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作者:黑纪文,张璐 著 页数:238
前言
作为电影和话剧《郭明义》的编剧,回想起与郭明义在一起的日子,心里还有许多话要说。因为我感觉到,郭明义的事迹远不是一部电影、一台话剧能够表述完整的。 英雄让人敬佩,并不完全因他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还有在困境中的乐观。 第一次与郭明义见面,是在他工作的齐大山铁矿的最底层。时值隆冬,地表温度降到零下17摄氏度,海拔-150米的露天矿底,比地表温度低5摄氏度,那就是零下20多度,整个露天矿就是一个4平方公里的大冰窖。我下车不到5分钟,浑身那点热气就荡然无存了。更可怕的是,4平方公里的大铁矿,连个避风的地方也没有。我对郭明义说,你是干部啊,是完全可以坐办公室的公路管理员呀! 郭明义吹起哨子,巨型电动轮汽车在他的指挥下,沿着平坦的公路平稳地驶过。郭明义很风趣,他说:“我要不是干部,这些大型汽车能服服帖帖地听我指挥吗?”看我冻得发抖,郭明义让我进电铲驾驶室里暖和一会儿。司机师傅告诉我,郭明义每年都要在这个环境里度过4个多月,这样一千就是14年。 都说人往高处走,他的工作却是越干越基层、越干越艰苦。郭明义在鞍钢工作28年,从一个普通的转业军人,自学考上了国家干部,而后当过翻译、党委干事、车间人事工资员,最后定位在了公路管理员的岗位上。 追寻郭明义的心理路径,我找到了两个字:踏实。 在部队,原本想开汽车的他,却被分配到炊事班,当了一个炊事兵。于是,他就踏踏实实地当好这个“伙头军”,在炊事班,他洗的菜最干净,他煮的大糙子粥最可口,他为连队喂的猪长得最快。不是爱开汽车吗?没关系呀,他利用业余时间自修汽车技术,一年后当他回到汽车排时,技术考核得了个第一。让部队首长对他刮目相看,服役5年,连续5年是五好战士。 从部队回到地方,他在齐大山矿当了一名司机,当上团支部书记,他所领导的团部是鞍钢先进团支部。他爱学习,在别人休息打牌的时候,他学习文化课,考入中央党校,取得了大学学历,成为一名自学成才的国家干部。 从握方向盘到坐机关,从车间普通职员到工作翻译,直至下基层管理公路,郭明义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扑下心,踏踏实实地干。“踏实”成了他构建人生大厦的基石。 写先进人物,我可以说是个老手了。以往,在采访先进典型过程中,往往会听到一些负面的反应,比如,某某先进典型的人为拔高,某某人物先进事迹的含金量掺假等等。而我在鞍钢期间遇到的被采访者,无论是干部、工人、邻居,还是小饭馆的老板,甚至连出租汽车司机,一提到郭明义,嘴里说出来的都是一个字——服! 回眸郭明义走过的道路,他所做过的一切好事都可以用“平凡”二字来概括。 论捐款,他比不了那些大款,20年来捐款累计12万,说起来还不如一个大老板一次的捐款额,可是,所有的大款对郭明义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因为郭明义捐出的比自己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多。 说到物质生活,这是当代人最难战胜自我的实际问题。郭明义几次把自己家的电视机送给别人,从妻子手里“借”钱甚至把午饭钱节省出来,捐助贫困学生。他3次让出住房,一家人至今还住在不足40平方米的单间里,这一点他自己都难自圆其说。在一次座谈会上,面对作家、媒体、领导、亲友的追问,面红耳赤的郭明义说出一句让所有人都瞠目的话:好多人都问我为什么。为什么?党章不是没有改吗?我这么做,不就是按党章做事吗?一个党员按党章做事还用问为什么吗?如果非要问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在座的领导被他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感动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变了,而郭明义同志还在遵循着党章前行着、实践着。这就是郭明义,一位按党章做事的普通党员。 采访的顺利,出乎我的预料,好像所有的人都想说说他们心目中的郭明义。我在齐大山矿区粉碎车间,找到了郭明义的“发小”李树伟,他与郭明义同龄,同年参军,在同一矿区工作。