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旅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美] 比尔·波特  页数:280  译者:曾少立  
Tag标签:无  

前言

缘起1991年春,我完成了《空谷幽兰》的写作。几个月之后,我们夫妇决定把两个孩子送回美国。两个孩子会说汉语,却不会说英语。在中国台湾的外国人,有钱的都把孩子送到台北美国学校,在那里可以学习英语,可我们负担不起那所学校昂贵的学费。在台湾住了二十年后,我对于什么时候回美国并没有很确定的想法。毕竟拖家带口的,往返费用很高。我更想做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当然它也需要钱,可我当时正缺钱呢。于是我给我的朋友王文洋先生打了电话。我第一次见到他,是我在电台做节目采访时,当时他是“南亚塑料”的老板。当时我问他是否看过电影《毕业生》。在这部影片中,达斯汀·霍夫曼遇见一位商人,他想给达斯汀一些忠告,关于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需要懂得哪些事。他说:“孩子,我只想告诉你一个词--塑胶业。孩子你记住,塑胶业。”然后我问王文洋,如今他想告诉大学毕业生的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告诉他们的是:循道。”此话一出,我们马上就成了朋友。事实上,我1989年的首次中国大陆之旅,正是王先生提供的资助。我那次是去寻找当代的中国隐士。这次我告诉他,我们夫妇准备把孩子送回美国,然后我想再去中国大陆做一次旅行,可是我们全家去美国之后,我就没钱去中国大陆了。他问我这次去中国大陆准备做什么。我说准备沿着黄河走,从入海口一直走到它的源头。五千年前,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此后一直到宋朝,那一带都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地带,持续了四千年。我告诉他,我要走遍整个黄河流域,更多地了解成就了如此伟大文明的事件、人物和景观。王文洋是个喜欢当场拍板的人。他说他欣赏这个想法,问我这样一次旅行需要多少钱。我说了数额。他说下午就可以去他办公室取钱,现金或者旅行支票都行。于是我当天就把钱取了回来。需要这笔资助的首要原因是我两年没工作了。我曾在台湾的一家英语电台工作了五年,1989年从那里辞职,去中国大陆寻找隐士,我想知道当代中国是否还有像寒山一样的隐士--我曾经翻译过寒山的诗。从中国大陆回到台湾后,我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把我的旅行见闻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空谷幽兰》。这两年时间,我把大部分积蓄都花完了。因此当妻子和我决定回美国时,我们除了机票钱,已经一无所有,梦想中的黄河之旅自然也无法成行。王先生的资助让我高兴极了,我把这一消息遍告我的朋友们。没过多久,我在电台的前雇主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告诉我,他已经受聘在香港开办了一家叫“新城采讯”的新电台,并说我的这次旅行也许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电台系列节目。而且他说如果公众喜欢这个节目,我们可以继续做,我可以到想去的任何地方旅行。后来我们就这么干了。从1991年的3月中旬至5月底,我完成了这次黄河之旅,然后用了一个夏季的时间做了二百四十期有关这次旅行的电台节目,每期两分钟。这个节目非常成功,我随后又做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山岳之旅,然后是丝绸之路,再然后是江南的人文之旅。我在中国各地旅行,并把这些旅行经历做成电台节目,总共花了两年时间。两年之后,我不仅有钱回美国,而且还在西雅图附近的一个镇上买了套房子,付了首期房款。从此我就住在那里,算起来到现在已经快二十年了。出乎意料的是,那些为我赚了一套房子的电台节目,多年以后竟然再次发挥了作用。去年在北京,《空谷幽兰》的出版人问我是否还有读者可能感兴趣的素材。我就想到了以前的那些电台节目,于是与出版人一拍即合。我回到家,像多年前一样,又用了一个夏季的时间,把原先的二百四十期电台节目改写成了这本书,取名为《黄河之旅》。在改写的过程中,我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在那些日子里,我一个人行走在黄河两岸,行走在中华文明的腹地。黄河水奔流不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如果黄河断流了,中华文明也就危险了。幸好黄河水过去奔流不息,现在仍然奔流不息。就让我们一道打开这本书,感受一番永远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永远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也感受一番我永远不能忘怀的那些日日夜夜吧。

内容概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比尔?波特于1991年春进行了一次追寻中国母亲河——黄河源头的旅行,探访了黄河沿岸的重要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他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执著与热情和对黄河之源的强烈好奇,战胜重重困难,坚持走完全程。再次为广大读者带来了这本充满文化底蕴的行走笔记。

作者简介

  比尔·波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他将大量的中国古代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创作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文的作品,其代表作《空谷幽兰》在美国一经出版,即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2007年《空谷幽兰》中文新版推出后,受到国内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2010年《禅的行囊》这部追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支脉——禅宗文化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喜爱。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上海:殖民者后裔的狂欢
第二章 青岛:老道长与茶树仙女
第三章 蓬莱:一去不返的寻仙船 
第四章 临淄:此曲只应天上有
第五章 东营:黄河入海流
第六章 济南:不能承受之重与大庙的墓冢
第七章 泰山:中国最大的朝圣中心
第八章 曲阜: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第九章 开封:穿越到北宋
第十章 郑州:有龙就有“新天子”
第十一章 嵩山:盘古的肚子
第十二章 洛阳:翩翩白马自西来
第十三章 三门峡:峡与关——帝国的辉煌
第十四章 芮城:神仙们的新家
第十五章 韩城:大人物的“终审判决书”
第十六章 延安:从“七百匹马”到“东方红”
第十七章 榆林:短命王朝的长命都城
第十八章 呼和浩特:两千年的政治棋子
第十九章 银川:九座枯坟一局古残棋
第二十章 青铜峡:黄河边的一百零八种烦恼
第二十一章 临夏:丝绸之路十万佛
第二十二章 日月山:公主的魔镜从天而降
第二十三章 黄河源头:五千年文明五千里路

