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作者:徐德明 著,舒济供 图 页数:365 字数:34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现代作家传记坊间已有多种,为何还要出这套书?和以往的作家传记相比,这套书有什么特色?我看有这么四点。 一是图文互动。这套书命名为“图本传记”,因为有大量的“图”。不是新画的插图,而是老照片。每本书的编写过程,编者都花费很多精力去搜寻有关传主的各种照片资料。这套书在“图”这方面是下了大工夫的。照片在书中不是文字的附庸或者补充,而是经过精心的编排,其本身就构成书的主干部分,和文字同等重要。图与文互动映照,互为阐释,更生动也直观地叙说传主的生平。那些斑驳陈旧的老照片不光为了“好看”,也是为了制造浓厚的历史现场感,给人某种冲击,加上文字的点拨,读者就愈加真切地感受到传主及其所处的时代的那些情味。 二是回归日常。和常见的以褒扬颂赞为主的评传不同,这套传记更注重把作家看做是特定时代中有个性的生命体,是“人间的”作家,而不是超人。编者不拒绝传主的日常表现、逸闻琐事,格外留意捕捉一些生活细节、性格侧面,甚至某些独异的品性。这会和我们通常对这些作家的认识有些“落差”,但阅读的兴趣反而由此生发。即使鲁迅这样的大作家,也不见得老要对他仰视,有时采取平视,会让人觉得亲切,能触摸到他生活化、人情味的一面,也就可以更放松地走近文学巨人。对传主的生活与心性的描写越是具体而丰富,也就越有利于对他们创作的深入了解,帮助读者进入作家的世界。 三是史家笔法。这套书虽然面向普通读者,却有厚实的学术支持,有史家的眼光与方法。编撰者都清楚意识到,现代作家传记的写作其实就是文学史研究的一支,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是前提,而且因为立足真实,还可以纠正或补充文学史之不足。这套书搜求与考证了许多历史资料,补正了以往文学史对相关作家评价上的某些偏失,丰富了对文学史的理解。丛书还吸纳了当前学界对相关作家研究的很多新的成果,显现出鲜明的学理追求。这套书既注重对传主创作生涯的轮廓勾勒,又有历史细部的体察,所唤起的是一种知性与感性的交织。读这样的传记能得到灵魂游历的快感,又有睿智的启迪。 四是优美可读。这套书各册出自不同编者之手,他们都是有建树的学者,彼此风格不同,共同的都很注重和读者平等交流,用比较平实而活泼的笔调去引领读者。-这种图本叙述方式既是文学的,又带有浓厚的“科普”特点,文学史研究专深的成果在这里终于转化为平易诱人的传记论说。这套书总让读者感到一种亲和力,仿佛可以和编者一起,在令人心旷神怡的传记林苑中游逛,触摸那些现代作家非同寻常的生活轨迹,体味他们的苦恼与欢乐,思索他们的经验与忠告,细察各种人生况味,增加生活的见识与乐趣!和那些作家“约会”,不但加深了对他们创作的理解,还能感受某种精神的提升,对应我们自己的生活,也许可以在迷惘中得到启示,寂寞中领略抚慰,失意中获取鼓舞。 现代文学已经成为一种“新传统”。作为文学传统的相当重要的部分,是一代代众多作家的创作积存,保留着社会群体的共同记忆。其中一些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成为经典,占据着传统中显要的位置,对后世产生持续的影响。无论承认与否,现代文学“新传统”已经成为某种常识,或某种普遍性的思维与审美的方式,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为何需要阅读现代文学?就因为这是宝贵的资源,因为它在规范和制约我们的思想与感觉,我们必须了解“新传统”,不断从当代的高度去阐释“新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现代作家传记,了解现代文学作品,就是认识与理解“新传统”的一种需要。阅读现代作家传记,可以拉近我们与现代经典的距离,更可以具体感触已经过往的那个世纪的风云,体验前辈先贤的精神气度。从传记角度去理解和阐释“新传统”,也就是这套图本传记的编撰宗旨吧。 几年前,我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过一本《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作为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我在前言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表示我对传记阅读的期望。