郭明义的好多事迹都是通过他发掘出来的。采访他,不用启发,他就滔滔不绝,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我说请他吃饭,李树伟欣然接受。走近饭店,他对周围的工友说,这是来写郭明义的剧作家,工人听了,端着饭菜围拢过来,主动向我介绍郭明义的事迹。于是,我又多点了几个菜,听他们聊郭明义,就是这次午饭桌上,我听到郭明义从“郭大傻”到“郭大侠”最后成为“郭大使”的故事。 最初,郭明义悄悄为贫困学生捐款,把自己家的电视偷着送人,事情传开以后,许多工人都说,这个人有毛病,傻。也有人怀疑他的动机。更有人说,他坚持不了几天,最多一两年,他自己就捐不动了。还有人想试试郭明义到底傻到什么程度,找他哭穷,说自己连件像样的工作服都没有,郭明义听了,二话没说,把自己新上身的工作服脱给他,没想到,这个工人把新工作服卖掉喝酒了。事隔半年,郭明义又把一套叠好的新工作服送给那个工人,说你那套衣服又该换了吧?那个工人迎着郭明义真挚的目光,当着他的面,抽了自己两个耳光。说到这儿,一个工人低下了头。他对我说,那个人就是他,他现在已经是郭明义爱心团队的一员了。就是这个人,在郭明义的影响下,也开始参加无偿献血和资助贫困学生的活动。“人心都是肉长的,咱们赶不上老郭,也得差不多吧。”这就是“郭大傻”的感染力。 由于郭明义30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做好事。他每年都能接到上百封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信,有些人接受了他的资助,有些人甚至都没见过他的面。矿区人开始重新审视他的行为,觉得这个人身上有一种仗义的风骨。于是“郭大侠”这个称号取代了“郭大傻”。 当郭明义走上人民大会堂的讲台,面对全国人民畅谈自己学习雷锋的亲身体会时,鞍钢集团已经成立了一个5700多人的“郭明义爱心团队”。郭明义成为“爱心大使”,郭明义的精神成为鞍钢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 郭明义的物质生活是拮据的,可是郭明义的精神生活是充实的。 郭明义这个重大先进典型的出现,不但在广大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了社会理论家的关注,这样一个重大先进人物的出现,有着其特殊的原因。 首先,他的成长不是偶然的,这与他成长的环境有着直接关系。郭明义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矿工,60年代曾经因为抢救落井知青成为著名的工人英雄,曾经接受过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所服役的部队,是爱民模范刘英俊生前所在的部队,所有这些都对他的成长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郭明义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他完善自我的定力。面对世俗的目光、质疑,他依然故我,坚持不渝。当然,郭明义也曾经遇到过一些使自己尴尬和伤心的事,他也曾经动摇过,甚至想放弃,但是,当他权衡自己走过的道路,再三思考自己的选择时,他还是沿着自己认定的道路走了下来。 第三,许多人都关注着郭明义对自己幸福观的界定。在采访中,我几次与郭明义谈到这个话题,我问他,你的住房很小、你的生活很简单、你的经济收入很低,还要资助别人,这就是你的幸福吗?郭明义说,房子的大小能决定住起来舒服不舒服,但是决定不了幸福不幸福;收入高低能决定你物质生活的奢华与简单,但是决定不了你的心情舒畅不舒畅;工作环境优与劣能决定你的条件好与坏,但是不能决定你能否把工作做得优秀。 说到助人为乐,郭明义不想多解释。他说,当你伸出援手帮助别人的同时,你就会产生一种崇高的快乐。说到这里,他像一个介绍自己产品的推销员对我说:“你经常试一试,帮助别人确实很快乐。这一点,只有坚持,你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已经在全国深入宣传两年多了,他的先进事迹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重大反响,特别是广大的青年群体。他们对郭明义的事迹,从怀疑到认同,从陌生到敬佩,使学习郭明义的过程成为每个人灵魂被感动和净化的过程。现在,郭明义的“微博”点击率已近800万,而且完全是青年人。郭明义的精神只有深入青年,才能产生强大的社会动力,同时也说明,正气要靠我们去弘扬,青年要靠民族的精神去引导。
