半个世纪之多,从美国中西部到欧洲的中东部,内容上涵盖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以及欧洲的政治、经济及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展示了现代人在历史巨变之中心理以及道德上所产生的的巨大变化,生动刻画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堪称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小说以形容一股冷风的“疯狂肆虐”开始,事实上小说呈现给读者的也是主人公们自觉与不自觉的疯狂之举。第二句是近乎预言式的“你能产生这样的感觉:某种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在这样一种压抑的氛围之中,故事的中心人物,老一代兰伯特——艾尔弗雷德与伊妮德相继出场。接着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秩序系统正日益崩塌的内部世界:老旧的柳条双人坐椅,唯有艾尔弗雷德和伊妮德才能耳闻其声的闹钟,一个塑料把手有一侧脱落的诺德斯特罗姆购物袋,过期多时的超市优惠券以及各种家庭文件、过期杂志等等。作家对于这些过往岁月所留存下来的物件不遗余力地作了细致描述,以隐喻方式预示着在这个看似完整并为我们所熟知的全球系统中包含着一个个混乱迷失的世界。更为可悲的是主人公们如飞蛾扑火般在这个混乱世界中做出的种种纠正以及所有试图重建各种秩序,寻求安全、平衡的行为都毫无结果,如艾尔弗雷德借助女儿的出生对他们不太和谐的家庭关系的纠正;加里为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对父亲行为做出的纠正;而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的伊妮德在垂暮之年“缺少照管这座住宅所需的禀性”。雄心勃勃一辈子致力于与自然抗争、通过化学实验改变金属某些性状并获得两项专利的艾尔弗雷德到了老年“缺少的却是神经医学有效的治疗手段”。  主人公们这一系列的失败经历揭示出作者以纠正为题的深刻寓意。小说利用人类企图通过自身行为的纠正达到理想境界这一现状,影射了美国在20世纪所推行的自由经济试图通过市场纠正确保经济良好运行的惯常模式,无论是哪种纠正,其结果都是徒劳的。  现实生活,尤其是当代信息社会的现实生活是错综复杂的,人的思想,乃至语言行动,也不可能是四平八稳、条理分明的,所以现代小说力图寻找一种合适的叙事方式来再现这种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真实。《纠正》在这点上可谓别开生面。该书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涉及众多人物,地域上从欧洲东部一直到美国的中西部,这些庞杂繁复的时间、地点、人物都围绕着主妇伊妮德的梦想以平行方式有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不过每一个人物的出场并不是围绕着同一个事件的不同视角平行展开,而是以自身的节奏垂直进行,但都围绕着伊妮德的圣诞团圆之梦,因此所有的故事会在某一个时刻被打断,随后在相同的场景中被再次连接。如伊妮德分别告知三个子女自己的愿望,接着叙述他们各自的生活,他们在圣诞节早晨艾尔弗雷德轰然倒下的那一刻聚集在圣裘德的家中,接着又分别叙述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这就像一曲宏大的交响乐章,每一次相聚的场景如同交响乐中的主题乐章,而各个人物的性格的描摹则如同一个个小乐章。  与此同时,准确而到位的心理描写让时空转换显得合理而有序。