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长春 作者:徐斌//颜邦逸 页数:244
Tag标签:无
前言
历史,是已经逝去的社会生活的总和,而逝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又总是前后连续——的,不顾前便不能知今,更不能瞻前。所以,鲁迅先生有言:“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测将来,洞若观火。”(《鲁迅全集》第四卷) 历史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类的生活史、奋斗史、发展史,就其本质的主导方面而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从历史哲学的层面来看,“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如此认识,中国的古圣先贤早有滥觞,只要在古籍中稍加搜寻,就不难找到很多。“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易经》)“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学史。”(龚自珍《尊史》)如此等等,读来无不深受启迪。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的表述则更为激昂和切当:“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重视历史,历史不过是检验他的逻辑结构的工具。”(恩格斯《英国状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历史意识强烈而又有大量史籍史迹遗存的国家,目前正处于一个振兴的时代,历史对国人的现实意义,自不待言。然而,浩如烟海而又书之以文言的正史、杂史、野史和史论著作,很少有人能够通读。仅以一部《二十四史》或《资治通鉴》,若无旷日持久之备,寻常人莫敢问津。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些有见识的学者一直在积极地为广大青少年编写各种通俗历史读物,渐渐地蔚然成风,至今已有相当的积累,如(《上下五千年》等较为大型的历史读物也有多种问世。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电视台开办的旨在满足大众趣味的历史讲座,还有一些历史剧,都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收视率。一时之间,兴起了一个温度不低的“历史热”。无疑,这对于普及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意识都大有裨益。 当然,如此规模宏大的文化活动不可能尽善尽美,一无疏漏,存在某些不足也在情理之中。众所周知,“每个新的一代都必须以自己的方式重写历史”,每一次重写历史都是承续这筚路蓝缕的一环,但是我们有责任尽全力跨越疏漏的草创阶段,奉献给炎黄子孙有关本民族发展脉络的最好的读物。 基于这样的宗旨,我们首先将自己的叙说视为历史的还原和本来面目的恢复,坚决屏弃“戏说”或“演说”式的眩惑。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颇大。历史不可能重演,记载史实的文献零碎而各有其选择性。为了把一件史实叙说得清楚而完备,我们往往不得不参阅多种史料,反复对勘、比较、分析,然后将最接近史实的文字以现代汉语表述出来。在这部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主要以《二十四史》为底本,辅以《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系列史籍,参用历代笔记野史,择善而从。即便是以某一人物传记为主的故事,我们也没有简单地将史书中形成的传记译成白话充数、一般都要爬梳诸书,并在“书”、“志”和其他相关人物传记中钩稽史料,加以充实。 其次,我们深知,历史是一个大的系统,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其间都存在着复杂而有机的联系。作为一个不断运动的进程,每一历史事件都有前因后果,决不能从中割断开来。所以,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尽量避免孤立地叙述一人一事,尽量避免儿童故事式的简化叙事或茶余饭后式的猎奇叙事。于是,读者才能看到这套丛书中囊括的一千多个倚伏钩连的故事。 再其次,记载历史事实的文献鲜不受撰史者、评史者的制约,一些有名的评议常被附在文献上,与之同在。