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页数:367  译者:南星越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菊与刀(全彩插图珍藏本)》于1946年出版,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二战后受命于美国政府完成的报告。当时美国政府急于制定关于战后日本治理的政策,需要了解两大问题: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不是要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进攻日本?第二,如果日本投降,美国要不要保留日本政府机构及天皇?本尼迪克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调查了战时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同时也收集了大量有关日本的文艺学术作品,完成了报告,并推断: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以直接的方式统治日本;美国需要保存并运用日本原有的政府机构。在战争结束后,她的预见和建议得到了证实和采纳。  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报告整理出版后,在日本反响强烈。1951年,这《菊与刀(全彩插图珍藏本)》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被称做现代日本学的鼻祖关于日本研究的经典著作。《菊与刀:从民族性格与艺伎角度了解地道日本文化(全彩插图珍藏本)》在命名时,本尼迪克特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二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温和又好斗、爱美又黩武、尚礼又倨傲、善变又顽固、驯服又专断、忠贞又反叛、勇敢又怯懦……作者在书中还分析了日本社会等级制度及“安分守己”的习俗,说明了日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原因,把这种文化概括为“耻感文化”。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生于纽约,原性富尔顿(Fulton),美国女人类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根据日本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于是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收集各项资料,完成了这份报告,并在报告中阐述自己的推断。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决策与她的推断意见一致,她准确的预见是本书亮点之一。  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国文学,1919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师从于二战前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弗兰茨·博厄斯,1923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她于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 of Culture,1934年)一书,1940年完成《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一书,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其中对日本的研究——《菊与刀》一书的贡献最大。二战结束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书籍目录

《菊与刀》中的浮世绘与启示录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好斗又温和;黩武又爱美,桀骜又谦逊;顽固又善变;勇敢又怯懦。保守又开明……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他们认为,日本才是能够真正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的唯一的国家……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等级制,日本人看做是正当的而且可行的社会结构,他们的各项活动皆以此为准则。第四章 明治维新斯宾塞在给伊藤博文的信中写道,日本传统习俗中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国民福利的基础……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恩”的用法虽多,其中有一个意思是共同的,那就是承受的负担、债务或者重负。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恩”是永久长存的债务,“报恩”则是紧如张弦的偿还。欠恩不是美德,报恩却是善行。第七章 情义最难接受“情义”分为两类:一类为对社会的情义,另一类为对名誉的情义。第八章 洗刷污名一个正派的人会同时感受到恩情和侮辱,并对两者都要认真回报。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日本人把生活变得很难处理,他们像艺术品一样培养肉体的享乐,又牺牲享乐去献身于义务。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忠”、“孝”、“情义”、“仁”、“人情”等德行规定构成了日本人的道德困境。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培养能力,一类为“圆熟”。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幼年和老年是自由的领地,婚姻却是戴上“枷锁”的开始。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日本人迈出社会变革的第一大步是承认侵略战争的“错误”和失败。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在与美国发生激烈战斗的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气是最让人琢磨不透的。这个强大对手的行动方式和思维习惯与我们截然不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敌人。正如1905年的沙俄一样,我们面临的对手是一个不属于西方文化传统但进行了充分武装和严格训练的民族。日本人并不承认那些西方国家所公认的基于人性的战争惯例。太平洋上的战争因此变得复杂起来。战争所面临的不仅是一系列岛屿登陆作战与困难卓绝的后勤工作问题,因此了解“敌性”便成为我们的重要工作。为了能够与之对抗,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行动。  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至今已经75年了。在此期间,外界对日本人的描述总是使用一系列“然而,又……”之类的词句,此类词句之多和令人迷惑的程度远非对世界其他民族的描述可比。一个严谨的观察家在论及日本之外的其他民族时,是不太可能既说他们彬彬有礼,又加上一句说,然而他们又很蛮横、倨傲;也不太可能既说这个民族异常顽固,又说,然而他们又极易适应激烈的变革;也不太可能既说这个民族性格温顺,又说他们绝不轻易接受上级的操纵;也不太可能既说他们忠诚、宽厚,又说,然而他们很叛逆,满怀怨恨;也不太可能既说他们生性勇敢,又描述他们怎样怯懦;也不太可能既说他们做出的行动完全基于考虑别人的评价,即自己的面子,又渲染他们顽固的保守主义。他不太可能既写一本书描述这个民族如何普遍爱美,如何给予演员和艺术家以崇高荣誉,如何沉浸于对菊花的栽培中,又另外写一本书来补充说明该民族对刀剑与武士荣誉的无比推崇。

