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黄河东 南海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黄河东 页数:2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奥巴马传》中奥巴马,他很小就没有父亲陪伴,他跟着母亲和继父在印度尼西亚度过童年,他曾为自己的黑皮肤感到难堪,他一度是个问题青年,大学时代,他曾露宿街头,大学毕业,他选择做一名从零做起的社区组织者,他的父辈祖先生活在贫穷的肯尼亚,他曾去那里寻根,他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最高荣誉,并成为《哈佛法学评论》的第一位黑人主编,1997年,36岁的他正式上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2004年,43岁的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黑人国会参议员,2006年,45岁的他宣布参加美国总统竞选。他是美国政坛的一颗超新星,2008年,他成为了美国史无前例的黑人总统,他的演说、他的故事都令人热血沸腾。
作者简介
黄河东,20世纪70年代生人,在国内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90年代末赴美留学,获TESOL硕士学位及社会学博士学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幼年一 出生地夏威夷二 父母的相遇与分离三 罗罗和印度尼西亚第二章 童年一 印度尼西亚的家二 学会做个强者三 母亲的孤独四 价值观和世界观五 隐藏的敌人第三章 青少年时期一 外公和外婆二 普纳荷学校三 “她不是我的女朋友”四 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五 外公的黑人朋友六 肤色问题七 白人参加黑人派对八 外婆遭遇抢劫九 吸毒是为了逃避第四章 大学岁月一 西方学院二 “我不是黑人,我是多民族的”三 一场闹剧?四 外面的世界很大五 纽约的诱惑六 母亲和妹妹的探望七 人生的方向第五章 社区组织者一 从调研助理到金融作家二 奥玛的声音三 芝加哥的黑人市长四 DCP的集会五 黑人社区里的故事六 阿尔特吉尔德花园七 姐弟相见八 遥不可及的改变九 石棉事件十 黑人孩子的学校十一 谢谢你,耶稣第六章 父亲的故乡——肯尼亚一 回家看看二 肯雅塔机场三 首都内罗毕四 亲人相聚五 父亲的姐姐六 父亲的第三任妻子七 马赛马拉之旅八 哥哥罗伊九 看望祖母十 祖先的故事第七章 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优等牛一 哈佛法学院二 黑人的身份问题三 米歇尔·罗宾逊四 《哈佛法学评论》总编第八章 重返芝加哥一 芝加哥大学《宪法》讲师二 步入婚姻殿堂三 律师和作家四 竞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五 斯普林菲尔德上任六 竞选国会众议员七 家庭与事业第九章 竞选国会参议员一 妻子开了绿灯二 寻求募捐者三 遭遇打击四 反战演讲五 政治顾问大卫·阿克塞尔罗德六 竞争对手七 建立竞选团队八 争取两大阵营九 个人魅力十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十一 后起之秀十二 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主题演讲十三 跑赢选举十四 宣誓就职参议员十五 规划未来第十章 竞选总统一 “为什么巴拉克·奥巴马会成为下一个总统?”二 宣告参加总统提名人竞选三 总统候选人的党内辩论四 预选开始,艾奥瓦州首战告捷五 预选第二站——新罕布什尔州六 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七 奥巴马的支持者八 超级星期二九 牧师惹祸十 超级代表十一 预选胜利十二 共和党总统提名人约翰·麦凯恩十三 副总统候选人拜登十四 正式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幼年一 出生地夏威夷远离美国本土、地处太平洋中心的夏威夷,美丽诱人,宛如天堂。虽然地处热带,夏威夷的气候却温和宜人。一年四季的气候都在26度左右,来自不同方向的风将岛屿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理想状态。