章节摘录

黄河源头:五千年文明五千里路从茶卡湖出发,我们向东走了一段回头路,但并没有原路返回倒淌河镇,也没有重走返回玛多县城的高速路。就在头一天夜里,司机听旅馆经理说了一条捷径,他决定试试。司机和翻译以前都没走过那条路,但他们都赞成,我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就这么干了。我们拐上一条土路,一路颠簸而行,有时干脆就没有路了。每过大约半小时,偶尔看到有牧民,我们就停车问路。就这样朝东一直走了整整五个小时,然后向南转过一道弯。这时,我们绝望地发现迷路了,那条崎岖的山谷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在这片杳无人烟的地方,我们突然发现了一座庙。不过车开不过去,翻译和我就下车走过去。它看起来很近,却走了半小时才到。产生错觉的原因,估计是除了庙所在的光秃秃的山坡,没有其他的参照物。不过我们总算走到了庙里,而且喇嘛还很友好。他们弄明白了我们的来意,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山谷。可是那里根本没有路,只有长满草的斜坡,但他们坚持说那里就是我们要找的路。于是我们走回吉普车,开车进入那条山谷。沿着一条马走的小道,先是上坡,再是下坡,然后穿越了看不见尽头的草地。天开始黑了,我们继续往前赶。吉普车的前灯只能照亮正前方,如果路上出现岔道,我们根本就不会知道。到晚上八点,终于看到远方有亮光,于是就朝着亮光开了过去。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上了高速路,到了卡车停靠站河卡镇。这条“捷径”我们一共走了九个小时。我们都已筋疲力尽而且饥肠辘辘,一方面是劳累,更多的是恐惧,在杳无人烟的戈壁和枯草地里迷路的恐惧。坐在摇曳的烛光里,吃着热乎乎的面条和羊肉,然后在一间泥砌小屋的木板床上睡觉。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真要深深感谢在关键时刻帮助我们的人。第二天是5月23日。1951年的这一天西藏人民摆脱了农奴制和宗教压迫,迎来了解放。解放日快乐!昨夜下了一整夜的雪,大地上一片白茫茫。不过高速路还好,雪只有一两英寸厚。我们向南过了几个山口,在温泉村停下来吃午饭。顾名思义,这个村子附近有温泉。我们又吃了好几碗热腾腾的面条和一盘羊肉,就朝一条小溪走去。我用温泉洗了头发,又泡了脚。我心里清楚,这很可能是接下来的五天里洗的最后一次澡了,以后别说热水就是冷水澡都别指望。我们继续南行,一路上的风光越来越好看,到了花石峡镇,景色更是变得醉人心魄了。道路沿着一条小河穿过了阿尼玛卿山脉的一个山口。锯齿状的山脊白雪皑皑,包围在广袤的草原中。如此壮美的景色,却看不到多少人类的踪迹。这一切简直令人难以理解。中国拥挤着十几亿的人口,怎么还会有这样人迹罕至的仙境呢?路从花石峡开始分岔,向左的一条通往阿尼玛卿山。在二十一座藏族的圣山中,海拔六千米的阿尼玛卿排名第四。正因为有这一殊荣,人们经常可以在山上看到天葬。这种仪式最近才对外来客开放。但是我的时间有限,不得不放过阿尼玛卿山继续南行,终于在太阳就要落山前赶到了玛多县城。尽管一路上有好几个卡车停靠站,但论县城,玛多是唯一的一个。我们刚到玛多,一场暴风雪就降临了。在找住宿的地方之前,我们把吉普车停在当地派出所门前,然后进去登记。进去后不久就发现,我雇车和翻译的那家旅行社竟然忘了为我们办理许可证。换句话说,玛多县城和黄河源头之间的蛮荒之地,我们是不可以来的。这太突然了,却又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坐在派出所,脑子里一团糨糊,心想这该怎么办。我回想起从别的外国人那里听来的故事。他们也是事先计划得好好的,但是遇到的情况跟我一模一样,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旅游机构忘记办理许可证了,甚至办理的许可证干脆就是假的。窗外大雪纷飞,我像掉到冰窟里一样,浑身冰凉,一颗沉重的心还在慢慢往下沉。警察和我的翻译现在不说汉语了,改说藏语。这样正好,我听着他们说话就烦。不一会儿,我的翻译离开了派出所,他回来的时候后面跟着一个人。翻译对我说,一切都搞定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的一个叔叔竟然是这里的官员。这天气也真应景,一转眼,就在太阳快要落山的当口,雪过天晴了。啊,不对,不应该说天气,应该说是天上的神灵对我笑了,我也对他们报以感激的一笑。接着我们就聚在派出所那张褪了色的地图前,计划下一步的行动路线。在返程之前,玛多县城也许是我们看到的最后一处人类文明了。我们把包寄存在街对面的干部接待中心。工作人员添火加煤,把我们房间的大肚炉烧得旺旺的。而后我们出门去翻译的叔叔家吃晚饭,饭桌上我喝了点酒。我见是药酒,就想它一定对我的身体有好处。谁曾想醉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我算明白了,在海拔四千米的地方喝酒有多么危险,这可不是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的风雅。一个女孩走进来,生起了我屋子中央煤炉里的火,又好心地给我端来了一些热水。我冲了三杯速溶咖啡,又吃了四片阿司匹林。可是根本就没有用。外面又在下雪,我想我们应该等天气好转再启程。这样一想心里挺高兴,其实我只是找个卧床休息的借口罢了。可是我错了。我的藏语翻译走进来,跟我说该出发了。我张口结舌,想说却没说出口,只是指了指窗外的雪,心想他也许没有注意到,或者还没有去过外面。事实上他早就去过了,而且和我的司机都已经准备好动身。我别无选择,毕竟这是我自己的事。我们把东西收拾停当扔进吉普车,然后向县城外面驶去。走了不到一百米,铺装路就到了尽头。接下来只能靠我们自己了。被雪覆盖的土路忽隐忽现,没有其他痕迹可循。我们每隔几分钟就停下来检查一次,以确定车仍然跑在路上。我们没带地图,不过大地只剩下白茫茫一片,跟地图已经没有关系了。在颠簸中走了一个小时,我们遇见了黄河,就沿着它的上游继续走。不大一会儿,我们就经过了路左侧的几道车辙。