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

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页数:252  译者:林秀清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个恐怖组织计划把对国家政治经济起重大影响的集团成员一一杀死,其中的一个成员杜邦第一次幸免于难;内务部立即派员前去调查,本以为恐怖分子会刺杀前来取走杜邦保存的重要文件的大商人马尔萨,不料马尔萨临阵逃脱,被迫亲自去取文件的杜邦死于非命。乍一看,这似是一部侦探小说,其实作者是故意借侦探故事以揶揄传统现实主义善于制造的“真实幻觉”。在小说结构上,作者打破了按时间顺序发展情节的格式。

作者简介

阿兰·罗伯-格里耶 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之一。 
1922年生于法国布勒斯特,1945年毕业于法国国立农艺学院,获得农艺工程师证书,在国家统计院及殖民地热带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从事水果研究。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53年发表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发表《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他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由法国新浪潮电影著名导演阿兰·雷奈摄制成电影,获得同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他认为电影艺术比小说更适于客观地记录事物的世界,因此从六十年代起创作并导演《欧洲快车》、《撒谎的人》、《欲念浮动》、《使人疯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获路易·德吕克电影奖。

章节摘录

译序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法国小说界涌现一股创新浪潮。以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比托尔、克洛德·西蒙等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公开宣告与19世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决裂,探索新的小说领域,创造新的小说表现手法和语言,描绘出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展示出一个前人所未发现的世界。法国文学评论界称他们为“新小说派”或“反传统小说派”。这一派在刚出现时不为人们所理解,被认为是“荒诞、古怪”。但到了60年代后期,新小说派不仅为人们所接受,而且被承认为战后法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1985年克洛德·西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新小说派得到世界文坛的普遍承认。    新小说派的作家在创作方法上虽然千差万别,有时甚至背道而驰,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特点。首先他们认为小说艺术从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墨守统治小说的现实主义的成规,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不进行彻底的改革,那就无法解决20世纪以来已出现的小说危机;小说艺术,在现代电影和电视的冲击下,如果不开拓新的领域,小说的存在将成为问题。他们认为,每个时代的小说都应有自己的表现方式,19世纪盛行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已不适于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何况,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并不能反映生活“深层的真实”,甚至像巴尔扎克这样大师级作家的作品,在新小说派看来,也只不过是描绘了生活的表面而已。新小说派还反对小说把人物作为世界的中心,使一切事物都带上人的主观感情色彩。他们认为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中,读者只能通过小说中的人物的眼睛去看外在的世界,看不到客观事物本来的面貌,结果脱离了现实。因此,他们主张放弃以塑造人物为小说创作的主要任务,以免一切从人物出发,歪曲了对客观世界真实的描写。新小说派的首领罗伯-格里耶提出:小说家的主要任务是运用“非人格化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客观地、冷静地、准确地描绘事物世界。在他看来,“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他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应由作家通过人物来赋予意义,作家的任务是写眼前看见的事物,所以有的文学评论家称其为“视觉派”。至于人物,在新小说派看来,只是表现某种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的“临时道具”,因此在这一派的小说中,人物往往既没有典型的性格也没有清晰的特征,有时连姓名也没有,仅用第一人称的“我”或第二人称的“你”来称谓,甚至使读者处于小说主人公的地位,如米歇尔·比托尔的著名小说《变化》中那样。    在小说结构上,新小说派主张打破传统小说格式的限制,不必遵守时间和空间的秩序。