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荣耀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美】拉莱•科林斯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页数:502  字数:528000  译者:李晖  
Tag标签:无  

前言

从孟买湾一处不断被海水轻轻拍打的海角向着这座城市远眺,黄色的玄武岩拱门以其粗犷而巍峨的身姿出现在天际线上。一个斜坡状的水泥平台从拱门一直延伸到海边,海湾里的波浪很舒缓,几乎无法搅动平台周围那些浮在水面的绿色油泥。拱门投下的巨大阴影覆盖着一个奇特的世界:耍蛇人和算命师、乞丐和游客,蓬头垢面并且因药物作用而表情呆滞的嬉皮士,整个城市因为贫穷而变得奄奄一息。没有人会抬起头’来去端详拱门上方那些清晰可见的题字:“为纪念帝国陛下英王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于1911年12月2日驾临印度而建。”    然而,这座拱形的印度之门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胜利之门。对于好几代抛弃了在英国中部以及苏格兰山区的村庄而漂洋过海来到印度的英国人来说,他们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从船上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座巨大的拱门。这些从拱门下鱼贯而过的人当中有士兵和冒险家、商人和官员,他们的到来是为确保大英帝国治下的和平世界长盛不衰,是为对一个已经被征服的大陆进行攫取,是为承担起白种人自认为不可动摇的责任,那就是他们生来就是世界的统治者,他们的帝国注定将永远存在下去。    所有这一切在今天看来早已遥不可及。如今,这座距今半个世纪的印度之门只是又一堆石头而已,与尼尼微城和蒂尔城被人遗忘的纪念碑别无二致。

内容概要

  从殖民走向民主,从统一走向分治,这是一个伟大文明的迷人史诗。
  印度历史是1/6人类的历史,是让人惊叹的文化延续的历史,多少年来,南亚次大陆上的种族、宗教问题纷纷绕绕,剪不断,理还乱。英国统治在给印度带来苦难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导致印度社会的巨变。一个被丘吉尔称为半裸苦行僧的老人,用非暴力和简朴谦和让自己成为圣雄,成为20世纪的印度国父。
  有时历史就在一瞬间改变轨迹,让我们再

作者简介

拉莱·科林斯,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作者在史实方面力求翔实,每一段文字都经得起世人推敲,同时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合著有报告文学典范作品《巴黎烧了么》。

书籍目录

英文版再版前言

1 “一个生为人君的民族”
2 “独自前行吧,独自前行”
3 “把印度交给上帝”
4 末日统治的最后一鸣礼炮
5 一位老人和他破碎的梦想
6 一个尊贵的小地方
7 宫殿和猛虎,大象和珍宝
8 被群星诅咒的一天
9 空前复杂的分家案
10 我们永远是兄弟
11 当世界还在沉睡
12 “哦,可爱的自由黎明”
13 “我们的人民疯掉了”
14 史无前例的大迁徙
15 “克什米尔——举世无双的克什米尔”
16 两个来自普那的婆罗门
17 “处死甘地!”
18 马丹拉尔·帕瓦的复仇
19 “我们一定要抢在警察找到我们之前除掉甘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四年过去了。有一天,甘地正在床上和妻子激情缠绵,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兴致。来者是一名仆人。他给甘地带来一个不幸的消息:甘地的父亲刚刚去世了。 甘地吓坏了。他太爱自己的父亲了。就在此前片刻,他还坐在父亲床边耐心地为父亲按摩双腿,突然间,一股强烈的性冲动从他内心升起,于是,他蹑手蹑脚溜出父亲的房间,回到自己屋里将怀孕的妻子弄醒。这个消息让他对性的快感开始消退,并甘地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痕。 父亲一死,家人就决定把甘地送到英国学习法律,以便让他将来承袭父业成为这个小王国的首相。这对于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家庭可是件不得了的大事。甘地家在此以前还从来没有人离开过印度。他也从此被正式逐出商店主的吠舍阶层,因为,印度教的老人认为,跨洋航行的人会受到玷污。 甘地在伦敦过得极不开心。他的性格过于腼腆,和生人哪怕说上一个字对他来说都是在受煎熬,说一句完整的话就更难了。从生理上说,在精英荟萃的律师学院里,十九岁的他身材瘦小枯干,形象着实让人可怜。他从孟买穿来的廉价衣服裁剪得很糟糕,挂在他那单薄的身体上,就好比一副松松垮垮的船帆张挂在静止的船上。事实上,他太瘦太小也太不起眼,同班同学们稍不经意就把他当做听差的小跑腿了。 孤独而又可怜的甘地发现,让自己脱离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成为一名英国绅士。他扔掉了孟买装,换上一身新行头,其中有丝顶帽、晚礼服、漆皮靴、白手套,甚至一根点银的手杖。他还买了发油,让不老实的头发服服帖帖地趴在头顶上。他在镜子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研究自己的外形和学打领带。为了赢得他渴望的认同感,他又买了小提琴,并加入了一个舞蹈班,同时雇请专门的教师来教自己法语和演讲。 与小时候的羊肉试验一样,他的这番折腾最终也成为一场灾难。他拉的小提琴只会发出刺耳的噪音。他的两脚踩不出3/4拍的节奏,他的舌头打不出法语的小舌音,演讲课也根本无法让他克服羞涩,更谈不上自由表达思想。甚至逛妓院都以失败告终,因为他刚进接待室就会被挡驾。