现不妨转录于此,贡献给读者,特别是接触到这套书的年轻的朋友们: 读传记常常让人陷入沉思:我们该怎样设计自己的人生?从杰出人物和成功者那里吸取经验,可能是最好的途径。年轻人大概都有自己的偶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充实而有意义,不妨就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偶像的选择不是追逐时尚,而是取法乎上,把那些真正能在思想、智慧和人格上不断激励我们、完善我们的人物,作为精神上的良师益友,学习的榜样。青少年时期多读一些杰出人物的传记,在接触人类精神高端的过程中张扬我们的灵性,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那会终生受益。 这就如同英国思想家培根所说过的:“用伟人的事迹激励我们,远胜一切的教育。” 2010年5月5日于京西蓝旗营寓所
内容概要
这本《图本老舍传》由徐德明著,命名为“图本老舍传”,因为有大量的“图”。不是新画的插图,而是老照片。《图本老舍传》的编写过程,作者都花费很多精力去搜寻有关老舍的各种照片资料。这本书在“图”这方面是下了大工夫的。照片在书中不是文字的附庸或者补充,而是经过精心的编排,其本身就构成书的主干部分,和文字同等重要。图与文互动映照,互为阐释,更生动也直观地叙说著名作家老舍的生平。那些斑驳陈旧的老照片不光为了“好看”,也是为了制造浓厚的历史现场感,给人某种冲击,加上文字的点拨,读者就愈加真切地感受到老舍及其所处的时代的那些情味。
作者简介
徐德明,1956年生,扬州人,歌哭于斯。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发,稍窥文学的古今演变脉络,略探其雅俗堂奥,从扬州评话到当代前卫小说,处处关心,间有涉猎,一无成就。研究老舍,心有戚戚,所著《中国现代小说的雅俗流变》及现当代文学研究、批评论文,偶被学界同仁提及。行走在文学/文化研究的途中,兴味不减;置身子时下学术体制之内,“浑然不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末代旗人
一、三岁失怙
二、母亲
三、读书习文
第二章 新旧之间
一、“做事”与“五四”
二、世俗与宗教
三、嗜好与爱好
第三章 英伦记略
一、起居、饮食、衣着与东方学院
二、读书、写小说
三、译事
四、新加坡与《小坡的生日》
第四章 家山湖海
一、全家福
二、教授与职业写家
三、老牛破车
第五章 八方风雨
一、“文协”
二、“文牛”
三、“旧雨”和“新知”
四、美国栖迟
第六章 京华风云
一、开会
二、持续与自主
三、养花与看画
四、茫茫末世人
后记
章节摘录
老舍出身于晚清旗人家庭,1899年2月3日(农历戊戌年腊月二十三,那天是送灶的日子)诞生在北京新街口南大街小羊圈胡同(现为小杨家胡同8号),取名庆春。父亲舒永寿,母亲马氏,庆春是小儿子,他大姐此时已经出嫁。舒家编属正红旗。 从历史来看,我们不可将旗人与满族人等同(旗人不仅包括满人,还包括加入旗籍的蒙古人、汉人等),辛亥革命以后没有了八旗军籍,旗人的等级身份消亡,满族的族裔身份依然合法存在,只是生活境况大不如前了。“旗人”和“民人”(即汉人,加入旗籍的汉人除外)是清朝人的两种迥异的身份,清帝国是八旗先人创立的国,民人身份普遍低于旗人,朝廷对待两种人的法律与衣食俸禄都不一样。进人民国时期,江山已经不再属于旗人,改称民国,低于旗人一等的民人有了名义上属于“民”的“民国”。民国初期的一二十年内,刚刚失去了政治经济特权的旗人生活极其艰难,虽然民人生活未必得到普遍改善,但比较起来,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心理方面都要比旗人好过一些。 老舍一出生就赶上了变法改良的年头,旗人的既得利益受到了威胁,可谓生不逢时。改变“铁杆庄稼”的生活待遇的言论已经威胁着身在八旗的人们,《茶馆》第一幕的众多旗人,在变法刚刚过去的日子里,都有着惶惶然的感受。紧接着就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老舍的父亲在与八国联军的巷战中阵亡。老舍出生于军人世家,但到他长大成人,已经没有朝廷的军事责任需要承担了。他晚年写作的《正红旗下》,既可作为自传,又可当做一个族裔与王朝的衰败史。童年的老舍是末代旗人,他的少年与青年阶段,是摆脱与超越清朝遗民身份、成长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记下了旗人遗民的形象和心路历程,同时他也不时地想着满族人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一、三岁失怙 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语境,理解他的精神历程,而后才能把握他创造的那个文学世界,我们不能把老舍的生活和作品分割开来。