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五十年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美) 司徒雷登  页数:298  译者:常江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很荣幸能够获准在此撰文介绍司徒雷登博士。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和司徒雷登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在1946年晚春的南京。彼时他刚从美国休完长假返华,正在调整和修复多年日军牢狱生涯所带来的创伤。  我们谈论了当下的政局,他的反应和观点令我震惊。后来,我提请国务院任命他为驻华大使——我没有权力直接任命,因为我只不过是总统的一个外事代表罢了。我之所以做出此举,是因为司徒雷登博士拥有近50年在华生活的经历。当然,他的性格、他的人品和他的性情也使他成为大使一职的不二人选。正因为有司徒雷登博士在,我才得以以公正不倚的目光来看待和估量过去50年里中国的党派政治问题。在他上任之后,我更是从他的建议和协助之中获益无穷。  如司徒雷登博士这般对中国那复杂的特性、历史和政治理解得如此深入的人,我还没见过第二个。他那率直的个性使得他的所有观点都显得十分重要。  这个人,他的个性和他丰富的精力,让我感受到了无穷的魅力。

内容概要

  家世渊源,林肯总统的表亲,我的父亲母亲,父亲办教育受到教会指责,母亲却成功了,童年印象:美食与社戏,我们兄弟四人成了父母的陈列品,学校把我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美国男孩,求知岁月,两难之地,任教潘陶普斯学院,艰难的抉择,我成了“跃进运动”的一份子,我做好了去中国传教的准备等等。

作者简介

司徒雷登(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9月19日逝于美国华盛顿。

书籍目录

评介第一章 家世渊源 1 林肯总统的表亲 2 我的父亲母亲 3 父亲办教育受到教会指责,母亲却成功了 4 童年印象:美食与社戏 5 我们兄弟四人成了父母的陈列品叶 6 学校把我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美国男孩第二章 求知岁月 1 两难之地 2 任教潘陶普斯学院 3 艰难的抉择 4 我成了“跃进运动”的一份子 5 我做好了去中国传教的准备第三章 重返华夏 1 语言障碍与最初的传教 2 金陵神学院 3 基督教青年会对我的影响 4 来自教会内部的矛盾第四章 圆梦燕大 1 吵出来的燕京大学 2 燕京大学一贫如洗 3 选址 4 “乞讨”之旅 5 黄国安的加入 6 哈佛燕京学社 7 学校教育的成果 8 燕大要成为“世界大学” 9 以真理得自由而服务 10 同事间的友谊最可贵 11 崇师的中国人第五章 人在燕京 1 历久弥新的中国文化 2 中国人的艺术品位 3 我的家庭 4 我与两位总统的缘份 5 人只要熬上六十个年头就可以尽情享受盛宴第六章 中国显贵 1 归国学生 2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 3 爱国的学生们 4 颜惠庆与陈树藩 5 中国的军阀 6 张作霖父子 ……第七章 孤岛抗日第八章 囹圄重生第九章 执掌使馆第十章 希冀破灭第十一章 荆棘满路第十二章 竹幕彼端第十三章 梦萦华府第十四章 归隐随想第十五章 何去何从附录译后记

章节摘录

  金陵神学院与我达成协议,责成我接管“《新约圣经》经文注释系”,于是我就有了机会,比以往更加从容和深入地研习这一领域的知识。长老会的所有教义都强调圣经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奇怪的是,在那时神学院的课程表上,教授圣经的课程却少得可怜。大部分课程都是关于希伯来语、希腊语、神学理论和宗教史的,或许学院方面认为大部分学生早已对圣经熟稔于胸了吧。不管怎样,我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学识积累少得可怜,而这个领域又如此引人人胜。于是,我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新约》的学习上。我热情勃发地研究其文本、历史、哲学、宗教的含义,并决心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当然,对我来说更棘手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来教授这些课程,怎样才能让一个中国学生对《新约》产生兴趣,却又不会危损他们从前的信念。我的学生中没有一个是大学毕业生,学历最高的也就是新式高中毕业,学历低的则仅仅受过一丁点私塾教育。孟子曾经说过要因材施教,所以我努力使我的课程和其他领域的新知识联系起来,并想方设法使其易于理解,兼具建设性和实用性。  在金陵神学院工作时,我的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的。通常每天我都要上四个小时课,其他时间则都花费在和同事们一起备课和学习中文上。既然来到了南京,就要熟悉当地的方言。南京话是官话的一种变体,也是全中国最难听的方言之一。它和吴语有一点搭边,听上去更像一种混杂语,而不仅仅是一种比较粗糙的官话。在南京,由于_丁作缘故,我甚少和普通老百姓打交道,但是我却要用中文授课。此外,我还参加祷告、做过一些公开演讲,参加过一些社交活动,基本上一直使用中文。

编辑推荐

  司徒雷登回忆录、再现中国近现代五十年历史灌注作者对中国真切而复杂的感情,林肯总统的表亲,学校把我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美国男孩,我做好了去中国传教的准备,吵出来的燕京大学,张作霖父子·冯玉祥·蒋介石·李宗仁·孙科,燕大被日本人严密监控,我和蒋介石的关系,突然成为美国驻华大使,出任大使得到中美两国民众的认可,杭州荣誉市民,国民党的军事、经济方面大崩溃,蒋介石企盼美国救兵,国民政府一团混乱,我与共产党的关系,蒋介石幕后坐阵,我对两党的对比与反思,中国,一个影响我一生的国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华五十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2条)

 
 

  •   如没有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绝大多数国人对司徒雷登的印象不会如此糟糕,在此文的广泛影响下,司徒雷登俨然成为“美国对华侵略的忠实执行者”。国人百余年来仇恨列强的力量遇到“钦定”的出气口,怎能不集中爆发出来,司徒雷登从此在华臭名昭著。其实,真实的司徒雷登却并不如此。著名历史学家林孟熹这样评价他:“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他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通过阅读其自传《在华五十年》,这种寻找历史真相的感觉更强烈。

    司徒雷登的三分之二人生时间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在美国的时间长”(闻一多语)。他常对朋友们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作为一名基督教教徒,他在中国办了27年的教育,他曾是中国乡野之间的传教者,也是神学院的讲习者,更是燕京大学的创办者。为保护燕京大学抗日学生,他对抗日本军国主义,被关进监狱4载之久,尝尽人世间的苦难,但信仰从不曾改变。他也曾游说在国共两党之间,为这个苦难民族的民主宪政之路而奔走呼号,虽然最终没能取得成功,但其努力却是显而易见。

    司徒雷登在华的五十年,是中国政治生态最为复杂的五十年。读其自传,何尝不是读中国清末民国五十年史。该书头两章,作者对其家世及少年岁月惜墨如金,就一带而过。但即使如此,字里行间仍能感觉到这个宗教家庭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其后来成长有至关重要作用。第三章是作者在杭州乡下传教及金陵神学院任职的经历,他那流利的杭州话就是从那时学起来的。传道士是作者在华第一种身份,也是终身的标志。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他身上能让人看到真正信仰的力量,比如虔诚、谦逊、宽容、坚韧等等,这些品格融进其血液。

