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莫里斯·迪克斯坦 页数:310 译者:方晓光
Tag标签:无
前言
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动荡中达到顶峰,几乎三十年过去了,而本书的首次出版,也过了整整二十年,尽管如此,人们至今在政治和文化上仍然对那段时期争论不休。对于那十年中的动乱,时而发生的暴力冲突,以及持续的激情,人们始终难以忘怀。六十年代是崇尚个人见证的,出于这一传统,所有关于这一时期的著述讲的都是作者自己对当时事件的独到见解。在一些政治史学家看来,六十年代标志着“新政”的顶峰和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的高潮,这都应归功于约翰.肯尼迪的超凡口才,以及林登·约翰逊在肯尼迪 1963年被刺后设法获得国会通过的一系列立法(包括民权法案、选举权利法、公共医疗法案、医疗救济法案,以及引起争议的济贫行动)。这种政府干预式的自由主义企图运用联邦政府的权力来制定社会政策和减少社会不公,却在越南的村庄和美国城市的贫民区里折戟沉沙。然而,厄尔-沃伦‘领导下的最高法院的确采取了一系列自由主义的行动,包括中止南方的种族隔离,打破农业少数派对州议院的垄断,制定新的犯罪嫌疑人权益法,质疑死刑,强化言论自由和政教分离,并确认妇女对堕胎的选择权。总之,六十年代大大增强了政府对普通美国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同时大大减少了政府对公民个人生活的干预——而这与后来保守派政客要做的事情恰恰相反。然、而,对于许多观察家来说,六十年代最重要的遗产是在政治机构和立法之外。有人看重的是性解放、迷幻药和摇滚乐所构成的醉生梦死的文化;另一些人则怀念由学潮和道德谴责构成的群众运动,其抗议的目标起初是核战争的威胁和南方的种族歧视,后来是不断升级的越南战争。还有的人把它描述成生活方式变迁和个性张扬的狂欢,其光怪陆离的场景催生了“新新闻”,并被媒体反复炒作——用汤姆·沃尔夫的话来说,那是“一场龇牙咧嘴的闹剧……1920年代以来最疯狂、最荒诞的时光……笨拙的狂欢……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观”。在保守派看来,六十年代使美国失去了道德方向:爱国主义削弱,核心家庭瓦解,公共文化充斥淫秽和暴力,毒品和犯罪日益失控,父亲、教师、教士和国家的权威不断降低,公共秩序和个人纪律土崩瓦解。在过去三十年中,共和党基于这一指控,建立了强大的竞选机器,从民主党手中夺取了蓝领工人、南方保守派和宗教原教旨主义者的选票。…… 尽管仍有少数“新纪元”的信徒和邪教徒在鼓噪,但世纪末的美国对几乎所有的旷世奇想都已麻木不仁——唯一的例外是市场提供的物质享受或“ 自助文化”创造的医疗良方。在一个不断原子化的世界里,自我实现成为第一美德,甚至乌托邦也已私有化。尽管乌托邦对于我们始终遥不可及,但我们仍需要它来调节自我,仍需要把它作为一个目标,使我们得以超越日常琐事,作更大范围的想象。八十年代后期,我女儿刚进大学时,戴过一枚胸章,上面写着“永不放弃乌托邦的梦想”。追求完美可能使我们误入歧途—— 在本世纪,它使多少人惨遭杀戮——但是除非我们梦想一个完美的社会,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取得现实的社会进步的。醉心于激进变革的呼唤或我们自身动机的纯洁始终是有风险的。六十年代某些旷世奇想幼稚得令人瞠目结舌。然而,不知为何,这恰恰是那个十年最吸引人之处。虽然它有时将年轻人引入毒品和暴力,使他们放荡或性乱,但它也造就了一种始终超越其时代的大同和平等的崇高梦想。莫里斯·迪克斯坦 1997年4月,纽约
内容概要
了解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政治的必读书之一。对那个激情年代及其乌托邦思潮,作者以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视角,在回顾中做了兼具同情心与理性的反思,揭示了隐蔽在喧嚣、愤怒与柔情之下的社会政治现实与个人心理潜流,对“垮掉一代”文化偶像们及其创作的剖析尤其精到。一本优秀的文化评论著作。
作者简介
作者:(美)莫里斯·迪克斯坦 译者:方晓光莫里斯·迪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耶鲁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纽约城市大学女王学院和研究生院英语教授。著作还有《双重间谍:批评家与社会》、《车行道上的镜子:文学与真实世界》等。
书籍目录
新版前言:世纪末的回望初版前言一 爆发:旧根萌生新芽1 序幕:艾伦·金斯堡和六十年代2 冷战的悲歌:五十年代的政治和文化3 一种新情感的兴起,或五十年代是怎样瓦解的二 突破:六十年代的秘史4 黑色幽默与历史:六十年代初期5 行动中的新闻界,文学文化,以及新新闻写作6 黑人写作和黑人民族主义:四代人7 重访摇滚乐时代三 崩溃,或一切如何真相大白8 十字路口的小说:实验作家的困境9 尾声:回顾六十年代,安度七十年代
编辑推荐
亚美利加,你何时才变得像天使那般模样?你何时才会脱去身上的衣裳?你何时才透过坟墓看看自己的尊容?你何时才不辜负千百万托洛茨基信徒对你的信仰?……亚美利加,我在孩提时曾信奉共产主义,但我不后悔。我也从也错过每一次吸大麻的机会。我日复一日地坐在家中,凝视着斗室里的玫瑰。 ——艾伦·金斯堡,《美国》了解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政治的必读书之一。对那个激情年代及其乌托邦思潮,作者以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视角,在回顾中做了兼具同情心与理性的反思,揭示了隐蔽在喧嚣、愤怒与柔情之下的社会政治现实与个人心理潜流,对“垮掉一代”文化偶像们及其创作的剖析尤其精到。一本优秀的文化评论著作。 ——查建英离开校园近十年,走过多少书店,我却再也没有看到过再版的《伊甸园之门》。斗胆打电话到出版社查询,每次听到的也只是一声满含歉意的“没有”。听着电话里“滴滴”的盲音,我的心里涌动起莫名的惆怅和隐隐的失落。 ——读者《伊甸园之门》新版前言:世纪末的回望。乌托邦的希望虽然可能落空,却不可能被忘怀。曾在许多伪装下召唤过整整一代的伊甸园之门,仍像卡夫卡的城堡一样在远处闪现,既无法接近,又无法避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