后记

圣雄甘地以死实现了他在生命最后时刻一心想要成就的宏愿。在印度的城镇和乡村,族群之间的冷酷屠杀自分治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息过,但却随着他的溘然长逝而在顷刻间销声匿迹。次大陆上的敌对情绪仍将存在下去,但却从此演变成为两个国家之间的恩怨,更多表现为两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兵戎相见。比尔拉府花园里的那场牺牲既是印度次大陆在1947到1948年间最令人痛心的悲剧,又是其取得辉煌胜利的巅峰时刻。    作为这起事件的制造者,南度拉姆·高德西被连人带枪当场擒获。他在被捕时没有做出任何反抗。他的同伙们随后也很快相继落人法网。纳拉扬·阿普特和维施努·卡凯尔由于阿普特的风流成性,而让警方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个正着。在2月14日情人节(这个日子对他来说再合适不过)这一天,阿普特在孟买的一家旅馆里已经躲藏了四十八个小时。其间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而打电话给警察局主任医生的女儿,约她来旅馆幽会。然而,早已发现他与该女子有染的警方窃听到了他的电话,当他应声打开房门准备迎接自己的情人时,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三名孟买警察。    1948年5月27日,法院开庭审理阿普特、南度拉姆·高德西、高普尔·高德西、马丹拉尔、卡凯尔、萨瓦卡、帕彻尔以及迪盖姆伯·拜奇的仆人共八名被告的谋杀罪名。南度拉姆·高德西从始至终宣称应由自己承担以政治目的谋杀甘地的全部罪名,并且否认其他被告的参与行为。他对一个有可能让自己免于刑律的程序从未做过任何主张,那就是精神鉴定。    迪盖姆伯·拜奇令人咋舌的三十七次被捕却只有一次罪名成立的纪录,并未因参与本次谋杀而被打破。这回,这个假圣者因为做了国家证人而免于遭到刑告。八名被告中最终有七名被判有罪,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所做的证词。只有萨瓦卡由于证据不足而被判无罪。    南度拉姆·高德西和纳拉扬·阿普特被判处死刑。阿普特为在1948年1月27日晚上与印度航空公司那位空中小姐的爽约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之所以被处以极刑,就是因为他在取得那把杀人手枪的当晚身在瓜廖尔交接现场。法官对剩余五人全部判处终身监禁。不过,帕彻尔和拜奇的仆人在后来上诉得知被改判无罪。    南度拉姆·高德西和纳拉扬·阿普特的上诉被驳回,死刑执行日期为1949年11月15日。甘地的两个儿子以及他的密友和同事为两名犯人发起赦免请愿活动,请愿的对象便是这位非暴力先知最忠实的学生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他们的请愿遭到拒绝。1949年11月15日的黎明时分,依照印度刑法所规定的程序,纳拉扬·阿普特和南度拉姆·高德西被从安巴拉监狱的仓号带到庭院中,然后在那里走上绞架“吊颈而死”。    阿普特直到绞刑手的助手在那天早上打开仓号的牢门时,才真正相信自己会死。他读过自己的掌纹,满以为应该还有最后一线生机。当他看到绞刑架时才发现掌纹学是一门多么不靠谱的学问,不由顿时瘫倒在地。最后,纳拉扬·阿普特不得不被人抬到绞索前。    南度拉姆·高德西在最后的遗愿里宣布,唯一能够留给家人的遗物便是自己的骨灰。他要让自己的灵魂在行刺甘地的最终目的达到后才升入天国。为此,他不顾印度教教规的规定,请求不要把自己的骨灰沉人流向大海的河流里,而是交由自己的后人代代相传,直到印度教重新对南亚次大陆完成一统后,再把它们撒人一条纵贯次大陆的印度河流。    “英勇的”萨瓦卡,这位用他看不见的手至少操纵了三起政治暗杀事件的狂热分子,一直活到八十三岁,最后于1966年死在萨瓦卡宅邸内他自己的床上。    达塔特拉雅·帕彻尔在被改判无罪后,回到他在瓜廖尔的顺势治疗诊所,继续用由小豆蔻籽、竹笋、洋葱和蜂蜜搅拌在一起的混合物为那些肺病患者治病,历时多年。    迪盖姆伯·拜奇在普那随时担心被人要了自己的命,于是在审判后不久便去了孟买一个由警方提供给他的住所。他在那里又干起了尽人皆知的老本行,编织他那锁子甲状的防弹背心。