心理描写不仅巧妙地联结了时空,而且也将这个混乱的后工业时代的无序与无奈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对艾尔弗雷德在贡纳?迈德尔游船上的一系列梦幻般的心理描述,不但给读者勾勒了其深受帕金森症折磨的悲苦与无助,而且让人类在这个秩序混乱的世界里一切试图拨乱反正的行为显得近乎疯狂。苏珊娜?洛瓦根据作家兼评论家马文?朱尔斯?布克特对于想入非非的现实主义(crackpotrealism)的定义,称乔纳森的《纠正》“深入骨髓地洞悉了我们突然深处其中的世界”并“完美反映了这个时代”,并将托马斯?品钦、乔纳森?弗兰岑以及理查德?鲍尔斯列为迄今为止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三位作家。  另外,小说语言方面的某些特色也是值得称道的。语言简洁、犀利,充满幻想的奇趣。该书的比喻与双关语更是一绝。《纽约时报书评》认为在双关语的使用技巧方面,弗兰岑堪与纳博科夫媲美。比如加里几乎无法启齿与妻子卡罗琳商量去圣裘德过圣诞节的事情,因为他意识到“他们婚姻财富的储蓄柜里储存的爱情和善意所剩无几,绝对不足以偿付卡罗琳去圣裘德和他不去圣裘德在情感上所需的代价”。分文不名的奇普在妹妹丹妮丝面前仿佛是“一个用人或球童”,而“她说话的语气,像是世界银行在向拉丁美洲的某个债务国口授契约条款,因为奇普不幸欠她一笔钱。他总共欠她一万五千五百加四千再加一千美元”。这类精确而妙趣横生的比喻在小说中俯拾皆是,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的高超技艺。  有趣的比喻、讽刺的语言透露出作者对于消费经济的恶感。他认为消费经济是后现代社会中一种恶意的、非人道的、腐败的、破坏性的力量,它几乎影响甚至控制了每个人的生活。在消费时代的物化语境中,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因为此时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已经不是人们所追求的首要目标了,而其象征价值则上升为人们梦想的主要对象,炫耀、挥霍性消费成为人们引以为荣的时尚和普遍追求的目标。这一倾向所带来的结果便是人际关系日渐疏离,金钱的作用日益攀升。作者借失败者奇普之口道出了对于消费经济的种种无奈。当奇普的女友抱怨他为了省钱躲在公寓里除了做爱就是吃剩下的冷面,并抱怨她一个人付费为两个人接受精神治疗时,奇普发了一通感慨:“消费欲望不足变成一种需要昂贵药品加以治疗的疾病的症状。此种药物抑制性欲,换句话说,是抑制对人生一种免费的欢娱的渴望,这意味着此人得花更多的钱沉溺于其他补偿性的欢娱。心理‘健康’的唯一定义是参与消费型经济的能力。出钱获得治疗的权利,就是在购买消费的权利。我的意思是,就在眼下,我在与动辄诉诸医疗手段的商品化、极权化现代体制的激烈交锋中吃了败仗。”透过这番话语,我们不难体察这位昔日对自己所爱之物挥金如土的前副教授在金钱当道的后现代社会因手头拮据内心生出的无限凄凉。  本书作者乔纳森?弗兰岑,1959年8月出生在美国芝加哥,1981年毕业于斯沃斯莫尔大学,后来曾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前往柏林学习,现就职于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的地震实验室。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第二十七座城市》(1988)、《强震》(1992)、《纠正》(2001)等。  我们在翻译这部内容丰富繁杂、文字雅俗兼容的长篇巨著过程中,注意选择既熨帖原意又切合语境的词,尽量采用与原作风格相符或接近的语言形式,最大程度地体现原作的丰采姿致,虽然译者已经作出很大的努力,但毕竟能力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尚祈读者指正。  2008年2月于扬州