这些车辙通往河对岸一个小小的鱼肉加工中心。在这个杳无人烟的地方,要鱼肉加工中心做什么?我正纳闷,突然一望无际的鄂陵湖映入我的眼帘。这个湖藏族人叫它错鄂朗,汉族人叫它鄂陵湖,它还有个叫扎陵湖的“姐姐”,在它西边十公里。这是中国境内海拔最高的湖,海拔达四千三百米。鄂陵湖面积六百平方公里,比扎陵湖大五十平方公里。她们都受到黄河源头的接济,平均深度十五米。这对姐妹湖出产一种独有的高山鱼。由于海拔太高,这种鱼长得很慢,十年才会长到一斤。因此鄂陵湖东边我们路过的那家鱼肉加工厂并不太繁忙。我们沿着鄂陵湖北岸那条路行驶,不久就离开湖岸,再次向着起伏的丘峦驶去。在鄂陵湖西岸的南边有一座小山,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松赞干布就是在这里迎到他的汉族皇后文成公主,并护送她前往西藏的。正是这位公主摔碎了思亲的魔镜,从此一去不回头。我希望对她有更多的了解。据说是她将佛教引入藏地的,至少每个人都听过这种传说。不管怎样,这个女孩的意志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她是骑在马背上走过这片危险地区的,这和我坐在吉普车里可不一样。不过至少她还有向导,我们却一直在盲人摸象。无论何时,只要看到牧民,我们都要问现在走的路对不对。这里没有标志,只有往不同方向岔开的其他车辆的轮辙。如果跟错了车辙,也就意味着我寻找黄河源头的努力功亏一篑。我们问路的一位牧民用自己的羊皮袄紧抱着一只小羊羔。他告诉我们,小羊羔掉进了溪水里,如果不把它抱在怀里暖着,小羊羔就死掉了。我们向他挥手告别后继续前进,也希望像小羊羔一样有贵人相助。路过鄂陵湖一个小时之后,土路开始沿着扎陵湖岸走。我们在湖边停下来吃午饭:烤馒头和肉罐头。一只孤独的老鹰站在旁边注视着我们,而铁锈色的火鸭正在湖边四处觅食。附近的一个小岛上还有好几千只筑巢的鱼鸥和斑头雁。显然,狐狸的泳技还到不了那个小岛。吃罢午饭,我们离开了湖区,跟着一道车辙继续前行。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又来到一个岔路口。听问路时遇到的一位牧民讲,右边的那条岔路通往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中国最大的金矿。金矿在此地以北几十公里。离开省会西宁时,我们曾见到由几百辆拖斗车组成的车队,拉着满满的各种机械设备向同一个地方前进,这些拖斗车就是去那里的。自从几年前发现了金矿,一个有着两万名矿工的城镇就在中国最大的这片荒野上崛起了。为了阻止这个城镇继续扩张,警察禁止外省拖斗车进入,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为我们指路的牧民说整个工程是西宁的一个大款独立投资的。显然此人的财富还会暴涨。我们选择了左边的岔路,二十分钟后,路过一个帆布帐篷群,它们与藏族牧民的毡房有明显的差异。过后我们才得知,这是一个地质队,正在这片荒野中勘探矿物和石油。我们还得知,他们不仅在保护区勘探矿藏,而且还猎杀濒危动物,食其肉取其皮。过了这些帐篷,前面出现了一大片盆地。盆地上满满当当地有几百甚至上千个大小不等的湖泊。这里就是星宿海。公元1280年,元朝曾派出一位官员来探访黄河源头。而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就是这位官员当年所到达的极限。我对此一点都不惊讶。现在是五月下旬,星宿海的地面还冻着,我们可以走过。据说到六月下旬,这里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泥淖,开车和骑马都甭想过去,直到十月份地面重新冻合为止。我们穿过星宿海,进入中国剩余的几个最蛮荒的地区之一。在我们吉普车的面前,一开始是冲出来一只燕子,接着马上又窜出来一只红狐狸,它们一一掠过,迅速钻进了自己的巢穴。接着四只狼出现了,在离车子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恶狠狠地盯着我们。一对藏羚羊也停止了吃草,似乎在判断我们会不会进入它们的领地。再接下来出现了更奇特的一幕,一大群野驴不知为什么,一看到我们驶来就拦在路上,接着又跟在吉普车旁边“护送”我们好几分钟,走了快有三十米,却始终没能跑过吉普车。它们大口喘气,棕白相间的腹胁用力起伏着,几百只蹄子奔腾在干草地上,将片片雪花高高扬起。最后,它们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所谓“蠢驴”是也),不再追赶吉普车,而是向旷野中散去,消失在远方。这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我甚至有种错觉:这不是中国,而是非洲。这群野驴怎么来的?一定是一千多年前中东商人骑的驴子进化来的,他们当时走的是丝绸之路的南道。我们走到星宿海的中间,看见一条五六米宽的小河,它名叫玛曲河(又名孔雀河),是黄河源头一带的主要支流。玛曲河流入扎陵湖,扎陵湖又流入鄂陵湖,要说起来,鄂陵湖才算正式意义上的黄河源头,因为从鄂陵湖出来,它就不是小溪而是一条河了。司机停下车,检测玛曲河的深度,发现水只能淹没膝盖,就直接开车冲了过去。三十分钟后,我们到了麻多乡。麻多与玛多同音不同字,中国人都知道,就我闹不明白。其实两地相距甚远。我们开出高速路的那座小县城叫玛多,而这里的麻多则是曲麻莱县的一个下属乡镇。县城玛多有几十家商店,甚至还有一个电影院,而乡镇麻多只有在周日才会由曲柄转动发电机发电,给一台电视机和一台盒式磁带录像机供电--这两台机器还是省政府赠送的。这个小小的乡镇实际上是个集市。每到周日,多数牧民都会来这里,用羊皮换一匹花布、一口新炒锅或者一副太阳镜。它离最近的公路有二百二十五公里,就是我们今天早晨出玛多县城的那条路;离最近的热水淋浴则有五百公里,那得到西宁了。要说物资供应,曲麻莱县城向麻多乡每周发一辆卡车,在夏天有时每周发两辆。经过麻多乡的三家商店,我们在一座小砖房前停了下来。走进房子,见到了监管黄河源地区大小事务的唯一官员,他是一位藏族人。当我告诉他希望走到黄河源头时,他先是微微一笑,继而竟放声大笑起来。