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秦绍德、 李宣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03出版) 作者:秦绍德 编 页数:78
前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前途和命运。只有解决好这个关系“旗帜”和“形象”的根本问题,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始终都坚持走正路,不走邪路,不走老路。为了弄清楚这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看待意识形态的社会定位和功能,认清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规律;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出发,认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又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需要从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国情”与“世情”出发,认清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了扎实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党全国正在开展六个“为什么”的学习活动。六个“为什么”所要回答的问题都很重要,相互关联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因为这个问题事关“旗帜”和“主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①
内容概要
《引领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回答了“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整的、不断发展的学说,体现了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无数事例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以及全球化条件下的各种社会思潮,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书籍目录
前言一、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取决于其科学性 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一)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理论1.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2.“虚幻”性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特点3.意识形态“终结”论是别有用心的当代神话(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3.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不断发展的学说(三)苏联兴亡的经验教训说明必须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与 现实的必然(一)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1.指导思想一元是人类思维的规律2.指导思想一元是政治生活的规律3.指导思想一元是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4.“指导思想多元化”的说法具有欺骗性(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1.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2.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3.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人民的选择(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2.“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的必然结论3.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一)改革开放与思想观念多样性1.改革开放带来的“四个深刻”变化2.全球化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3.思想观念多样性的表现(二)指导思想要善于指导,善于引领1.正确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2.多元条件下更要善于指导和引领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三)新自由主义何以陷入困境1.所谓“新自由主义”2.新自由主义试验导致的问题及其警示(四)民主社会主义不可能救中国1.民主社会主义来龙去脉2.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水土不服”(五)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2.弘扬传统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在当代绝对没有“终结”,也不可能“终结”。西方国家利用它们在网络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极力输出其意识形态,实现其全球政治称霸和“道德领导权”。这种现象被一些学者称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认为,无论在全球还是在美国的事务上,非但看不到这种终结,反而将看到新的意识形态加倍冒出来,它们分别以一个个对现实的梦想煽动着追随者。早在198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就提出,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斗争中,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核弹和火箭,而是意识和思想的较量。由此可以看出,只要资本主义依然存在,在全球范围内,意识形态不仅不会终结,而且该领域的斗争将是一场持久战。可见,意识形态的“终结”只不过是西方某些资产阶级政治代言人蓄意制造的当代神话而已。面对复杂的客观情势,我们应该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来自西方的“西化”和“分化”的不轨图谋,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后记
为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009年以来,上海市教卫党委组织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六所高校党委,在深入学习《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的基础上,对六个“为什么”展开进一步的理论阐释研究,历时8个月,编写出版了这套丛书,用于上海市教育系统宣传干部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宣传思想工作者等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辅助读本和参考资料。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高度重视丛书的编写工作,成立了编委会,由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担任主编,由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莫负春,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杜慧芳以及相关高校党委书记担任副主编。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莫负春主持了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上海市教卫党委宣传处承担了具体的事务性工作。
编辑推荐
《引领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上海高校六个“为什么”学习宣传系列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