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金容沃  页数:296  字数:20000  译者:金泰成  
Tag标签:无  

前言

当听到我的书的译者金泰成先生说完成了翻译的消息时,当听到中国的海南出版社畅快地承诺出版我的书的消息时,我心潮起伏。想象着承载了我的灵魂的智慧女神的猫头鹰将在广袤的中国大陆上空飞旋,作为出生在朝鲜这个小国土的一个思想家,我不能不感到莫大的激动。    本书的中文版书名为《中庸:人类最高的智慧》,不过伟大的其实并非《中庸》一书,而是诞生了《中庸》的人类,以及人类所活跃的历史之场。孟子很久以前曾说:“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8),他向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上溯历史,欲与古代的圣人们交友时,唯有通过读他们的书得以实现,难道可以读其书而不知其人吗?孟子还说:要了解人,必须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    在此,我所要讲的,并不是礼赞创造出了《中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伟大性,而是要强调当今之中国的伟大,以及它应该伟大。近来,由于简帛资料的陆续出土,一切中国文献的可信性再次获得了确切的历史性的认定,《中庸》是由孔子的孙子子思亲自撰写的可能性也大为提高。如此,《中庸》这一文本的出现,便为春秋时代末期浓重地装饰了一笔。不过,将《中庸》视为战国时代作品的见解也有相当的市场,甚至有学者将其视为汉初的作品。我相信《中庸》是历史性的①子思(Historicalzi—si)的作品。    总而言之,在春秋末期出现如此高度的思维体系,充分说明了中国是何其伟大的文明国度。但是,当下许多人在观察现代中国时,却拒绝通观中国文明的本来风貌,以及中国文明所蕴藏的伟大可能性。无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还是当今的中国,在我看来都流淌着源自同一文明的沛然之流和固有色彩。    《中庸》为何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呢?答案显而易见,因为《中庸》在讲述人类。难道柏拉图就不是讲述人类吗?难道耶稣就不是讲述人类吗?我断言,柏拉图和耶稣所讲的不是人类。柏拉图不讲人类,而是在讲理念、讲观念、讲理想;耶稣也不讲人类,而是在讲天国、讲逻各斯②、讲末日、讲拯救。然而,子思所讲的是鲜活的人类的日常。    鲜活的人类是什么呢?它是指在时空连续体中维持着有机体(organism)的活动的人类。也就是说一旦脱离了时空,一切都将被否定。我们的身体,以及我们的身体所生活的历史或宇宙,以及我们的想法,甚而荒唐的想象,均不能脱离时空。所谓脱离了时空的一切想法,究其实也是在时空之中。脱离了时空的一切东西,我将其称之为神话。我们称之为西方(theWest)的地球上的文明的传统,如今依然处于神话之中。

内容概要

  本书是韩国国师金容沃解读中国儒家经典《中庸》的思索感想。金容沃认为,《中庸》是先秦思想之集大成者,是理解东方文明的钥匙。作为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国人,不能不读《中庸》。金容沃不仅逐字逐句解读了《中庸》,并且相应比较了西方及现代的各种哲学思潮与中庸思想的优劣,如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与儒家的中庸的本质区别,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耶稣的“无论什么,你们希望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己所欲,施于人)的根本差异等。

作者简介

  金容沃,韩国国师,明星学者,中国模式论支持者。出生于1948年,早年毕业于高丽大学哲学系,后来相继获得台湾大学哲学硕士、东京大学哈佛大学哲学博士、韩国圆光大学汉医学士。1999年底,他在电视台开讲“老子与二十一世纪”的哲学节目,风靡全韩国,不仅收视率空前,连金大中总统都是他的忠实观众。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第一章 天命章 
第二章 时中章 
第三章 能久章 
第四章 知味章 
第五章 道其不行章 
第六章 舜其大知章 
第七章 皆曰予知章 
第八章 回之为人章 
第九章 白刃可蹈章 
第十章 子路问强章 
第十一章  素隐行怪章 
第十二章 夫妇之愚章 
第十三章 道不远人章 
第十四章 不怨不尤章 
第十五章 行远自迩章 
第十六章 鬼神章 
第十七章 舜其大孝章 
第十八章 文王无忧章 
第十九章 周公达孝章 
第二十章 哀公问政章 
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章 
第二十二章 天下至诚章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章 
第二十四章 至诚如神章 
第二十五章 诚者自成章 
第二十六章 至诚无息章 
第二十七章 尊德性章 
第二十八章 吾从周章 
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章 
第三十章 仲尼祖述章 
第三十一章 聪明睿知章 
第三十二章 圣知天德章 
第三十三章 无声无臭章 
后记
译后记
附录1 把中庸献给国民
附录2 朱熹注《中庸章句》