这很容易造成重写者叙说的偏离和歪曲。显而易见者如《二十四史》传后的赞语,《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之类,这是较易于识别并处理的。而渗入历史人物与事件中观察角度、材料取舍和各种隐性评价,即所谓的文献的“选择性”,则是很难剥离和剔除的。历史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区别,常常就表现在这里。为此我们颇感踌躇,既不免效法李卓吾(明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李贽)与古人对话,又不能不勉力追随学术前沿的骏足,行文之间难免不呈露匆遽之态,唯望读者理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只有站在现在的顶峰,才能解释过去”,这是治史者的箴言,也是叙史者的高标,我们愿以此与同好共勉。
内容概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历史意识强烈而又有大量史籍史迹遗存的国家,目前正处于一个振兴的时代,历史对国人的现实意义,自不待言。然而,浩如烟海而又书之以文言的正史、杂史、野史和史论著作,很少有人能够通读。于是便有了这套《二十五史通讲》,《二十五史通讲:最无生机的王朝》为元、明、后金篇——《最无生机的王朝》。 《最无生机的王朝》以正说历史为宗旨,主要以《二十四史》为底本,辅以《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系列史籍,参用历代笔记野史,反复对勘、比较、分析,然后将最接近史实的文字以现代汉语表述出来,并在“书”、“志”和其他相关人物传记中钩稽史料,加以充实。旨在还原一个真实的五千年沧桑之通史,讲炎黄子孙一千余瑰丽多姿之故事。
书籍目录
遭遇惨败的对外扩张出使日本文永之役弘安之役占城之战三征安南大破缅国进攻爪哇元王朝对中国的早期统治爱民忠君治水观天通惠运河书画大师察必皇后诬杀忠臣狱吏狠毒大都暴动掘墓戮尸“锋位”风弱成宗守成皇孙聘师宫廷政变武仁授受从元仁宗到元宁宗恢复科举太后干政英宗即位邵庵先生南坡之变二帝争锋天历之变兴兵夺权伯颜专权伯侄反目智逐权臣开河变钞只眼石人红巾军起义征讨徐州自毁长城元朝覆灭与明朝立国和尚投军患难夫妻贤士来投如有神明渡江作战攻占集庆整饬军纪九字真言三路北伐智囊刘基鄱阳大战即位称帝功臣恭谨朱元璋勤勉治天下节俭爱民严惩贪官刘基执法严防宦官分封藩王道同冤死执拗御史赐死驸马特务统治与文字狱不言政事刺探阴事特务为相锦衣卫执掌廷杖禁楼苦读钱唐抗疏捕风捉影“吴中四杰”南北考生案大肆诛杀固皇权丞相擅权云奇告变贤明皇后元勋被诛剪除武将一网打尽装疯保命无罪被杀动辄杀人叔侄相残争天下培育太子议立皇孙大好人才成功削藩早有异志朱棣装疯擒贼擒王围攻真定夺取大宁自沟河之役坚守济南离间之计京城陷落殒身不恤壬午殉难牵衣索夫明成祖的文治武功《永乐大典》悲惨结局七下西洋出征漠北维护太子野心膨胀迁都北京“蒯鲁班”特务猖獗朱棣骤亡从明仁宗到明宣宗仁宗暴卒话中有话李溶告变御驾亲征武夫下场“土木堡之变”前后太监擅权草率出师皇帝被俘挺身而出拥立新皇保卫北京易储之议夺门之变于谦冤死罪魁授首无作为与有作为的两位皇帝后宫易主密育皇子再不临朝后继有人西厂始末帝妃继亡弘治中兴勇斗皇亲明武宗与大太监刘瑾弹劾“八虎”滥施淫威气焰熏天恶贯满盈皇帝称臣宁王造反平定叛乱擒俘闹剧嘉靖一朝四十五年大礼之争四铁御史青词宰相首辅宝座壬寅宫变父子贪婪夏言被杀庚戌之变大小丞相冒死上疏倭寇猖獗挥泪斩子荡平倭寇权奸倒台备棺上疏婉拒御史不徇私情历经三朝张居正内阁失和和好安边太监告状雷厉风行险遭陷害“夺情”风波前后不一气傲才高管教皇帝扳倒冯保身后之事明神宗治下的大明王朝国本之争“妖书”风波再起波澜梃击怪案痛打税监追缴谕旨党争之风回乡讲学关心国事收复台湾将计就计平壤大捷露梁大捷努尔哈赤创建后金统一女真含恨起兵萨尔浒之战攻克沈阳再破辽阳宫廷疑案与魏忠贤乱政红丸疑案移宫之案木匠皇帝暗害皇子“阉党”逞凶活人建祠“前六君子”“后六君子”民众暴动铲除阉党明军将士力抗后金广宁失守放弃辽西独骑出关苦心经营决不后撤宁远大捷皇太极即位宁锦大捷重返辽东日夜兼程反间之计忠臣入狱百年沉冤皇太极建立大清重用汉官“一佛”独尊被迫投降孝勇双全三征蒙古巨鹿殉国援救锦州松山陷落俯首称臣摄政为王加速明朝灭亡的大起义举旗造反诈降脱险荥阳大会潼关突围誓死追随书生造反烹杀福王奔袭襄阳三攻开封内部火并潼关失守大明王朝最后的日子节俭自律“枚卜”事件相继执政学贯中西宁武血战拖延误国捐助军饷自缢煤山李自成与吴三桂敬天爱民刑讯追赃书信劝降名妓圆圆出兵山海关石河交兵清兵参战
章节摘录