频频上门的老主顾都是那些惧怕遭人暗算的政客们。    ……    印度所取得的成就是难以超越并值得全世界尊重的,而那位将她带往自由的伟大领袖则居功至伟。她的这一成就仅仅在1975年6月因当时的总理英吉拉·甘地断然在全国实施紧急状态短暂地被打破。但是,英吉拉·甘地在遇刺前就已经解除了紧急状态,印度也由此而很快地回到民主之路上来。    在圣雄甘地的骨灰被洒人河流后的第十五天,孟买的印度之门下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1915年1月,带着《印度自治》手稿从南非归来的甘地正是以穿过这道拱门为标志为印度开启了一个时代,而这个时代就是在这场仪式中宣告结束的。最后一批英军士兵在锡克和廓尔喀礼兵的敬礼和印度海军乐队的奏乐声中离开了独立印度的领土。这支来自萨默塞特轻步兵团的队伍从宽阔的印度之门下通过,缓缓地向海岸边的码头前进。    眼看他们的身影在通过这座胜利之门后逐渐消失,一直站在水边观看他们离开的印度人群里突然传来一个完全不和谐的歌唱声。唱歌的人一开始还是零零星星,随后人数变得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人都跟着唱了起来。人们唱的这首歌是“友谊地久天长”,那情景令人无限感伤和动容。国大党的老党员们,他们当中有些人头上还留着英国警棍留下的疤痕,身穿纱丽不停哭泣的女人们,年轻的学生们,牙都掉光了的老乞丐们,甚至是立正站成队列的印度礼兵们,忽然间所有人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瞬间的非比寻常,于是全都加入了歌唱的队伍。当最后一名萨默塞特兵登上等待开出的驳船后,万人高唱的雄壮歌声开始响彻印度之门的上空,驶向大海的英国人在悠扬的歌声中从此告别印度。    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冬季的早上,一位回到印度的小个子男人就是在这同一个码头下的船,歌声同样表达了人们对他的缅怀。这是因为,旧时代的结束意味着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新时代就是人口占地球3/4的殖民地解放时代,而它的开启者正是甘地。昔日那些船长和国王的后人们正在离去,将他们吹向返家之途的清新海风宣告了一系列风向变化的开始,世界版图因之而要重绘,各种力量的平衡将在未来五十年里重新构建。正是有了莫罕达斯·甘地以及他为印度所做出的贡献,与孟买在1948年2月28日这天相类似的仪式不久之后便在这个星球上许多其他的地方一一上演了。    不幸的是,许多这样的仪式虽然场面也很浩大,但背后所隐藏的意愿却并非那样美好。那天早晨发生在昔日帝国胜利拱门之下的感人场景,既是对逝去的印度圣雄的最后嘉许,也是对那些富有智慧并能够领略甘地思想精髓的印度人和英国人的最后颂扬。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部讲述英雄故事的著作,其精彩程度令众多过往的相关作品黯然失色……相比而言,它能让更多的非印度人对于印度诞生的广阔背景有更多的了解。两位作者有着过人的文学天赋和叙事技巧,他们将读者从白厅带到德里,带到加尔各答,带到拉合尔,带到普拉,带到一个个位于旁遮普和孟加拉的小村庄,令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如醉如痴。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本书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书中任何一段文字都经得起世人推敲。我本人曾到过这个经常处于多事之秋的国度,因而能够站在个人立场上证明这本书在总体内容上的真实性。读者既可以把它看作是学术读物,也可以当它是调查研究的报告,但无论怎样都不会让它的价值有所失色。    詹姆斯·卡梅隆,《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自由与荣耀:1947年印巴独立实录》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自由与荣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0条)