他说,只有有数的几个中国人以及日本NHK电视台的摄制组成功到过黄河源头。来这里的西方人不下十几个,却没有一个人成功抵达源头。听他这么说,我暗自吃惊,但仍告诉他我决意一试。他意识到无法打消我的念头,就请他的两个助手作为向导与我们一同前往。不过这两人也没到过黄河源头。但是这位官员认为他们或许能帮上我,再不济至少能够保证我们活着回来。我问他中国人是如何认定黄河源头的。他说是根据不同支流的长度、水量以及流域大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三个地方成为黄河源头的候选地。但是最近青海省电视台的纪录片摄制组认定黄河源头是约古宗列曲支流。我们在说事的时候,一位助手清理出了一个房间,里面有个六米长的睡觉平台。在房间里的煤灰打扫干净之后,我们把行李搬进了屋。司机和翻译开始检查车况,我则出去闲逛了一会儿。这里离黄河源头实际上已经不到五十公里了,但现在太阳已经落山,因此今天我们不能再赶路。晚饭吃的还是热面条和羊肉,吃完我们就睡下了。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这里的海拔已经高出四千四百米,空气非常稀薄,人就像睡在水里一样,夜里有好几次我都因为氧气不足被憋醒了。以后连续几周,我的两肋一直生疼生疼的。不过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司机和翻译也比我好不了多少。天还没亮,我们决定不再睡了,把东西搬上车开拔。我们三个挤前排,我们的两位藏族向导坐后排。虽然他们两位也没去过黄河源头,但大体的位置他们知道,单凭这一点,就比我们好很多倍。车驶出麻多乡,走西南向,这条路通往一百公里外的曲麻莱县城。大约走了十公里,我们拐上另一条土路。雪时下时停已经连续好几天了,只能勉强分辨出前面车辆的轮辙。我们跟着车辙翻过一道山脊,进入约古宗列盆地。突然间,东方的暴风雪停了,黎明的阳光打在雪地里,呈现出一种“红妆素裹”的分外妖娆来,或者说呈现出一种“白里透红”的与众不同来。约古宗列盆地辽阔而空茫,四周环绕着白雪皑皑的小山。我们行驶到“盆底”,开始穿越盆地。这时雪开始融化,到处都是小水洼。前面是一条小溪,司机加大油门一下冲了过去。接着又是一条小溪,司机又如法炮制。这次彻底悲剧了!小溪那边的土并没有冻住,结果吉普的轮子陷进泥淖里差不多有一英尺深。我们折腾了一个小时,试图将轮子拔出来,但都无济于事。车轮陷进去,引擎也发动不起来了。我们困死在这里,眼看到手的胜利被一条小溪给毁了。眼看一次次地发动引擎,一次次地失败,我的翻译建议:剩下的路不多,你干脆走过去得了,你不是那么想找黄河源头吗?现在动身还来得及。他跟两位向导交流了一番,然后告诉我说源头就在十公里开外了。我考虑了一把他的建议。此时离太阳落山还有十个小时,如果每小时走两公里,我正好可以走到黄河源头再返回来。如果只有一两千米的海拔,我平均每小时能走三四公里。可是现在的海拔远远高于四千米。我向盆地那头望去,那条白雪皑皑的山脊下就是他们所说的黄河源头。我心里不免犹豫起来。就在这时,其中一个向导说他跟我一起去。这等好事,我又怎能拒绝呢?于是我们俩就迈开步子,决意穿过这片冻原。天空中依然飘着雪花,清晨的太阳却照耀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我们艰难地跋涉着,前面有多危险还不清楚。难道真的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吗?不!虽然出师不利,但我坚信今天一定是伟大的一天。我们跳过一丛丛枯草,绕过一个个水洼。两个小时过去了,向导指了指地平线上的一群牦牛,于是我们转身走了过去。又是半个小时,到了牦牛群,我们问牧民是否知道黄河源头在哪里。这个问题问得貌似有些愚蠢。他们只是牧民,黄河那么多支流,官方认定哪个是源头关他们什么事。但是他们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他们指着环绕盆地的众多白雪小山中的一座,明确说那就是源头。看起来要走到那里太远了,我问能否租用他们的马。他们说马太瘦弱了,不能骑人。在那一带,马是一个人最值钱的财产。在夏天马能吃到新草长肥之前,牧民都舍不得骑自己的马。步行太远,马又租不到,于是向导建议我往回走。我又看了一眼牧民指的那座小山,它在盆地的西侧,看起来的确挺远。然而我决意玩命一搏。我告诉向导先走走看,如果过会儿确实没有指望走到那里,在天黑之前赶回去也不迟。于是在向牧民道谢之后,我们继续前行。现在海拔是四千五百米,在这样的高度,目测的距离往往会欺骗自己的眼睛。空气越来越稀薄,我们走得越来越慢。几个小时下来,还未穿过这片冻原。我俩不说一句话,只是大口大口地喘气。又走了大约三个小时,我们看到了另一户牧民,再次停下来向他们问路。他们指的还是那个方向,说黄河源头就在山脊的那一端。我猛地意识到,黄河源头就在我们前方了,胜利在望,只有大约最后一小时的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马上就要到黄河源头了!可就在这时,向导提出了异议,他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了,如果不立即返回吉普车那里,那么在天黑之前就回不去了。我哪里听得进他的话,耸了耸肩对他说,要回去你自己回去,我要回不去就在牧民家睡觉;你们把吉普车弄出来,明天来接我吧。我向牧民道了谢,转身就开始一个人往前走。很显然,稀薄的空气已经破坏了我的判断力。向导发觉没法子跟我讲道理,只好紧走几步跟了上来。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后悔了,冲动是魔鬼啊。每往前挪一步,都是那么痛苦。我的肺无法换气,我的双眼无法聚焦。我转向向导,告诉他我受不了了。可这次他却反过来鼓励我坚持到底。我们俩不得不两次跪倒在地,只为了呼吸更通畅,可实践证明这毫无作用。我们只得重新站起来,机械地迈动双腿。在意识模糊、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神奇地跨过了山脊。看到黄河源头了!石碑、牛头标记,对!就是这里,我们到了!

