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上海外教 作者:杨自伍 编 页数:314
Tag标签:无
前言
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诵读经典与范文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朗朗上口而后铭记在心,久而久之自能言语有章,行文有法。学中文或多或少要读唐宋诗文,英语学习又当如何呢?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可是偏偏有人每以编写应试辅导书为己任,乐此不疲,出版商、编写者、读者皆大欢喜,个中奥秘当然不必点破。近年来英语教学各个阶段的书籍层出不穷,应试考题之类的书可谓久盛不衰,凡事走到极端就物极必反了,长此以往恐怕是要走进死胡同的。编者选编本书是进行英语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想把语言学习与文化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也算是对目前英语课程中应试教学风气的一种挑战,我坚信终有一天目前这种局面会有所改变。既然明知是尝试和挑战,也得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 诵读文字应该易于上口,而以目前大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为限的话,本书就很难实现编者的初衷。编者碰到的主要困难是难易的限度问题,因为以目前的教学大纲来看,全书的词汇量显然大大超过现有的标准,唯一的办法是不受大纲限制。编者个人学习英语数十年,如果冒昧说一句的话,经验告诉我,学完基础语法之后,在目前条件下,比较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就是博览群书,熟读经典和范文。否则再做多少选择题,再死记硬背多少单词,终究还是谈不上语言与文化的修养。 本书的内容选择和编排原则大约有以下几条。选材幅度偏于宽泛,博采和精选相结合,以语言精炼和内容精彩为首要标准。每节文字力求长短适中,最长的不过一页篇幅,最短的仅为两三行,所以总体看来宜于诵读。除少数描写人物风景的文字外,绝大部分段落都包含着文化的意蕴和思想的火花。体裁较为多样,小说、散文、诗歌、书简、笔记、演讲、传记等等均在入选范围之内,只要文字与内容俱佳,而非为了聊备一格。
内容概要
《英语诵读菁华》集英美名家名篇佳句,并辅以必要的注释和汉语译文,经常诵读,当有利熟练掌握英语、识事明理、增进智慧、陶冶情操。本书博采和精选相结合,以语言精练和内容精彩为首要标准。每节文字力求长短适中,最长的不过一页多,最短的仅为两三行,所以总体看来宜于朗读。
作者简介
杨自伍,著名翻译家。主要译著有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八卷)、艾·阿·理查兹《文学批评原理》、《英国经典散文》、《英国文化选本》(上、下册)、《美国文化选本》(上、下册)、《英语诵读菁华》(五册)、《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
书籍目录
1.善业2.伙伴3.哥林多前书(I)4.十戒(i)5.十戒(ii)6.罪恶7.知识8.苏格拉底的辩护9.原则10.清晨伊始11.生命12.读书13.书本14.恋爱是什么滋味15.友谊与爱情16.知与行17.爱情18.激情与理性19.明天20.哀失明21.讽刺22.眼前23.威斯敏斯特教堂24.学问25.人性26.引路27.虚荣28.本杰明·富兰克林29.初恋30.人人生而平等 ……
章节摘录
92.贪生 卑鄙之甚莫过于切望永远活下去,哪怕偷生苟活;稍有一点品格的灵魂都不肯苟延残喘,除非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稍有一点智慧的灵魂都决不会一心一意只想活下去。 乔治·桑塔亚那:《学说风向》 93.多样性 我们不可能强烈地感到要趋于迥然不同,因为那是无法想象的,无法实现的;也不可能趋于全然相同,因为那是无味的——同一性肯定总是意味着乏味的交往。其他禀性影响我们的力量在于具有一种激励性的差异,它令人激动而且使人得以交流,在于产生的思想类似我们自己的却又不是同一的思想,在于产生的心境可以企及却又并不存在。 查尔斯·霍顿·库利:《人性与社会秩序》 94.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过去的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年青欢畅的时候,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他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媒体关注与评论
学外文的人,多少都得益于吟诵句读。杨自伍编译的分级《英语诵读菁华》,注重由浅人深,兼顾英美、古今,以及不同题材和体裁,并考虑到言、句、章、篇,以及意、趣、神、色的融合,斯多妙品。 ——陆谷孙 《英语诵读菁华》集英美名家名篇佳句,并辅以必要的注释和汉语译文,经常诵读,当有利熟练掌握英语、识事明理、增进智慧、陶冶情操。 ——杨治中 英语教学该走出应试教学的“误区”。《英语诵读菁华》是英语教学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种尝试。书中荟萃了英美文化、历史经典范文,语言典雅,思想精辟,闪耀着文人、哲人的思想火花。 ——侯维瑞 语言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反复诵读优美的文句能激发学习的兴奋点,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因而《英语诵读菁华》不仅是献给英语爱好者的厚礼,也是为立志学好英语的朋友们提供培养语感和文化素养的好教材。 ——董亚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