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长春 作者:张华毓//胡兰 页数:277
内容概要
本书理论篇包括论文13篇,分为三章:朗读的意义与目的;朗读的技巧与策略;朗读中的感情与感受。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阐述了:课改新时期如何转变朗读观念;结合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深入分析朗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升的重要意义:依据课程标准中相关目标要求,对典型问题进行归纳探讨,深入浅出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实践篇中所选案例,既有白话文朗读的教学设计,又有古诗文吟诵的教学设计。白话文朗读设计涉及的课文范畴相当丰富,因此笔者按题材的不同又分成了写人篇、叙事篇(寄情篇和喻理篇)、散文篇和神话篇。老师们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按图索骥,各取所需。
作者简介
张华毓
在读硕士,小学高级教师,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市百名师德优秀教师,清华附小“主题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独立编写国学经典系列丛书中的《国学与识字》部分,参与编写《新教师的五十个第一次》,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理 论 篇 意义与目的 浅谈小学生朗读习惯培养 尽显读之魅力,激活语文之美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朗读教学 学生喜爱的朗读形式能激发“阅读兴趣” 让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永恒 浅探低年段朗读教学 技巧与策略 引领学生热爱朗读的有效策略 浅谈窦桂梅老师《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朗读教学 挖掘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让朗读真正与语文教学相得益彰 感情与感受 于“柳暗”处觅“花明” ——浅议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指导 用朗读拨动心弦,让孩子的心灵“说话” ——《再见了,亲人》朗读指导例谈 借朗读,开启学生的语感之门 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篇白话文篇
章节摘录
拖长声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全班同学齐声朗读的时候,就出现了“听取蛙声一片”的现象。另外,表现出来的一个极端现象就是低年级学生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候,笑话也就来了。因为低年级学生掌握的生字不多,朗读时这个字不认识,那个字读不准,这个字刚想起来怎么读,朗读时的标点符号停顿又忘了诸如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只是埋怨学生识字量不够吗?不可否认,识字量确实对朗读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低年级不就是从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更多的字,增强阅读语感的吗?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还要将我们的思维拉回到朗读中来 高年级的学生朗读情况是不是要比低年级的学生好很多呢?其实,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优点,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问题;大孩子有大孩子的优点,大孩子也有大孩子的问题。虽然高年级的学生朗读时,生字不再是朗读的障碍,但是由于朗读基础不扎实,朗读的效果依然会不尽如人意。而大孩子的自尊心又比较强,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些孩子就会羞于在同学们面前进行表达,不敢去练习和展示自己的朗读,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朗读好的同学,越来越好;朗读水平不太理想的同学,也会和同学们的差距越拉越大。这该怎么办呢? 三、解决方案 (一)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所在。对于朗读兴趣的培养,要从低年级的学生抓起。低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时间比较短,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对于朗读也是一样。低年级学生对于朗读最大的兴趣集中在一些短小押韵的儿歌上,所以我们的教材中选取了很多韵语课文,教师就可以用这些韵语课文作为突破点,让学生熟读能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