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海南 作者:张三丰 译者:孔德 注解
Tag标签:无
前言
武当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在这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武当道家、道教文化可谓是主干。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道家、道教文化,其价值直到最近二十年重新被人们所认知。通过认真的研究,学术界发现道家、道教文化蕴藏有对社会、对人类具有宝贵价值的思想文化资源,是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但尽管如此,而今人们所知的道家、道教文化多限于表象的层面上,不甚了解其深刻内涵和本质奥秘。武当山“自黄老设教,神仙至人栖之者众”(明·任自垣《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六《集仙记第五》),加之此山又是玄天上帝得道飞升之地,故参玄问道者,代不乏人。今存记载者,即有春秋之尹喜、汉之戴孟、唐之姚简、五代之陈抟、宋之孙寂然、元之张守清、明之张三丰等一大批仙师真人。其实世人很难了解丹道之学,实为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是人类真、善、美修养之体现。但此学积极之人生观、世界观、养生观,因历史变革等诸多原因,世人识其真实面目者少之又少。明清以后,武当山道教官观屡罹兵火之患,传其薪火者亦寡而又寡。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武当》杂志长期致力于武当文化、武术的研究,武当丹道之学渐为世人所知,孔德先生长期在《武当》杂志编辑部工作,既修习内丹,又从事研究,其成果值得重视。古代文献称内丹学源自伏羲、黄帝、老子等,历代习练精研者颇多,是人类生命科学的结晶。自东汉末年,张陵创立道教,且尊老子为祖师以来,历代修真之士多寓居于道观,佛教中也有一些高人研习内丹功夫。宋元以降,道教门派林立,内丹学亦异彩纷呈,各种内丹思想和修炼学说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与论辩碰撞中,直到明代才真正趋向了统一,而引导这一思潮的基础则是博大精深的道文化。在明代以道教思想、丹法而影响社会最大的代表人物,则非张三丰莫属。在中国民间,“张三丰”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是人人皆知的“活神仙”;在当今学术界,对张三丰的研究也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但对张三丰道学思想的探讨仍相对薄弱。随着武当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深人,张三丰道学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渐显现出来。可以说,张三丰是中国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是明代道教内丹养生文化的集大成者。本书是孔德先生继《易筋洗髓大全注解》《乐育堂语录注解》之后的又一部丹经力作,自1997年在《武当》杂志上连载以来,颇受内丹养生学界的关注,成为武当文化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该书撷取1926年上海中原书局印行版《三丰全书》中的《天口篇》、《大道论》、《〈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玄机直讲》、《道言浅近说》以及《玄要篇》等核心篇目进行注解,所选内容基本涵盖了张三丰内丹及道学思想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过去人们的疑虑。通读此书,可以看出孔德先生对张三丰著作的通透理解及其对三教经典的广博学养,对学术界研究中国丹道文化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诸如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对丹道的传承;“天人合一”的道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现代人如何认识修道与养生的问题;张三丰道学思想对社会人生所持积极的态度,对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孔德先生向来主张修道不尚空谈,还要和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起来,并以自己的修真实践去验证前人的丹经著述,这是一般人所难以悟透的。针对丹经中的玄奥隐语则集中阐解,使读者融会贯通、一目了然。同时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现代社会的观点与现象去解读张三丰丹经,则是张三丰道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当今社会,纷纭繁复,快捷的生活节奏难以释去人们身心的重负,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违背大道的自然规律必然遭到大道的惩罚,所以,人们对于生命科学的探讨与反思则显得尤为迫切。如此看来,本书的出版,犹如给人们奉献上一剂醒世的良药。孔德先生对武当文化的发掘与贡献是多方面的,新作既成,嘱予作序,予亦难却其盛情,故为之序。杨立志教授2004年10月8日于郧阳师专曾担任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