岛屿的背风处,空气干爽、阳光充沛,不时造访的雨水常常会留下令人称奇的绚烂彩虹。迎风处带来的则是热带的葱郁和湿润。马克·吐温曾经评论道:夏威夷是大洋中最美丽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海天一色,澄澈蔚蓝;绿草青树,郁郁葱葱;垂眼可见处处沙滩,抬头人目乃朵朵白云。得天独厚的美丽环境不仅使这里成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更使它变成了一个能让孩子茁壮成长的乐园。檀香山(又称“火奴鲁鲁”)是夏威夷第三大岛瓦胡岛的一个市,是夏威夷州的州府。这里有世界著名的威基基海滩(Waikiki beach)。岛上的每一个地方都异常干净。天空蔚蓝匀净,白云悠悠滑过。纯净的碧蓝色大海温和地敞开胸怀,宽容,大度,慈祥,包容浸润着万物。1961年8月4日,小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Jr.)就非常幸运地出生在这里。在夏威夷,他主要和母亲、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二 父母的相遇与分离关于父亲老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的故事,小奥巴马都是从外公外婆和母亲那里听到的。他们告诉他,他的父亲是肯尼亚卢奥族人,出生在肯尼亚维多利亚湖畔一个叫做艾勒勾(Alego)的贫穷小村庄。老奥巴马小时候常常帮父亲放羊,在曾经由英国殖民局创立的学校上学。他在学校里成绩非常优异,最终获得了去首都内罗毕读书的奖学金。在肯尼亚独立前夕,他被肯尼亚的领导和美国赞助者挑选去美国上大学,成为第一批被送往美国掌握西方科技的非洲人,国家期望这些优秀的学生能把西方的科技带回祖国,缔造起一个现代化的新非洲。不过后来奥巴马从肯尼亚的祖母那里得知,父亲是靠自己的努力申请到奖学金,才有机会来美国学习的。无论怎样,事实是,在1959年,23岁的老奥巴马来到了夏威夷大学,成为那里的第一名非洲裔学生,学习经济学。他学习非常用功,三年后作为班级优秀生毕业。他在学校交了很多朋友,参与组织了国际学生联盟,并成为第一任主席。在一次俄语课上,他碰见了18岁的斯坦利·安·邓汉姆(Stanley Ann Dunham),那位局促害羞的美国女孩,然后相爱了。在某种意义上,那时的檀香山还是一个势利的城市,两种肤色截然不同的男女走在一起,到处都遇到不太友善的眼光和窃窃私语。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州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安一家也是这一年来到这个新成立州的州府檀香山的。安的母亲玛德琳·邓汉姆(Madelvn Dunham)拥有苏格兰和英格兰血统。出身于堪萨斯一个受人尊重的家庭。即使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玛德琳的父亲也一直有很稳定的工作,为标准石油公司负责管理石油开采租约。玛德琳的母亲在孩子们出生前在一家师范学校教书。他们的家总是一尘不染,常常通过邮件订阅名著。安的父亲斯坦利(Stanley Dunham)居住的小镇距离玛德琳居住的小镇不到20英里。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是一个惹是生非的孩子。周围的人很奇怪抚养他兄弟俩长大的祖父母为什么生活那么拮据,因为他们是很体面的人,并且是虔诚的浸信会教徒。他们靠在威奇塔市附近的石油钻塔工作来养家。年轻时的斯坦利有些狂野放荡,有人认为这得归咎于他母亲的自杀,因为是他第一个看到了母亲的遗体,而那时他仅仅8岁。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他的父亲到处拈花惹草,导致了他的母亲不幸离世,而这个儿子性格上也是随了父亲。斯坦利15岁的时候,因为打了校长的鼻子被开除了。之后的三年,他靠打零工养活自己。有一天跳上了去芝加哥的火车,之后又去了加利福尼亚,后来又回到了家乡。整天与酒、扑克牌和女人混在一起。玛德琳并没有因此避开与斯坦利接触。她把他带回家见父母,她的父亲看了一眼那小伙子:黑色的头发向后梳着,油光发亮;总是聪明地咧着嘴笑,说话不加雕饰。“像个南欧移民”,玛德琳的父亲评论道。玛德琳的母亲并不在意,对她而言,一名学习家政学的青年,被学校开除,厌倦所谓的体面,那一定是一个有拼搏精神的人。斯坦利和玛德琳私奔了,正逢珍珠港遇袭的日子,斯坦利入了伍。他们唯一的女儿出生在斯坦利驻扎的陆军基地。