 
 

  •   如果说《光荣与梦想》是一部长卷史诗的话,《自由与荣耀》则是一部精彩大片。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克什米尔,纷繁复杂的地域纠缠,蒙巴顿、甘地、真纳、尼赫鲁、印度王公,纷至沓来的命运纠缠,扣人心弦,一波三折,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大书。不得不推荐。
  •   一个精神、理智、心灵上的王者,感召和引导着印度人民通过几十年不屈不挠的非暴力斗争和不合作运动,赢得了自己国家的独立。也正是他的精神,给迷茫和狂乱世界带来了一种希望,一种光明。
  •   伟大而古老的印度从此从国际法理上正式分离。巴基斯坦正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几年后从巴基斯坦由分离出孟加拉国。如果没有蒙巴顿方案,那么今天的印度次大陆会是什么样子呢?
  •   同楼上,甘地那个小老头其实挺可爱的,有着着孩童般的狡黠,也有着愚人般的坚持。他自己也承认,如果说不是在印度,如果不是英殖民,而是纳粹或斯大林,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没有任何意义。他的绝食在印度文化里有着极其深的内涵,所以他的非暴力在世界上独具一份,其他地方很难复制。
  •   确实是好书,文笔常棒,各在镜头的穿插运用,有条不紊,波澜起伏,仓促的印巴分治提案,遭诅咒的独立日,印度王公们的荒唐生活,火车大屠杀、甘地三次遇刺,很精彩。应该来说和《光荣与梦想》各有千秋。
  •   他以一生去坚持非暴力理念,谋求国家独立,种族、宗教的和平,得到世界上不同国家、宗教的人的敬仰与爱戴,不愧“圣雄”。
  •   认识了很多历史,很崇敬甘地,自我牺牲;蒙巴顿、尼赫鲁、巴基斯坦、印度;超赞的书,建议大家读读。
  •   读完这本书,对印度的迷雾消散了很多,对印巴克什米尔冲突来由也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作者将焦点集中在1947年8月15日这个印度星相占卜中令群星诅咒的独立日十分高明。各种矛盾冲突交织安排得非常巧妙。真是本不容错过的好书啊
  •   书很不错,印度独立史的叙述非常完整,是一本好书。
  •   对于印度的独立有好的了解
  •   读这本书时,摩挲着不肯往下读,因为读完了很难再找到类似的好书了,这年头,好书比好人还少。书的信息量很大,围绕着印巴分治,写出了那个年代波澜壮阔的生活、政治场景。没有巨大量的采访、查找资料,是写不出这么一本书的,由此可见作者的治学之严谨。读完后把作者的《巴黎烧了吗》也买了,又一本传世巨著。
  •   印度对我们来说太神秘了 纵观全书,是一条探寻与体验真理 且最终获得人们胜利的故事。
  •   已买了光荣与梦想,再买了自由与荣耀,印巴独立的记述,非常好;印制质量也很好。
  •   真实再现了印巴独立的历史,展示了和平的力量是如何战胜暴力的。
  •   很好地了解这段印巴独立的历史,我们很缺乏。
  •   市面上林林总总的都是那些美国独立 非洲独立的书籍,单独讲印巴独立历史的书 真是凤毛麟角 这个是难得的一本 真好看 顶!
  •   全景式的再现当时的那一段历史,问题的产生,人性的伟大表现的淋漓尽致
  •   读起来很舒畅,很好的帮助我们去理解一位圣者 一段历史!
  •   呵呵,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甘地的三次遇刺,震惊世界的甘地被刺身亡竟在在三次非专业人员的策划下成功了,这过程在作者写来简直是一部轻喜剧,幽默,搞笑,最后却是悲剧式的结局。而甘地倒下那个瞬间,嘴里念叨着那句“天神”,印证着甘地圣雄的那颗纯净之心,他自始至终践行着自己的理念而没有怨恨任何人,包括刺杀他的凶手。感人至深。
