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索尼娅·纳扎里奥 页数:241 译者:周 鹰、王 海译
Tag标签:无
前言
星期五,早上8点,我在洛杉矶的家里,听到大门锁孔里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玛丽亚.卡门.费里兹打开房门,走进厨房。她每隔一周就来我家打扫一次房子。 卡门个子娇小,聪明伶俐,干起活来迅速利落。每天早上这个时候,我通常正处于忙乱之中,急急忙忙地准备冲出家门去上班。但是,每当卡门来打扫时,我们俩的步调正好对调过来。她从厨房开始收拾房子,我则围着她团团转,帮着拾起地上散乱的鞋袜和报纸,以便让她清扫地板时轻松一些。这个不变的仪式使我们俩得以共处一室拉家常。 那是1997年的一个早晨,我靠在厨房工作台的一边,卡门靠在另一边。她说有个问题憋在心里很久了,一直想问我。“索尼娅太太,你打算要小孩吗?” 我告诉她说:“我还不确定。”卡门有个儿子,有时她来干活时会把孩子带上,让他在那里看电视。我问她是否还想要更多的孩子。 卡门平时总是笑呵呵的,喜欢说话,此刻却突然沉默了,不好意思地盯着厨房工作台。
内容概要
《被天堂遗忘的孩子》是美国记者索尼娅·纳扎里奥写的一部书稿。此书稿部分内容发表在《洛杉矶时报》,作者因此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等多项大奖,具有世界声誉。《被天堂遗忘的孩子》直译“恩里克的旅行”,讲述的是危地马拉17岁少年恩里克因为思念母亲,坐在火车顶上,横穿整个墨西哥偷渡进入美国的故事。恩里克乘坐的列车被称为“死亡列车”,在穿越墨西哥的过程中,需要面临黑帮追杀、坏警察敲诈等危险,进入美国后还有可能被收押遣返。作者索尼娅·纳扎里奥的报道也同样精彩和充满惊险。
作者简介
索尼娅·纳扎里奥,《洛杉矶时报》项目记者,有二十多年的报导经验,专门采访和撰写与社会问题有关的报道。她的报道涉及美国最大的一些问题:饥饿、药品上瘾和移民。 她得过无数国家级奖项。2003年,题为“恩里克的旅行”的系列报道介绍了一个洪都拉斯男孩历尽艰辛到美国万里寻母的故事,获得了十几项奖,包括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乔治·波尔克国际报导奖、罗伯特·肯尼迪新闻奖首奖,以及美国西裔记者协会颁发的吉列尔莫·马丁内斯-马克斯综合杰出奖。1998年,她因一个有关药品成瘾家庭孩子的系列报道而成为普利策奖候选人。1994年,她因一个有关饥饿问题的系列报道而获得乔治·波尔克地方报导奖。
书籍目录
地图:恩里克的旅行线路图序第一章 被抛下的孩子第二章 寻求怜悯第三章 遭遇“野兽”第四章 礼物和信仰第五章 国境线上第六章 黑暗的河流,新生活的开端第七章 又一个被抛下的孩子后记 女人、孩子和移民问题说明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被抛下的孩子 反叛 现在,恩里克的愤怒已经达到不可抑制的程度。他拒绝在学校制作母亲节卡片,开始打其他孩子,还在僻静的地方撩女生的裙子。老师试图让他规矩点,就用一把很大的戒尺打他。恩里克紧紧拽住戒尺的一端不松手,把老师气得哭起来。 他还跳到老师讲桌上吼叫:“谁是恩里克?” “你是!”全班同学回答。 他曾三次被勒令休学,两次复读同一年级。但他从没违背好好学习的承诺。尽管他周围的孩子有一半早早退学,他仍然坚持读完了小学。学校举行了个小小的毕业仪式。一个老师拥抱他后,喃喃低语道:“谢天谢地,恩里克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了。” 他自豪地站在那里,身穿蓝长袍,头戴学士帽。但母亲家没有任何人前去参加他的毕业仪式。 现在,他已经14岁,是个少年了,在加里泽尔街上消磨的时间更多了。这个街区由一个贩卖毒品的黑帮控制着,并且很快就成了特古西加尔巴最让人头疼的街区之一。奶奶让他每天早早回家,但他经常去踢足球,半夜才回家,而且拒绝出去卖香料了。如果有女孩子看到他在街上叫卖一杯杯的水果块,或者听到有人叫他“玉米粉蒸肉小贩”,他会觉得很尴尬。有时,当恩里克一丝不挂地睡在床上,不能迅速跑出去逃脱惩罚时,奶奶会用皮带抽他。“现在我们来算总账。”奶奶说。她边打边数,恩里克调皮过多少次,就会被抽上多少皮带。 由于没有父母在加里泽尔街上保护他,恩里克只好自己树立起更粗野的形象。