内容概要

  《纠正》是一部久违了的美国小说巨著,获2001年美国全国图书奖,2001年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和2002年美国普利策奖的提名。小说以一个美国小镇为中心,叙述了一对美国老年夫妇伊妮德和艾尔弗雷德在城郊的生活及三个孩子各自在准备回家团聚并面对各自生活中的“纠正”时的情景,它要反映的并不仅仅是美国家庭,更是美国自身,美国的资本主义、物质主义、乐观主义、理想主义。小说从上世纪中叶的美国中西部一直写到今天的华尔街和东欧,多侧面地描摹了美国文化,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探视美国人心灵的窗口。

章节摘录

  横扫秋季大草原的一股冷风疯狂肆虐。你能产生这样的感觉:某种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太阳低垂于天际,一片黯淡的光晕,一颗正在冷却的星星。一阵阵的混乱。树躁动不安,温度在下降,整个北方的宗教活动临近末日。这里的庭院里不见孩子。一条条狭长的阴影遮住发黄的结缕草。红色的、粉红色的橡树,以及沼泽地里白色橡树上的橡实,雨点般纷纷倾泻在没被抵押的房屋上。空空的卧室的外重窗在瑟瑟颤抖。一台衣服烘干机单调沉闷地吭哧吭哧,一只薄皮风箱与其抗衡发出刺耳噪音,一只纸袋里几只当地的苹果渐渐成熟,空气中弥漫着艾尔弗雷德·兰伯特用来清洗漆刷的汽油味,他今天早晨刚刚漆过那把柳条双人坐椅。  在圣裘德的这几个被老人统治的郊区,下午三点是一个危险时刻。艾尔弗雷德已经在那把蓝色大长椅上醒过来,吃过午饭他就一直睡在上面。午睡过后要到五点钟才会有当地新闻。无所事事的两小时是一个用以酝酿情绪的间隙。他吃力地起身下地,站在乒乓球桌旁,徒劳地想听到伊妮德的声息。  响彻整座房子的是一只唯有艾尔弗雷德和伊妮德才能耳闻其声的闹钟,它是让人焦虑的闹钟。它看上去像是一座铸铁盘状大钟,装有一只在防火演习时提醒学生跑上街的电铃。迄今为止,它不知报了多少次时,以致兰伯特夫妇再也听不出“钟鸣”的信号,萦绕耳旁的倒像是任何一种持续已久、使你有暇听出其中所有音素的声响(恰似某个词儿在你目不转睛的凝视下化为一串毫无生气的字母),他俩听见一只闹铃迅速敲响一只金属共鸣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音调,而是呈颗粒状排列的若干次叩击,含有愈发明显地突出弦外之音的意味;它响了那么多日子,唯一的例外是凌晨的某个时刻,他或者她大汗淋漓地醒来,意识到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只钟的声音始终回荡在他俩的脑海里;它响了那么多个月,已经变成一种异常的声音,它的起伏不再是压缩波的振荡,而是他俩声音意识的无比迟缓的渐消渐长。当天气本身处于焦灼状态时,这种意识变得特别强烈。接着伊妮德和艾尔弗雷德——她双膝跪在餐室地板上打开一只只抽屉,他在地下室打量那张坏得不像样的乒乓球桌——两人都觉得自己会让满腹忧愁憋得发狂。  搁在一只抽屉里的各种优惠券令人担忧,它们,再加上几根蜡烛,涂上了由设计者选择的秋天的色彩。这些优惠券用橡皮筋扎成一卷,伊妮德慢慢想起它们的截止期(常常被制造商画上一个时髦的红圆圈)已经超过了许多月甚至许多年:这一百多张优惠券,总面值超过六十美元(在奇尔兹威勒超市大概值一百二十美元,那里一张抵两张),已经全部作废。泰莱克斯,减价六十美分。埃克塞德琳,减价一美元。截止日期甚至不确定。截止日期是历史性的。闹钟已经持续响了许多年。  她将优惠券推到那几截蜡烛当中,关上抽屉。她在寻找几天前收到的一封挂号信。那天艾尔弗雷德先听到邮差敲门声,连嚷两声:“伊妮德!伊妮德!”声音实在太响,根本听不见她也在朝自己叫喊:“艾尔,我知道了!”他继续喊她的名字,一边朝她走得越来越近,由于寄来的是施文克斯维尔市塞潘泰因工业区东大街二十四号艾克森公司的委托书,加上伊妮德对艾克森的某些事情略晓一二,但并不希望艾尔弗雷德知情,所以她忙不迭地将信藏在距前门十五英尺的什么地方。艾尔弗雷德从地下室探出身子,像一台推土机隆隆作响似的大声咆哮:“门口有人!”她毫不示弱地尖叫:“邮递员!邮递员!”他朝错综复杂的这一幕摇摇头。  伊妮德觉得要不是她每隔五分钟就得费神琢磨艾尔弗雷德的心思,自个儿的脑瓜绝不至于糊涂。然而,尽管她使尽浑身解数,还是无法唤起他对生活的热情。每当她鼓励丈夫重新捡起他的冶金学时,他看着自己的那副神情,活像是她丧失了理智。每次她问他是否可以在院子里干点什么活,他都说自己腿疼。