内容概要
《太极丹经:张三丰内丹养生修炼秘法》是武当三丰犹龙派太极丹法传人孔德先生继《易筋洗髓大全注解》、《乐育堂语录注解》之后的又一部丹经巨著。自1997年在《武当》杂志上连载以来,颇受内丹养生学界的关注,成为武当文化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太极丹经:张三丰内丹养生修炼秘法》撷取1926年上海中原书局印行版《三丰全书》中的《天口篇》、《大道论》、《<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玄机直讲》、《道言浅近说》以及《玄要篇》等核心篇目进行注解,所选内容基本涵盖了张三丰内丹及道学思想体系。
在书中,孔德以实证实修之效验畅言大道真谛,详述玄关法窍,诠释火候细微,传承丹道正宗,并对张三丰及前人丹经中秘而不宣的法诀隐语集中阐解,使功理功法有章可循、通俗易懂;同时又结合现代社会的养生观点去解读太极丹经,使仙学爱好者即便身处市廛尘俗,也能性命双修。在今天,《太极丹经:张三丰内丹养生修炼秘法》对学术界研究中国丹道文化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无疑具有正本清源、指点迷津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作者简介
孔德,1947年生,当代著名道家仙学内丹养生家。武当三丰犹龙派太极丹法传人,武当三丰蓬莱派第14代传人。2007年9月退休前任《武当》杂志副主编。三十余年来,如鱼得水,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尤以内丹学造诣不凡而蜚声海内外。曾经担任中国武术协会新闻委员会委员,现任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及国内多家内家拳法组织顾问。近年来,经常受邀赴香港、台湾、韩国、德国参加道教道家学术活动,讲授道学及道家养生课,创办“武当道家养生网”(www.wdysw.com)。至今已出版《武当赵堡太极拳小架》、《武当道家养生秘诀》、《易经洗髓大全注解》、《乐育堂语录注解》等相关著作多部。在国内外有关刊物发表文章数百篇。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上卷
天口篇
正教篇
儒书篇
禅旨篇
玄音篇
五德篇
孝行篇
淫恶篇
施报篇
盈亏篇
毁誉篇
修短篇
穷达篇
人品篇
快活篇
能让篇
忠恕篇
虚无篇
养生篇
五劫篇
敬神篇
爱人篇
医药篇
相卜篇
堪舆篇
大道论
上篇
中篇
下篇
《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
第一首:无根树,花正幽
第二首:无根树,花正微
第三首:无根树,花正青
第四首:无根树,花正孤
第五首:无根树,花正偏
第六首:无根树,花正新
第七首:无根树,花正繁
第八首:无根树,花正飞
第九首:无根树,花正开
第十首:无根树,花正圆
第十一首:无根树,花正亨
第十二首:无根树,花正佳
第十三首:无根树,花正多
第十四首:无根树,花正香
第十五首:无根树,花正鲜
第十六首:无根树,花正浓
第十七首:无根树,花正娇
第十八首:无根树,花正高
第十九首:无根树,花正双
第二十首:无根树,花正奇
第二十一首:无根树,花正黄
第二十二首:无根树,花正明
第二十三首:无根树,花正红
第二十四首:无根树,花正无
下卷
玄机直讲
炼丹火候说二篇
返还验证说
服食大丹说
一粒黍米说
登天指迷说
《九皇丹经龙虎铅汞论》
《吕祖百字碑》注
道言浅近说
附:三丰先生辑说
玄要篇
仿古二章
上天梯
亲口诀
答永乐皇帝
道情歌
炼铅歌
先天一炁歌
铅火歌
了道歌
打坐歌
道要秘诀歌
金丹诗二十四首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文译】有人这样问释迦牟尼:“作为像您这样一个修道者,取名一个‘释’字,它的意思是什么?”释迦牟尼说:“我追求的是解脱,不受一切执著的束缚,所以用了‘解脱’之义的‘释’字开门立教。选取的是‘释’字的‘解脱一切关系’的意思。”有人这样问观世音大士:“作为像您这样一个修道者,取名一个‘佛’字,它的意思是什么?”观世音大士说:“我追求的是超乎常人的觉悟,名为‘佛’(“佛”,“弗人”也。“弗”,“非”也。“非常人”、“超常人”之义也)。所以我以‘超乎常人的觉悟’之义的‘佛’开门立教,取‘超乎常人的觉悟并去觉悟一切常人’的意思。”因为早有了上述人们共知共认的说法,所以我才理解“释”的主要意义在于超脱凡世;因为早有了上述人们共知共认的说法,所以我才理解“佛”的主要意义在于觉醒凡世。