在他们看来,人只是生活在永恒之中的一个瞬间,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往往相互交错,现实、想像、记忆、梦境、幻觉、潜意识的活动常常交叉或重叠。在这一派的作品中,故事情节延续的时间一般都相当短暂,在叙述中常用与现在有关的时态。由于新小说派作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地在发展变化,因此作者只能看见眼前的东西,不可能像巴尔扎克的作品那样,由作者事先决定小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新小说的情节结构也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有头有尾,结局也不具有必然性,因为这一派作家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不稳定的,变化多端,难以预料。他们反对作家通过人物性格的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心理的分析、情景的描绘,诱使读者进入一个虚构的世界。这一派的作家兼理论家娜塔丽·萨洛特说,新小说不是读者“轻松的娱乐”,读者必须改变阅读传统小说所养成的舒服、被动的习惯,积极参与到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与作者一起探索那“深层的真实”——在她看来,这就是潜意识底下的心理活动。她要求读者运用自己的想像力,从小说所提供的不断变化的形象中,抓住事物的真实面目,观察人物内心的奥秘。最后,这一派还认为小说家的任务不在干预生活,因此反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常见的现象: 作者通过人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政治立场、道德观点等。    为了使我国读者了解新小说派的一些面貌,我们把罗伯-格里耶的第一部小说《橡皮》全部译出。这本小说在1953年问世时,读者寥寥无几,可是到了60年代,发行量已超过一百万册,欧美各国以及波兰、罗马尼亚、捷克等国都有译本。日本不但出版了《橡皮》的译本,还邀请作者到日本去讲学。1968年《橡皮》拍成电影,片名是《说谎者》。    阿兰·罗伯-格里耶1921年生于法国布勒斯特,在成为专业作家以前,是一位农艺师。1945年从法国国立农艺学院毕业后,在国家统计院及殖民地热带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从事水果研究。《橡皮》这本小说是他因病从非洲回国途中在船上写成的。1955年以后,他在巴黎子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拍摄电影。他的主要作品,除《橡皮》外,还有小说《窥视者》(1955,同年获评论家奖)、《嫉妒》(1957)、《在迷宫中》(1959)、《快照》(1962)、《纽约的革命计划》(1970)、《重现的镜子》(1984)。理论著作有《新小说阐明》(1963)。他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曾由法国新浪潮派电影导演阿兰·雷斯尼拍摄成电影,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有一个时期,罗伯-格里耶专门从事电影创作,认为电影艺术比小说更适于客观地记录事物的世界,描绘现代人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表现时间的跳动,空间的变化,以及现实、想像、幻觉、梦境的交错。他在1963年单独拍摄的影片《不朽的女人》,曾获德路克电影奖。    由于新小说派不注重情节,《橡皮》写的不过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尔·杜邦遭到暗杀的那一天所发生的事,情节并不复杂。杜邦教授是一个对全国经济和政治都起重大影响的集团的成员。一个恐怖组织计划把这个集团的重要人物一一杀死,以打击最高统治阶层的势力。在杜邦被杀之前,暗杀者已接连干掉这个集团中的八个人,都是选定在晚上七点半钟下手的。由于杜邦与内政部长关系密切,而且手头又保存着关系重大的文件,因此,内政部长暗中得悉杜邦被刺未死的消息后,立即派出青年密探瓦拉斯从首都到这个外省的小城市来进行调查。瓦拉斯不知杜邦未死,为了弄清真相,当天晚上七点半钟埋伏在杜邦书房里,等候恐怖分子来刺杀受杜邦委托前来取走重要文件的大商人马尔萨,结果却误杀了杜邦。传说已被杀死的杜邦,原来在第一次被刺后仅受了轻伤,而受托的马尔萨由于害怕,临时变卦,逃之夭夭,杜邦只得亲自前来取文件,然后再前往首都内政部长家避难,结果却死于非命。    乍看起来,《橡皮》似是一部侦探小说,其实作者是故意借用侦探故事以揶揄传统现实主义善于制造的“真实幻觉”。在小说结构上,作者摒弃了按时间顺序发展情节的线索,让场景重复出现,但随着时间的不同,细节也有所变动,从而表现了各种人物的心理状态。在这部小说里,不是人物支配情景,而是从物看到人,因为罗伯-格里耶认为人是在物质世界包围中,时刻受其影响。为了避免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的幻觉,作者在每一场戏出现后都借用“橡皮”把情节的线索擦去,破坏了小说虚构的连贯性和直线发展,这样读者就不会受作者思想的支配,进而可以根据自己的角度去选择不同的情节,探索其中的意义。    文艺是生活的反映,即使新小说派的作品也不例外。在西方社会中,《橡皮》里描写的那些小人物一方面处于那些“无所不能”的经济政治集团的统治下,一方面处于机械化、电气化的物质世界包围中,只能感到软弱无能,无法自主,孤独烦闷。他们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极力挣扎,但结果却徒劳无功,毫无出路,最后连那个精通世故,自以为是的警察局长也胡言乱语,不知所云了。不过话说回来,病态的咖啡馆老板、走投无路的职业杀手格利纳蒂、无可奈何的茹亚尔医生、拼命工作结果反而破坏了整个案件调查的青年密探瓦拉斯等人物的阴暗心理状态,还是多少使我们窥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的一些面貌。

