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南海 作者:柳守平 页数:319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人类可以拥有的物品和自然资源(包括时间)是十分有限的,但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需求却是无穷的,所以利用有限的物品和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就成了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一门学问,它对所有社会科学,包括商业、管理和法律都具有重要意义。支撑整个经济学的不过是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一旦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的视野将会变得豁然开朗,现实世界在我们眼里就像一本大的移动的经济学书籍。 经济学有助于使我们懂得用理性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例如,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使我们懂得造成房价节节攀升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购买或等待的策略;懂得哪些税负带有“劫贫济富”的性质:懂得官僚腐败是对我们每一个公民纳税权的侵犯;懂得最低工资法并不能真正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懂得通货膨胀是政府对公民征收的一种隐蔽的税;甚至可以说,在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的方向,在培养能增加收入的一些技能方面,没有比学习经济学更好的方法了。 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使我们分辨什么是能使国富民强的经济政策,什么是能使民族衰败的经济政策。例如,财富分配比较均匀、中产阶层占绝大多数的橄榄型社会是一个健康、稳定、和谐的社会,而财富高度集中的金字塔型社会则是一个病态的容易发生暴乱的社会;政府扶贫时,采用最低工资法和采用北欧式的高福利保障体系所带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计划生育政策可能使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人口红利”提前结束等等。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经济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中,全球化的浪潮此起彼伏,在批评或赞赏声中,经济学这只金凤凰从学者的象牙塔飞入寻常百姓家变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常识,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然而和国外比起来,我国的经济学普及显得极为落后,大多数未能迈进大学门坎的青年人和非经济学专业的人士有可能一生都无缘接触到经济学,因为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经济学只能在和经济学相关的大学课程才能见到。为此,我们推出了这本大众普及版的《图解经济学》,期望借此能缓解中国经济学全民普及的燃眉之急。 本书的内容分为三篇十八章。第一篇介绍的是掌握经济学处处要用到的核心思想,并讨论和研究理论模型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亚当·斯密等5位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的独特思想进行论述。第二篇介绍的是微观经济学,专门研究个体消费者和个体企业的决策行为,以及两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市场均衡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本篇还研究了市场存在垄断因素、信息不充分、负外部性等问题存在时的情况。第三篇介绍宏观经济学,以一种俯视的角度审视国家或国际经济的整体运行。对于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经济现象作出了解释,并研究了金融体系、宏观经济政策和全球化等专题。 对于经济学的初学者来说,如果没有一本深入浅出的入门读物作引导,就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与经济学这门科学擦肩而过。本书恰好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它的文字通俗易懂,讲解深入浅出,章节标题既准确又有趣。书中每一节文字的开始部分,都以一个引人人胜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行文的过程讲求实用性,结论明确。 同时,和很多“穿西装、打领带”的经济学读物不同的是,本书极力使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正文和图解部分都点缀了极多的和读者切身相关的中国人自己的事例,使初学者能在充满亲切感和幽默感的趣味阅读中打开进入经济学殿堂的大门,进而登堂入室。 经济学本身应用了很多理论模型,并且很多概念和推理过程非常艰深。这和当今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有些格格不入,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本书对经济学中最艰深的理论部分,结合具体实例设计了数百幅精美手绘插图,生动的图解表现形式,为读者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惊喜。这些图片传达了丰富的信息,胜过千言万语,有助于读者直观理解和记忆,相信专业读者也可以从中受益。 和一般的通俗化经济学读物不同的是,本书以风行世界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为框架,建立起严谨的经济学体系,以便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能有更大的收获。 总之,这本书运用了图片、表格、数据、提示和知识点等要素,进行综合创意,全新演绎了经济学这门古老而又常新的社会科学,堪称适应初学者的最佳人门读物。 编者 2012年干北京
内容概要