    司徒雷登最为人称道的身份,还是燕京大学的首任校长(这也写进了他的墓碑)。创办并管理燕大,几乎耗尽他毕生心血,从名字取定,合并三方吵出来燕京大学,到选定地址,上门求陈树藩总督的卖地;从“乞讨”教育经费,到延请各方名师;从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到商讨校训,这位林肯总统的表亲都亲历亲为,他为燕京大学绘出一幅宏伟蓝图:“燕大在自身中国化的同时,也要更加深入、明确走国际化的道路。”这种开放的教育思想,即使放到当下,仍然熠熠生辉。当然,燕京大学后来的发展,也几乎与他先前的设想并无二样。

    因为传教及办学,他更加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艺术品味及中国尊师重教传统,也包括中共、国民党高层及军阀高官等。在司徒雷登宽容的笔下,军阀陈树藩和孙传芳并非如此面目可憎,两人都曾为燕大捐款两万银元;而他对阎锡山的“能力和人格印象还是比较正面的”;他对冯玉祥有几个模糊的印象,既没有赞扬,也没有贬低;不过蒋介石的“风范和磁石般的个人魅力”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能就是因此,他对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认为“整个事情手段拙劣、愚蠢至极”;虽然他对共产主义心存芥蒂,但他觉得周恩来“头脑机敏,拥有无穷的人格魅力”,毛泽东“亲切和蔼、笑口常开”,也许司徒雷登的描述并非历史真相,但却让我们观察到这些重要人物的另一面。

    如司徒雷登一辈子做传道者,不从事肮脏的政治交易,也许他身后就不会背负如此多骂名。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无论是从宗教信仰,还是意识形态选择,实在不能不说,国民党和美国都穿着同一条裤子。“因为我们过去曾经支持过他们的敌人国民党”,这导致夺取政权后的中共彻底和美国政府反目。毛泽东说是“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其实是有神论者走了,无神论者来了。作为一个来自自由世界的传教者,司徒雷登坚信“人身自由是全人类的基本权利和生存前提”,而共产党人坚持的是“只要共产主义能够统治全世界,要他们做出多大的牺牲都可以”,这是两种价值观的决然对立。他无法认可共产主义及共产党,这就使得他这个驻华大使,也包括马歇尔将军等“和事老”不可能不偏不倚的调解两党矛盾,当然,主要问题还在于两党的芥蒂太深,任何一方都不能不为自己的生死存亡时刻准备战斗。

    诚如胡适之先生的评价,司徒雷登等传教士们通过自我努力,“逾越了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将当代西方最经典的科学、技术、法律、地理、历史和宗教知识著作译介到中国……他们呼吁社会、教育和政治改革,他们创办新式学校和大学,他们将中国一点一点地从沉睡中唤醒。”但是他们身后,竟然没听到任何历史的回响。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巨大反讽。正如同北大对其老校长胡适之的语焉不详,仅仅是个塑像问题就议而不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司徒雷登校长无法魂归燕大,陪伴他曾经的爱妻,守望他创设的燕京校园。当然,当大学已经不再像大学,司徒雷登及胡适校长,未必再愿意回到那方污秽之地。学者熊培云曾著雄文《错过胡适一百年》,其实我们何尝没有错过司徒雷登六十年。(文/朱允慎)
  •   第一次听说司徒雷登,是从《〈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以为他只是一个美国驻华大使,一位外交官。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他来华的第一职业是传教士,在中国以教育家著名,也是第一次知道抗战期间他被日本人关了近四年。这本书是一本中国的近代史,司徒雷登眼里的中国近代史。书中不时透露出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深刻观察。对于中国人来说,能否算是“忠言”?他同时也象一个预言家,有些已经变成现实,比如他对中苏关系的看法;有些预言部分变成现实,比如他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有些我们希望尽快变成现实,比如他对中国发展前景的看法......总之,这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   在我以往的记忆中,司徒雷登先生的形象是负面的,这要拜毛所赐,我估计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这本回忆录使得我彻底变了这个错误的印象。
    总体上,司徒雷登先生是热爱这个他本人的出生地,中国。可是正如书中评论所说,司徒雷登先生是个伟大的传教士和教育家,但不是个成功的大使,因为他没有政治家的那种“冷酷”,他笃信基督,太有爱心了,实际上,司徒雷登先生也是不得已接受了大使这个使命的。
    感谢司徒雷登先生为中国的教育,特别是燕京大学作出的无私奉献!
  •   一位可敬的中国大学的美国校长!此书让我们知道那段历史的真相。当某某说别了司徒雷登的时候,可曾想到某某治下的中国的教育即将进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我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看完,文字极其流畅,也重新认识了司徒雷登这位传教士。
  •   内容深奥,叙述流畅,佩服司徒雷登的满腹才华和过人的智慧,基督教是充满博爱的。
  •   从别了司徒雷登中知道了司徒雷登,一个在中国历史中必须提及的人物。
  •   我们这一代人都被毛主席的《别了,司徒雷登》这篇文章欺骗了。一直觉得他不是一个什么受欢迎的人。可是随着对他的了解,才知道事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司徒雷登先生对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不能忘记。
  •   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了其本人,小时后被妖魔化的一个人,今天让我如此感觉亲近,好像一个久违的朋友,历史终究要回到真想中去,谢谢你,谢谢你为中国做的事情,中国的朋友,司徒雷登
  •   别了司徒雷登这篇文章认识作者,却不知他对中国的感情这么深,在一定时候西方确实有一批人是热爱着中国这个国家,而不是惦记我们的土地文物
  •   看看司徒雷登在那个年代都经历了什么
  •   还原一个真实的司徒雷登
  •   十足的好书,很清楚的从传教士到燕京大学,到驻华大使,一生太坎坷了,
  •   能够知道当时的中国的情况
  •   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面前显得如此弱小,数十年来为中国文化教育及中美交流做出的努力在一夕间化为乌有,不禁令人惋惜。
  •   也许是原作者的写作带有中文写作的痕迹,所以译作十分流畅。
    且看斯图雷登0年前的两大预测
    1、中国必将成为物质与道德大国
    2、中美两国必将携手领导世界
  •   性价比较高,写得挺好的,值得看看。
  •   据说很不错的书,值得一看,点名要的
  •   研究民国历史要好好看的一本书
  •   对于了解真实的过去海原一位可爱的老人很有用
  •   如果你对这百年以来的中美关系有兴趣的话,那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和一本值得阅读的自传。
  •   从毛主席口中得之--别了………………