那些源自老舍生活语境的图片历历再现了他的文学与文化世界。老舍的文学世界情感丰沛,但在作品中表现得很有节制。因为父亲在童年生活中的缺位,老舍在情感上与母亲的联系更为紧密:少了别人通常由父亲给予的精神支持,老舍更倾向于精神导师的寻找。母亲是最好的老师,童年、少年引导他向善的还有宗教界人士,青年时代他参与教会活动、服务社会。尽管幼年失去了父爱的“怙恃”,老舍却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保持着一颗爱心,日后把这颗爱心放大,体现在抗日战争中对“文协”工作的奉献,20世纪50年代对新时代的平民生活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他一生对生活的巨大热情。 若是出于对老舍的崇敬,人们追思他的父母,却发现除去老舍写的《我的母亲》,其他关于他的父母的文字资料很匮乏,图片影像资料更是缺失严重。一百多年前西方来华的传教士的印刷品上就印有各种西方伟人的照片,上个世纪初上海滩上的红倌人的照片已经上了杂志,20世纪20年代洋太傅庄士敦身着御赐的貂皮褂在宫中照相,但是这项技术在中国为平民家庭所用却很晚。今天欲撰述上个世纪早期的生活,若非生于豪门且为知识界中人,身为平民而没有特殊因缘,则难以找到他们的照片。上世纪40年代,老舍在昆明西南联大,与一批知识分子共同度过了七八十天,仅仅留下了一张合影。吴晓铃先生曾感叹:“当时照相是真正高档奢侈活动。”1900年老舍的父亲死于与八国联军的交战中,当然不可能留下旗装卫戍的照片,连在民国生活了30年的老舍母亲也没有留下照片。也许老舍母亲做寿时拍过照而没能在战争中保存下来,老舍为老人祝寿唱大戏、放电影而不拍小照似乎不合情理,除非老太太有什么忌讳。对这个缺憾的弥补,就只能依赖于背景或相关材料,只好请读者将对文字的想象转变成画面了, 近代中国与帝国主义入侵的冲突、战争造成了老舍生活中父亲的缺位。老舍是老儿子,父亲舒永寿是护军,担当拱卫京师的职责。父亲和旗兵们在京城里与八国联军交战的时候,他才一岁半。1900年8月15日,正当壮年的舒永寿在战争中受伤致死,入殓的棺木中只有其生前穿的一双袜子和一副裤脚带。老舍对父亲肖像的记述源于父亲进入皇城的腰牌上的字迹:“面黄无须”。中年老舍自述:“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从他的中年照片可以想象得出其父舒永寿的容颜,也可以从正红旗护军译大典时所着礼服想见其当年的军仪。父子面容相似,而命运在六十多年后也水火无情的轮回:父亲死于战火,他则跳太平湖溺亡。父亲去世前后的年头,正是老舍《茶馆》《断魂枪》《神拳》这些作品中人事与生活的语境。在这些人事的叙述过程中,幽幽飘荡着老舍父亲的一丝气息。P002-005
后记
我于1977年考进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二年级时才认真读老舍,从《骆驼祥子》开始,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那时找不到全本的《骆驼祥子》,托同年考取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扬州人朱强,请他复印1949年前出版的《骆驼祥子》的后三章,这才看全了。又请现已故世的老师陈孝直先生,从仅对教师开放的图书馆特藏室中借出晨光版的《月牙儿》《微神》,看得如饥似渴。 《老舍文集》第一卷的出版已经是1980年了。在此前后。老舍著作的单行本亦有出版。那时候在扬州买书,能够排一二百人的长队。买书多了,几个同学渐渐与书店的营业员们熟悉了,每周四等候在新华书店柜台前,看进了什么新书,抠出有限的师范生的生活费(14元)买回新书,古今中外的乱买一气。那时,一块钱能买300多页的书。我买的书,作品多于理论,所以至今读作品的兴趣比读理论大得多。每见到新出的老舍的书,必定买下,常常将瘪瘪的口袋变得空空如也。反正回家有父亲供给饭吃,一两个月才看一回电影(带薪读书的同学请客占了一半),洗澡理发之外,没有任何用项。读书替代了其他方面的要求,顺承了多年禁锢压抑的环境,竟也没有痛苦的感受。父亲的工资不高,养一大家人,非但不责备我花钱买书。还给我订了《人民文学》和《文艺报》(那时是比较薄的刊物)。现在已经不大记得《文艺报》上的理论探讨,可见不是研究理论的料子;《人民文学》上发表的新时期初的重要作品都有印象,最喜欢的是分三期连载的老舍的小说《正红旗下》,看到戛然而止处。久久地不能排除失落感。