编辑推荐

  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60年前美国用它改造日本——30年前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0年来,中国用它认识与重新发现日本,被译成30种语言,全球销量逾3000万册,现代日本学第一书,影响持续半个世纪,透视与超越日本的首选读本,250幅浮世绘及现代摄影。  一本经典的畅销书:对战争的情绪与对日本的好奇造就的畅销书  日本,一手造就了我们记忆中最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战争带来的负面情绪与经济奇迹引起的好奇为《菊与刀(全彩插图珍藏本)》招揽了众多读者。阅读《菊与刀(全彩插图珍藏本)》,读者可以在满足好奇的同时,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  一本自省的参考书:当代读者跳出民族立场全面认识日本的参考书  跳出民族立场,客观审读书中对与日本多维度的分析,对当代读者了解日本文化,透视日本精神,解决关于日本的疑问以及对日本的未来做出预测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或细化到认识日本当今政治、经济现象,尤其总结日本工商业的成功和教训,也将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一本精彩的学术书:严谨的调研与生动的案例相得益彰的学术书  全书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对日本社会风貌的生动描摹,更在于应用文化人类学技术工具进行的整理和分析。未曾亲临日本的本尼迪克特在纷繁的资料中,发掘出了日本人的行为模式和性格特点,更不可思议的是,她对战后日本的预言得到了精确的证实。  一本附图的历史书:以浮世绘与现代摄影折射日本众生百态的历史书  《菊与刀(全彩插图珍藏本)》附有250幅著名的浮世绘及当代摄影,包括日本著名绘画大师葛饰北斋的风景画,美女画师喜多川歌磨的艺伎图以及当代的摄影大师荒木经惟的惊世之作等,以画面的方式表现日本古往今来的众生百态,以比较的方法反映日本传统与民俗的承袭与演变。  从民族性格与文化的角度揭示战后日本快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30年前美国用它改造日本——30年前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0年来,中国用它认识与重新发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菊与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日本文化虽然根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但在它选择借鉴过去的瞬间就已然不是其原貌。记得书中说,日本崇尚“忠”和“孝”,恰恰舍弃了中国历来强调的“仁”。当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仁”也许是上上选。可日本人从不是博爱的人,爱人与被爱仅仅是存在于双方不太情愿的“义务”与“情理”中,这是我反复阅读后仍然不解的地方。
       书中说,日本人对名誉的“情理”是相当看重的。我接触日本文化并不多,只是偶尔看看柯南,书籍都少看,但也可以看出来,对名誉的情理以及在任何文化中都伴随而来的仇恨报复并不是亚洲各国道德所持有的。
       很简单,从柯南里面的一个情节来讲,怪盗基德的行为深深打击了铃木集团的老总,被偷过一次后理应有所教训,可铃木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严,一次又一次地故意陈列出价值连城的宝物,以此引诱基德出场,再而通过高科技手段让基德不能得逞,表现自己的更高一等,可并不是想最后把他捉住。这绝对是中国人无法理解的,我最初也不能明白,认为这只是让剧情发展的噱头,可是现在想想看,确实有存在的合理之处,不然青山刚昌也不会是傻子一样的老是写这种狗血的情节。中国人一向受“中庸”的影响,认为一受到侮辱和中伤就大动肝火的人,并不是所谓的君子,正确的做法是隐忍退让,对“自有证明清白之法”深信不疑。就算是一衣带水的距离,各自的道德体系也相去甚远。
       日本人骨子里的小心细致是“菊”,归功于严格的社会道德信条。而“刀”的一面却让人费解,作者认为是对天皇的“忠”导致的。天皇需要什么样的人,日本人民就把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可是我觉得这不是全部的原因。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是完全的克制和谦逊的,粗野可能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日本这种儿童教育相当奇葩的国家。据书中说,他们对儿童幼年时的态度是相当放纵,任其发展,竟然不会教他们日本的那些道德礼仪。虽然在成年后社会的克制是十分严酷,但是俗话不是说“三岁定性”嘛,这样的放纵,对人一辈子的影响,也许会比任何一个民族都强烈。
       日本人认为刀不是象征进攻性,而是比喻勇于担任个人责任,这点比较像西方的那种个人主义,不在乎整个社会怎么样,而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修养。在拥有耻感文化的社会中,个人的任何洗刷耻辱的行为,只要不是触碰了道德的底线,都是合理的。
       日本男人如清酒,醇香厚重,日本女人似樱花,温婉柔情。了解了这么多,让我更想去日本,深深切切地了解日本人了。希望有一天,能实现。
  •     久闻《菊与刀》大名,辅修日语的时候老师也曾大力推荐,但一直不曾读过。作为有关日本民族性研究的经典著作,这本书开启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民众对日本的认识,也可以说促进了西方对东方的认识。之前学习日语的经历使我对日本人性格的两面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也算找到了这种性格养成的些许答案。一个人成长的环境对其性格的塑造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的,而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自然也与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密不可分。家庭和社会的两面性,童年和成年后环境的差异,对日本整体民族性的形成的基础。而这种民族性的惯性是相当强的,是不可能通过一两个人或一两代人产生质的突破的。
      
      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了解一个民族的特性则是两国邦交的前提。中日之间缺乏足够的了解,尤其是中方对日方的认识更是浅薄,大多停留在日本鬼子的阶段。普遍大众对其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采取一种蔑视进而忽略的态度。这样观念的形成与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表态有关,也与我们一些宣传和评论是分不开的。在我看来,无论中日之间有何种纠葛、何种冲突最终是需要以和平的途径来解决的。战争并不能实质上的解决问题。它只能解决一时,并不能解决一世。尤其对日本人这样民族特性极强的民族,试图武力征服是不可取的。
      