    试想,看看也好!~
  •   真实,从不同视角认识有了新的认识!
  •   阅读后对作者本人和燕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值得尊重的一个伟人。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值得阅读
  •   看了一些,还没看完,内容朴实
  •   教授、宣教师、外交家
  •   刚看了书的介绍,没想到当当网上会有,很惊喜啊!
  •   历史回忆录,不错
  •   平和的叙述,宽容的心胸。基督的慈悲,大使的远见。不错,
  •   看到很多以前不知的东西,和以前的宣传资料有不同。还原历史,有点看头。。。
  •   一个中国人的老朋友的在华经历,值得我们深思
  •   我不知道,汉译本为什么没有译原文的前言Forward?
  •   并不一定有很独到的见解,也不一定完全客观,但是和中国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考方式,还是值得一看的
  •   书很不错,封装的很干净。希望所有的书籍都能如此~
  •   下单后,等了2天才发货,再=7天收到,中间中秋放假3天我可以理解,但是也太久了吧,额的神啊。
    书很好。
  •   帮同学买的,还不错的了
  •   知道司徒雷登是老毛的“别了,美国的白皮书司徒雷登”,认识司徒雷登,还是这本“在华50年”!
  •   我们知道这个人,最早还是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对此人不甚了了。历史已经过去好多年了,零零散散知道了这个人的经历。司徒雷登是一个热爱中国、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了很多对中国有益的事情,这一点无法否认。历史过去几十年,很多事情才还原出来。
    苏联驻华使馆随着中画面国政府迁到了广州,司徒雷登的美国驻华使馆却坚持留在南京,等待与新政权的接触。结果呢。。。
    一声叹息,历史无法改写
  •   司徒雷登对中国的感情深厚,对中国教育的贡献无可替代,本书还原一个真实的司徒雷登
  •   内容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司徒雷登的观点就现在来看,对中国共产党的评价还是中肯的,只是生不逢时,并被伟大领秀毛泽东下了定语,成了反动派的代表,看来意识形态害人不浅,希望现在及将来不要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   这是一本司徒雷登的传记,他因毛泽东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而出名全中国。但人们对他的了解是片面的、不客观的。这本书应该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比较全面、完整的司徒雷登。但如何评价他,就看你自己独立思考了;
  •   中国国共两党之外的人评述民国历史,虽有吹嘘美帝国之嫌,还是有些价值!也还原了司徒雷登的历史面目!
  •   特别想了解一个真实的司徒雷登。
  •   司徒雷登口中的历史还是比较客观的
  •   找了好久终于找到司徒雷登自己的自传了..
  •   这本书是司徒的回忆录,从他的角度来审视当时的中国,有助于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历史。
  •   为了司徒雷登一看。。
  •   看凤凰卫视的专题片才发现此书,和《回望庄士敦》那本回忆录一样,个人命运和帝国使命的纠缠,令人感慨系之,关于抗战时期的描写,是珍贵的历史文本。
  •   不錯的書,一值都想看
  •   可能是受毛泽东的影响,看过以后才明白原来没有人是完美的,他有他的责任,正是忠于这份责任才叫一个伟人!
  •   又是删节本
  •   内容不错的,但是可读性不强,看了一半就没看下去
  •   放佛触到了历史的脉搏,有助于了解当年那段历史。
  •   纸质较好,印刷一般
  •   最近看了解一些100多年前中国传教士的书,挺触动的。司徒雷登父母也是传教士,这些传教士的孩子跟着父母在中国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中国甚至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司徒雷登更传奇一些,几乎此生都与中国联系在一起。
  •   以往,对司徒雷登的影响是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只知道他是美国大使,大坏蛋!改革开放后逐渐有所了解,不全面。这本书从司徒本人的角度写中国,这也是了解他本人的一个机会,了解那时美国对中国的态度。
  •   别了,司徒雷登
  •   错别字多,怀疑盗版
  •   故事不够吸引,文笔比较单调
  •   读了,传主的经历很吸引人,但翻译稍逊.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版本?
  •   在线翻译的译者水平,有很多不通顺的地方。
    司徒想表达的东西很多都没翻译出来。
    书的内容本身很好,真的是翻译太差了。
  •   还没看完,现在在看别的书。
  •   书地内容不错,印刷有些粗糙
  •   换一个视角看历史 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过去
  •   对历史的兴趣,买的这本书,不清楚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的问题,看的温吞吞的,没啥感觉。
  •   卖完后才发现有删节的注明,一下就打击了本人阅读此书的兴趣。
  •   盗版书,太欺骗感情了。
  •   尽显权利斗争,中国政治书刊
  •   他本身就是历史
  •   老爸读物12
  •   在华五十年
  •   即是大使又是教育家
  •     以前知道毛主席的《别了,司徒雷登》,于是印象中他就是美帝国主义在华代言人。
      
      其实他一点都不是政客,而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传教士和教育家,非常天真,最后在华仓促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职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让他更深的融入了中国的历史。
      
      46年国共谈判,美国因为谈判没有达成一致,而断绝了对当时中国政府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KMT没有了外援,而CPC在东北接受了USSR的大量援助,拉近了和KMT军队的实力差距。
      
      另,司徒雷登创办的燕京大学,和蔡元培胡适当校长的北京大学完全是两码事儿,燕京大学在现在北大的地址,老北大在沙滩的红楼,49以后北大和燕京大学合并,校址选在了燕京大学的旧址上。毛主席是在沙滩当北大图书馆管理员,而不是在燕园里当图书管理员。
  •     2013年的春节,假期结束的最后几天,我去了趟原齐鲁大学的旧址,现在,此处是山东大学的一部分,再往前,这里是山东医科大学。虽然是医学的一部分,但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之外,有能让人一下沉寂下来的氛围。古木沉沉,红墙绿瓦,很有大学的感觉。现在的大学已经没有大学的感觉了,和城市一样,整齐划一,钢筋混凝土,不仅没大师,甚至连一棵大树都没有。至于个性,更无从谈起。
      
      当年,这里和燕京大学一起,被称为“南齐鲁北燕京”的两所知名教会大学。当然,这两所大学也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结束。与教会大学一起结束的还有那篇著名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当日里,看这篇文章,只知道他是美国的驻华大使,却不知道他是一个出生于中国的传教士,更不知道他是燕京大学的创办者。1919年1月31日,司徒雷登到达北平,顶着猛烈刺骨的西北风,他叫了一辆黄包车来到了位于北平城北的长老会传教区。此后,司徒雷登在这里建立了一所大学,燕京大学。这所大学此后在中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是不用我在此赘述的。
      
      对于这所学校以及这所学校的学生,司徒雷登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他记录,“出于爱国或是其他理由,学生们不断逃亡,奔向未被日本占领的自由地带。我安排了几个也是燕京出身的基层教职工,协助学生制定逃亡路线。有一条是沿着京汉铁路南下,走陆路;还有一条是经过上海;还有一条更加安全,但是路程较长,尤其适合女生,是从香港、仰光走滇缅公路到内地。我在一路都安排了朋友,允许他们预付资金帮助逃难的学生。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在我被囚禁的早期,我被押往宪兵总部,进行了四次长时间的审问。有件事是他们最惦记的,就是那些秘密逃亡的路线。他们从精明高效的秘密特工那里得到了消息,所以他们极为关注”。
      
