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课堂教学全程设计与评价

出版时间:2006-3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松华 编  页数:268  

前言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在我国试验省(区)实施一年多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艰苦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惑,提出了很多质疑,归结起来主要是教学与评价问题。其实,无论是教学问题,还是教学评价问题,最后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新课程的实施要从课堂抓起。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前提,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与要求的课堂教学设计就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提高新课程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从教学设计抓起。  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对课标、教材和学生认识特征及其身边的生活资源再认识和再创造的过程,是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及其理念的理解不断深化和创新的过程。

内容概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在我国试验省(区)实施一年多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艰苦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惑,提出了很多质疑,归结起来主要是教学与评价问题。其实,无论是教学问题,还是教学评价问题,最后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新课程的实施要从课堂抓起。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前提,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与要求的课堂教学设计就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提高新课程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从教学设计抓起。  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对课标、教材和学生认识特征及其身边的生活资源再认识和再创造的过程,是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及其理念的理解不断深化和创新的过程。

书籍目录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1第一框 体味文化/1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11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22第一框 感受文化的影响/22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35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45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58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58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69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80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80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92第五课 文化创新/101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01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111第二单元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122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33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33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45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158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58第二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69第三单元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181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188第一框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188第二框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198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8第一框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8第二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20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234第一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34第二框 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248第四单元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259后记/268

章节摘录

  (五)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9.材料一: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得票高居榜首者是马克思。人类社会过去的1 000年,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马克思却能够独占鳌头。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这个评选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令人振奋,但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这样一个有6 800多万党员的大党,面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上来,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使之真正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  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马克思得票为什么高居榜首?  (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答案提示:(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个半世纪以来,总是不断地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前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2)①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②这是由当今世界两种制度并存、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状所决定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先进文化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思想保证。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使之真正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才能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上来,如果动摇和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然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背离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就会化为泡影。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课堂教学全程设计与评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