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海南 作者:海云继梦 页数:403
Tag标签:无
前言
佛法在这文明昌盛、知识发达的时代,掉进了一个矛盾、诡谲的陷阱里。知识制造了人性的盲点,文明使得生命空洞化。知识所造就的文明昌盛,是人类有目共睹的事实,可是生命的幸福指数并未因此提升,反而产生了更多的恐惧、更大的无奈! 佛法在世间是人类的宝筏,这是公认的事实,长久以来,人类也一直借由它来处理生命中的一切难题,并且都能迎刃而解。然而,自文艺复兴以来,个人意识、自我意识、自由意识,引发了知识的发达,附带的文物“竞胜”,促进了人类生活的改变,此即是“模仿效应”及“完全竞争”。这造成了人类愈来愈不会“用生命”生活,而只会用大脑的推理度日。 用大脑推理,即是“虚幻”。譬如,迩来流行“生涯规划”,这是社会名嘴所创造的流行术语。生涯是需要规划的,但几乎所有致力规划的人都获得相同的答案,即无法兑现。这便是用“大脑的推理”去规划,它受到了“福报”的限制,所以是虚幻的。若是一个人的规划是这样的:认真地完成眼前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学习是为扩大作基础),那么随着因缘的转化,它会自然地兑现,此一兑现的结果并非事前的目的性结论,它就随因缘自然成就。这就是生命取向的思维模式。 生命取向的思维模式,古人谓之“用心”;大脑取向的思维模式,古人谓之“用识”。两者的厘清是没有办法用“大脑”中的哲学来定义的。
内容概要
《非常金刚经》由海云继梦讲人生,我们强调大乘经典都是行者悟入的境界,因此佛说即是觉悟者所说,并非悉达多太子说,要留意不是悉达多这个人,而是觉悟者所悟入的那个境界。展开修行的实践透悟生命的真相,以华严精义阐释禅门三经。
作者简介
海云继梦法师,台湾大华严寺住持,国际华严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在国内高校设有华严奖学金,讲学足迹遍及大陆各地、东南亚、澳洲、美国和加拿大。
他以圆融的智慧剖析事业、健康、家庭、青少年和老年等人生五大议题,叙述很人性、很生活、很现代。如果你对人生感到迷惑,那就清听听海云继梦怎么说!他的想法有时极具颠覆性!他的佛教思想研究有着令人瞩目的成果,又有数十年厚实的心性历练,所以他的讲谈,句句良言;他的字里行间,字字珠玑;他讲人生,发人深省。
了悟的契机,往往就在一针见血的嘲讽与幽默中;他提的实践方法更可从日常生活中轻松入手。我们人生中的问题都能通过他所提出的“四大工程”和“生命教育”找到圆融的对策。
海云继梦为你擘画美丽的生命蓝图,邀你一齐为创造幸福、快乐的人生而努力!