千百年来此类说教的经典被信徒珍藏的有好几百部,珍贵到文字都是描金书写。当然,总的内容无非都是教化人们净化超脱世俗污垢的心灵,对沉迷在凡尘苦海能够惊醒觉悟,落一个心性上的彻底清净。所以说,要先具备释迦牟尼的清净,继而再具备观音大士的清净。释迦牟尼的清净旨在从人心性的源头来彻底解决清净的问题,观音大士的清净则是要将这种清净培育的方法传播给社会大众。但是人们务必要清楚,无论是释迦牟尼,还是观音大士,他们的清净,一方面讲,并不是执著于什么清净;一方面讲,又并非让这种清净归于寂灭毁亡;另一方面讲,也不是死死守住这种清净不放,唯恐它丢失。要追求的实质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清净,圆通无碍的清净。在应对一切事物的时候,既要贯彻清净,又不执著于清净。看似不怎么清净,实际非常清净;无所谓清净,无所谓不清净。如此才算得上广大的清净,圆满的清净。修“道”的态度是要辩证再辩证,容不得丝毫的偏执。比如人们诵读佛典,领悟佛陀的理论时,必须保持一颗清净之心,必须树立一颗觉悟之心。但是,当你有了觉悟,又必须丢掉“有了觉悟”的意识,这才是真正的觉悟。如果你不能忘掉已经觉悟的觉悟之心,也就不算真正的觉悟。既然不算真正的觉悟,那就不能称为觉悟。只有不觉察自己已经觉悟而时时已在体现着的觉悟,那才叫真正的觉悟。得到这种觉悟,才可以称为“释”。所以说,可以成为“释”的资格,是因为“释”所具有的觉悟与解脱。已经具有“释”的资格,但他并不执著于“释”已获得的解脱;这种具有“释”的资格,自有“释”的那种自由自在解脱的境界,才可以称名为“佛”。由此可见,之所以能成佛,就在于佛的那种超乎常人的智慧觉悟。但作为一个实际上的佛来说,他并没有执著于佛的那种超常的智慧和觉悟。正是这样的佛,他才自有佛的那种超常的智慧和觉悟。释迦牟尼就是这样,观世音大士就是这样,即便佛门出家修道的和尚也必须是这样。不这样,能具有“释”的资格吗?不行。不这样,能成就为“佛”吗?不行。为什么说不行?因为,他能具有“释”的资格,他就能真正解脱,他不能真正解脱,他就算不得“释”;他能具有“佛”的资格,他就具有超常的智慧和觉悟,他没有超常的智慧和觉悟,他就算不上是“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解脱之外再没有别的什么解脱,所以取真正的解脱之义叫做“释”;超常的觉悟之外再没有别的什么觉悟,所以取超常的觉悟之义名为“佛”。为什么又这样说呢?真正的释,对于解脱以后成为释,他已不存在“释”的资格不资格的概念留意了,所以才把“释”真正体现在彻底的解脱之中。真正的佛,对于大彻大悟后已成为超常的觉悟者,他已不存在对“佛”的超常觉悟有所超常之感,这才是佛的真正觉悟境界。总而言之,不执著于解脱而解脱者,是上乘释的解脱;不分别于觉悟而觉悟者,是大乘佛的觉悟。人们把释与佛的言论汇编成典籍称为“经”珍藏起来,其“经”的含义就是释佛在修道的实践经历中留下体悟心得之言。实际上此所珍藏的也就是释佛成功的经验。我们这样去认识释,认识佛,认识释佛的经典,认识为什么要珍藏释佛的经典,这才配称是去掉了主观偏见的正识蕴含于知见之中。
后记
拙著《太极丹经》终于付梓面世了。然这一成果亦是同仁们支持和付出辛劳之结晶。首先愚要感谢我的工作单位《武当》杂志社,这些年为愚发表道学文章给予的一贯支持,才使大批文章所负载的道学文化与读者结缘。再要感谢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及杨立志会长,曾将愚之著作以:《张三丰太极丹经注解》之绍,列为武当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和成果,得以较早与相关学术界的专家学者见面,进行了交流,增进了共识,为今天正式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要感谢海南出版社,以弘扬中华传统国学为己任,将此书出版,呈现给广大读者。也还要感谢道学界、内丹学界之许多同仁,多年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视野一给予愚一些思维上的启发,促进愚对于张三丰道学思想的研究认识不断深入、不断提高。本书的出版,还倾注着郭君旭阳前期的一番心血,文稿的打字、校对、编排事宜,一一经他亲手进行和处理,历时数月,很是不容易。而在拙著这次正式出版过程中,也让我对海南出版社的严把出版物质量关的认真负责态度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这些年我很少买书,原因之一就是看到许多书,甚至是一些工具书,校对质量很差。所以对现在许多出版社的校对工作不大信任。而这次拙著《太极丹经》的出版过程中,通过编辑对一些字、词、符号、段落问题,跟我不断进行的征询、核对、磋商和建议,可见他们对本书的每一标点、段落、错别字纠正都是极其认真仔细的。使我原以为校对质量已经很高的拙著,发现仍然存在瑕疵。这说明了海南出版社每一位编辑的责任心和素质都是令人钦佩的,从而保证了出版物的编校达到相当高的质量。愚亦诚望,当读者读到这本书,有所获得、有所受益时,应当想到并感激为了此书出版而所有付出过努力的人们。孔德2011年7月于武当蛰龙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