内容概要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这是2010年度感动中国对郭明义的颁奖词。黑纪文、张璐编写的这本《郭明义故事》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他的先进事迹。
作者简介
黑继文,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创作部部长。创作话剧二十余部,电影电视剧百余部(集)。话剧《那一年,在夏天》《郭明义》等作品,先后六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电影《潘作良》《郭明义》分别获华表奖提名、华表奖。 张璐,大学教师,曾担任多家大型文学网站的评论员和版主,写有专业评论二十余万字,并著有《囚犯到明君——汉宣帝》一书。
书籍目录
序第一篇 好人仁义传家行善有方不忘本分年少义重志在军旅意外“入伙”如愿以偿淬炼成钢信仰危机重塑意志第二篇 风雨无阻脱颖而出临危不乱事有转机意外机遇国格高贵公私分明筑路深情守望平安侠肝义胆第三篇 大爱无疆忘我奉献传递希望儿女盈门一腔热血百川汇流万用细胞星火燎原众志成城携爱同行依然故我踏实守望附录 郭明义光荣榜后记
章节摘录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那时,一个湖南矮个子青年也怀揣建设祖国的梦想来到鞍钢,无奈个子太矮了,上不得生产前线,只能站着开推土机,但他也没有因此放弃。这个青年就是雷锋。 由此可见,奉献、宽容、团结是那时候齐大山的主旋律,是融进每个人骨血中自然而然的事情。环境造就人,幼年时代的郭明义就成长在家属区这座大幼儿园中,虽然没有专人教、专人带,但有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以及同龄小朋友的比学赶帮。 反观现在,一个月动辄几千块的入托费,英语、钢琴、科技启蒙的专业老师,培养出来的孩子却越来越骄纵和脆弱。岂止如此,家长还要担心宝贝是否会被一部iPad轻易拐走,人与人没有沟通交流,只是面对日益浮躁的社会和冰冷的“智能”机器。 我们的教育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是个人的难处还是社会的隐痛? 童年时代的郭明义,已经变成一个“小好人”,没让郭洪俊夫妇失望。 但一个学龄前的孩子做好事,能跟国家民族振兴、社会道德提升等等高尚字眼儿挂钩么?很显然不能。孩子毕竟是孩子,动机单纯得很:受到表扬以后心里暖和、舒服。 如果不信,可以现场实验:随便找个年龄不大、心灵纯净的小孩子,拍拍头,夸夸他,“怂恿”他做件好事,不用多大的贿赂,一样能办成,而且办得漂亮。人性本善的命题与时代没关系。 回过头来说小郭明义。他在齐大山矿工家属区最早出名,是因为送水。那个时候的采矿前线除了石头就是石头,完全要靠人工,而且没水没电,距生活区十几里山路,所以孩子们就自发去给家人送水。在这其中,唯独小郭明义送的水最受欢迎——因为是甜的。 每次他都抓上家里一大把糖放进水壶里,拿给前线上工的叔叔伯伯们喝,久而久之,能喝到小郭明义的水,也变成了一种享受。表扬之声不绝于耳,小郭明义心里美呀,回回都能笑得小脸红扑扑。 但问题很快就来了:那个时候物资贫乏,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没了糖票的话,就要等下个月才行,这不是靠劳动或者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头几天还挺甜的水,过不了几天味儿就淡了,再用不了多久,就完全退化成普通白开水。因此没等别人喝出来,小郭明义脸上已经挂不住了:要是让叔叔伯伯们发现他做事一天不如一天,那多臊啊! 这么小的孩子的想法里,不能说没有一丝虚荣的心态,但更多的是郭家仗义、重信用、讲荣誉的家风传到他心里了。