编辑推荐

《黄河之旅》编辑推荐:继《空谷幽兰》《禅的行囊》之后中国文化之旅再掀高潮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2012年度全新力作《黄河之旅》全球首发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流域风土人情、历史传说、古今变迁的全记录,穿越时空与历史名人面对面走过23座城市,探寻黄河之魂,以不一样的视角感受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沧海桑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河之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看到书当中有谈我所在的城市的,就买下了,感觉不如禅的行囊和空谷幽兰。
  •   亲笔签名 ,书确实不错,可别再出什么精装本了。
  •   内容应该还是不错的!支持一本!
  •   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书,尤其是对中国文化、历史有兴趣和有向往的人阅读
  •   比尔是我的心灵上的朋友,一个美国人对中华文化的痴迷,对佛的向往,对禅宗的修炼...[空谷幽兰]使我结识了这位美国汉学家,他带领着去终南山见隐者,见到了虚云大师的茅芦,也使我进一步地认识了世寿120岁的禅学泰斗.虚云.[禅的行囊]也使我读了数遍,也想和他一样跟着禅宗祖先去寻访...
  •   应该不错,听到别人一直在说这书写得好,买来看看
  •   绝对是属于浮光掠影式的游记,讲的还都是八九十年代的事情,说实在的,现在有人出一本八十年代的游记,会有人要看吗?游记是有实效性的。给三本书的可看性排个名,禅的行囊>空谷幽兰>黄河之旅
  •   文化凝重,文字轻松,看后有巡迹畅游的憧憬。
  •   一本值得品读的好书,一本认识黄河全景的好书,一个不同的角度带给我们不同的认识,很好
  •   喜欢赤松写的书。木有理由。
  •   最近正在看比尔波特的《禅的行囊》,很喜欢他的文字,娓娓道来。这本《黄河之旅》是内地刚上市的书,因此迫不及待买了册,一同购买了他的《空谷幽兰》,等抽空好好读读。最近迷上老外写中国的书应该是从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开始。
  •   劝个位想买的,先去看看电子书,个人认为不值得买。只是一篇很浅显的游记而已。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非常喜欢,但是这本我感觉浪费钱了
  •   他的作品我买了好几部啦,语言很简练纯朴,性情中人我喜欢!
  •   《黃河之旅》,作者:比爾•波特比起空谷幽蘭與禪的行囊這兩本書來,這冊黃河之旅就顯得單薄粗糙遜色很多,大概就只比我以前寫的遊記略強一點兒。哈哈。其中有些描述顯然還是從CCTV或人民日報一類官媒處得來,例如對所謂西藏解放的描述等。... 阅读更多
  •   送闺蜜的礼物,很棒的
  •   没有期待中的独特视角,甚至有报流水账之嫌,一般。书还多了几页,装订出错了,不影响读,算啦,不换了。总之,有点失望。
  •   偶然在民间画家朋友的案头发现,被一个美国人(在朴实的外装帧下透露着历史感)如何写黄河发生兴趣。惊讶1,他的写作如此不同,逆流而上,节点典故细节娓娓道来。2,文字优美,平实,像慈祥老人在讲故事。3,流畅的翻译让人能感触作者原作的原貌。... 阅读更多
  •   好书,一个老外能这么的游历这么多地方,国人缺乏这种精神。
  •   到此一游而已,无啥可读性!
  •   喜欢看外国人写中国的书,他们一般不带政治观点
  •   旅人文怀,行走中国。古国深厚的河泥下,多少沧桑烟云中。
  •   从《禅的行囊》开始,比尔•波特的书值得一读。
  •   黄河之旅
  •     最近听过一则好故事,是伯樵说的。
      他说,日本的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对中国很有感情的,以前还想去河南的杜甫墓去拜一拜,自己做了件他认为唐朝人该穿的衣服去了。结果当时天朝不让外国人进省会城市以下的地区,去的话必须要介绍信,所以他都到了开封了,还是去不了。
      我总觉得这事情透着一种让人熟悉的味道,好像保证了这样奇怪的人会是一个让人喜欢的朋友。后来一个晃神间想起来张岱的话,才算是恍然大悟。
      他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说起来“爱好”这事儿好像人人都有点,并且“爱好广泛”的人还很多。但是我觉得“癖”应该是吉川这样投入全部精力去热爱,不带功利不求回报,甚至有点疯疯癫癫的样子。就好像是,你路遇一美女一见倾心,追求得锲而不舍是爱,可是如果你爱上的是个早已经死掉几千年的女人,明知她不会爬起来回应你的追求却还是在屋子里贴满她的画像收集有关她的书刊,走过所有传说中她去过的地方,为她一生不娶,大概就是癖了。所以这样看起来,其实许多我们的爱好都算不得是什么“癖”,顶多是一时痴迷,再仔细想想,其实真正能够让我们投入巨大的热情有如为了古代美女而终身不娶的事情,也不多啊。
      所以,我看比尔波特也是有点“癖”的人。他去齐国临淄城的遗址,为了看看传说里其实也没什么影子的孔子听见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方,他去石门山,为了看一个破亭子,传说中杜甫曾经在那里遇见了李白,他去韩城一个不知名的小山脊,因为据说司马迁葬在那儿,后来他又不怕死的跑去了在几千米高的海拔上跌跌撞撞不怕死的找到了黄河的源头,因为想看看这条养育了这些奇葩的河流的起点。其实破亭子破土堆真没什么好看的,但是因为曾经的曾经,一个时代两位最伟大的诗人在这里有过光焰万丈的相会,留下过“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的句子,有人因为不屈服权威写下过对所有前代和同时代人最终判决的传记,所以所有的黄土都能寄深情。 作为一个也做过这些事情的疯子,我知道,他想去看看他们留下的一些东西,至少是他希望他们留下过的一些东西,一些让人喜欢却又稀缺的品质,才华或者心灵的境界。
      小时候看阮籍那个“青眼有加”的故事,觉得这个人真是傲慢,不喜欢的人就翻白眼,碰见喜欢的人才用眼珠子看看。后来我想想又觉得,也许是因为,能够让他用眼珠子看一看的人实在是少,可他偏偏就想多用用眼珠子,于是一气之下就显得脾气不好,所以,他其实也蛮可怜的。像是这样奇怪的人,有些如阮籍一样对人十分苛刻,我倒是觉得他们的心里是很温暖的,因为相信人作为“人”的无限可能,相信人作为“人”可以创造出来的让人认同的,值得被记得的价值,因为对人有着除了混日子之外更多的期待,所以总是一副十指如棰的样子恨不得拍死混吃等死蝇营狗苟的人。好在他足够幸运,竹林七贤除掉他,让他用眼珠子看看的人有六个,按照人生得一知己的标准,他其实已经够幸运。而别的人,运气未必有那么好,谁也不能保证你喜欢的那些品质就像是落在视线内的流星一样恰巧存在于你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不能恰巧遇见,只好在很久之后,如同吉川一样,穿着奇怪的衣服远行千里去瞻仰一堆黄土。
      所以,比尔波特哪里是沿着黄河古道走一趟呢,他在纵容自己对于古中国那些让人无限沉迷的人类曾经达到的心灵境界的癖好。所以,还是欧阳修老爷子说得好,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只因比尔·波特,不假思索购入《黄河之旅》和《六祖坛经》。后者还待在书架上,《黄河之旅》已借两日会期匆匆读完,流水账之作,失望不已。如果只是寻常驴友游记,却也聊备一格,计划黄河主题旅行时可作参考。可这是《空谷幽兰》、《禅的行囊》的作者比尔·波特的新书阿,虽同样是二十年前的作品,但品格相差太远,未免坏了作者名声。
       这些年来有不少作家的旧作被挖掘出版。如张爱玲,由《小团圆》起,迄今已经有四、五本遗作面世。《小团圆》我很喜欢,张盛年之作,把自己血淋淋剥开,字里行间却并无怨怼之气,这样的文字,写来便是疗伤。想来正因为此,张发表不发表发表不发表游移再三,最终却在逝世14年后被遗产执行人的儿子公开出版了。第二本是《同学少年都不贱》。虽然张爱玲视《小团圆》为未完成之作,但全书结构完整,前后照应。与之比较,《同学少年都不贱》才真正是未完成习作,有头无尾,遑论文字。
       出版商在追逐名利时可否为作者及出版社多加考虑?打造品牌不容易,无论人或机构,因一本书毁掉读者的信任值得吗?
  •     本书可以作为黄河的旅游参考,基本涵盖了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的重要城市。
      这原来是作者的一个项目,同时也做了电台的节目,后来才写成书。
      很有计划性,很有条理。
      文化与地理的结合。
      