而今想起那一段时光,更有一种失落:父亲生病到辞世的日子里,我怎么也无法写这本书,材料准备了两年,就是无法写下去。父亲走了,从他的遗物中翻检出我研究老舍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油印稿和第一次参加老舍国际讨论会的论文,原来他都仔细收藏着!老人家从来没有和我说过老舍,只是看过我编写的《老舍自传》。可这30多年,父亲都在注视着我的学业,老人家一辈子也没有多少叮嘱的话。 毕业前,写了关于《断魂枪》的文章,也不自命是研究,只是因为被深深地打动。李关元先生看了。鼓励过一番,于是读老舍更起劲了。5000多字的《断魂枪》,读了不下50遍。30年后,才将这篇文章修改整理发表。我到大学教书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末,在第二次老舍国际讨论会上才进了老舍研究的圈子。这圈子里的人多多少少地受老舍人格感染,大家都是朋友。 关纪新兄将写《图本老舍传》的工作转托给我。舒济先生送我她编辑出版的摄影图册《老舍》,只说近千幅图片任我选用,徐炯为我扫描图片付出了劳动。温儒敏先生组织这套书的撰写,在白洋淀开中国现代文学会理事会。见我暴瘦,他建议作生化检查;老舍110周年诞辰的会上再见到我,他并不催促,只是关心我的身体如何。此后又是父亲的病,一晃近三年,出版社负责图传出版的编辑换了两位,对我超过时限也一再宽容。今年暑假放弃几次旅游的机会,四五十天内每日在电脑前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完稿前就头晕,写成后腰背疼痛快一个月了。在那些“玩命”的日子里,双目失明的85岁老母亲一再问:“还要写多久?”老人家心疼。 虽然研究老舍多年,但没做出什么成绩来。要论作老舍的传记。学者中比我更有资格的应不少于五位。仅说张桂兴兄,朋友中没有谁比他更熟悉老舍的资料,这次写作简直离不开他编的《老舍年谱》。舒济先生的摄影图册《老舍》,更是一座展开老舍文化批评与研究的富矿藏。一般地看看那些照片,倒也不觉得惊奇,一旦要采用,突然发现它们向我展开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所以。我没有随意地在书中用这些图片,而是在某种文化逻辑支配下组织与阐释它们。要说这本传记有什么特点,那就是材料中根本没有什么“秘辛”,所以追求耸人听闻效果的读者大可不必看,敝帚自珍的是其中有我的文化批评逻辑。这种逻辑也决定了书的结构,全书六章总体上按照时序,但是每一章内部却常常胀破了本章的时间限制,每一节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板块来理解。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有许多关于老舍的思考,本来应该写成论文,现在都囫囵地处理成了某一节。所以;它的首选读者应该是作学位论文的年轻朋友,读仔细一点,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系列的研究论题。我的希望是:年轻的朋友们可以深化我的理解与思考。 书中的老舍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个在20世纪中不断地在困顿中挣扎奋斗的知识分子。老舍一生中一再地陷入“困顿”,又屡次地突破它,并取得巨大成就。最后一次陷入暴力的困顿,挣扎的结果是玉石俱焚,老舍的肉体消失了,他的精神变成了一种对人类的警示。他的困顿与挣扎是对20世纪中国文化的特殊展示与阐释。这本书如果能够稍稍展示这种价值,我愿足矣! 这本书是我的学术生命中研究老舍的印迹,这“赶”出来的成果粗糙了一点,在治学30年的生命中,仍是重要的一部分。明知此生做不了多大的事情,有这一点小小的积累,也不便妄自菲薄。 徐德明 2011年9月初写于安徽师范大学镜半塘湖斋
编辑推荐
这本《图本老舍传》由徐德明著,全书六章总体上按照时序,但是每一章内部却常常胀破了本章的时间限制,每一节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板块来理解。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有许多关于老舍的思考,本来应该写成论文,现在都囫囵地处理成了某一节。所以;它的首选读者应该是作学位论文的年轻朋友,读仔细一点,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系列的研究论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