编辑推荐

《橡皮》涉及一个明确、具体而重要的事件:一个男人之死。这是个具有侦探性质的事件,就是说有一个凶手、一个侦探、一个受害者,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此简单,因为本书是讲一个发生于24小时之内的、枪击与死亡之间的故事,子弹的射程仅四五米,24小时太长了。1953年问世,阿兰·罗伯-格里耶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出版后一时问津者寥寥。到六十年代,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1968年拍成电影,片名是《撒谎的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橡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在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橡皮》中,发生的都是违反现实逻辑的故事。
      侦探瓦拉斯曾三次去商店买橡皮。第二次买橡皮前,瓦拉斯虽然看不清真相,但一直在按正常逻辑调查杜邦教授被杀事件,故事一直按通常的侦破小说惯例发展。在买第二块橡皮之后,他去邮局领了一封误给他的(或者是预先安排的)给安德烈VS先生的信,而瓦拉斯认为安德烈VS先生可能是凶手之一。从这时起,所有的情节都开始反悖发展,事情的真相已经全部在瓦拉斯面前擦去了。瓦拉斯想要破案自己却变成了凶手,凶手格里纳蒂四处寻找侦探瓦拉斯,似乎想要帮助他,木材商马尔萨本答应帮助杜邦却意想不到害死了他,警察局长不想调查真相却知道了真相,杜邦在不该被打死的时候却被打死了。
      橡皮可以擦去错误的痕迹,也可以擦去正确迹象。瓦拉斯总是找不到有关事情真相的迹象,因此他总是要买橡皮。前两次瓦拉斯都买到了不合意的橡皮,最后一次他买橡皮没有任何结果。在他误领了信件,由侦探变为杀手的同时,橡皮的意义已无法确定,是否需要也就无从知晓。

      故事以杀手格里纳蒂枪杀杜邦始,以侦探瓦拉斯枪杀杜邦终。开端与结局是一样的,事情就像没发生过一样,其中发生的调查、侦破都毫无意义,枪杀仍旧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杜邦教授两次被同一型号的枪、在同一地方、同一时间遭到枪击。第一次是凶手的真正谋杀,第二次是侦探的错误枪杀,这两次同样的情景呈现出极端的反悖,使普通侦破小说的模式彻底被打破,而反悖复现的形式产生了特定的虚构世界和意义。
      《橡皮》在侦探演变为杀手的情节之前,是一部平淡的侦探小说,并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此类故事的传统模式:谋杀、躲避、调查、推断、设伏等等。但在瓦拉斯误领了给安德烈VS的邮件之后,情节反悖的形式给内容含义带来重大变化,使人再也不能在通常的侦探小说意义上看待这部故事。因为这种情节的反悖表明一种令人迷惑的、不可抗拒的必然性:瓦拉斯一开始被指定侦破案件时,冥冥之中已经被派定为凶手了。从这时起,他和杜邦教授的命运都已被规定,他们不过是按照已定程序对自己的命运进行操作。作为侦探之始,也是作为凶手的开端,这是极端违反现实逻辑的。然而,他侦破的是他自己,是人类永远的迷惑,这却又是不违反现实的。
  •   新小说派不像传说中那样吸引人,不过,这篇小说改编成电影还真合适。
  •   同标题。书还可以,但为什么非要弄得那么长那么窄很不好翻页
  •   和以前一样
  •   早就想买这书,现在总算买到了,没有让我失望
  •   很好,我喜欢非常
  •   喜欢罗伯-格里耶的文笔,它呈现出一个清晰,可怕的真实世界
  •   新小说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值得买,只是书的版式很怪,看着不舒服。如果很喜欢格里耶,还是值得买的,毕竟市场上其他的版本几乎没有。
  •   没有买到《窥视者》,就先读《橡皮》吧
  •   粗略看起来还不错,但是或许需要更长时间的钻研才能看懂。
    要结合时代背景吧……
  •   这书已经多少年找不到啦,新版装祯不错。
  •   作者尽量保持客观,如同自然主义的笔法。喜爱阅读外国小说的显然不能错开。
  •   内容不评论,自己看。这个版本装帧精良印刷考究,送货也算快。不错。就是开本有点长。
  •   我买了这一套中的《嫉妒》,书的质量还可以啊。只是对他的小说不太投缘。
  •   请不要购买此书,此书的质量不堪入目,剪切成的书形是歪的。不要相信卓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