      《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是他的回忆录。写的是他在中国传教、建学校、被日本人关押、做大使的一些经历。
      
      当然,也不知道这位最高领袖称之为“别了”的人,最终魂归中国,虽然埋骨燕园的愿望不能实现,但也是葬在了他出生的地方,2008年11月17日,他下葬于西子湖畔。于司徒雷登而言,1949之后,他于中国,更像是去美国寻求避难,而死后魂归。让我想起另一个新闻前辈。
      
      这本书断续读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最不喜欢的是,在书中看到如此文字,“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作者的个人成长背景、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等元素,书中的论述和观点不尽正确,有些甚至偏颇,希望读者在阅读时予以注意”。这让我在问自己,这本书,有无删节,甚至会想,有无在翻译或者出版的时候做了处理。如果做了,我没有在书中见到标明。 这是我所不希望看到的。
  •     看了网上放的没正式出版的版本,才发现正式版本是有删节的。这种情况总是让人感到一阵恶心。。。
      
      没有删节的:
      http://www.northgreatwall.com/sxgj100829.pdf
  •      历史真是个叵测的事物,没人知道哪些会被记录下来,哪些又被人为地冲刷掉。   
       作为曾在燕园度过六年最好时光的北京大学毕业生,作为司徒雷登唯一一本回忆录的中文译者,我仿佛肩负着某种不容推脱的责任。太多的内容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我不妨去碰触一下那个最浅白也最深奥的问题:谁是司徒雷登?在我看来,这个生于中国、长在中国、将大半辈子生命播撒在中国的美国人有三张面孔。   
       首先,他是燕京大学的创始人和校务长。燕京大学在1949年之前是远东地区最出色的教育机构之一,从诞生到发展所产生的一切开销,由司徒雷登及其同伴在中美两国筹集而来。筹款的过程可以“筚路蓝缕”来形容。如司徒雷登本人所言:这种高级乞讨最让人着急的地方就是,尽管我用友善的态度将潜在的捐助人吸引过来,但友谊却迟迟不能化为实际的款项。到1937年时,燕大的捐助基金已达到250万美元。那么燕大声誉最隆时的情况是怎样呢?以颇负盛名的新闻系为例,在一段时期内,中央通讯社在世界上所有大国首都的常驻代表几乎都是这个系的毕业生。燕大,如司徒雷登本人所言,尽管用了美国的钱,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大学。   
       其次,他是一位基督徒。他虽以传教士身份来华,却最终放弃了本行,走上教育家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胡适曾在《在华五十年》英文版序言中毫不吝惜赞美的笔墨,甚至将司徒与马礼逊、伟烈亚力和傅兰雅等人并举,称其最先呼吁社会与政治变革,将古老的中国从沉睡中唤醒。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司徒雷登将传教视为义务而非兴趣,他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信仰的忠诚。   
       他的最后一个身份,才是政治家。在国共谈判行将破裂之际,司徒雷登匆忙上任大使一职。对此,无论胡适还是司徒雷登本人均承认是一个失败的认命。从执掌使馆到退休,司徒雷登远离自己心爱的燕大,近观中国时政,最终在大陆全境解放前夕离开中国。其实,司徒雷登并不想做美国大使,也不适合去当大使。他的意识形态,时刻挣扎在对人性无限信任和对新政权深切怀疑的罅隙里,从未得到片刻灵魂的安宁。他曾声称:“从国民党获取政权那天起,各级官员就受贿、贪污、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乱搞裙带关系、大行派系斗争”,而“中共新的政权却给我留下了精力旺盛、效率奇高、清正廉洁的印象”。但宗教情怀和政治倾向使他无法看清当时的政局和民意,最终只能在大陆“沦陷”的背景下黯然退场。   
       三张面孔,代表着三个司徒雷登。在他的这本回忆录中,处处可见他对传教士与政治家两个身份的抵触,唯有追忆燕大岁月时,才流露出深深的缅怀与温情。历史的演进往往伴随着一个遗憾:真相总是缺席,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对真相的种种解释。当年毛泽东主席的一篇《别了,司徒雷登》仿佛为司徒其人画上京剧脸谱,几十年来他变成了一个符号——能指是司徒雷登四个字,所指是十恶不赦的美帝国主义。尤其令人伤感的一点是,过去60年来,始终未给这位燕大校长任何讲话的机会,就连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中对司徒雷登的称赞,也在选入中学课本时被删除。这样看来,半个多世纪后,《在华五十年》中译本的公开发行,恰是还历史以澄澈的最好方式。   
       所幸的是,层累的历史终将趋向公正。司徒雷登的骨灰终于在2008年11月17日下葬于杭州西子湖畔,他出生的地方。尽管葬身燕园的愿望或许永远不能实现,但能够在半个世纪后魂归故里,终究是对这位“爱美国也爱中国”、“像中国人比像美国人更多”的老人的迟来告慰。墓碑上,他的头像下面用中英双语刻着简单的一句话语: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我相信,这正是他最希望自己被后人永远铭记的那张面孔。(本文作者:常江,《在华五十年》(新版)译者。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
  •      一九五四年十月,司徒雷登的回忆录《在华五十年》(My Fifty Years in China—The Memoir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Missionary and Ambassador)由美国纽约兰登出版社正式出版。乔治•马歇尔和胡适分别为该书作序。此书一问世,台湾《大华晚报》即开始边请人翻译,边予以连载,并于同年十二月一日出版了中译本。一九五五年,香港求精出版社再次出版了由阎人峻翻译的司徒雷登回忆录。但在中国大陆,由于种种原因,司徒雷登回忆录始终未能完整地与读者见面,而司徒雷登留在大陆整整一代人心中的印象,多半由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而来。
      
       然而《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毕竟来了,就这样一字一句地展现在大陆读者的面前,虽然距离成书时间将逾一甲子,但书中展现的司徒雷登仍仿佛别具一面目。本书的副标题是“从传教士到大使”,不可否认,司徒雷登作为传教士和教育家,他将其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了传教和教育事业当中,这既是出于他悲天悯人的基督徒胸怀,也包含着他对中国的理解和热忱。拥有这份理解和热忱,司徒雷登成为美国驻华大使合乎政治逻辑,但这却显然还无法使他成为称职和成功的政治外交家,而他身处的那个特殊而复杂的历史局势,更凸显了他的困境。与司徒雷登一定程度上拥有相似的并不成功的外交与政治生涯的胡适,在其为本书所作的序文中,以近乎尖刻而又带有自嘲的口气,流露出对司徒雷登误入政界的惋惜以及对美国政府中国政策的抱怨。
      