书籍目录
总序 解空丛书是“实践学”的代表作前言 证得般若空性只是起步第一部分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一章 活在无惧的生命里 善现启请分第二 第二章 自性会教你怎么走! 第三章 觉醒!学佛最大、最重要的福报 大乘正宗分第三 第四章 放下——生处转熟——安住 第五章 影子太多,迷惑颠倒! 妙行无住分第四 第六章 参透经典的语言模式和思维模式 第七章 动机纯正就能放下! 如理实现分第五 第八章 以身相见如来?由相人体! 正信希有分第六 第九章 先接受,再深参! 第十章 检视内心学佛的动机 第十一章 如何不被境转? 第十二章 怎么踏实修,便怎么风光成就 无得无说分第七 第十三章 高峰成高原一一停在那个境界上 第十四章 有为、无为的关键,抓到了吗?第二部分 依法出生分第八 第一章 全是大脑的祸? 一相无相分第九 第二章 你上道吗? 第三章 修行!先找到正确的起跑点 庄严净土分第十 第四章 觉悟者说,即是佛说? 第五章 识透,能重组因缘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第十三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第三部分第四部分附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章节摘录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一章 活在无惧的生命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一分是“法会因由分”。法会因由,就是说明这一会的因缘如何来的。《金刚经》原文并未分段,这三十二分是由昭明太子分段下标题的,因为分得很不错,历来很多人便照着用。然而我们在课诵时不必念出来,照着经文念诵就好,这样思想才会一贯。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所有经文一开始几乎都这样写,说明佛在哪里,由于这已经成了经文开头的成例,一般人这样念过去,往往不太注意其意义。经文开始用“如是我闻”,最后一句是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一般坊间的书则用“依教奉行”)。按社会法的意思解释是:后面所纪录的这些,我都依其教导,奉行不悖。 为什么经文这里用“如是我闻”呢?早期的翻译不是翻译成四个字,有的译成“如我闻”,或“是我闻”,或“我闻”。“如是我闻”简单讲就是说,后面这些经文所记载的境界,现在我确实已经证得,并确确实实把它记载下来。各位要知道,若能如此记载,实在是非常难得的。我举两个例子给各位参考。 第一个例子,有很多同修把我讲经的部分整理成讲记,理论上,讲记是“我怎么说,你怎么写”就可以了,若真能如此,则可称为“如是我闻”。问题是,有很多人,我这样说,他却那样写。因为,我所讲的内容有很多他听不懂,于是任意予以删减、加字或搬动,这种情形很普遍。为何会有这种情形?因为程度不同所致。经文的内容,若能肯定所记载的皆正确无误、绝无不同时,那便是“如是我闻”,亦即“我的境界,已达到这本经的境界,我的记载没错误,有事我负责”。 第二个例子,以广钦老和尚的传记为例,目前有关广钦老和尚的事迹记载,四散纷飞,但都尽讲些天马行空的事。他在世时并没有那些事,往生后却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写的人并无广钦老和尚的境界,只是胡诌一通,借着他的名号赚钱,而且广钦和尚已经往生,也无法加以印证。 最好的传记,应该如年谱那般,记载着哪一年发生了哪些大事,这样就可以了。因为修行人的成就是很高的境界,并非一般人可以领会记载的。一般人能记载的是表面的事,譬如“他在吃饭”,这样而已,至于他吃饭时入什么样的境界,一般人无由得知。所以,你会发现透过传记所记载的,无法做到“如是我闻”,因为没有同等的境界是记不来的。经典尤其着重境界,若无法了解境界,就会连听都听不懂,更何况是纪录下来。 经典如此记载,就表示当时写经的人,已经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如是我闻”不是随便写的。 经文里第一个“如是我闻”的是记载的经家,其境界已经到达那里了,第二个是翻译的经家,他的境界也到达那里了。这个意思就是告诉各位,鸠摩罗什确实已经臻至同等境界,因为他是过去七佛的译经师,从昆婆尸佛、尸弃佛……一直到迦叶佛、释迦牟尼佛,是一切诸佛的译经家,他的愿就是要来翻译经典的。释迦牟尼在印度成佛,而鸠摩罗什知道中国需要大乘经典,于是他发愿到中土,翻译这些菩萨藏的经文,让中国这地方的一切众生受用,所以鸠摩罗什的境界,已然到达那个地步。 