  •   “盖世”英雄的义举 伟大国家的独立 厚重的历史 活生生就在你的眼前 超级棒!
  •   文笔酣畅,以历史事件为主线,兼及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好书!
  •   这段历史,在国内很少找到相当水准的记述与研究。绝对值得一读。
  •   喜欢作者的写作态度,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不偏袒不掩饰 老老实实的还原历史就是一种难得.
  •   很难想象曾经深信不疑的历史不过是滤镜后的几缕微光。
  •   温习历史。
  •   值得学习一点邻家历史。
  •   有细节,有参考,还有恰到好处的追根溯源,好的历史书就该是这样的
  •   这本书很好看,没有一般历史书籍的生涩和考据
  •   特别的行文方式 很有冲击力 其实 历史是由散乱的碎片串起来的,这些碎片有时候比结论重要
  •   这是一本好看而有智慧的历史;这是一种理性而有力量的写作
  •   看到了火车大屠杀的那一章,很恐怖,也很血腥,记得以前有部电影《火车开往巴基斯坦》,讲的就是这章内容。两个本来亲如兄弟的民族转眼间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杀人手段之凶残,之彻底,令人目不忍睹,而这也证明了种族屠杀的残酷。 好书就是让人爱不释手 欲罢不能
  •   书名广告有误,不是一个作者,怎么能成为姊妹篇?
  •   虽然没有看完,但相见恨晚。故事叙述得详细精彩,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印巴的独立史和印巴人民。美中不足的是,书脊上部有点皱。
  •   翻译的很精彩 文笔太好了 要了解印巴独立史,看这本书够了
  •   自由与荣耀,追求自由,享受荣耀
  •   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一个谦虚和朴实的人,在物质上的节制,在精神上追求
  •   在非虚构类作品中,这本属于杰作,深刻性和文字的优美远超出国内作家
  •   买时担心是否有印刷的问题,书拿到后很正规,谢谢当当的优质服务。期待下次光顾,还有就是希望当当图书经常可以促销啊。。。满足一下我们读者的心愿。。。
  •   写作的视野很开阔 是令人畅快生动的阅读
  •   洋洋洒洒、浩浩荡荡的文字 扣人心弦的情节 很有阅读的快感
  •   写的真心好,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巨著!
  •   一切的根源来自内心的贪婪和国家利益
  •   甘地的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于注重世俗生活的中国人来说,具有解毒的作用,至少对我来说如此。
  •   学习了!不再用暴力对待自己的敌人。不再用暴力对待自己的心灵。
  •   爱因斯坦说:若干年后,人们将无法想象曾经有这么一位人物生活在世上。”
  •   居然买到,书很好!
  •   《光荣与梦想》的姊妹篇,值得阅读与收藏。
