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姚中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将缕述尧舜以降之治理秩序演变的历史,并因史而求道,从演变着的治理秩序之中探寻华夏一中国治理之道。笔者无意于写作一部自命客观的、科学的历史著述,也不会纠缠于对历史细节的还原、描述,而将集中于考查华夏治理秩序史上几次立宪时期立宪者们的观念、行动,解析他们所构造的制度之渊源和内在机理,以把握彼时之治理架构及其所形成的秩序。由此,本书将展开一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任务寻找、揭明华夏一中国的治理之道。
作者简介
姚中秋,北京修远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曾译介、研究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普通法宪政主义,目前致力于研究儒家义理与中国治理秩序之历史著有《立宪的技艺》、《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以张君劢为中心)、《中国变革之道当代中国的治理秩序及其变革方略》。
书籍目录
总 论
作者告白 探寻中国治理之道
一、道与历史
二、道的断裂与重续
三、方法
导论一 治理秩序解
一、仁与群
二、治理与秩序
三、邦国治理架构与秩序
四、心、物之间:治理秩序变迁之机制
导论二 中国历史之分期
一、天下之构造
二、经典封建制
三、王权制
四、绝对主义皇权制
五、士大夫与皇权共治体制
六、现代国民国家
第一卷 天下
序 论 天下
第一章 帝尧:合和之道
一、前天下状态
二、合和万国
三、天道信仰
四、禅让制度
第二章 帝舜之道:共治
一、协和礼制
二、刑律之道
三、共治宪制
第三章 皋陶之道:规则之治
一、刑治之道
二、华夏治道
三、慎乃宪
第四章 益、夔之道:夷夏之辨与乐教
一、益:夷夏之辨
二、夔:乐治之道
第五章 禹夏之道与治乱循环
一、大禹之法
二、封建之制度自觉
三、君道的构造
四、治理之初次败坏
第六章 商政:革命与师保制
一、革命论
二、师保制度
三、天道之颠覆
第七章 文王之道:联盟的技艺
一、周人之精神气质
二、受命之典范
三、《周易》作为建国规划
第八章 武王之道:古典革命
一、天道信仰之重建
二、联盟的技艺
三、革命的审慎.
四、洪范九畴
第九章 周公制礼
一、从亲亲到尊尊
二、制礼:以《康诰》为例
三、周文
四、立政
第十章 封建天下
一、原“封建”
二、武王封建
三、周公封建
……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中国这个文明与政治共同体始终生活于与他者共存的环境中,始终面临来自西北、尤其是北方的蛮夷的威胁。而在冷兵器时代,这些蛮夷也确实凭借着其军事力量,多次摧毁中国相对文明的治理秩序。最为显著者为蒙古和满清全面征服中国,秦之攻灭东方各国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野蛮人的征服。这些征服者建立了殖民性治理架构,中国人原来享有的平等被取消,社会结构也因此趋向畸形。但是,承载着中国治理之道的儒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儒家顽强地主张自己,也就是主张中国文明、华夏治理之道的连续性。有些征服者比较明智,比如满清,接受儒家价值和中国固有之治理架构,较快地完成中国化。这样,在短暂的断裂后,中国治理之道复归。 晚近以来中国与西方的深度接触,令中国治理之道及治道意识的连续性,遭到了深刻的挑战。 随着现代国家构建主体的代际更替,即从接受儒家教育的儒家士绅,变为留学日本、欧美、处于社会结构之边缘的知识分子。掌握中国治理之学,部分地体现着中国治理之道的儒家,在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所扮演的作用日趋边缘化。于是,构建现代国家似乎就成为年青一代才有资格从事的事业,这个事业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中国之“旧邦新命”,而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一转变大约发生在新文化运动到国民革命之间。
媒体关注与评论
姚中秋先生学史出身,人世弘道,则于经济政治无不博览,厚积而发,乃出大作,以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宪政理想为志,诚可贵也。夫今人有学西而以刺孔成名者,有号儒而以颂秦进身者,不知真儒崇周仇秦,其来久矣。近世引西学以排秦制,立宪政以扬仁义,乃其本旨,岂刀笔吏“胡服骑射”之所谓事功可比哉!是大作虽有可商,而其志可嘉,其识可钦也。人未必皆崇基督,而路德维新耶教之功,所被不止耶徒。人未必皆宗孔门,而中秋先生重彰真儒之作,所泽亦不止儒林也。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姚中秋先生的著作《华夏治理秩序史》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之精神,依据中国古典经史文献,探求传统中国社会的秩序结构,从而对中国治理秩序史作出颇具独创性的诠释。这部著作必将对中国学者以新的视角思考中国的历史与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李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我与姚中秋先生素不相识,只打过两回笔墨官司。他的观点,我三分认同,七分反对。但我赞成重写中国史,也认为需要他这样的一家之言。学术研究的意义,本在争鸣和启智,并无关乎对错。因此,我愿向读者诸君推荐此书。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编辑推荐
《华夏治理秩序史(第1卷):天下(套装共2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之精神,依据中国古典经史文献,探求传统中国社会的秩序结构,从而对中国治理秩序史作出颇具独创性的诠释。《华夏治理秩序史(第1卷):天下(套装共2册)》必将对中国学者以新的视角思考中国的历史与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名人推荐
姚中秋先生学史出身,人世弘道,则于经济政治无不博览,厚积而发,乃出大作,以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宪政理想为志,诚可贵也。夫今人有学西而以刺孔成名者,有号儒而以颂秦进身者,不知真儒崇周仇秦,其来久矣。近世引西学以排秦制,立宪政以扬仁义,乃其本旨,岂刀笔吏“胡服骑射”之所谓事功可比哉!是大作虽有可商,而其志可嘉,其识可钦也。人未必皆崇基督,而路德维新耶教之功,所被不止耶徒。人未必皆宗孔门,而中秋先生重彰真儒之作,所泽亦不止儒林也。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姚中秋先生的著作《华夏治理秩序史》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之精神,依据中国古典经史文献,探求传统中国社会的秩序结构,从而对中国治理秩序史作出颇具独创性的诠释。这部著作必将对中国学者以新的视角思考中国的历史与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李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我与姚中秋先生素不相识,只打过两回笔墨官司。他的观点,我三分认同,七分反对。但我赞成重写中国史,也认为需要他这样的一家之言。学术研究的意义,本在争鸣和启智,并无关乎对错。因此,我愿向读者诸君推荐此书。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