每次她提起自己几个朋友的丈夫都有某种癖好(达菲·顺珀特的彩色玻璃,柯比?鲁特那专供粉红色燕雀筑巢的精巧的牧人小屋,查克·迈斯纳时不时地密切注视着的证券投资组合),艾尔弗雷德做出的反应,都像是她在试图使他专注于什么了不起的工作。可那到底是什么工作呢?重新油漆的家具?自打劳工节以来他一直在漆那把双人坐椅。她依稀记得他上一回漆家具,两个小时就漆完了那把坐椅。现在他每天早晨都去自己的工作室,一个月后她壮着胆子进去看看他活儿干得怎么样了,结果发现整把椅子只漆了几条腿。  他似乎巴不得她快点走开。他说漆刷已经干透发硬,所以得花这么多时间。他说刮柳条就跟削蓝色浆果一样费劲。他说还要打板球。接着她感到一阵气急,不过这也许仅仅是汽油和工作室的潮湿气息,闻起来有股尿臊味(当然不可能是尿)。她赶紧跑上楼去找艾克森公司的来信。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乔纳森·弗兰岑从浮想联翩的关于婚姻、家庭、整体文化的意识中构建出一部具有极强感染力的小说……  ——美国著名作家唐·德里罗  一部关于现代美国家庭分崩离析的小说,其意蕴可以不断蔓延……弗兰岑为我们创作了关于一个有缺陷的国家在其核心就可改善性的概念上具有同等缺陷的一出悲喜剧。  ——《纽约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纠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乔纳森•弗兰岑说:“这本书忠实地记载了我这个人。”
      2001年《纠正》出版之时,他的父亲已于1995年过世,母亲也在前几年过世,他十四年的婚姻也早已崩解。这时候,他自己,是他唯一的“家”。
      他出生于1959年,工程师父亲,家庭主妇母亲。他是个老来子,家里还有两个大很多的哥哥。父母都是讲求实际的人,对艺术、文学并不看重,一直鼓励孩子们追求更有用的知识。他的哥哥汤姆放弃建筑改学电影,去了顶尖的芝加哥艺术学院,这让他们的父母极为不解而难过。弗兰岑以这位哥哥为榜样,但也把自己的创作当成了秘密。
      他的头两部作品《第二十七座城市》和《强震》分别出版于1988年和1992年,他分别是二十九岁、三十三岁。他自己说:“我写第一本时,某个程度来说,我当时只有十三岁。写第二本时,我十八岁。”他对文学有浓厚兴趣而且又有创作天赋,却推迟了自己真正走上写作的时间。
      从这一轨迹,可以看出他起初对父母实用主义的迎合。弗兰岑初进大学时,学的是物理专业,还曾在哈佛的地球与行星系当研究助理,做地震学方面的数据研究,这一时期正是他继续写作《第二十七座城市》的时候,而且这一经验这也给《强震》提供了科学支持。不过,物理学起来没意思,他又遇不上喜欢的女孩,于是转到德语系,并去德国留学交换了一年,算是正式走上了文艺之路。回国之后,他遇上了未来的妻子,一位与他志趣相投的阅读者与写作者。大学毕业之后,他们结婚,自由写稿,申请大学研究项目,建立了一个平静、封闭的二人世界。
      弗兰岑在接受朋友唐纳德•安特里姆的访谈时,回顾了这一段婚姻生活,说婚姻是他们两人“逃离原生家庭的一大解药”。他选择的写作之路并不得父母理解,他坦言:“大概有二十年的时间,我都没法跟我妈妈说话。大概是因为她不赞同我,更无法接受我把写作当职业。”而工程师父亲对此的失望肯定也不言而喻,毕竟他从乔纳森小时候就一直对他强调:“你比别人都聪明……不要犯我犯过的错。”
      承受父母失望的弗兰岑,从写作之初就定下宏伟目标,立定心志要成为与品钦、德里罗一样的伟大作家,这是一个自我感觉渺小的人在自卑中的原初反应。除此之外,父母之间的冲突也让他更痛苦:“每次我回中西部老家几天,我大概半年八个月不会再回去。”作为成人的他,看到父母多年积累的冲突爆发而无能为力。
      不难想见,这样的压力自然令他与灵魂伴侣结成联盟,抗拒、逃避,以成为“伟大美国小说家”的志愿来向父母证明什么或是反抗什么。然而,随着他第二部小说的出版,他避风港一般的婚姻也不再平静。妻子的小说迟迟无法出版,两人的争端从小说的世界延伸到了现实。1995年,父亲离世,他的婚姻宣告终结。所幸之后他终于得以在母亲离世之前与她和解。母亲不再挑剔,不再批评,他也不再否认与她之间强烈的相似和联系。
      就是这纠结的九年里,弗兰岑写完了《纠正》,在结尾时,他说:“这两天我写完每一章都大哭不已,不知道是否因为它让我想起人生的可悲片段,或因为我正目睹自己十多年来的人生框架逐渐瓦解,而我必须舍弃放手。”
      