章节摘录

打开《论语》,映人眼帘的便是孔子的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而发出的咏叹。不过就其本质而言,与其说它是某种理念思维的陈述,不如说是对自身日常生活的真实素怀。当然,在陈述的背后也隐含着“好学”这一孔子最为看重的人生主题。但是,《中庸》的首句“天命之谓性”,与《论语》的用词本质上大相径庭。首先,《中庸》将“天”、“命”、“性”之类日常生活中不大使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作为了陈述的主要部分,因而与其说它是对日常生活素怀的咏叹,不如说它是带着某种体系意图来推演逻辑的哲学论述更为贴切。    让我们来看一看可称之为耶稣传记资料的福音书的多彩形态。学者们一致认为四福音书中最早形成的马可福音,是这样开始的:“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洗礼约翰来了,在旷野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    这是非常短的一句话,其中却已表明,“福音”不是单纯的“传记”,而具有可视作传递“喜讯”的形态。它所传递的内容是:耶稣这一历史人物不是普通人,而是受膏的基督徒,同时还是神的儿子。此外,喜讯还说到了本质上与耶稣相似的,既是预言家又是在当代巴勒斯坦人中比耶稣更为广泛认知的,叫做“约翰”的“旷野之人”所做的,被称为“洗礼’’的特殊“悔思”(译为悔改,是被刻意误译的,其原意是转变想法)事件,从而揭示了开始。我们知道,《马可福音》是假借了福音形态的,以事件为中心展开的戏剧。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叫做马可的作家创作了被称作“福音”的戏剧形态。    然而,被认为大约晚于《马可福音》三十年后出现的《约翰福音》,首句却是这样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单从首句便可知,尽管《约翰福音》与《马可福音》属于相同的“福音”形态,却是以相当迥异的观点写就的。它给人的印象是,它并非是以历史上确有其事的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叙述(narrative),而是为了贯彻某种哲学观念而展开的抽象逻辑。“太初”(arche)、“道”(logos)、“神”(teose)等概念并非日常用语,是蕴含着非常沉重的哲学含义的字眼。尤其是“A与B同在”的命题,与“A就是B”的命题,从常识上来说很难连接为同一句子。“祷杌①与耶稣同在”和“祷杌就是耶稣”,并非是同时叙述同一件事的句子结构。对此,有困惑的人可参考我的《约翰福音讲解》。“道与神同在”,讲的是拯救论的角度(soteriologicall aspect),而“道就是神”,讲的是宇宙论的角度(cosmological aspect).    现在我所要讲的,不是难以理解的文献批评,而是要说明《论语》的“学而说”和《中庸》的“天命之谓性”之间的差异,与马可福音的“福音开始了”和约翰福音的“太初有道”的差异,也许具有共同的模拟关系。正如大乘佛教的人们创造出佛像这样具体的形象(初期佛教里是禁忌的),从而塑造了叫做悉达多的历史智者的具体形象,马可将耶稣这一也许会成为某种复仇事件或停留在神话形象的模糊人物,塑造成了非常具体的,在加利利大地上出现的具体事件的人物,并在使之戏剧化方面取得了成功。    P10-11

后记

本书绝非《中庸韩文译注》的简写本。如果说《中庸韩文译注》力图忠实于追求考证、典据、字义,《中庸,人类最高的智慧》则将各章的总体含义置于我们人生的洞察中,进行了自由的伸展论述。在执笔本书的过程中,我品尝了一生中难得品尝的作为思想家的快慰。读过本书的人,如果再读《中庸韩文译注》必定会有更多收获,在习得学问的缜密的同时,将可能进行更为成熟的思考。    本书的特征之一,是图片和图片解说形成了另一个内容的分支。综合鸟瞰图片解说词所要传达的本意,将会使我们认识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合理与否。这里的图片,是我亲临其境拍摄的,是用身体感觉的现代史的记录。这是林镇权君和我的作品。    听过我的《老子》和《中庸》讲义的我的弟子子庸,曾说过这样的话:“听《老子》学到了思考的方法,听《中庸》学到了人生的方法。”言辞虽短,却总是在我的耳边隐约萦绕。《中庸》教导我们人生的方法,我热切期望韩国的年轻人读《中庸》后重建人生。《中庸》是永恒的人生革命(the perennial revolution 0f life)。    《中庸》原文的韩国语读音和中国语读音,是中国音韵学者崔英爱教授和我协商确定的。语言是变化的,读音也在不断变化,故此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中国语读音在中国大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书以大陆现行标准音为基准,同时反映了古风古韵。本书在发音标记上,做了比中国出版的书本的发音标记法更为精密的考证,请读者予以理解。韩国语读音同样参考了多种颜解本(译注:用韩文语音标注外语特别是中文读音),经慎重研判而确定。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的《中庸》解说究竟能够被中国读者接受到何种程度不得而知, 我要强调的是, 中国的人民大众或年轻人, 无论自认为其生活与《中庸》这类经典的距离多么遥远, 均应该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中庸》之中。不是我促使人领悟, 而是说这原本就是一个自自然然的现实。倘若中国的人民和历史忽视《中庸》, 便是拒绝自身生命的本原, 而拒绝的结果, 唯有死亡和败落。本人怀着对中华民族重建自身固有的价值, 以及开辟人类历史新局面的殷切期待, 将本书献给中国人民。——金容沃