      太过于形式,不如《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
      
  •     为什么要阅读比尔波特的书,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什么可读性,说起来可能是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其实在这个疑问之前,至少我这一代人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回想一下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课里到底我们学到了什么,就至少能够理解阅读比尔波特的书的第一个原因,因为其实我们和比尔波特是一样的,我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陌生者,我们并不由于我们懂中文,我们生活在现在的中国,我们就比比尔波特更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读了之后,你才会知道,你所了解的远比这个美国人少得多得多。
      黄河之旅是比尔波特在大陆出版的第三本书,但这本书并不像他的空谷幽兰、神的行囊那样有一个明确的文化主题,在那个主题里,比尔波特有很多可以发挥的材料,比如他对佛教、道教的深入研究。脱离开这些他所熟悉的题材之后,他能力的限制也就显而易见。
      黄河之旅更像一个游记,比尔波特在这本书里几乎没有讲出什么有深度的思想,很多神话,甚至有中共的延安的现代八卦,充斥其中地对中国人破坏环境和素质低下的控诉,整本书没有什么营养可言。这更像是比尔波特1991年为了满足自己对中国一些地域没有进行了实地旅游的愿望的一种实现,虽然他在上面加了一个文化之旅的大帽子,以便自己能从台塑少爷的口袋里拿到资助。
      当然写这些并没有诋毁比尔波特的意思,对一个现代美国人,要在这么短的旅程里,对一个他并没有完全熟悉的几千年的文化,做一个深入的访问,这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哪个国学大师敢号称自己把几千年都搞清楚,更何况比尔波特。
      其实与他的其他书籍一样,我们可能在其中更多感动的是他,一个文化外来者,如何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在顽强地学习和实践一种几乎难以学习的文化,这种努力,和人的本身渺小的种种行为(爱情、守诺、艺术等等)一样,透露出的那种倔强和顽强,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行为本身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行为的目的。
      
  •     比尔波特的旅行《黄河之旅》
      
       这是我读比尔波特的第三本书了,第一本是《禅的行囊》,第二本是《空谷幽兰》,这是第三本,不过并不是波特的第三次旅行,实际上要按照时间来计算,第一本书才是波特的最后一次旅行,而黄河之旅是早在二十年以前的一次旅行了。那是在1991年,想一想那年我还没上班,还在上师范,不过那一年的夏天我和两位同学一起也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旅行,那是去内蒙古然后去了大同的云冈石窟。
      