他们给女儿取名为斯坦利·安·邓汉姆,斯坦利希望孩子是个儿子,所以女儿的名字中有斯坦利,不过女儿在生活中用的名字是安。斯坦利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斗。退伍之后,一家三口去了加利福尼亚。根据退伍军人法案,斯坦利进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但是教室对他而言太小,盛不下他伟大的抱负和他的躁动不安。他们又搬家了,先回到了堪萨斯,之后又在得克萨斯的一些小镇逗留过,最后到了西雅图。他们在那里一直待到女儿安读完高中。斯坦利在那里做一名家具推销商。他们买了房子,并交了一些打桥牌的朋友。安在学业上很有天赋,她特别喜欢读书,在很小的时候就读了很多书。她喜欢研究外国文化,喜欢深奥的哲学,她在16岁的时候就知道了所有重要的哲学家。她的突出表现使她获得了芝加哥大学提前录取的通知书。但是斯坦利坚持认为女儿年龄小,无法独立生活,没有让她去。有房子,有家人,有体面的生活。可是这些无法制止某种东西噬咬斯坦利的心灵:他无法停止追求新的东西。碰巧他所在的家具公司的经理提到要在檀香山发展新的店铺,那里的商业前景无限。他很快说服妻子卖了房子,收拾行李,带着女儿踏上了通往他们生命最后一站的征程,到新成立的夏威夷州寻找新生活。在斯坦利看来,自己多少是个自由思想者。他会偶尔写写诗,常常听爵士乐,把几个在生意场合认识的犹太人当成最亲密的朋友。对于加入哪家教会,他与玛德琳有些小冲突。他想让家人加入神体一位普世派教会,他认为普世派的教义源自各种伟大的宗教教义。而玛德琳却不同意他的宗教观点。她思想很独立,坚持自己思考,但两人常常能最终达成一致。安进了夏威夷大学的马诺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ll at Manoa),虽然从童年一直到少年,她随着父母不停迁徙,但她在生活中找到了一直不变的慰藉,那就是徜徉于书海中。她的这种爱好后来也传给了她唯一的儿子奥巴马。安是一个梦想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不愿看到人类身上的任何瑕疵。“她的脚从来就不接触地面”,这是玛德琳对女儿的评价。安有自己的思想。她沉浸于卓越的思想家们的著作中,她自己的知性主义让她不会墨守成规。她热爱马丁·路德·金的演说,喜欢黑人歌手玛哈莉雅·杰克逊的音乐,认为黑人歌手哈里·贝拉方特是“这个星球上最帅的男人”。她是一位自由主义者,一位“世俗人道主义者”。安的父母有着美国人特有的开明,女儿有一天回家后提到她在夏威夷大学交了一位新朋友,名字叫做巴拉克的非洲学生,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邀请他到家里来做客。老奥巴马和安结识后不久,他就向她求婚了。安的父母觉得很难接受,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最后还是同意了,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事实上,在1960年,人权运动还只处于萌芽期,美国本土一半以上的州仍然认为种族通婚是非法的,是重罪,虽然这种法律很少执行。异族通婚,尤其是白人与黑人之间通婚,还是很少见的。奥巴马在自传《我父亲的梦想》中写到,他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哪天结婚的,没有任何有关婚礼的记录,没有切蛋糕、戴戒指、交付新娘给新郎等仪式。没有客人出席,很可能连堪萨斯的亲戚都没有通知到。仅有的记录只提到登记结婚和一个负责登记的官员。在接受了女儿和女婿的婚姻关系之后,安的父亲觉得自己非常开明,像波希米亚人一样豪放,甚至有些自豪地看待这种种族通婚了。相比而言,安的母亲并不怎么赞成他们的结合。玛德琳对女儿的非洲丈夫有些怀疑。玛德琳是怀疑主义的支持者和传播者。她担心他们之间会因文化背景不同而起冲突。虽然迁徙过很多地方,但玛德琳还是坚持中西部的地区主义意识。1961年8月4日,安的孩子出生了。八磅两盎司重,手指脚趾俱全,嗷嗷待哺。老奥巴马用自己的名字给儿子取名: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孩子出生后,老奥巴马把自己一家三口搬到了一座只有一层的白色小房子里,离夏威夷大学校园不远。1963年,儿子两岁的时候,老奥巴马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他决定离开夏威夷去哈佛攻读经济学博士。有限的奖学金让他无法携带妻儿同往。而他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留下妻子一人照顾儿子,婚姻破裂了。