编辑推荐

金容沃编著的《中庸(人类最高的智慧)》是韩国2011年人文学畅销书榜首,销量二十万册;韩国国师解读中国经典之作——中庸,人类最高的智慧,中国,伟大的国家!亚里士多德和稀泥式的中庸,并非我们的中庸,我们中庸的根本是什么?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耶稣的“无论什么,你们希望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己所欲,施于人)有什么根本差异?倘若中国的人民和历史忽视《中庸》, 便是拒绝自身生命的本原, 而拒绝的结果, 唯有死亡和败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1条)

 
 

  •   不仅逐字逐句解读了《中庸》,并且相应比较了西方及现代的各种哲学思潮与中庸思想的优劣,如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与儒家的中庸的本质区别,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耶稣的“无论什么,你们希望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己所欲,施于人)的根本差异等。
  •   韩国的金容沃先生从独特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在阅读时越发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金容沃先生讲中庸 讲儒学,受益匪浅
  •   解读《中庸》的书报很多,但韩国人解读《中庸》,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大致翻了翻前几页,角度不同,理解不同,确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   《中庸》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理解东方文明的钥匙。作为现代中国人,不能不读《中庸》。
  •   30岁才读中庸 且是韩国人写的,真是惭愧啊 惭愧
  •   大陆有很多研究中庸的大师,但韩国的学者其研究,毫不逊色,值得阅读。
  •   中庸才是处事之道,值得好好学习。敬佩这位韩国学者
  •   韩国人也喜欢中庸啊
  •   通过解读《中庸》 作者充分开掘了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对中国乃至人类的发展道路进行了非西方模式的探寻!
  •   中庸的内容涉猎广泛,蕴藏着深奥的儒家思想和智慧。
  •   中庸 其实并非是老旧的思想 而是应该的是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去重新解读
  •   《中庸》真正呈现了人类的最高智慧,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它
  •   中庸:人类最高的智慧,正在读十三经,买来是慢慢研读的
  •   中庸》呈现了人类的最高智慧,阅读、理解它,将是一场人生革命,可以帮助年轻人重建人生
  •   好吧,我还真不知道我们现在理解的中庸是西方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看来我们西化得很彻底啊,无语。
  •   中庸文思清晰文笔大气不愧为儒家最美
  •   《论语》 《中庸》 都是值得现代人 一读再读的经典
  •   在物欲横飞,唯利是图的世风下,闪耀着“诚”与“仁”之哲学和人生伦理的《中庸》,为我们揭示了“为人”的方向。
  •   正在认真读,受益匪浅,中庸随人起源于中国,但已经被人们所忘记,的确是好书,还没读完,就已经有收获了,推荐
  •   外国人解读中庸,很有意思。
  •   对中庸的很好解读
  •   真正的中庸不是和稀泥和玩弄外交辞令,而是去感知各种不同意见(包括自己的想法在内)的合力指向,并为推进正确意见不懈努力。不偏之谓中,如果不是合力方向无所谓中;不易之谓庸,如果不做不懈努力,何以言庸?
  •   书中金先生的这句 :无论我们自己认为与《中庸》这类经典有多么遥远,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在《中庸》之中。很是受益!!
  •   确实很全面而深刻,对一些章句竟然上下左右古今中外作对比,得出中庸的至高智慧所在,让人信服。
  •   中庸、大学、论语、孟子被称为四书,值得仔细品味其中的真谛。
  •   中庸 才是为人处事的最佳方法 才是智慧
  •   《中庸》是来修身进而悟道的,每个人都可以悟得,只要你愿意去看去学去做
  •   应该好好看看中庸这个才是中国人自己的"圣经"
  •   我们有良知 有修为的中国人是生活在《中庸》之中,《中庸》这一孔门心法早就“化民成俗”了 这也说明华夏文化的密码早已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
  •   中庸应该,是我们应该修习的一门功课,每个人。
  •   4.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精准地理解中庸里的含义,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吧 学习了
  •   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中庸是本好书
  •   中庸的核心是诚。不能简单理解为不偏不倚。
  •   看看外国人怎么理解中庸
  •   一本书把中庸的精髓基本阐述到位,很有参考价值,用来做泛读的课外书不错