       在这本司徒雷登的回忆录中,读者或许还能关注到一些有趣的历史细节,比如国民党政府迫于局势而南迁广州时,包括美国在内诸多外交使节仍留在南京观望局势,而苏联大使馆却已随国民党政府南下;虽然司徒雷登对于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理解非常片面和概念化,但他和当时的美国杜鲁门政府对国民党的腐败仍深恶痛绝。历史曾经包含着无限的可能,但历史的行程最终只有一种选择,而站在今天这一点看过去,六十多年前的历史彼端仍呈现出无数异样的面相。
      
      附注: 《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简介
      
       《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原书于1954年由美国蓝登书屋出版,本书作为完整的中文译本,记述了司徒雷登对其个人事业的选择、传教士在中国的使命、燕京大学的创建过程、二战期间被日军软禁的经历以及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所参与的对华事务等,特别较多地涉及到马歇尔计划的始末。
       司徒雷登作为在近代中国史、教育史和中美关系史方面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其人其事在中国大陆读者的认知中却仍很局限和片面。这部回忆录完整中文版的出版,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认识司徒雷登和历史的机会。
  •      2008年,按照司徒雷登先生的遗愿,他的骨灰总算安葬在他的出生地杭州了,和他的父母与弟弟都安葬在中国杭州(其实他最想安葬在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校园内,和他的妻子安葬在一起,但据说她妻子在北大的骨灰已经毁在五十年代了)。按毛主席的话说“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
       在他去世近半个世纪后,他的魂又来迷惑中国人了吗?父母举家在艰苦的中国传播福音;建立燕京大学聘请埃德加•斯诺、夏仁德;教育家林迈可、陆志韦;社会学家雷洁琼、许仕廉;人类学家吴文藻;考古学家容庚;神学家赵紫辰;法学家张友渔;哲学家冯友兰、张东荪、洪谦;史学家钱穆、顾颉刚、邓之诚、韩儒林;政治学家萧公权;文学系周作人、郑振铎、冰心、冯沅君、林庚、顾随、陆侃如; 西方语言文学系吴兴华等,培养了外交家黄华、龚澎、龚普生;爱国人士:许文强;新闻出版家陈翰伯;谢家麟、黄昆、侯仁之、吴兴华、孙道临、冰心、周南、赵兰坤、黄笃修、周汝昌、韩于西等无数精英人物;冒死抗日,被日本人监押3年零八个月;抗战后不顾70多岁高龄又为避免国共内战争取国家进入宪政而奔忙的一位老人。他真能迷惑中国人啊,迷完老师迷学生,生前迷惑死后顽固半世纪尸魂也要接着迷惑国人,且还要捎带上父母、老婆和弟弟一家人生生死死百年的迷惑中国人。这一切努力、苦难和艰辛的“迷惑”都是为什么呢?
       本书已有个答案,是否真实,读者可自行判断。个人感觉文字里可以总结的内容较多,不象有些回忆录等书无关紧要的用词或描述水份太多,我想他真心爱着中国,对国共双方在当时的情况评价比较客观,也应该符合历史真像。对毛主席《别了,司徒雷登》中一些小细节,书中也竟然能找到一些小答案。当年我们责骂了他,而挨骂的人无论对错,总归应该有个抗辩的机会吧。现在总算可以听听他的声音了。另,书中对蒋公个人品质及工作赞扬较高,虽有不少批评甚至提到激怒过蒋公,但整体依然褒奖有加,远称不上肉麻的吹捧,然有一处用到“伟大领袖”一词,不知原文如何。近来对蒋公褒扬之文渐热于市场,对此我们还要不断提醒自己以保清醒之头脑,台湾也曾经热过对他的造神运动,后来呢?请助我辈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虽然这点很难。傅泾波先生的儿子傅履仁将军口述的《傅泾波:追随司徒雷登44年》文章里,说到49年夏秋,国民党军队已撤离南京,而司徒雷登先生留在城里与共产党双方都准备接触一事,本书中并未披露太多资料。当然与共产党学生黄华的接触,书中是有提及的。
       此书我知道的国内有四个版本:北京出版社1982年,海南出版社201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如果英文原版加四个版本对比读,对删节、翻译再做通比,一定也会有收获。2012年这个版本里对国共谈判时变化中的细节谈的较粗,不知道是否因有删除?没有对比过,只是贸然猜测而已。但此本很多对主义、对党的用词表达的很明确,对出版版社的担当与努力是否也要另眼相看呢。
       《别了,司徒雷登》靠末尾有句话“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我想来想去,不知道一个70多岁的司徒雷登老先生想捞什么呢?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有个开车的丑化的美国使馆人员形象,不知是否是司徒雷登先生捞到的电影原型。要闯演艺圈,司徒雷登为办燕京大学到处“乞讨”要捐款好像刚开始就走偏了道。他到底想捞哪一把呢?突然,我明白了他还是要捞名和利的。毛家老爹的《别了,司徒雷登》,让他成为全国中学生都必须知道的美国人,美国总统可以忘记,而几代人、累计滚动的几十亿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被迫的牢牢的记住了“司徒雷登”这个洋名字,可谓美国在华第一名人,捞到了,真的捞到了!利呢?司徒雷登太会理财了,他早知道中国地价会荒唐而又真实的飙涨,生前房产尽失那就留下死后要入葬杭州墓地的想法。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8年让他抢到一块墓地,自己买单还是国人纳税买单就不知道了。4年过去了,反正杭州房地产又狂升不少,算来他又真真的捞到了!毛主席真正神机妙算,早在1949年就算好了他要“捞一把”的。可惜说杭州话比英文还要流利的司徒雷登先生还是筹谋的不够,杭州半山安贤园一块地可远不如天安门前广场中心地段好,那里人气多旺啊,至今络绎不绝,将来拆迁费给也高啊!
       骂人和挨骂的人都走了。
       当年“别了,司徒雷登”;
       现在“魂归来兮,司徒雷登”。
       其实我们更希望先生真理之魂能早日重归中国:
      “人本来不是要被服侍而是要服侍人的”(圣经《马太福音》),“你们必须明白真理,真理必将使你们自由”(圣经《约翰福音》),加起来就是燕京大学校训,其实也是国共双方都曾经为之而努力的:“以真理得自由而服务”。
      
  •     去杭州沒有看到司徒雷登的故居,讀了此書很想去看看。哪怕知道會是失望。
      
      此書告知了許多近代中國的歷史,我們在大中學都不知道的近代史。它是那麽悲壯,中國人的人性又是如此地堅忍、善良和忠誠;貪污長盛不衰,真是“可歌可泣”。歷史不能改寫,歷史真相總在個人的經歷裡。李宗仁這個臨時總統的辦公室在廣州華南師範大學裡,前些年,也被愚蠢地拆毀了,改建一個惡俗的教學大樓。歷史沉寂在時間的長河裡,偶爾,或許還能浮出水面一二。
  •     在《现代世界之道》一书中,纪克之说,现代科学和理性、经济政治,整个社会体系的运行,倾向于把上帝从人类的视野中去除掉,本质上是人类中心主义,实践无神论。纪克之认为这一个过程,基督教会在相当程度上要负责。
      