为什么2007年全国各大明星城市的房价会上涨得这么厉害?为什么姚明的收入会如此之高?上大学的最大成本在哪儿?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大学毕业后如何在工作和考研之间进行决策?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卡奴”、“月光族”和购物狂?为什么在丰收的年头农民的收入却减少了呢?你知道通货膨胀是一种隐蔽的税收吗? 财富增长的源泉在哪儿?为什么有的国家的国民富得流油,而另外一些国家的国民却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为什么财富分配比较均匀、中产阶层占绝大多数的“橄榄型社会”是健康、稳定、和谐的社会,而财富高度集中的“金字塔型社会”是一个病态且容易发生暴乱的社会呢?最低工资保障和北欧式的高福利制度帮助弱势群体的效果是一样的吗?对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该如何提前准备? 本书以图解的方式全新演绎了经济学这门最实用的社会科学,使人们在兴味盎然之中掌握经济学的精髓,得到学习经济学的最大利益。上面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相信你在读完本书后,一定可以受到启发,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书籍目录
1 编者序:送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本经济学2 本书阅读导航第一篇 走进经济学的殿堂 第一章 开始学习经济学 1 经济学是什么:使人更理智的一门学问 2 决策原理:经济人如何做决策 3 交易原理:为什么交易是互惠的? 4 运行原理:整体经济在以怎样的方式运转 第二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 学会看图:学习经济学的准备工作 2 缜密的头脑:观察、假设、进一步观察 3 规范表述:试着运用理论改善我们生活的世界 4 不畏惧分歧:说服他人时要用事实说话 第三章 历史上的经济学家及其思想 1 威廉·配第的理性之光:“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2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个人利己兼可富国的自由市场 3 “新古典学派之父”马歇尔:促成了从古典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居 4 熊彼特揭示的秘密:创新是经济的活力之源居 5 凯恩斯拯救了一个时代:刺激内需理论刷新了古典经济学第二篇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走进扑朔迷离的商品市场 1 为什么有市场:贸易使每个人变得更好 2 市场的定义:无处不在的经济秩序 3 简单市场与供求模型:两种模拟市场变化的曲线 4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提高香烟价格能使人们少吸烟吗? 5 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天气对市场供给的有趣影响 6 供给和需求推动均衡:市场中一双看不见的手 7 价格弹性:市场对价格有多敏感? 8 由需求曲线看弹性:陡峭或平坦的背后 9 由供给曲线看弹性:过多的供给量是否会使生产者受害? 10 丰收悖论:为什么丰收反而降低了农民的收入? 第五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1 什么是消费者选择理论:人们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商品 2 预算约束:购买力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 3 选择偏好:个人嗜好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 4 不对称信息:信息不对称怎样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5 非理性因素:人们的消费总是理性的吗? 6 选择的最优化:人们如何认定自己的最佳选择 7 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高收入的你是愿意工作,还是更想度假? 第六章 了解生产要素市场 1 什么是生产要素市场:决定你我工作报酬的市场 2 劳动的需求:企业怎样决定雇佣的人数? 3 劳动需求的变化:为什么企业会突然大量增员? 4 劳动供给量的变化:有的工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争? 5 劳动市场的均衡:如何理解人们的工资差异 6 土地与资本:了解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 第七章 识穿商品的利润 1 生产成本的定义:有的生产为什么乐划算? 2 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的不同:在计算成本和利润时的分歧 3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企业增加的投入和得到的产量之间的关系 4 成本曲线及其形状:企业成本控制到什么程度才最有竞争力 5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企业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翻身”? 6 规模报酬:专业化才能使企业产生规模效应 7 企业的分类:企业和企业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第八章 市场和福利 1 市场对福利的影响:市场是增进经济福利的好方法吗? 2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交易中能感受到的福利 3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在交易中能获得的福利 4 效率和平等:衡量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双重标准 5 经济福利最大化:经济学家只钟情完全竞争市场的秘密 第九章 竞争、垄断与市场 1 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价格接受者的世界 2 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如何找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3 企业的短期停业:覆水难收的沉没成本 4 进入或退出:判断进入一个市场的有利时机 5 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为什么长期中利润为零? 6 市场的4种类型:在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 7 垄断的收益:垄断是否让社会付出了经济福利代价? 8 寡头:从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的控制说起 9 垄断竞争:垄断了还能激烈竞争? 10 作为质量信号的广告:广告促成了无理性的品牌忠诚? 