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贯与翻译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东风  页数:263  字数:28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王东风教授在英文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拓展、充实、修改而成的书稿《连贯与翻译》即将付梓,可喜可贺。当年在报考北大博士生之前,东风寄来了他发表的几篇论文。从这些论文,尤其是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的《英汉语序的比较与翻译》一文中,我看到了他的研究潜力。进入北大以后,他在翻译领域刻苦钻研,不断进取。  他的博士论文选题为《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研究》,这是一个具有前沿性但并非时髦的选题。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借助当代语言学的快速发展,逐步走向学科化以来,这一领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学者们借鉴了多种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各种跨学科的翻译研究派别。19世纪80年代,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转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通过描写的方式来研究翻译问题。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翻译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西方“历时”诞生的纷呈不一的各种研究方法被近乎“共时”地引入国内。但也许跟国内学界经历了长期政治文化批评相关,“文革”后的中国学者关注客观性和科学性,尤为重视各种语言学翻译研究方法,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依然没有多大改变。

内容概要

尽管连贯是任何文学文本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但在传统文学翻译研究中,这一问题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书将语言学理论与文学理论加以有机的结合,以语篇连贯性为切入点,考察不同维面上的连贯机制在语篇的结构、意义、风格、效果等方面的整合作用;意在突破传统翻译理论单维视角的局限,摆脱其一一对应的静态语义等值模式,并用大量实例表明,任何一个语言单位都与语篇内其他语言单位和语篇外相关知识存在着不同维面上的相互关系。在文学翻译中,只有以最优化的手段体现了这些关系,才有可能以最接近于原文风格的方式再现原文在各个维面上的连贯机制。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译文才可以获得最高的等值量。

书籍目录

导言0.1  跨学科框架中的翻译连贯研究0.2  当代语言类型学与连贯的跨语研究第一章  连贯与翻译 1.1  语言学的连贯研究   1.1.1  连贯与衔接平行说   1.1.2  连贯与衔接主从说   1.1.3  小结 1.2  翻译学的连贯研究   1.2.1  帕普迦伊和舒伯特论连贯   1.2.2  纽伯特与施莱夫论连贯   1.2.3  贝克论衔接与连贯   1.2.4  小结 1.3  连贯与翻译:四个基本假定   1.3.1  假定之一:连贯是一个多重关系网络   1.3.2  假定之二:意义产生于连贯   1.3.3  假定之三:连贯是文学语篇必不可少的特征   1.3.4  假定之四:连贯是翻译必须要体现的特征 1.4  连贯的不同表现方式   1.4.1  基于语篇的连贯概念   1.4.2  基于翻译的连贯概念第二章  文体连贯  2.1  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   2.1.1  作家的连贯建构:诗学取向   2.1.2  译家的连贯建构:信息取向 2.2  译家与作家的能力差异   2.2.1  识别上的失误   2.2.2  体现上的失衡第三章  语法连贯  3.1  语法连贯的基础:合语法性 3.2  语法衔接   3.2.1  指称   3.2.2  替代   3.2.3  省略   3.2.4  连接   3.2.5  小结 3.3  时态链   3.3.1  基本时态与从属时态   3.3.2  时态的点、串、块、域   3.3.3  时态的语篇功能 3.4  语序   3.4.1  语序的比较研究   3.4.2  语序的功能重构 3.5  结构重复的连贯效应:以被动语态为例第四章  语义连贯 4.1  句际语义连贯:词汇衔接 4.2  远程衔接与近程衔接 4.3  复现关系   4.3.1  重复性衔接   4.4.2  同义性衔接 4.5  同现关系第五章  语用连贯 5.1  译者的合作原则   5.1.1  量的准则   5.1.2  质的准则   5.1.3  关系准则   5.1.4  方式准则 5.2  蕴含 5.3  文化缺省与连贯重构   5.3.1  文化缺省的交际价值   5.3.2  缺省的隐性保留与显性体现 5.4  文化控制与翻译决策   5.4.1  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连贯模式的选择   5.4.2  中国文化地位的变迁与翻译连贯模式的变化后记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由此可见,通顺策略主张的是信息取向的交际,追求的是以常规、常见、透明为特征的“一目了然”式的语言体现。这一传统被奈达加以理论化后,形成了一种功能对等的理论范式,以追求译文对原意的通顺体现。但是,根据韦努蒂的观点,这一策略一方面会模糊原文的文体或诗学创造性和社会文化身份;另一方面又会“掩盖译本的文化和社会状况——审美、阶级、和民族意识形态”(同上:61)。从这个意义上讲,通顺实际上就成了一种归化译者语义理解的翻译策略;于是,通顺所追求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因而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文体和语用的连贯维度,而这正是韦努蒂打算通过异化策略来实现的几个方面。  本书秉持的连贯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在译文中体现原文中的各种关系。这一策略要求译者将原文中的任何一个成分都能与语篇内外其他相关成分联系起来。根据这一视角,译者应该把语篇中的任何一个成分都看做是与语篇内的近邻以及远亲之间的潜在的联络点,同时也是与语篇产生和解读相关的超语篇因素之间的潜在的联络点,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片面解读或孤立取义。  事实上,从根本上讲,连贯与文学翻译中的通顺并不对立;相反,通顺是语篇连贯的一个典型的或无标记的特征。一般来说,连贯的翻译听起来应该是通顺的,但在不同的文体体现中,连贯也会有程度上的差别,甚至在一些小说的局部,尤其是试验性的小说中,某些有标记连贯的语言体现就是以不通顺为形式标记的,因此,在翻译中,不能一味追求通顺而让原文的文体和语用特征做出牺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连贯与翻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将语篇连贯与翻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语篇语言学和翻译研究都是有益的尝试,今后这方面的成果应该会更多,这本书为国内的进一步研究开了个好头。翻译研究者和语篇分析研究者都应一看
  •   在《中国翻译》上读过多篇王东风先生的论文,论文写得理论脉络清晰、分析和论证也能让人信服,不似有些学者的论文让人读得云里雾里,或许是自己的理论水平太低吧。总之,是先看的王的论文,才买的书,期待此书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启发。
  •   理论性强 适合博士生读
  •   理论书有点难,没有语言学的底子看起来费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