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上海教育 作者:皮连生 编 页数:4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教育心理学(第4版)》为报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指定用书,是大专院校心理专业的基本教材,现被列为华师大精品课程教材。自第三版发行以来,多次获奖。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教材根据学科新进展作相应的修改,补充新的研究成果,以适应教育发展。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概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创建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教材内容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学习的性质和分类
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研究概述
第二节 学习与脑:神经生理学水平研究的新发现
第三节 学习的分类
第三章 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
第一节 学习论流派的认识论根源
第二节 学习心理学研究早期两大派别的理论之争
第三节 当前两种不同的学习理论
第二部分 学习过程
第四章 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的性质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
第三节 陈述性知识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第五章 智慧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 技能与智慧技能的性质
第二节 智慧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第三节 智慧技能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第六章 认知策略的学习
第一节 认知策略的性质与分类
第二节 认知策略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第三节 认知策略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第七章 解决问题与创新性学习
第一节 解决问题的研究概述
第二节 问题解决与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三节 研究性学习及其教学
第四节 创新性学习与教学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性质
第二节 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第三节 动作技能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第九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性质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及改变的几种理论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第三部分 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第十章 原有知识与学习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迁移的心理实质的理论争论
第三节 当代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
第十一章 儿童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第二节 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
第三节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十二章 个别差异
第一节 个别差异概论
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三节 适应性教学
第十三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概述
第二节 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
第三节 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十四章 教师、班级与家庭
第一节 班级中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 教师的素质
第三节 家庭和父母
第十五章 网络媒体与多媒体
第一节 网络媒体与学习
第二节 多媒体学习
第四部分 从学习论向教学论与教学技术转化
第十六章 基于学习分类理论的教学论
第一节 两种取向的教学论及其应用价值
第二节 科学取向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科学取向教学论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第十七章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
第三节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二)西方哲学心理学中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大多数现代心理学家都同意,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mind)和行为的科学。但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在哲学家们的论著中,人的心理被称为灵魂或精神。有人认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所著的《灵魂论》(DeAnima,又译《精神论》)一书,是一本最古老的心理学论著(陈孝禅,1983)。在人类历史上,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灵魂和生命肉体不可分的观点。他在《灵魂论》中这样说:“这就是我们能把灵魂与身体是否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不必要的问题完全丢开的原因:若问蜡与印在它上面的形状是否是同一个东西是同样没有意义的。”(黎黑,1990:60)从现代的观点看,亚里士多德所讲的灵魂是指生物体的机能。很明显,并不是一切生物都显示同样的机能,因此,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区分为适合其相应“自然等级”的三种不同水平。在最低级的水平上,有营养的灵魂,为植物所具有。它有两种功能:通过营养维持个别植物,通过植物维持物种。动物具有一种更为复杂的容易感觉的灵魂,它除包括营养灵魂的机能外,又增加了其他机能。它们有感觉,因此有“容易感觉的灵魂”。由于感觉的结果,动物有着快乐和痛苦,所以感觉是寻找快乐或避免痛苦的欲望,感觉的结果产生了想象和记忆,欲望的结果产生了运动。在灵魂的最高等级上,出现了人类的灵魂,它除包容了其他低级的灵魂之外,还增加了理性认识和思维的能力。这就是理性的灵魂。为顺应这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首先,人有植物的灵魂,对人体进行肉体营养和繁殖,它通过体育锻炼后,肉体不断完善起来;其次,人有动物的灵魂,人有感觉、愿望、知识,因智育而达到真理的大门;最后,人有理性的灵魂,它通过德育达到完善的境界。亚里士多德堪称把古代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典范。他的《灵魂论》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学的依据。 欧洲文艺复兴后,自然主义的教育运动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结合起了推动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J.A.("omenius,1592-1670)、裴斯泰洛齐(J.H.Pestalozzi,1746-1827)和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夸美纽斯强调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高觉敷、叶浩生,1996)。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他指出:“我……寻求人类心智的发展必须服从的规律。我认为这些规律如同物质的大自然规律一样,并且确信初等教育的心理学方法,可以在这些规律中寻求可靠的思路。”
编辑推荐
《教育心理学(第4版)》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