在这个时候,家长的教育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是鼓励他爱慕虚荣还是知难而退亦或是另辟蹊径呢? 郭洪俊没有责怪儿子“败家”,当然,没有糖的问题他也解决不了。不过他还是连声称赞儿子做得对,家里有了好东西,就是要跟别人分享。 小郭明义听后转了转脑瓜——对呀,为啥非得盯着糖不放呢?好东西又不是只有糖吧?何况论到泡水喝,有很多东西比糖专业多了。 比如说:茶叶。 于是,他拿了家里的茶叶开始学煮茶水,而且还扩大了“业务”范围,提高了服务质量。茶水不仅有一股清香,而且还能煮很多壶。可即便是这样,茶叶的开销也很惊人,小郭明义没乐两天,又开始发了熬。 这次,奶奶出面了,她把供应给自己的茶叶送给了孙子,及时补足了数。好事一旦做了就不能兑水,送佛送到西是老郭家的信条。 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给了小郭明义很大的启蒙,让他明白了做好事也要讲究方法,不是心血来潮,随便从家里抓把糖扔进水壶里这么简单的事儿。要动脑筋,把好钢使在刀刃上,才能行之有效地帮助更多的人。 后来的1975年冬天,海城7.3级大地震,鞍钢离震中不远,震感非常明显,人们都不敢回屋睡觉,只能在外面受冻。已经是个大孩子的郭明义又挺身而出,组织家属区的孩子义务奉献。那时候他就发明了三招:一是把烧热的砖头裹在布里,代替手炉给大家取暖;二是两人共用一套棉大衣,轮换着穿,没穿着的就暂时跑圈;三是组织“夜查大队”,防止野狗进人无人看守的房间搞破坏。这些办法受到了周围叔叔阿姨的一致好评。人们见着郭洪俊夫妇,开口的第一句话都是:你们家老大,真仁义。 行善积德光有心不行,更要用心。而行善积德后不图回报,更是培养品质中重要的一环。对此,郭家上下也没少费心教育。 郭明义的奶奶是远近闻名的接生婆,那个时候接生孩子少不了得给个红包,但老太太从来没收过。不仅如此,等到产妇下奶的时候,还会主动从自家里拿去一筐鸡蛋作为贺礼。 郭洪俊的做法则颇有些现在“虎爸”的意味,只要郭明义敢往家拿东西,那就少不了一顿柳条暴打。他的理论是:小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差,对于说教往往记不住,唯有身体上受了苦,才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这在现在看来未免太苛刻,可在当时没人觉得奇怪,不由得让人感叹社会发展了,道德底线却降低了…… 叶景兰从未对孩子上演过“武戏”,但对孩子“施恩莫望报”的教育则更加细微。有一次小郭明义在路上捡到一双破袜子,想想修补以后还能用,就拿回家了。叶景兰知道后,硬是盯着孩子一路返回,把破袜子放回到了原处。 叶景兰的理论是:老天要是真想报答你,早把袜子送家门口了,在外面捡的,不问自取是为贼也。平日里再怎么做好事,也不能成为任何时候对自己放松要求的借口。这些东西她说不出来,但确实做到了。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郭明义,很快就有了“仁义”的风范和名声。大方、聪明、严于律己、重视信誉,这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 转眼到了1967年,郭明义到了上小学的年纪,脱离了“幼儿园”的温室和家长的庇护,加上慢慢开始懂事,“行善有方”四个字,也遇到了一连串的考验。 ……
编辑推荐
郭明义,1977年参军,1980年入党,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历任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先后任矿用大型生产汽车驾驶员、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车间统计员兼人事员、英文翻译等。郭明义曾先后获部队学雷锋标兵、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2012年3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 由黑纪文、张璐编写的这本《郭明义故事》讲述的就是郭明义那难以历数、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