第十章 政府对市场的调控 1 政府和市场:政府用“胡萝卜”和“大棒”来促进市场的效率 2 4个经济职能:了解政府管辖的范围 3 为什么要进行管制:政府可以对治市场失灵的部分 4 确定价格上限:有可能引发市场短缺的手段 5 一个实例:价格上限给专家门诊带来的不便 6 确立价格下限:最低工资法带给低收入者的伤害 第十一章 税收和税制 1 税收是什么:文明社会所付出的必要代价 2 赋税的无谓损失:税收是一把双刃剑 3 拉伐曲线:改变税率就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4 效率和公平:税制设计必须兼顾的两大目标 5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检验效率和公平的两个数据 6 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就像落在粘蝇纸上的苍蝇? 第十二章 贫富分化及解决之道 1 劳动收入中的不公平:人的职业天生没有贵贱之分? 2 财产收入的不平等:收入最不平等的一个领域 3 收入分配和贫困的衡量:使收入数据失真的3个因素 4 功利主义的分配哲学:“劫贫济富”不可取 5 自由主义的分配哲学:请关注世界最不幸的人 6 自由意志主义的分配哲学:不公平就是“公平” 7 减少贫困的政策:政府给公民提供的扶贫保障 8 扶贫政策的优缺点:扶贫计划激励了什么? 9 欧洲福利制度:收入分配不公的最终解决之道 第十三章 公共部门经济学 1 外部性:无意之中的造福或祸害 2 正外部性:路灯为路过的人照明 3 负外部性:谁为空气污染负责? 4 外部性的私了:慈善行为和正外部性有关? 5 科斯定理:无成本的私人协商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6 根本途径:公共政策为外部性问题做主 7 污染许可证:市场的力量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最好方法 8 物品的类型:市场对不同物品的作用能一视同仁吗 9 搭便车行为:私人市场不能防止人们捡便宜 10 重要的公共物品:国防、基础研究和扶贫 11 公有地悲剧:象征公有资源使用的一个寓言 12 重要的公有资源:避免被破坏的尝试 13 产权:保护公有物品和公有资源的利器第三篇 宏观经济学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指标 1 一个家庭的收入与支出:让你理解GDP变得更容易些 2 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量所在:最能看出穷国和富国差异的数字 3 GDP与经济福利:GDP里算进了人们的幸福感吗? 4 消费物价指数:“百万”不一定就是富翁 5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发生通货膨胀时的两个重要指标 6 其他指标:口红也能做成指标吗? 第十五章 失业 1 怎样才算失业:衡量失业有标准 2 失业的类型:从劳动需求市场找原因 3 谁会失业,失业多久:从劳动供给市场找原因 4 失业保障:善用保障中的激励方向 5 最低工资法和工会: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引起的失业 6 效率工资理论:高薪水其实对企业也有很大好处 7 菲利普斯曲线:失业和通贫膨胀有关吗? 第十六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1 货币是什么:绵羊可以作为货币吗? 2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国家发行的货币知多少 3 货币中性:货币量的增减可能仅仅是一种游戏 4 通货膨胀是什么:通货膨胀有时也很可爱 5 通货膨胀的代价:皮鞋成本和菜单成本 6 通货膨胀带来的破坏:对税收和财富再分配的影响 7 反通货膨胀的两难处境:诱人的泡沫破灭后 第十七章 金融体系与金融工具 1 金融体系的定义:储蓄和投资相匹配的机构 2 金融市场:股市像一个大赌场吗? 3 金融中介机构:间接提供投资资金的银行与共同基金 4 国民收入账户:一些重要的恒等式 5 可贷资金市场:一个虚拟、单一的金融市场 6 现值:要今天的钱还是要明天的钱? 7 风险管理:假如你是风险厌恶者 8 资产评价:什么样的股票最有价值? 第十八章 全面感受全球化的冲击 1 物品的全球流动:全球化向我们走来 2 国际贸易的平衡: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的相等 3 国际贸易的影响:储蓄、投资及资本净流出的关系 4 名义汇率:货币贬值和升值意味着什么? 5 实际汇率:两国物价水平的反映 6 国际货币制度:哪一种汇率制度更好 7 购买力平价:最简单的汇率决定理论 8 储蓄和投资的环境:促进开放经济快速增长的秘密 9 可贷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开放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10 两个市场的均衡:资本净流出与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附录 附录一:术语表 附录二:30本必读的经济学经典 附录三:八大错误的经济观点 附录四:八大值得重视的经济思想
章节摘录
使人更理智的一门学问 在经济学的背后,隐藏着两大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的稀缺性,社会资源需要有效加以利用。这两个主题涵盖了经济学中形形色色的论题。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的精华之处就在于直面稀缺性的现实存在,进而探索社会如何才能最好地配置资源。 稀缺性不稀缺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也许我们可以假想有这样一个不存在稀缺性的社会,所有的物品都可以无限制地生产,换句话说,所有人的欲望都可以得到完全的满足。人们可以得到任何想拥有的东西,不再有我们现在的担忧——房价飙升、医疗保健昂贵、环境污染,甚至不必担心失恋和变老,因为这些都不再成为问题。 在这个理想的国度里,所有的物品和资源全部免费,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如撒哈拉沙漠上的沙子和休闲海滩边的海水,这里也不再存在市场和供求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则现今的经济学全无用武之地。 但在现实的社会里,稀缺性是人们时时刻刻要面对的问题,它与人类社会共存亡。穷国政府为把有限的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育方面而争论不休,富国政府为把收入用于国防还是社会福利辩论不止;穷人在为一日三餐担心时,富人在考虑打桥牌还是打高尔夫球。穷富的境况使人的需求有所不同,但稀缺性的存在则是一定的。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人类可以拥有的物品和自然资源是十分有限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总有被人类用完的一天,野生动植物、纯净的空气、水和寿命也是有限的,但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欲望却是无穷的,并目永远没有彻底满足的时候。 