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作者:王廷波 页数:212
内容概要
《小学语文名师成长录·守望:语文的麦田》的定位在展现“成长”。书中最感人的也是这些新生代优秀教师回忆各自成长过程的部分。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却又有共通之处,我看主要是这么几点。是都很有朝气,有理想,以教师为“志业”。在当今比较浮躁和势利的时代,年轻人好像都不怎么喜欢谈理想,愿意把当中小学老师作为毕生追求的人也少了。而这批优秀教师几乎全都觉得当老师是值得骄傲的亭,这不只是“稻粱谋”的职业,更是一种可以充分张扬自己生命意义的“志业”。尽管在一线当老师比较艰苦,很多人陷于职业性疲倦,但这些优秀者有理想的导引,又能在“志业”中享受成就感,不管多难都始终保持高扬的精神。王廷波编著的《守望语文的麦田》是该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王廷波,东北师大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博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吉林省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编委。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中发表论文多篇,著有教学文集《且思且行》。应邀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作公开课、学术报告,曾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
章节摘录
我的师傅赵晓燕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热情且直率,对我格外关爱。学校要求师徒每周都要相互听课,徒弟每周至少听师傅两节课,师傅听徒弟至少一节课。我最初的教学,就是先听师傅上课,然后复制到自己班级,一段时间后,当把各种课型都听全了,才敢按教案和自己的想法上课。学校的教学检查督导很严格,校长和主任等领导经常听老师的常规课,推门就进,搬一个小凳坐在教室后面,听说有的年轻老师由于紧张,讲着讲着就忘词了,涨红了脸被“挂在黑板上”。据年级组的老师讲,领导一般爱听两种人的课,一种是不太放心的,一种是重点培养的。我暗自庆幸,从没有领导听我的常规课,那一定是对我放心。 每周三下午的年级组集体备课,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总能让我们这些后生们感到小小的语文课本里,还真有大文章可做。我总有《少年闰土》中作者描写的那种感受:他们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所不知道的。在语文的世界里,我是一个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孩子。每次备课,年级组的特级教师辛绍先、刘双奎等老师经常提出一些让我们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我至今还记得:为什么叫“草船借箭”,而不叫“草船骗箭”;《十里长街送总理》第1段写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灵车,焦急和耐心不矛盾吗;“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与“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是不是一回事?……年级组的教研氛围很浓,老师们经常为探讨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这在无形中给了后辈们很大的影响。 两个月后,学校要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当时学校有两个教师培养工程,教龄不到5年的每年要上青年教师汇报课,由师傅帮助备课。还有一个是“希望之光”工程,有一定经验并具潜质的教师才能进入,目的是培养学校的教学骨干。赵老师说我语文功底还不错,帮我选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备课,我获得了赛课的三等奖,这对于新教师而言已非易事,但赵老师却为我没能被评上二等奖而耿耿于怀,还几次和教导处宋喜荣主任讨论课的得失。印象很深的是,我当时在处理课文时,由“毁灭”切入,先讲圆明园是如何被英法联军毁灭的,然后再讲前面的部分,宋主任是著名的教学专家,他认为这样讲不太符合正常的逻辑顺序,先讲“毁灭”势必破坏了圆明园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回头无论怎么讲圆明园的“美”都显得不舒服。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