      《纠正》是兰伯特一家的故事,关于艾尔弗雷德、伊妮德这对父母,加里、奇普、丹妮丝这三个子女。全书以艾尔弗雷德、伊妮德两位老人在中西部小镇的生活为开篇,他们正要进行一次难得的老年游轮之旅,并将在伟大的纽约城见一面他们的二儿子奇普。随后接连而来的是奇普、加里和丹妮丝各自灾难般的生活,不禁令人诧异为什么这三个兰伯特家的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那么糟糕。加里与妻子卡罗琳之间就要不要回圣裘德小镇过圣诞节争夺孩子的支持,他最终败北;奇普三十九岁了,却因在学院与女学生的丑闻失业,落魄到去超市偷鱼藏在裤裆里为父母准备晚餐;丹妮丝是个前途远大的美女大厨,按说应该是这一家里比较正常的人了,但是感情生活却乱成一团,最后跟老板和老板的妻子都睡觉了,奇怪的是她好像两个人都爱过。
      在这个家庭各种不幸福的描述中,伊妮德烹制的一次“报复之餐”令人印象深刻。彼时加里和奇普都还小,一个五年级,一个一年级,丹妮丝尚在伊妮德腹中。事件的起因是艾尔弗雷德不辞而别,在外出差十一天都没有跟伊妮德联系。作为主妇,她没有别的战场,于是通过晚餐实施了报复:
      
      “锅里烙过的鹅肝散发着一股摸过肮脏钱币的手指的味儿。”
      “伊妮德知道艾尔弗雷德不喜欢鹅肝……厨房是她的领地,他从不加以干涉。”
      “在油脂里浸过的褐色柔软面片,像铁锈一般厚厚抹在含铁的肝叶上。熏咸肉尽管量少,也同样呈铁锈色。”
      
      晚餐期间,艾尔弗雷德不断默诵叔本华的警句以渡过危机,加里则为了讨好母亲尽力吃掉了晚饭。唯有可怜的奇普,因为食物实在无法下咽而被一个人留在餐桌,并被父亲告知不吃完不能离开。这场餐桌之战,伊妮德以优雅的主妇姿态,战胜了艾尔弗雷德,利用的正是他作为严父的威严。艾尔弗雷德稍晚时也懊悔不已,希望在女儿身上得以改变:
      
      “最后一个孩子,是吸取教训、纠正错误的最后一个机会,他决心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从她降临人世的第一天起,他将以比对加里和奇普还要和蔼的态度对待她。放松对她的管教,甚至公然袒护纵容她,决不强迫她在其他人离去之后仍然久坐餐桌旁。”
      