提高效率,经济学的动力 鉴于人类欲望的无穷和资源的有限这一根本性矛盾,就任何经济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利用有限的物品和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用。这就涉及一个核心概念——效率。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在经济学越来越变成一种显学的今天,很多人可能都会问学习经济学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能赚钱吗?能更好地经营企业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非经济学家学经济学,至少会有以下三大好处: 换一个角度,重新拥有好奇心 在生活中,人们会有意或无意碰到许许多多的迷惑:为什么全国各大明星城市房价会上涨得这么厉害?为什么周杰伦等明星的片酬如此之高?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工作不好找?为什么中国污染会这样严重?为什么有些国家的国民那么富有,另外一些国家的国民却那么贫穷?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相信你读完本书后,一定可以受到启发,找到想要的答案。 通往智慧和富有的路上,请带上经济学 在人的一生当中,没有谁能够摆脱无情的经济学规律的缠绕,光是无数的决策就够让人头痛的了。例如:大学毕业后,你要决定是就业还是考研。在刚刚工作时,你还面临着对终身职业的选择。在有了积蓄后,你得决定用来消费、储蓄和投资的比重。在你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后,你又面临着产量、价格的定位以及企业管理等问题。这些人生中一系列最重大的问题,也许只有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才能找到一个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学习经济学不一定能让你变成天才和富人,但它的确可以为让你变得更聪明和更富有提供一臂之力。 指点江山,经济学大有用武之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公民,每个人都有责任对政府政策进行建议,但前提是要能懂得政策背景和意义。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很多政策的深层内涵,使你除了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评判外,还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作出自己的思考。 经济学所讨论的问题巨细无遗,如果以后你谈论什么问题都能从经济学的观点出发,是不是会让你说得更过瘾呢? 经济人如何作决策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得在许多事情上作出权衡取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一样东西,我们必须放弃的东西,就叫做机会成本。 摆脱不了的权衡取舍 我们的世界是很奇妙的,它既不能让我们随心所欲,但也不至于让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每个人面前都有着可供选择的余地。因此,人们为了得到某样东西,就必须放弃另外可供他选择的一种或多种东西。最残酷的是为了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必须忍痛割爱,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以一人如何配置他最宝贵的时间资源为例:他可以选择在周六陪同家人去郊区游玩,周日和同事去健身俱乐部,这样既可增强与家人的感情,也可以使身体得到放松,但这样也会使得他放弃原本可以将双休日用于兼职而得到的额外收入。 个人如此,整个社会也是如此。例如,社会在高增长和环保之间也面临着权衡取舍。随着污染越来越严重,政府颁布法律规定增加税收来治理污染,这使企业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成本增加了,利润下降了,因此支付给人们的工资也可能低了很多。环境的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以人们的收入减少的代价换来的。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面临着权衡取舍。重视这一现象的存在,是人们作出良好决策的前提条件。 被忽略的机会成本 人们选择某种东西的成本,在经济学家看来,不过是为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作决策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方案,这些方案各有其成本和收益,不过其中也有很多隐性的成本,易于被人们忽视。例如,高中毕业的孩子得考虑是否该上大学。上大学可以学到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可以得到更好的工作,但成本也不低,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和伙食费加起来并不少,此外还有一样重要的成本——时间。许多农村的孩子家境贫困,如果把上大学的时间用于打工,那么可以很快改善家境,但如果上学,不赚反亏,这才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成本。经济学家把这种为得到一种东西而放弃的东西叫做机会成本。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明星运动员,一定要等到退役后才上大学——因为机会成本太大。P22-26
编辑推荐
柳守平编著的《图解经济学》的内容分为三篇十八章。第一篇介绍的是掌握经济学处处要用到的核心思想,并讨论和研究理论模型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亚当·斯密等5位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的独特思想进行论述。第二篇介绍的是微观经济学,专门研究个体消费者和个体企业的决策行为,以及两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市场均衡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本篇还研究了市场存在垄断因素、信息不充分、负外部性等问题存在时的情况。第三篇介绍宏观经济学,以一种俯视的角度审视国家或国际经济的整体运行。对于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经济现象作出了解释,并研究了金融体系、宏观经济政策和全球化等专题。 本书运用了图片、表格、数据、提示和知识点等要素,进行综合创意,全新演绎了经济学这门古老而又常新的社会科学,堪称适应初学者的最佳入门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