      19世纪,西方传教机构非常关心下面这个问题:传福音为主,还是让社会慈善、教育这些事情占据传教士的时间和教会的资源?李.提摩太受到过指责,狄考文收到过教会的质询,司徒雷登收到过教会的调查,被怀疑是现代派异端。
      
      不能不说,真理之光在教会里一直存在。教会对“实践无神论”这一现代异端早有警觉。
      
      在《在华五十年》这本自传中,司徒雷登的视角,压倒性的是世俗的视角,在世界上,他位居高位,在信仰上,他长时间是软弱的。也许是童年的在美国所收到的同伴的异样眼光,他一直很在乎别人的世俗的看法。他在本书中的视角很少用上帝的眼光,也就是真正智慧的眼光来看问题。这令人扼腕。
      
      司徒雷登一直所高举的,是人类的自主性,进步、科学、理性、自由。很少谈论上帝的主权和恩典,在他的词汇表里,用的最多的是控制性规划性的词汇,对人类自主的乐观主义氛围非常浓厚。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忽视或者说谬误。上帝是爱他的,他的被囚,就是上帝对他的警告了,被囚后被“Process”消毒,他很恼火,这个画面极具讽刺性,恰好就是纪克之所说的现代化导致人类的“被客体化”,是现代化控制理论对人类尊严的极大冒犯。司徒雷登这个现代派也亲自尝到了这个果实。
      
      司徒雷登对科学、理性、人类进步自主的乐观主义(特别体现在他对在延安的燕大毕业生,对那些无神论者的良好评价,说他们践行了“为真理得自由而服务”的燕大校训,请问司徒先生,上帝和基督的荣耀在哪里?),在他的被囚、中国局势的混乱,一直崇尚宏大的科学规划的毛-泽*东所写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都是上帝对他错谬的杖责和指引。
      
      书的后部分,司徒雷登表述了自己对耶稣基督的信靠。靠着上帝的恩典,靠着上帝仁慈的指引,主的怜悯让司徒雷登不可抗拒,在多年的偏离中,在上帝的慈爱的杖责下,司徒雷登这个传教士的儿子归向了主耶稣,就是独一的真理之路。
      
      一切荣耀赞美归给主耶稣并天父。
  •     “别了!司徒雷登。”当年毛主席的一篇文章使我们这代人知道了司徒雷登,但是司徒雷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在建国之前毛主席会专门写文章提到这个人,我想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出生、成长的人都是不了解、不知道的。读了这本传记书,我想大致可以了解了。尤其是司徒雷登对中国早期高等教育所做的贡献。从创建燕京大学到新中国成立前返回美国。从一个传教士的儿子到美国驻华大使。本书让我们从新认识了司徒雷登以及那个年代。
  •     很多人都生不逢时,比如李鸿章,比如周瑜。司徒雷登虽然直到2008年才被我党接受(终于达成其遗愿,迁葬杭州),但是他在中国的五十年,真是很精彩很丰富很不平凡很……(形容词水平太低)。
      幼时被烙上中国的烙印曾令少年时期的司徒雷登苦闷,但是终于回到中国后的他,一直过着充实、精神富足的生活。“我们接待的是一位名叫司徒雷登的著名教育家。”当加拿大驻中国大使向中共政府抗议未得到美国大使同等待遇时,工作人员如此答复。
      一则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作为中国人,或者是东方人,非常难以理解;二则作为无宗教信仰者更是难以理解基督教徒的心理,但是,司徒雷登关于自由的那段表述真得非常激动人心,立刻抄到笔记里。
      司徒校务长是一直本着全人类应该共享知识、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倡导和平、民主、自由的伟大先驱(指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方面)。北大如果有霍格沃兹魔法学校那样的校长室,墙上就必须挂有其肖像了。
      读完这本书,就是这些感想。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历史人物,会发现无论是谁,都有其值得赞佩的方面,多多少少,就算是汪精卫这类人,也是有的,只是要听从司徒教授的教诲:要守住道德的底线。还有,就是要追求自由和民主。
      
  •     从这本书改变了我关于基督教的想法,以前认为它在中国可有可无。读了这书后,在加上以前关于杰斐逊的传记,我感到基督教力量很大,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宗教教育可以弥补。中国人无所畏惧,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这就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要受的后果吧。中国人那种敬神明一类的,只能算是原始社会早期宗教,没有完整的体系。
  •      在打印店看到了一大摞《使徒行述》,北京的传教士们当真的执着。大康的人人主页,在连载完《新约》、《旧约》之后,开始了《荒漠甘泉》的连载,已经516篇了,似乎依旧保持着阅读、评论少于10的水准,偶尔会觉得他像是初期的传教士,执着却收获甚微。其实,本心里,对于教堂、教徒,总有种肃穆、压抑之感。小时候,趴在窗户边上,就能看到远处村子里教堂上高耸的十字架,来来往往的人们,神色总是同一般,说不上冷,却总是了无笑容。小区里去世了一个教徒,密密麻麻来吊唁的全是信众,看得几分惶然。
      