  •   當代最好的解讀《中庸》的作品。
  •   中庸见精微。四书将中庸放置最末,足见其为压底之卷。
  •   中庸不仅是做人之道,也是做事之道。
  •   明德,至善,中正,中庸
  •   很全面,很细腻,目前讲中庸最好的本子,不错,值得品味
  •   惭愧啊,要外国人来给我们讲中庸
  •   中庸是和中包容性的存有,有血性的抗击,也有适度的退隐,不是老好人的平庸
  •   研读中庸 学习中庸 是人生的一件快事
  •   外国人对《中庸》的诠释 很有意思
  •   中庸 中庸 老祖宗的好东西 才是王道
  •   儒家深意,解读者多多,金容沃之解,也为一家之言。
  •   真不愧是韩国国师啊!!说的太好了~~~
  •   儒家的智慧在韩国、日本闪光 但是 我们国人呢
  •   中韩文化一脉传承,韩国人的解读值得一看!
  •   高丽棒子写的书还是很中肯很谦虚的,有自己的观点。或许是韩国经济发达的原因,能找出点时间思考下社会和人生
  •   儒家经典独特的解读有意思
  •   令人刮目相看的韩国人,佩服。
  •   本来是自己的好东西 今天却让韩国人给我们补课 惭愧啊
  •   通俗易懂,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中国五千年文件的渊源,儒家经典,值得一读
  •   金先生的解读,按照我们儒家内部的学术的学统或者是脉络来的,他是有根的,有本的,有宗旨的
  •   儒家之学,中国出生,海外开花,值得每个人反思
  •   包含儒家思量的经典书籍,怎能不学习学习?
  •   且不论今日能准确解读经典的人能有几个,书的质量还是不错
  •   中庸之道更是中国的哲学的不朽力量,乃至今日受益匪浅。
  •   现在全球都在学孔子的《论语》,应该学一下古汉语中经典的部份,先人的理念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应该都批判掉。
  •   儒家典籍,作为个人修养的读本,自然教育的陶冶
  •   国人应该好好读读,经过十年文革断层,儒家文化荡然无存。慢慢积累吧。
  •   中国文人必读之经典 包含的内容却宏大而深刻。推荐
  •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要真正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才是根本,
  •   中华古典哲学,品味其厚重稳健之美,天人合一
  •   很喜欢他直性的表白,我觉得他能看人性最真实的一面,用真诚的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人道最珍贵的道。拉近了孔子与我们的距离!我喜欢这种真诚真实的感觉,而不是那种高推而让人无法企及的圣境。
  •   最高智慧在佛法里面
  •   外国人解读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呵呵,厉害哦!
  •   书的内容本身无可挑剔解读的很到位
  •   内容超级好,解读的也很有特色
  •   各个版本解读角度不同,讲的道理是一样的
  •   此书本身无价。这个解读版本非常好。
  •   视角很特别 解读的很到位
  •   儒学之作,中国之文化精髓。久久
  •   比起中国暧昧的学者,金先生说的是又狠又准!痛快!大家都要看看,一个中国文化局外人对中国文化和现状的认识
  •   不错,好书,深入浅出,不故作高深,让人确实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微妙之处。
  •   读经典,学做人,知礼明义
  •   经典,重要的是尊重本意,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需求,取其精华。自由发挥
  •   经典的文字应该常读,常读常新.
  •   经典,需要好好读,并努力实践
  •   有智慧的人,抓紧时间,少些应酬,好好阅读,会改变你的人生
  •   虽同为东亚文化圈,但看待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角度,看看别人的见解,有助于自己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中庸之道。
  •   中国文化精髓
  •   中国的 才是世界的,老祖宗的好东西 才是精华 值得人人学习的精华
  •   现在是资讯爆炸的年代,很多无用甚至毒害自己智慧的资讯特别多,聪明人是有选择的读书,读好书非常重要。
  •   祖宗的智慧啊,多读古圣贤书啊
  •   讲得好,受益匪浅,读完此书我总算找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该有的底蕴
  •   确是影响深远的经典
  •   研读经典积极传播并弘扬国学失误失误
  •   经典,值得收藏!好东西!
  •   只有多多出版这些经典,才能真正的有助于传统文化复兴
  •   翻译的很流畅 经典必读
  •   名著并不遥远 经典就在身边
  •   这本书所蕴含的智慧,是可以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领悟
  •   不愧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简直太精辟
  •   阅后能吸收些智慧和能量,启发自己的思考,开阔自己的视野
  •   修身养性的书籍,可以教人们褪去浮躁,享受安静,增添智慧,
  •   不是很厚却是智慧的结晶呀
  •   顶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古人的智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