玄奘法师翻译的经典也很好、很有名,可是他译的《金刚经》就没有鸠摩罗什畅销,我们所诵的《金刚经》,大都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玄奘法师所译经典中,最有名的两本是《心经》和《药师经》。他翻译的《金刚经》不出名,为什么呢?因为鸠摩罗什翻译得最好,他已经到达同等境界,所以才有办法将经文背后所欲宣说的真实义,完完全全表露给大家做修持的依据,这便是“如是我闻”的意义。 “一时佛在舍卫国……”,“一时”就是确实有这个“时”。对于时间的观念,印度和中国不同,例如,中国人记载事件,相当重视时间,如《战国策》里,对于事件,往往只简单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陈述,反倒详于时间与地点的记载。因此考古学家只要依循历史记载的地点寻找,就真的可以找到史迹。这是中国人偏重时间感,印度则不同,印度人不太重视时间,所以记载都写“一时”,只表示当时确实有那样的事发生,至于是什么时候,那就不甚清楚,不加细究了。所以算到现在,连释迦牟尼佛到底是哪一年出生的也算不准。他的生日哪一天,你知道吗?四月八日是新历或旧历?也有人认为是四月十五日,因为月圆日是十五,八号才半圆而已。为什么会差那么多?因为印度人不重视时间。中国为了要庆生做寿,一定要记清楚是哪一天,印度人基于民族性的关系,不庆生,所以意义就不一样。现在我们来看经文。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那时,佛陀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祗树给孤独园”包含了两个人的名字。当初佛陀在竹园精舍讲经时,刚好有一位银行家正准备要娶媳妇,他送聘金给那位布施世尊讲经的大施主亲家。照理说,那天银行家算是主客,但是大施主亲家并没有太热络招待他,因为主人正忙着布施供养三宝,所以冷落了这位银行家。 当时一千二百五十人吃饭,场面很大。这时银行家感到很奇怪:“我是亲家,你不招待我,反倒是请了一堆没头发的人,却叫我坐冷板凳,究竟在搞什么?”等供养完毕,他就问那位大施主怎么回事?大施主说:“你不知道,这是世间难得的宝,佛陀是大彻大悟的人。他愿意接受我的供养,是我一生难得的机会。”然后,他便帮银行家介绍佛陀、僧团及其法义的殊胜。银行家听完后,决定亲事慢一点谈,先听佛陀讲经,于是住在那里听佛讲经一个月。听完,甚觉欢喜,对世尊说:“我住在舍卫国,想请您去那里大转法轮。”世尊说:“我这里有一千二百人,无法一起同行。”银行家很大方地说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你只要派个人跟我一起去找地就可以了。” 于是,世尊就派舍利弗和银行家到舍卫国去物色佳地,找了很久,最后看上舍卫国祗陀太子打猎的园子,虽然银行家与太子彼此熟识,但太子坚持不卖地。古时候的银行家和现在不同,一个国家若有一间银行就不得了了,位同财政部长,但太子不缺钱又何必卖地呢?银行家坚持要买地,缠得太子没办法,只好说:“如果你一定要买,就用金子来铺地,你铺到哪里,我就卖到哪里。”结果银行家果真用金子一块块铺地,把整个园子都买下来。 太子很感动,心想:“奇怪!这块地又不值钱,他干嘛要用千千万万的金子来买?”银行家说:“你不知道啦!这是要供养佛陀的。”于是他把前后因由及其殊胜之处告诉太子,太子听了也很深受感动,说道:“这样吧!你既然喜欢,我可以卖地,但树木不卖,算是我供养的。”由于这位银行家很爱布施给孤独的人,因此当地人都称他为“给孤独长者”,而园子的树木是由祗陀太子所供养的,所以该地一完工,便命名为“祗树给孤独园”。 舍利弗有神通,祗树给孤独园盖好时,他看到因缘成就了,天上出现了六座天宫,他问给孤独长者,将来往生后要去哪里?给孤独长者摇头说不知。舍利弗道:“你有六座宫殿可以选择,天上有六重天,你想去哪一重天?”舍利弗运用神通,让给孤独长者看到那六座天宫。看完后,给孤独长者觉得全部都很殊胜,不知该如何选择,舍利弗于是为他一一介绍。六座天宫中,第二天称为忉利天宫,世尊常去那里讲经,若往生忉利天宫,会常遇见世尊,其他天宫则不一定会遇见世尊,所以最后给孤独长者发心缘尽时往生忉利天宫,这时其他五座天宫便消失了,忉利天宫因此特显其殊胜,他也看得非常欢喜。 这就是布施、供养、建寺的大功德,也藉此因缘,让大家明白护法的殊胜。就佛法的弘扬而言,信众的发心乃是很重要的因缘,而《金刚经》便是在此等因缘下,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所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