       当年的波特还是处于穷困潦倒之中,受人资助才开始了这次长达数月的旅行。喜欢读波特的书,波特去过的地方,有很多我都去过,只是波特时间更充分,钱也更充分,所以还去了很多我没空去的地方,更让人惊讶的是,波特还去了很多我都不知道的地方,我也算是走过很多地方,但是不得不惊讶,一个老外,竟然比我对中国的历史还了解,对中国的地理还熟悉,不仅让人感觉波特真不一般啊。说起黄河,波特的整个黄河之旅,我几乎都去过,从源头的青海到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到河南和山东,都去过,在青藏高原上遇到过小小的黄河,在兰州看过清澈的黄河,在宁夏看过腾格里边的黄河,在壶口看过最壮观的黄河,在郑州看过无边无际的黄河,在济南也看过即将如海的黄河,只是走了这些地方我用了五次。
      
       而且去过开封却没去看镇河铁牛,去过郑州却没去黄河博物馆,去是嵩山却只在嵩阳书院门前合影,去少林寺却因为嫌远而没去达摩洞。不过去龙门,没忘记去对面的白居易墓,可是却不知道关羽的坟也在附近。还有像芮城永乐宫,向往了很久几次都擦肩而过,每次出行都因为时间的关系都搭不上线,因为我出门很多都是带着孩子,还有同事一起走,你想去的地方,她们往往并没有兴趣。所以每次都留下很多遗憾。所以就特别羡慕波特的旅行,有足够的时间,还是一个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专门找人少的地方去,多幸福啊!
      
       想当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没结婚,那时候旅行就是一个人,去敦煌,就是沿着黄河走的,从内蒙到银川,到兰州,一路伴着黄河,很自由,很开心。唯一和波特无法相比的就是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他那么多的阅历和知识。
      
       波特旅行以后在电台制作了一年的节目,基本上赚回了旅行的钱,这次又出版了一本书,估计还能畅销,这下波特收获可不小。我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和他一样,有足够的时间,一个人去旅行,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且还能够想办法吧旅行的费用赚出来,呵呵,那真实一个美好的梦想。
      
  •     被称作“当代徐霞客”的比尔•波特又回来啦!这位美国汉学家继《空谷幽兰》探访隐士踪迹,《禅的行囊》追溯禅宗渊源后,三度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全新的冒险之旅。此番,他顺着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逆流而上,在沿途城市和古迹留下脚印,以文字和相片记录下蕴含文化积淀的点点滴滴,向读者拼贴出一曲帘卷浩繁的多彩乐章,奏响赞美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壮丽颂歌。
      
      与前两部著作相比,本次的黄河之旅少了几分高来高去的玄奥体悟,平添一份贴近普罗大众的亲切感,不再那么强调文化意味,更侧重于旅行本身。相较于隐士和禅宗的虚无缥缈,黄河流域的文明历程是许多读者耳熟能详的。当然,通俗并未减损它的文化内涵,质朴中自有华丽典雅,许多往事、许多传奇,由比尔•波特这位中国通老外娓娓道来,别有一份贯中西、通古今的共鸣在心头,令人在重温那时间洪流中一幕幕的同时,惊诧于历史也可讲得这般趣味盎然。
      
      从说史角度看,作者全然舍弃编年式的老套顺叙法,每踏足一个城市,便从一湖一山、一庙一冢随意将思维散射开去,连沿途遭遇也能引出一段圣人谏言或神话传说,远至盘古开天辟地,近到几十年前的民国风云,无不是精彩而精辟的评说,乍看是毫无章法的信手拈来,但在他深厚的国学功底和缜密的思维铺陈下,这些小桥段前后呼应,衔接紧密。通读23章后,读者不难在脑中将整段旅程融会贯通,交织成一部描写黄河流域文明的跌宕史诗。
      
      作者文笔轻松诙谐,通篇第一人称的叙述洋溢着冒险家般的洒脱,许多段落颇引人欣羡,比如湍流边高台观日落,大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境,又如他乡遇故知,畅谈欢饮至深夜的豪情,都美好的犹如浪漫主义的冒险电影。但读者刚对黄河之旅心生憧憬,作者又开始“大倒苦水”,细述路途艰难:长途车漫长难熬,火车一票难求,许多著名景点对外宾禁令多多(要知道那是20多年前,如今应该大有改善吧),积劳成疾后还需拖着病体四处奔波,只为赶上旅程进度,最惊险的高潮部分,作者经历一番几近癫狂和濒死的天人交战后,才最终战胜空气稀薄、路途险峻的高原,与梦寐以求的黄河源头亲密接触。这一切险象环生,严峻如野外生存的纪录片,意志不坚定的读者读到一半,估计内心早已高擂退堂鼓了。
      
      黄河之旅沿途经过许多一线城市,很多是工业发达的大都市,作者屡次抱怨现代化进程消磨了古都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这趟黄河之旅中,当代文明是作为陪衬甚至是反面角色出现的:理应气蕴森然的少林古刹中,作者被嘈杂的人群和导游的扩音器搞得难以消受;下榻洛阳旅馆,却被卡拉OK吵至通宵难眠;禹帝祠堂成了大型游乐场的一部分;如果你想知道“开会”如何打扰到作者休息,银川的历史陈设为何如此简陋,那可真得听听书中吐槽,保管有拨云见日的功效。作者屡屡提到被毁于二战的古迹,字里行间是掩不住的痛心疾首,他还不止一次感叹道,好多本该游人如织的圣地,却成为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想象一下一个老外怀着虔诚独自凭吊华夏先人的图景,是不是能给我们这些浮躁的游客敲一记警钟呢?
      