       《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一个美国人,也正因为此,在我的眼里,是他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推上了巅峰。每一所著名的大学,其初创或再造时候,灵魂人物所留下的烙印必然是不可磨灭的。北大不能没有蔡元培、傅斯年、胡适,武大不能没有王世杰,同理,燕京不能没有司徒雷登。燕大之后,再无燕大。司徒雷登的幸运在于,有生之年即看到桃李满天下;他的不幸在于,有生之年,目睹毕生心血分崩离析。
       总在四处翻阅着,想看看中国曾经最最纯粹的大学到底是什么模样。只是依旧没有答案。记得入学典礼上,李未校长的致辞多少有些酸楚,无非是感慨隔壁的地质大学出了总理,而我们,似乎有些平庸依旧,北航的毕业生,连北航的校长都当不了。
       燕京建校仅仅33年,毕业生不过一千,却有三十多位院士,甚至还出现了黄华副总理。试想,如若燕大得以至于知天命之岁数,或许,中国的历史还将改写。因为,中国的高层政坛必然会出现一位或数位秉承“因真理、得自由、而服务”信念的人物。无数大学的校训,都使用千篇一律的古代成语。或许,我们的兼容并包做得还不够,燕大没有这个先天不足。
       李承鹏痛骂清华的权利崇拜,其实无所谓,在中国这个舞台,最最优秀的人才都当官去了,出了全国最大的官,自然值得骄傲,这没什么。我们也看到了,李远哲去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朱棣文就任美国能源部部长。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太过根深蒂固。
       让我们为这位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老人哀悼。司徒雷登或许可以是圣徒雷登吧!
  •     《在华五十年》:魂兮归来的司徒雷登
      直截评价,司徒雷登在中国的名气之大,不在于他个人在历史中留下过几多痕迹,而是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被选入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代人。作为传教士、燕京大学创始者、中国通的司徒雷登,只剩下了一副面目苍白又平庸可憎的面具,人人知道他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代表,但又不清楚他具体犯下过哪些滔天罪行。
      于是,这些鸿泥雪爪被整齐一致的教育事业所湮没。
      1946年7月11日,司徒雷登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在他即将离开北京,南下赴任的前夕,一个中美协会为其举办了告别会。就在这个会上,他遇见了相交多年的老朋友胡适。彼时的胡适,刚卸下驻美大使的重担,他将在九月份上任北大校长。一个从校园走向政治,另一个从政治回归校园,两个人的命运在这一刻无声交汇,足以构成一个从个人到中国现代史历程的轮回。
      此后的中国政局,由重庆的谈判桌走向兵戎相见,国民政府江河日下,在风雨飘摇中撤离到台湾一隅。司徒雷登在1949年8月2日的日记里写道“上午七点四十五分钟,我终于飞离南京,下午十二点四十五分便抵达冲绳岛。”而胡适,则于同年4月6日,坐船去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大陆。胡适在走前反复念叨着陶渊明的诗“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以及给石涛画册的自题“不识乾坤老,青青天外山。”
      走上飞机,登上船,就是半生的魂牵梦萦。
      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埋葬在杭州,久远的时光让老人的遗愿得以实现。这一刻,距离他离世已经长达46年。2008年,民国史研究早已风靡全国,该知道的真相,很多人已经知道,已经如梦初醒,他们在心头愉悦地说,司徒雷登回来了,告别不了的司徒雷登。与司徒雷登在同一年去世的胡适,则一直没有移柩到大陆,胡适身后的北大因为一直悖逆人们的呼吁,迟迟没有竖立起胡适的雕像,而被人诟病。
      司徒雷登出生于中国杭州,出生于传教士家庭,父亲在中国传教多年,他们一家长期居住的街道,得名为耶稣弄,在今年,曾激起过耶稣弄的拆迁保卫战。
      司徒雷登从小学会了一口地道流畅的杭州话,等他去了金陵神学院,又学会了南京方言,到了北京则学会中国的官话。从这种语言天赋里,便能见到他对中国的感情之深,这里面杂糅了童年的美好回忆,青春的靓丽。
      11岁的时候,他们一家回到了美国,但根据司徒雷登的回忆,他在美国感到了不习惯,这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文明的差异。这美国,他过完了学业生活,于1904年回到中国,进行传教事业。在他的时代里,美国的海外传教活动一度如火如荼,众多年轻人激动不已地到异国他乡,他也在狭隘的选择空间里彷徨不定,他对中国的愚昧与蛮荒存在后怕,但最终还是来到了中国。
      他在杭州参与建立了杭州育英书院,之后去南京金陵神学院任教,1919年在北京创办燕京大学,从此开始了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段。司徒雷登将《圣经》上的训诫“人本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而是要服侍人。”“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结合起来,写下“以真理得自由而服务”。
      暮年时,司徒雷登回顾一生,写道:我坚持认为,人身自由是全人类的基本权利和生存前提。没有自由,就算赢了世界也毫无意义。
      司徒雷登从开创之初的惨淡经营,费劲心计去争取经费,再到兴旺时期,之后日军占据北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校园关闭,二战结束后恢复上课。然没几年,燕京大学卒于1952年院系大调整,幸有燕园旧址成了北大的新址。与燕大一南一北,同为教会大学的岭南大学,也消亡于这一年。
      不强求美国政府的一分钱,依靠民间集资来疯狂办学的美国传教士们,让日本占领军难以理解如此充满渴盼和热心的动机。珍珠港事件甫一爆发,在华沦陷区的美国人都被集中关押起来,日本人不断审问司徒雷登,在华办学用心何在。但尽管日本严重伤害了司徒雷登心中所爱的中国,在日军占领北京道日美开战前这段时间里,日本要求燕京大学须聘请日本学者,于是司徒雷登遴选了70岁的人类学家鸟居龙藏,这位日本老学者在燕大封闭之后,住在北京城潦倒过日,却拒绝本国政府的一切援助。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传教士们普济众生的例子比比皆是,这种无私的情怀,已经不是世俗理性可以来分析的。不仅是教育事业上,医疗之上也同样这种舍己为人的柔情举动,从非洲丛林里的史怀哲,到印度干旱土地上的特蕾莎修女,地球上四处留下圣徒们的迤逦影子。
      作为政治家的司徒雷登,留下的资料尚不够详细。我翻阅了黄山书社出版的《司徒雷登日记》,不过非日记全集,仅是美国调停国共争持期间前后所记,写得很简要,里面极少参杂个人对时局变化的感情。此外,我觉得回忆录的另一值得关注点,在于司徒雷登对美国《外交白皮书》的反驳。
      “我一生中的大部分光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我的灵魂与这个伟大的国家及其人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出生在中国,常年居住在中国,并和无数中国人成为朋友。
      我曾经亲历了近代中国繁复的政权更迭……在亲历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里,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个古老并崭新的文明嬗变的痛楚。”
      这是世界公民司徒雷登在晚年回忆时的肺腑之言,在华五十年于他是生死难忘的经历,于我们是刚擦拭掉灰尘的历史档案。
      
      成稿于10-09-19
      
  •     那篇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让他几十年来几乎成了“美帝国主义”的代表。但读完他的《在华五十年》后,在我脑海里浮现的,分明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一个把所有心血放在中华土地上的老人。
      
      在《别了,司徒雷登》发表六十多年后,我们也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倾听和打量历史了。司徒雷登的回忆录《在华五十年》所勾勒出的点点滴滴,给了读者从另一个看待历史的视角。虽然书中字里行间不免有作为美国人的优越感,但我觉得整本书叙述风格都很客观,称得上是一份真实且珍贵的历史史料。
      
      司徒雷登是一名基督教徒,更是一位自由主义者。回忆录中,即使提到从燕大毕业后奔赴延安的那些学生,司徒雷登也是用客观甚至带有赞许的笔调来回忆的。他说:“他们的表现令我很安心,因为他们均坚信自己是在秉承燕大的校训奋斗……我热爱自由,守护自由,因此也支持学生们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
      
      从书中可以看到,司徒雷登在中国的最大成绩,无疑是成功创办的燕京大学。在创立不到20年的时间里,燕京大学便成为远东地区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培育出了一大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专家。他亲手促成的哈佛燕京学社如今依然存在并继续推动着学术发展。这一切都凝结着司徒雷登的心血,他耐心地统一燕京大学不同派别理事的观点,为筹办学资金亲自在美国开始了“乞讨”之旅,对于学制学科的设置教学细节都投入了极大的热忱。他还努力推动燕京大学和众多世界名校的交流,21世纪才在国内大学兴起的交换生项目,在30年代的燕京,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了。我觉得燕京大学的成功经历,对于争创“世界名校”的当下中国高等教育,都是很有意义的。
      