每次和奶奶一起上教堂时,他都把《圣经》藏在衬衫下,以免别人知道他们是去教堂。 很快,他就再也不去教堂了。 “别和那些坏孩子混。”玛丽亚奶奶经常说。 “我交什么朋友,你管不着!”恩里克总是顶嘴。还说奶奶又不是妈妈,没有权利告诉他该做什么。他有时天亮才回家。 奶奶会哭着一直等到他回来。“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啊?”她问,“你不爱我吗?我要把你送走。” “送走就送走!反正没人爱我。” 但奶奶说她是从心底里爱他的,只不过想让他干活,做受人尊重的事,以便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 恩里克回答说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那么些年来,恩里克已经成了奶奶最小的儿子。“留在我身边吧。如果你听话,我的一切都留给你,我死后请把我埋了。”她祈祷自己能把恩里克留在身边,直到他母亲让人来接他为止。但她的儿子们却说恩里克必须离开她。她都70岁了,哼,他会去埋她,他会把她活活气死的。 奶奶难过地给洛德丝写信说:“你必须给他另找一个家。” 对恩里克来说,这是又一次被抛弃。先被母亲抛弃,然后被父亲抛弃,现在又被奶奶抛弃了。 洛德丝安排她的大哥哥马可·安东尼奥·扎布拉收留恩里克。他会帮助恩里克的,洛德丝像恩里克那么大的时候,他也曾经帮助过洛德丝。当时,他们的母亲实在无力养育那么多孩子,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马可就把洛德丝接到了自己家里。 洛德丝仍然定期给恩里克寄礼物:一件橙色球衣、一条蓝色裤子、可以听广播的收录机等。她很是自豪,因为她寄回去的钱让贝尔姬念完了私立高中,最后还上了大学,学习财会。在一个大约半数人日均生活费才1美元或者不到1美元的国家里,穷人区的孩子几乎从没上过大学。 洛德丝寄回来的钱也对恩里克有很大帮助,他也知道这一点。如果母亲不去美国,他可能的结局就是:在城里捡垃圾。洛德丝也知道这一点,因为她自己小时候就天天去捡垃圾。恩里克知道,有些孩子尽管只有六七岁,但他们的单亲妈妈留在国内,挣不到钱。为了吃饭,他们也不得不去捡垃圾。 一辆又一辆垃圾车隆隆开上山顶。数十个大人和孩子争抢一个有利位置。垃圾车一倒出垃圾,捡垃圾的人就蜂拥而上,在湿滑软泥地上的废物中间翻找塑料片、小木块和破铜烂铁。医院倾倒的垃圾中随处可见血液和胎盘,让其他垃圾也变得潮湿起来,踩在脚下吱吱响。偶尔会有孩子看到一块发霉的面包,不管三七二十一,用被垃圾染得黑乎乎的双手捡起就吃。那些孩子们在臭烘烘的垃圾堆中翻找可换钱的东西时,数千只黑色美洲兀鹰也在阴沉沉的天空中盘旋,把粪便排泄在下面的人身上。 恩里克还能见到其他那些干重活的孩子。离洛德丝小时候居住地只有一个街区远的地方,有一大堆木材厂倒掉的锯末,上面挤满了孩子。他们赤脚踩在锯末上,脸上扑满灰尘,正在飞快地将锯末铲进锈迹斑斑的锡皮罐里,再倒入巨大的白色塑料袋中。然后,他们把那些塑料袋拖到将近1公里高的山上,把锯末卖给居民。居民们用锯末引火,或者把锯末撒在房子周围的潮湿泥地里防潮。一个11岁的男孩子已经在这里拉锯末卖3年了,每天3次上山,用赚到的钱买衣物、鞋袜和纸笔。 街区的其他孩子挨家挨户地主动要求为户主收集和焚烧垃圾,挣一点小钱。一天下午,3个年龄8~10岁的孩子在他们的母亲面前排成一行,母亲正在把需要搬运的木头往他们肩上放。“给我3块吧!”一个男孩说。母亲先把一块破布放在他的右肩上,然后把几块木块放上去。 在恩里克的母亲小时候居住过的地方附近的一个街区,每天早上有52个孩子来上幼儿园,其中44个孩子是打着赤脚来的。助理教师从一个篮子里拿出一双双鞋子放在每个孩子手中。下午四点离开之前,孩子们必须把鞋子还回去,因为如果他们把鞋子穿回家,就会被他们的母亲拿去卖掉买食物。 在孩子们玩耍的一个峡谷中,黑黑的大老鼠四处乱窜,还有个猪圈。 吃晚饭的时候,母亲们通常给每个孩子3个玉米饼。如果没有玉米饼,母亲们就用一杯杯糖水把孩子们的肚子填饱。 在恩里克搬去和舅舅一起居住一年之后,洛德丝打电话回去,这次是从北卡罗来纳州打回去的。“加州生活太难了,”她说,“移民太多。”雇主支付的工钱少,对移民的态度也不好。尽管她打两份工,仍然存不到钱。于是,她就随一个要好的女友去了北卡罗来纳,一切从头开始。这是她过上更好的生活、和孩子们团聚的唯一希望了。她把在加州的所有家当都卖掉了——旧福特车、五斗橱、电视,以及她和女儿睡的床,共得到800美元,权当搬家费。 