毕业后老奥巴马返回非洲去完成自己曾经承诺的使命。那留在美国的一对母子,却依然让爱的纽带穿越时空而存在。三 罗罗和印度尼西亚小奥巴马大约4岁的时候,常常有个年轻人来他们家。这个年轻人名字叫做罗罗·苏托洛,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也是母亲安在夏威夷大学认识的。罗罗在夏威夷语中的意思是“疯狂的”,不过“疯狂”这个词用在这位青年身上一点也不恰当。他温文尔雅,冷静沉着。他个子不高,棕色皮肤,有着浓密的黑发和典型的印尼人五官,笑起来很好看,是个很英俊的青年。大约有两年时间,他每次来都会陪着小奥巴马的外公下几个小时的棋,或者陪着小奥巴马看摔跤比赛。有一天母亲郑重地让小奥巴马坐下,告诉他说,罗罗向她求婚了,想要他们跟他一起搬到很远的地方去。懂事的小奥巴马没有表示奇怪,也没有反对。在他小小的心灵里,他认为这件事很重要。之后罗罗很快就离开了夏威夷。之后的几个月母亲开始准备护照、签证、飞机票,预定旅店,拍一卷卷的留念照片。外祖父在一本地图集上,勾出了印度尼西亚列岛的名字: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巴厘岛。外祖母给国务院打过几次电话,问印尼局势是不是很稳定。接电话的人都告诉她,一切形势都在控制之中。但她还是坚持给女儿、外孙装了满满好几箱的食品,还专门塞了几盒糖果给小奥巴马。在去印度尼西亚之前,母亲查阅了很多资料,知道了印尼的人口居世界第五,有上百个部落和许多种方言,有着被殖民的历史,先是荷兰人在那里殖民了300多年,之后日本人在战争期间又把它当做自己的殖民地,企图控制大量的石油、金属和木材。1945年,这个国家的独立战争胜利,一个为自由而战、名字叫做苏加诺的英雄,成为了印尼的首任总统。苏加诺在1967年被迫下台,据说经历了一场没有流血的政变,政变得到了印尼人民的拥护,原因是这位独立时期的领袖,变得很腐败,成为一个极权主义者。对小奥巴马和母亲而言,印尼是一个完全陌生、不发达的贫穷国家。第二章 童年一 印度尼西亚的家在罗罗离开大约一年之后,小奥巴马和母亲坐上了泛美航空公司的喷气式飞机,开始飞越半个地球的旅程。中途在日本停留三天后,他们登上了飞往雅加达的飞机。下了飞机,太阳像个火炉,柏油路在曝晒下好像要起涟漪。小奥巴马紧紧攥着母亲,下决心要不顾一切保护她。年轻的母亲只有24岁,小奥巴马才6岁。那年是1967年。安对自己要嫁的人的过去和他的国家,知之甚少。在美国,1967年是马丁·路德·金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的第三年。这时候的美国已经厌烦了不断有人提出让黑人享有平等权利的要求。种族歧视问题似乎已告解决。最高法院开始考虑正式通知弗吉尼亚州禁止种族通婚是违反宪法的。下了飞机,罗罗在等他们,他拥抱了安,然后抱起小奥巴马,把他举到空中。周围到处都是人,说的都是小奥巴马陌生的语言。他们跟着帮他们搬运行李的人走向一辆等候的小汽车。中途罗罗碰上了一群穿着褐色制服的士兵,他们的枪套中都装着枪,但是看起来很快活的样子,与罗罗说笑着。罗罗告诉他们母子,那些士兵是他的朋友。上了车,罗罗坐到驾驶位上,告诉他们汽车是借来的,不过他自己买了一辆崭新的日本制造的摩托车,新房也基本上装修完了,而且还给小奥巴马在附近的一所学校报了名,亲戚们都急着想见到他们。车子行驶在路上,罗罗和安说着话,小奥巴马探着头看车窗外的风景。树林掩映着一个个小村庄,空气中混杂着煤油和木材燃烧的烟味。一片片的稻田里走动着男男女女,宽沿的草帽遮着他们的脸。一个小男孩坐在水牛背上,浑身湿滑滑的像个水獭,用竹棍打着水牛屁股。车行之处,街道慢慢变得拥挤起来,到处可见小商店和市场。街上有一些男子拉着装有碎石或木料的小平车。看到的建筑也都高起来,有点像夏威夷的建筑了。罗罗指给他们看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印度尼西亚酒店,然后是亮闪闪的白色新购物中心。在经过一排四周有高高的围篱、门口站着岗哨的高大的房子时,安提到了小奥巴马不太懂的一些东西,诸如政府什么的,还提到了一个叫做苏加诺的人。路旁有遮凉的大树,大多数的建筑都没有树高。再往前走,有一座跨在路上的高大雕塑,至少十层楼高,人身猿面。罗罗告诉小奥巴马那是一只长尾猴,是“猴神”。猴神是一名伟大的战士,它一个就抵得上一百个人,与恶魔作战百战百胜。罗罗的房子处于仍在开发中的城区。通往那里的路要经过一条河,河上架着一座窄窄的桥。走过小桥时,可以看到村民在河里沐浴或者在相对陡峭一些的河岸下边洗衣。原先走着的柏油路先变成了石子路,然后又变成了土路,汽车最后消失在部落中越走越窄的人行小路。最后看到了红砖瓦的房子,墙壁的颜色很温和,房子看起来很通风。小小的前院里有一棵大芒果树。一进大门,罗罗就宣布要给小奥巴马一个惊喜。还没等他说完,就听见从树上传来震耳欲聋的吼声,然后就看见一个大东西从高处的树枝上往低处跳,脑袋小小的,很长的上肢,那是一只猿猴。