      回到司徒雷登自身,抗战胜利后,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他成为了美国的驻华大使。这却是一个有些悲剧色彩的角色。在那个国内各派只顾自己利益争夺、美国对华政策也举棋不定的时代,司徒雷登的为自由和平的种种努力也只能全部付之东流了。看着他这充满挫败感的三年,我突然想到很久以前在韦君宜的《思痛录》上看到的一段文字,大意是一位在世界知名度极高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对人感叹:我过去只是一个中等资质的学生,真正出色且聪明能干的,都是那些积极参加学生活动投身革命的同学,如果他们当年能来美国学习,成就肯定在我之上。
      
      而历史多么无情,那些出色投身革命的同学,后来都或多或少受到以“革命”名义的冲击,并且耗在“革命”的泥潭里,在时光的流失中,浪费生命中本来拥有的天分和才智。
      
      司徒雷登在华的最后三年人生,有着和那位美籍华人科学家“真正出色的同学们”相似的悲剧色彩。他可曾想到,在他选择离开燕京大学美丽校园来到南京时,他生命和生活的重心,已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其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失去了能让其价值大放光芒的舞台,只换来《别了,司徒雷登》这捧污泥,还有后人的伤感和叹息。
      
      幸好有了《在华五十年》中文版问世,他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了更多更真实的司徒雷登,也有了借助另一个视角揭开历史迷雾的力量。
      
      
      
      
  •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毛主席写过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当时只是对司徒雷登这个名字印象比较深刻,因为这个名字和小时候玩具赛车的牌子“雷速登”仅有几字之差。当时的印象是,既然连毛主席都不欢迎司徒雷登,那这家伙定不是什么好鸟,应该该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之类的货色。直到看了这本回忆录,我表示我错了。
       本书的中译本序言写到,“毛泽东同志发表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送走了这位中国人民的瘟神,本书可作为帮助读者理解毛主席这篇文章的注脚”。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又看了毛主席的这篇文章,但始终无法理解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瘟神”这一说法,即使如同中译本序言所言,“司徒雷登对中国事务的种种叙述几乎都是片面的、歪曲的、因而十分反动”,但有些客观事实是无论带着任何主观色彩去看,都是不能抹杀的。
       司徒雷登的母亲在杭州创办了女子学堂,对于当地的教育事业是有贡献的。司徒雷登本人则创办了燕京大学。在1949年以前,燕京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也是中国最漂亮的大学之一。如今参观游客众多的北京大学主校园——燕园,既是当年燕京大学的遗址,所谓的未名湖、博雅塔更应归于当年燕大的名下。吴文藻、冯友兰、钱穆、顾颉刚、萧公权等众多知名教授曾在燕大执教,培养出了冰心、黄华等杰出人才。著名的哈佛—燕京学社,至今仍为海外汉学界的重镇。可以说,司徒雷登对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是巨大的,仅燕京大学,便足以让他被历史铭记。
       司徒雷登是中国文化的推崇者。一个人,生在中国,从小长在中国,或多或少会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他自己也说是中国文化造就了他的性格。可以看出,司徒雷登是热爱中国的,是希望中国强大的,他说:“很久以前我就确信,除非中国得到独立、统一,强大起来,既不畏惧别的国家,也不对别的国家怀抱不满,否则太平洋就不能有稳定的和平局面。……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就必须保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即保持其中华民族的独立性,反对来自任何方面的侵略威胁。”司徒雷登对于中国人民在战争年代所受的苦难是同情而又无奈的,他说:“我痛苦地目睹这个国家处于大规模的冲突之中,国力消耗殆尽,个阶层的老百姓遭受着由此而带来的种种苦难,却又束手无策……”
       司徒雷登离开中国之前的身份是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是所谓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执行者之一,在他退休回到美国之后,还认为“美国应该坚持不懈地执行反对与GCD中国贸易的政策”,在我看来,司徒雷登毫无疑问的是铁杆反gong分子,但其“反华”“反人民”一说,却是值得商榷的。
      
  •      看这本书初衷正是老毛的《别了,司徒雷登》,读完后,感慨万千啊 ! 曾经的我们只会用一副意识形态的红色眼镜看待事物:那些非共产主义的都是不好的。我不能说这本回忆录非常公正,但它以一个老传教士的角度讲述了他热爱的中国,我看到了他为中国的教育和宗教所做出的一切,那都是值得我们敬仰和钦佩的。司徒雷登他值得我们永远的敬爱。此外,作者本人并没有完全赞成当时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他始终是一个热爱中国的传教士,无论他身居何位,他始终是以基督教的眼光看待对华政策的,他是理想的,没有掺杂在美国政府的利益之中。
  •     呵呵。谁提供的这本书的资料啊,和我那本书一模一样,包括书脊上的那个标签,一看就知道是从图书馆里流出来的。好亲切。哈哈。
        
        3年前,晚饭后出去散步,在一个商厦旁的书摊上见到了这本书。当时心中狂喜,不动声色的老板和砍价,未遂。我想算了,明天买,顺便也调调老板的胃口。结果,第二天没有了。忿忿好久。
        
        2年前,在小区另一门口的书摊上又见到这本书了,遂与老板砍价,又未果,只得作罢。不过,这次始终没人买,每天都孤零零的呆在那儿等我去买。
        
        终于一天我成功买到它。
        
        为何这本书这么吸引我:司徒雷登出生在杭州,在中国大约生活了50年。在南京一个神学院做院长9年,其后,在北京筹建燕京大学,长期主持燕大并把它从一个教会大学办成亚洲知名大学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中国50年里,司徒雷登经历了晚清、北洋军阀、国民政府,日伪政权等的统治,为了保住燕大,他做了种种努力,与当时很多政要、学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书中谈到的种种细节,都是可以丰富历史细节的珍贵史料。
        
        冰心年轻时写文章,经常会提到“我的证婚人司徒雷登校长……”之语。
        
        司徒雷登在中国生活了50年,对中国有很深厚的感情,定居美国后,还一直积极为中国申辩。
        
        但后来毛泽东的一篇《别了司徒雷登》,让他的名字臭遍中国,以至于现在人知道他,就源于这篇雄文。
        
        一点遗憾:这么一本可以当成中国近代史看的书,资料又这么丰富,又这么富于细节,但文笔确实太干瘪,实在看的难受。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文笔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
        
        ps。中文版删掉了英文版里的麦克阿瑟的序和胡适的导言,遗憾中……。
  •   谢谢啊!!
  •   新出版的英文版有删节没有呢
  •   谢谢,看完再与您交流
  •   我看了几眼新出版的英文版,感觉是没有删节的
  •   说的大好!读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觉得上帝的恩典很少被提及,甚至有种我好像是不是在读传教士传记的错觉。
  •   应为 耶稣堂弄
  •   动容
  •   一个有爱的人
  •   这样的人才应该上天堂
  •   特蕾莎修女这个例子好像不太靠谱了,一些新的研究表明其并非传说中的那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