北卡罗来纳的人对移民的敌意更小一些。她可以不锁汽车,甚至可以不锁房门。工作机会也很多。她很快就在一家墨西哥餐厅找到了工作,还在一个拖车家庭中找到一间可供出租的房子,每月租金才150美元,而洛杉矶那个小车库每月租金都是300美元。她又开始存钱了。也许,如果她能存够4000美元,他哥哥马可将帮助她在洪都拉斯投资。然后,也许她就能回家了。后来,洛德丝又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是在流水线上干活,每小时报酬9.05美元,加班时每小时13.5美元。 如果她能回家,一个一直沉重地压在她心上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黛安娜迟迟没有施行的洗礼。洛德丝一直没去给女儿施行洗礼,因为她想让女儿在洪都拉斯接受洪都拉斯教父母的洗礼。这件事让洛德丝一直很担心,生怕女儿如果哪天意外死亡,会被送进炼狱。 洛德丝重新认识了一个洪都拉斯来的油漆匠,他们已经搬到一起居住了。他在洪都拉斯也有两个孩子。这个男人心地善良,性格温和,是个好脾气的人。他经常给洛德丝提生活建议,帮她排解寂寞,星期天带洛德丝和她女儿去公园。有一段时间,洛德丝打两份餐厅工,第二份工作深夜十一点结束,他就去接她,与她共度几个小时。他们恋爱了,亲昵地互称“甜心”。 恩里克极其想念洛德丝,但马可舅舅和他的女朋友对他都很好。马可是洪都拉斯边境上一个专门兑换外币的人,这个生意利润很大。多年来,他一直为一个集团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业务量不断增加。马可的家人,包括一个儿子,住在特古西加尔巴中产阶级居住区的一座房子里,家里有5个卧室。马可舅舅每天都给恩里克零花钱,给他买衣服,晚上还送他上私立军校。 白天,恩里克为舅舅跑腿,还负责清洗舅舅的5辆汽车,舅舅去哪里,他就跟到哪里。舅舅对他的关心即使不比对他自己儿子的关心多,至少也是一样多。马可还经常和恩里克一起打台球、看电影。恩里克看到纽约市的高楼大厦、拉斯维加斯闪烁的灯光、迪斯尼乐园魔幻般的城堡。由于恩里克的皮肤颜色较深,马可亲切地叫他“小黑蛋”。马可和恩里克的站立姿势差不多,两人都有点罗圈腿,髋部向前突。尽管恩里克已经十多岁了,个子依然很小,即使伸直身体,也不足一米五。但他的笑容很灿烂,牙齿也长得无可挑剔。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引人入胜、英勇壮丽、影响巨大,《被天堂遗忘的孩子》抓住了读者的心。大多数美国人或者他们的祖先都是从其人国家来到美国的。为了在这片新土地上找到更好的生活,他们经历过艰难的旅程,忍受过与家人的痛苦分离,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向我们讲述了恩里克的故事——我们自己的故事。 ——爱德华·詹姆斯·奥尔莫斯 这是21世纪的"奥德赛"纳扎里奥精彩的文笔彻底照亮了美国最黑暗的角落之一。这是根据不同凡响的新闻报道内容扩展的图书。如果你今年只读一本非文学作品,那一定是这本,因为你认识书中的小主人公们,他们就是邻家男孩。 ——伊莎贝尔·艾伦德 本书描述了一个男孩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对读者具有非常强烈的启发性和号召力,你会渐渐对恩里克感恩和着迷。他的人生、他精彩的寻母历险,都给我们上了难忘的一课,让我们懂得了苦难历程可以转化成一种救赎。 ——罗伯特·科尔斯 谋生与亲情不可得兼,历经艰险亲情得圆,这是人类的故事母题之一。震撼的是,本书所述是真人真事,一切元素都存于当代,却又残酷得陌生。 从《被天堂遗忘的孩子》这部非虚构作品中,我们能感到罪恶前的无助、亲情下的无畏,当然也升华出对职业新闻工作者的敬意! ——向熹(南方周末总编辑)
编辑推荐
在“死亡列车”车顶,他和其他偷渡者——其中许多是孩子——像动物一样被追捕。 《被天堂遗忘的孩子》在亚马逊网站连续两年销量第名,并且入选美国中学教材,集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乔治·波尔克国际报导奖、罗伯特·肯尼迪新闻奖首奖于一身,《南方周末》总编辑向熹诚意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