      作者有着老美们普遍的幽默感,时不时中为洋用、古为今用的幽上一默。当他讲述关羽、包公、孔子和达摩等历史名人的事迹时,寥寥数笔,总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调侃,细细体味下,真令人莞尔。比较露骨一点的,他给周穆王戴上“中国第一个驴友”的桂冠,并郑重其事的解释一番——不熟悉这位国王的读者保证过目难忘。作者显然很乐于玩这种寓教于乐的文字游戏,比如他为武当正名,声称出了“天下武功”的少林其实每次比武都败给武当,但笔锋一转,说少林更出名是因为它“人脉关系更好”——看了文章你没法说他不对,但这种鬼马说理实在太逗乐,和我们平素所见那些正襟危坐、如老学究讲课的文史著作大相径庭,想不给人好印象都难。
      
      序中提到,本书是从当年的电台节目整理而来,每期两分钟,共两百四十期的素材,提炼后保留了活泼的思维跳跃,结构松散却不拖沓,毫无很多同类游记的流水账之感。本书赋予读者身临其境的兴致勃勃,像是一部节奏编排出色的电影,始终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也许你会抱怨,书中的图片太少,但作者将那些凝聚了文明精华的所在描绘的如此引人入胜,绝不是让我们只在照片上看看就满足的。书的结尾他写自己“踏上了返程之路。现在最想做的是说话……需要……物色一位倾听者”,对于读者来说,当我们结束了与作者的同游,最想做的应当是物色一名旅伴,一同去重踏那二十年前的黄河之旅吧。
      
  •      周末逛万邦,无意间看到这本《黄河之旅》,作者是熟悉的比尔波特。遂毫不犹豫的买下。
       《黄河之旅》是比尔波特在1989年完成了西安终南山隐士寻访之旅后,在中国大陆的又一次旅行,用波特的话说,是中华文明起源之旅。
       波特从上海出发,经青岛、临淄、东营、济南,到泰山、曲阜,进河南,过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又经山西芮城,进陕西,过韩城、黄陵、延安、榆林,又进内蒙古,到呼和浩特,再经宁夏银川,甘肃兰州,最后到青海,经西宁,过青海湖,最后到达了黄河源头——玛多。时间是1991年3月中旬到5月底。
       从波特的旅途经过的如此众多的地名,就可以知道,这次黄河之旅,路途遥远,景点众多,时间又紧张,因此,只能是一次走马观花的游客之行。
       从波特的游记中也能看出,波特的行程很紧张,经常一天赶两三个景点,很多值得好好留连的地方,如黄陵,都只能匆匆而过。
       另一方面,从书中也能看出,波特在出发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很多与著名历史事件相关的地点地名缘起结果,波特都大致了解,并亲临发生地。如临淄孔子闻韶处、灵宝函谷关、芮城永乐宫、贺兰山岩画等,这些一般中国人都不一定知道的地方,波特却一一到达。
      
       如果说《空谷幽兰》是一次心灵之旅,那么,这次波特的黄河之旅游则可算一次游客之约(这次旅途,后来波特把它做成了一次电台旅行节目,在香港新城电台播出),同时也让我们略微回忆了二十年前的中国北方城乡风貌。
  •     买之前看到一些书评说不如《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但冲着比尔·波特的名字还是买了。书拿到后大致翻阅了一遍,感觉确实有些不如《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
      究其原因,可能确实如上面有评论说的:大约因为带着广播台的任务,所以没有之前那两次行程悠闲。另外猜测由于这已是20年的事情了,20年后再来根据当初的一些素材整理成书,很多当时的感受、心理等都已经忘记或很模糊了吧。总之,如果将此书看作是一个老外汉学家20年前的中国游记还是很好的,但如果想再次体会《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给人的感觉,怕是要失望了。
  •     21年前,一个美国人——比尔•波特怀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独自踏上了寻访黄河源头的旅程。经过两个多月的跋山涉水,终于到达矗立着“黄河源”石碑的位于青海省玛曲上游的约古宗列曲。作者记得很清楚,“这一天是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五日,是我成功到达黄河源头的日子。追随着这条大河的轨迹,我历时两个多月,行程五千公里。在这条河边,中华文明从五千年前开始发韧;在这条河边,中华帝国创造了空前绝代的辉煌;在这条河边,中国人形成了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的心理和情感。”黄河带给这个美国人太大的震撼,一路所见所闻恐怕此生难忘:“渤海岸边一去不返的寻仙船;孔子墓上高高的蒿草;泰山嵩山高耸入云的山峰;函谷关传奇的羊肠小道;壶口瀑布的地动山摇;红军住了十年的窑洞;被河水侵蚀得破败不堪的长城;代表古老文明的佛像、壁画和青铜器••••••”文字之外,有照片为证,这条“母亲河”深沉而内敛的文化底蕴让这个美国人深深折服和感叹。
  •   日本的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对中国很有感情的,以前还想去河南的杜甫墓去拜一拜,自己做了件他认为唐朝人该穿的衣服去了。结果当时天朝不让外国人进省会城市以下的地区,去的话必须要介绍信,所以他都到了开封了,还是去不了。
    ——————————————————————————
    莫砺锋讲的
  •   是不是非要有点极端才能体会到不一样的滋味?
    一个人喜欢与否,表现出来让世间人看到,无非是想找个知己。但是更多时候,四处遥望却只有天地茫茫,这时候就只有选择发疯,让自己更加的极端,为的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话罢了。人生聊聊几十年,一晃而过,不找个人说说话,就真是“难熬”了。
    阮籍早年眼光高,确实是超拔,后来和光同尘低调处事而得善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已经可以“自得其乐”了。这真是传说中的境界。
  •   苛刻的人内心可能是很温暖的。没错。
  •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   求借阅!!!!
  •   这本。可不咋滴。。你随时可以来拿。。要不我给吴天带给你?
  •   你亲自给我会死吗。会!死!吗!
  •   哈哈哈哈哈哈哈7
  •   确实很泛泛,但是一个外国人能了解那么多不容易,况且是在1991年
  •   比起《禅的行囊》,这本确实差些。字大行间距宽照片多。但比尔波特依然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一位行者和翻译家,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足以让大多数中国人汗颜了。
  •   赞评论 :)
  •   确实是这样的。刚开始看了两章,内容明显没那么厚实。
  •   其实,行囊那本,说它究竟对学佛学禅的人有何帮助,却也不见得,倒像对西方的一种见闻录式的笔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