媒体关注与评论
奥巴马的身世和他的生活经历赋予了他独一无二的能力,让他能够领导在越来越相互依存的世界上的这个越来越多样化的国家。 ——克林顿 我所在的625人的小城支持奥巴马,我的儿女和他们的配偶们都支持奥巴马,我的孙儿孙女们也支持奥巴马。作为一个超级代表,我不想说出我全力支持谁,我愿意把答案留给你们来猜。 ——美国前总统 卡特 在未来的四年里,我们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把我们的军队从伊拉克撤回、稳定经济、解决气候危机。巴拉克·奥巴马显然是最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给美国带来变革的候选人。 ——美国前副总统 戈尔 他有能力激励人民,他能团结任何一位美国人,他拥有非凡的演讲才能——我们必须把这一点考虑进去,他具备实力——自己的风度与实力。他达到了作为一位成功的、变革的总统所要求达到的标准。我认为他是一位变革型的领导人物。他是踏上世界舞台、美国舞台的新一代领袖。 ——美国前中务卿 科林·鲍成尔 谁能比巴拉克·奥巴马更能给美国的世界角色带来新的信誉,恢复我们的道德权威呢? ——美国2004年民主党总统提名候选人、国会参议员 约翰·克里 我深信巴拉克·奥巴马现在是一位可以激励普通美国人挺直腰杆的总统候选人。他是一个可以治疗国家伤口的人,一个能够鼓励并追求两党真正合作的人。不仅如此,奥巴马还能让世界和美国都相信,这个伟大民族的推动力依然是自由、开放、公平和心胸开阔。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孙女 苏珊·艾森豪威尔 我并非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一切战争……我反对愚蠢的战争,我反对头脑发热的战争。我反对政府里像理查德·珀尔、保尔·沃尔福威茨一样的人和那些坐在沙发里指手画脚的周末武士,他们把自己的意识形态议程强加给我们而不计生命代价和可能造成的苦难。 ——奥巴马2002年的反战演说 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的生活中,都需要学会承担以下责任——在儿童心中灌输成功的观念,去适应更具竞争力的经济,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加美好,还要学会去承担某种程度的牺牲。 ——奥巴马宣布竞选总统的演说 希望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希望不是忽视未来的艰巨任务或横亘在我们前行道路上的障碍,希望不是置身事外或从拼斗中退缩,希望是我们心中坚守一种东西:它告诉我们,不管遭遇多少艰难险阻,只要有勇气去争取,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和艰辛,更好的东西就会等待我们。 ——奥巴马在艾奥瓦党团会议选举获胜之夜的演讲 现在是我们改变美国的时候了……什么是美国的承诺?这个承诺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与此同时我们仍有义务彼此尊重。 ——奥巴马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的演讲
编辑推荐
《奥巴马传》全面展现奥巴马从出生到竞选总统的人生历程。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一个激励人心的故事。祝贺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如果你仍然梦想着这样的未来,我呼吁,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联合起来为美利坚绘制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美国史无前例的黑人总统,他的影响力可能波及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翻开此书,给你一个最真实的奥巴马,每一个怀有志向的人都应该阅读《奥巴马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