      然而,令人遗憾,“使纠正成为可能的因素,同时使纠正注定不能奏效”。这一家人的“纠正”没有一个成功,但也没妨碍他们一直对彼此进行“纠正”。他们就好像是被内设了彼此折磨的程序,就算心中对家人有依恋和爱意,也由于恐惧、自负或是自卑而表现得冷漠、狂躁,自己也控制不住地滑向更荒诞离奇的悲剧。
      读完全书,再看弗兰岑的个人经历,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说“这本书忠实地记载了我这个人”。在奇普的故事里,有两个细节透露了弗兰岑与他母亲曾经的紧张关系。一个是奇普十八岁生日时母亲送他海军蓝上衣时说:“它让你看起来像个帅气的年轻医生!”后来在奇普准备读人文学科博士时,她在信中又说:“我想到像你这样一个有才能的年轻人如果当一名医生,将能给予社会何等丰厚的回报,何况另外,你知道,爸爸和我向来希望我们培养的孩子会替他人着想,不单是为自己打算。”伊妮德目睹邻居买股票发财,住着豪宅,有鲜虾金字塔招待客人,别人家的女儿嫁给欧洲名流住上城堡,别人家的儿子赚上大钱,在那个中西部小镇里,对丈夫她已无法期待,对子女的失望更只能深埋自己心里。
      在这小说里,荒凉的悲剧中隐藏了一种“不幸家庭”的基本模板。一个冷漠的暴君式父亲,一个弱势的母亲,组成了“机能不全家庭”的典型公式。“纠正”变成了一种钝暴力,在善意的面具下,是操纵与控制的角力。这样的家庭,全世界千千万万。
      但《纠正》令人难忘的不是弗兰岑对家庭机体的冷静解剖,而是最后所展露的悲悯和宽容。令人心痛的是,兰伯特一家与弗兰岑一家相似,都是在“暴君父亲”离世前不久,才放下面具,并最终和解。丹妮丝在父亲地下室的发现,颠覆了她的人生,原来当年父亲为了保护她的隐私,放弃了人生最大的经济回报,终生受伊妮德和加里的埋怨和鄙视。年老的父亲在阿兹海默症的影响下,才“神智不清”地告诉她这个秘密,并说:“我希望你离开这里,生活快乐。遇事小心。”这一真相令她措手不及,无法否认自己多年在外的自由其实对父母多么的残忍,哥哥们的冷漠又给他们带来了多少伤害。从而,她也清晰地看到了看似冷酷的父亲其实一直是那么孤独:“她从未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或许根本没有人了解他。他腼腆、拘谨,发起怒来像个暴君,他利用这些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得严严实实。”她的发现可算得上兰伯特家唯一一次有益的“纠正”,可是,父亲已失去神智,时日无多。这个“机能不全家庭”即使健全了,也不再会是完整的家。解决之道一直近在咫尺,但等人们真正伸手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而这,也正是世间许多不幸家庭的命运。
      从整体来看,《纠正》是弗兰岑创作的一个转折,无论从内容还是风格都与他的前两部小说鲜有关联。唯一坚持的就是微观个人与宏观社会的互动趣味。他挥洒自如,从美国的大萧条到立陶宛的经济诈骗和政变,从开办明星餐厅到解析制药公司的阴谋,对宏大事件和微小细节都把握得有力而自信。早期聪明、怪诞的尝试,在经历了个人内在冲突与文学创作的进化之后,蜕变成了一种充满悲悯和爱的现实主义,从中可以看出托尔斯泰、卡夫卡、德里罗、品钦对他的影响,也难怪此书一出美国各界顿觉文学传统后继有人。而弗兰岑也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文学道路,并通过《自由》拓展了自己的文学疆域。
      
      ——————————
      参考了两篇访谈:
      1. 《巴黎评论》NO.207:http://www.theparisreview.org/interviews/6054/the-art-of-fiction-no-207-jonathan-franzen
      2. 《BOMB》杂志2001年秋:
      http://bombsite.com/issues/77/articles/2437
      