  •   印度各方政治力量的领袖或代表人物们,多为负笈英伦的有学之士,成功的律师,不能说未领略过大不列颠的政治制度吧?那么,为何他们执意走向次大陆的分裂,而不能通过谈判来形成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式的国体呢?即建立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各自的法律体系和政治制度,甚至金融规则,把外交与军事统辖权暂时托付给自治领的总督(也就是蒙巴顿),把最棘手的军事独立问题留待日后进一步的谈判与妥协。如果说真纳一意孤行寻求独立做一个独裁者,那么,作者未交待清楚国大党的建国纲领与政治方略到底是什么,尼赫鲁与另一位领袖的葫芦里倒底各自卖的是什么药?难道真如某位副王所言,“在监狱里(印度未来的领导人们)学不到治国方略”?    再进一步遐想,如果印度在联邦与地区两级均采用美式的两院制,上议院按原政治影响力区域固定代表,下议院按行政区划人口比例,是否可以比较好的解决某地区少数族裔或少数宗教信仰的利益与多数人之间的潜在冲突?    然而,可悲的是,英国人没有留给印度人妥协与琢磨的时间,急冲冲甩掉了这团湿面粉;印度各派势力之间也彼此不给机会,迫不及待地走向分治与冲突。一位英国律师区区2000英镑的报酬,划就了1000万人颠沛流离的分界线;一小群政客为了所谓的独立荣耀与自由理想,也为了私利,酿成了数十万人家破人亡。    本书对蒙巴顿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但我要说,蒙巴顿,尼赫鲁,真纳们的荣耀,绝不是次大陆平民们所期盼的自由,也是甘地的悲剧归宿。
  •   内容详实,但是和光荣与梦想合称为姐妹篇,这可能是出版商自己硬造的吧?书的内容、风格和光荣与梦想就不是一个路数的啊。。写的比较详尽以至于有点啰嗦,感觉是要通过很多无从考证的小故事把这本书填充成个大部头。
  •   内容很丰富,价廉物美,不错。
  •   很多是以前误解的书中得到解释
  •   这几年来海南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
  •   本想买精装,但。。。
  •   不错,值得细细品味的书!建议亚马孙学习下京东的商品介绍,京东的书介绍很细,都有书的目录!每次都是到京东上看书的介绍和评论后来亚马孙买,真的希望亚马孙勤快点,商品介绍好些!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邻居,别一样感受在心头
  •   事实清楚,观点明确,史料洋尽。
  •   本书不同于其它历史书籍,作者在详实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不是简单的对资料进行堆砌,而是巧妙的用类似小说的语言进行描述,描述中又不带有想当然的东西,一切都那么自然而又那么的引人入胜,令读者开卷以后,欲罢不能。本书不仅仅讲述了印巴独立和分治的前前后后,从其脉络中,不难梳理出印度社会的历史和现在,对于想了解印度过去历史的读者,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读物。
  •   经历战火,以过来的视角记述曾发生的事, 是了解历史侧面的有益补充。
  •   不过作为历史书,很多地方有些太小说化了。总体还是属于畅销型的读物。另外海南出版社的排版和用纸一如既往地难受。。。
  •   大气磅礴的一本书,难以想象作者做了多少工作才能给出那般生动细腻又恢弘大气的历史.开篇由较远年代简略引入,然后集中描写独立日前后的几个月,整本书就像一部史诗一样,真实的事件恍若传说,读到末尾,已深深爱上这国度,那些年那些人,仿佛你前世就认识,从此有了再也割不断的挂牵.书很厚重,与它像是珍贵的相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