遭遇惨败的对外扩张 出使日本 早在元宪宗九年(1259),“东藩”高丽就已经臣服于蒙古,与高丽隔海相望的就是日本,而日本居然对强盛的蒙古无动于衷,连通好的使者也不派一个。这种情况让忽必烈很不满意。他不能容忍近邻中有一个不肯臣服的国家,又想得到日本的黄金(当时日本号称“黄金国”),于是在至元三年(1266)八月,派遣兵部侍郎黑的等人在高丽向导的引导下出使日本。黑的等人坐船刚到巨济岛,就遭遇巨大的风浪,船只无法前进,他们只得原路返回。 忽必烈急于使日本臣服,便在第二年的六月,再次派黑的出使,同时严令高丽人一定要把使臣送到日本。高丽国王害怕蒙古使者出意外,就把黑的一行留在高丽,单独派遣起居舍人潘阜等人带上蒙古人的国书前往日本。 当时日本处于镰仓幕府统治时期,掌握幕府实权的北条时宗派人把国书送到京都朝廷。忽必烈在国书中以威胁的口吻暗示日本人,如果不派使通好,就要对日用兵。蒙古兵的威名尽人皆知,日本满朝公卿大为惊慌,一连商议了六天也没有商议出个结果来,最后决定由宰相(参议)执笔草拟复牒。复牒写好后,朝廷派人送到幕府。北条时宗却认为,蒙古人的国书中有不少失礼之处,比如把日本国王称为“小国之君”,不如不做答复为好,于是把复牒扣住了。 黑的等人又白跑了一趟,这让忽必烈很恼火。但忽必烈不死心,于至元五年(1268)十二月,第三次派遣黑的等人出使日本。这一次黑的一行到达了日本的对马岛,却被日本方面拒绝入境。黑的害怕无功而返惹恼了忽必烈,就抓了两个日本人回去交差。 见到那两个日本人,忽必烈对他们说:“朕让你们的国王来朝见,并非有意强迫,只是想名垂后世而已。”为了显示蒙古帝国的强大,他特地让那两个日本人浏览燕京名胜,参观即将完工的大都城。然后,忽必烈又让中书省修了一封国书,交给那两个日本人带回去。那两个日本人还真的不辱使命,把这封国书带回了日本,宰相又一次拟好了复牒,但又一次被幕府扣押下来。 至元七年(1270),忽必烈在帮助高丽平定了林衍之乱后,又派陕西路宣抚使赵良弼以秘书监的身份出使日本。日本人向他索要国书,他说必须面交国王,日本人威胁他说:“大将军要带十万兵马来求取国书。”赵良弼说:“不见到你们国王,宁可把我的脑袋拿去,你们也得不到国书。”日本人拿他没有办法,只好把他送到对马岛上过了两年,但连京都都没有让他进。赵良弼回国后,忽必烈仍不死心,又把他派往日本。这一次他仍然被滞留在太宰府,第二年才回国。 文永之役 忽必烈在七年之中先后五次派人出使日本,却没有得到日本方面只言片语的回复,这让忽必烈恼羞成怒,于是下决心用武力征服日本。他下令在高丽成立征东元帅府,积蓄粮草,打造舰船。为了赶速度,船型没有采用坚固的中国式样,而是采用了简单的高丽式样。 至元十一年(1274)八月,忽必烈任命忻都为征东都元帅,率领蒙、汉、高丽兵及水手共三万两千余人,东征日本。 元军初战顺利,很快就攻占了对马岛、壹岐岛,随后分兵两路在博多湾(今日本福冈附近)登陆。西路元军登陆后,在百道源与少贰景资大将率领的一万九州军接战。当时的日本武士还沿用传统的战法,先放射“呜镝”(一种射出去有尖厉叫声的箭)表示进攻开始,然后一名武士单骑冲到阵前挑战,最多也就是一个武士带着几十个家兵发起冲锋。这一套对于四处侵略的元军完全不管用,他们使用的短弓射程很远,大约有200米左右,而日本人使用的弓还射不到100米。另外,元军的箭头上有剧毒,哪怕擦破一点儿就可能是致命伤。正当很多日本武士在远处呀呀怪叫的时候,毒箭已射穿了他们的身体。 最让日本武士吃惊的是元军的火炮。当时日本人还不知道火药为何物,每次听到火炮的巨大轰鸣,看见炮弹爆炸时发出的强烈闪光,吓得魂飞魄散,没等开战就争先恐后地往回逃。 这一战日军损失惨重,百道源战场上日军伏尸累累,箱崎被元军完全占领,就连祭祀军神的箱崎八幡宫也被元军焚毁。 在追击途中,元军副帅刘复亨中箭受伤,这时天色已晚,元军便停止了进攻。忻都元帅下令全军撤到战船上过夜。不幸的是,当晚海面上刮起了一场台风,构造简单的高丽船禁不住巨浪的摇撼,有的相互撞击,有的被撞到岩石上而沉没。元军有13500余人掉进海里淹死了。第一次日元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这一年是日本龟山天皇的文永十一年,所以日本史书称之为“文永之役”。 弘安之役 虽然对日作战失利,但忽必烈迫使日本臣服的决心没有变。至元十二年(1275)二月,忽必烈再次派礼部侍郎杜世忠出使日本。杜世忠一行顺利地到达了镰仓,却被日本人全部斩首。至元十六年(1279),忽必烈派出的另一批使臣又在博多全部遇害。
编辑推荐
《最无生机的王朝》通过一个个倚伏钩连的故事,力图还原元、明、后金时代的正史,让读者朋友们能够真正了解中华五千年中的这一段《最无生机的王朝》。 元朝时期是中国疆域版图最为宽广的鼎盛时期,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打回了元代江山,然而兴亡转变只经历了短短白余年。后朱元璋网络天下志士建立明王朝,并且勤治天下,但明晚期却因宦官当道,名不聊生。就在明王朝不断衰落的是偶,努尔哈赤在东北建立的后金成为它新的强敌,无奈明王朝无法抗金,使得明王朝衰败趋势日益严重。努尔哈赤虽以勇武立国,却不及皇太极善用人心与文化谋略,最终清兵入关,明朝彻底覆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