  •     是我人生活到现在读过的最好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百年孤独)。
      典型的美国西部的故事,年迈的父母和3个长大成人的孩子,生活中,你想要的,不想要的,期望的,被期望的,向往的,后悔的,痛恨的,迷失的。大量的心理的描写和琐碎的生活情节,使看书的人心理并不轻松,坚持住,读下去,在结尾处,你会突然发现,一切都豁然开朗。结尾处,你就像和书里的主人工一起经历了那时代,一起走过那几十年纠结的生活,最后你长大了,你明白了生活的真谛,一切豁然开朗。
      书中,没有说服,说教,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慢慢的细细的叙述,让你一起品味生活。 有些书读的是知识,有些书读的是情节,有些书轻松幽默,而这本书,是让你经历一种生活,让你从心里成长。
  •     【读品】罗豫/文
      
      崇尚标新立异的年代,没有底气的作家恐怕还不敢老老实实写小说。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纠正》一书,如果不是这个奖那个奖拿了一大堆,商业宣传上会相当缺乏“卖点”:主角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美国家庭,随便扔块石头到大洋彼岸就能砸到这么一家子。“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故事也不过是对这一老生常谈的一次又一次印证,情节只是些家长里短、芝麻绿豆,甚至作为中国读者的笔者都常常觉得像是在写自己的老邻居。
      
      “但它要反映的并不仅仅是美国家庭,更是美国自身,美国的资本主义、物质主义、乐观主义、理想主义。小说从上世纪中叶的美国中西部一直写到今天的华尔街和东欧,时而滑稽,时而刻薄,时而令人辛酸,小说时间上跨越半个世纪,空间上从发达大城市到保守的西部,多侧面地描摹了美国文化,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探视美国人心灵的窗口。”社会批判的软弱无力、对心理健康的病态关注、对金钱和财产的过度敏感,都被弗兰岑拿来逐一戏谑调侃一番。形形色色的美国人恐怕都能在书里找到一两面自己的镜子。
      
      不过美国人终究是进取型见长的,生活再如何尴尬潦倒也要去做点什么,即便是郁郁寡欢什么都做不了的老头子,也要坚守自己的家庭领地、怪癖和所谓“原则”。景况好些的,更是希望自己从领带到皮鞋,从财产到观念都得到认同,于是各怀自己的真理入侵他人的世界,固执地想要“纠正”别人,闹剧就没完没了了。弗兰岑老老实实地选材,保守地讲故事,仍能在客厅厨房的戏谑中游刃有余,在大众和精英之间选择了一个稳定的契合点,无怪乎市场收益和业内评价都相当不错。
      
      其实说来,地球的大多数地方似乎都能找到这样一些人物:患老年痴呆症、固执悒郁的老头,一心想让儿孙团聚在身边的老太婆,表面志得意满、内心却为琐事抓狂的中年长子,不管结婚、离婚、结不了婚、离不了婚都要让老妈不悦的女儿,性格中颇有闪光之处却成不了器的小儿子……他们带着自己的棱角和缺陷,又被家庭关系的义务和权力捆绑在一起,摩擦碰撞自然免不了。弗兰岑把这些骨灰级的文学形象挖掘出来,浸到自己秘制的辛辣讽刺中,使得这部小说事无巨细无不似曾相识,句句读来却都新颖独特。弗兰岑在施展自己的想象力上一掷千字,细若游丝的小情绪、一闪而过的小念头都会被他捕捉过来用放大镜展示给读者。一来二去,这部小说已长达六百多页,远远超过了快餐读者的饭量。这营养丰富的一大桌,吃起来相当气派过瘾。
      
  •   “有些书读的是知识,有些书读的是情节,有些书轻松幽默,而这本书,是让你经历一种生活,让你从心里成长。“
    -----------------------------------------对对。适合自己的小说其实比任何书都长见识。
  •   读过此评论,就算看过此书了.
  •   最近外国主义比较嚣张,
  •   呵呵 是不是和中国的《平凡的世界》一样啊!?
  •   怎么会,评论的观感就有些不像吧
  •   我是在一间独立书屋里看到这本《修正》的,厚厚的一大本,看完了第一节《聖猶達》后感觉有点糊里糊涂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