      近期高晓松老师的《晓说》也连续做了8期有关日本的节目,对日本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精妙的评论。自以为,增强整个国家的软硬实力从而使日本民众心悦诚服是中国“征服”日本的最好途径。二战后日本对美国的态度转变极好的体现了日本的民族性格。真正使其臣服的不是原子弹的爆炸,而是美国在战争中以及战后重建过程中展现的实力。日本是个善于学习,崇尚力量的民族。只有使其意识到力量上的差距,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强烈推荐对日本文化和其民族特性感兴趣的朋友们阅读。P.S.找个好点儿的翻译版本或者直接去看原文吧,我看的这个版本有点儿。。。
      
      P.S. 推荐iOS用户使用多看阅读器,感觉非常不错,iPhone和iPad可以实时同步,并可以将笔记等等同步至Evernote,非常方便,如上文摘所示。而且亮点在于每日会限时免费一本书,虽有不少糟粕,但是精华也不少,本书就是在限免的时候下载的。在书城中也可以买到各种图书,价格公道,同时有大量免费杂志共阅读,比如知乎、译言等推出的期刊就非常不错。
  •     囫囵吞枣地看完《菊与刀》。
      这本书所展示的日本人以及日本文化让我时不时地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但又有所不同,我的感觉是: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并进行了极端的演绎。比如说父尊,报恩,修炼等等,都明显与我们的文化有着相通之处,不同在与日本的隐忍与坚持。
      中国文化讲究中庸,有“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日本则在一个大的理想下认准一条理就走到黑,发现走不下去了立马调头,但他们不会质疑理想,只是认为达到理想的方式有待改善罢了,也就是说他们不会认为自己错了,即使他们不停地说——すみません。
  •     在当下严重娱乐化的世界中,节操碎落一地,许多原本平淡无奇的事物,在“才子佳人”们的操弄下,变成生活的禁忌,甚至让人产生惯性思维。初捧此书,自己难免会产生抵触心理,而且会引发旁人的浮想联翩。
      在日本,菊花是天皇的标志,而刀,则是武士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每个日本国民都将忠诚与武士精神贯彻终生,特别是男性公民。古代的日本,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是阶级化的产物。例如,在社会中,武士再落魄,在尊严上是比平民高一级的,对平民而言,能死在武士的手中是一种极高的荣耀。在家庭里,即使掌权者是小辈,长辈也享有极高的尊重,至少在公众场合仍然是家族德高望重的代表。无论在什么时候,亡命之徒只敢谋权,而不敢篡位,纵然是在君主立宪制后,天皇仍然具有很高的声望,军政首领对天皇不敢肆意妄为,因为天皇就是神!天皇在战前的一份诏书,可以激励成千上万的日本年轻人为其出生入死,在战败后,天皇的忏悔与决策丝毫没有引起人民的不满。阶级并不会因为财富、权力的转移而转移。这一切的一切,不论站在那个时代,都是令人费解的。
      要征服一个国家,就必须了解他的文化。如果说中国的文化是儒文化,那么日本的文化则是不折不扣的耻感文化。“各就其位、情理、恩情、报恩、清白、人情、德行”等等,都是日本耻感文化的抽象化身。各就其位,大致意思是个人必须做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不可僭越。例如一个家庭如果是耕田为生,就必须世世代代耕田。而后面的几个名词,联系是相当紧密的,对我们而言是很熟悉的,但实际理解起来,其实是大相径庭的。例如,当一个人受恩了,会不由自主的感到耻辱,进而挖空心思找机会报恩,当一个人受到凌辱,则会睚眦必报,不惜一切代价来挽回尊严,在日本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甚至是值得推崇的。
      从上面看来,我们很可能会认为日本人是很死板的,只会墨守陈规,不会变通。但到近代日本战败后,他们的转变准让人大吃一惊。他们没有因为战败的耻辱愤而自杀,也没有将战胜国——美国视为死敌,而是改变沉淀了上千年的观念,转而接受了现实,他们的生活依旧充满微笑。这一转变,对日本人而言,只需几天时间,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只需要天皇的一句话。这种社会现象,在明治维新时也可见一斑。
      相比而言,中国人更善于变化,更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可是中国为什么还只是世界工厂?有的人说:中国人太懒、中国人没胆子、中国人没有创新精神••••••可是在我看来,这千千万万那个理由,可以归结于一句话:中国人没有信仰!
      西方人信仰基督教,他们的信仰是纯粹的。他们不会因为信仰了基督教就可以升官发财而信仰基督教,他们是为了接近神而信仰,是为了真理而信仰;日本人是为了尊严而信仰,而中国人呢?可以用几个词形容:五花八门、目光短浅,工具理性。
      日本人的墨守陈规、与生俱来的耻感,和善于改变的行为,让人觉得可笑,可恨,又可敬。
      
  •     菊与刀,一如樱花与武士。本尼迪克特选择这两个内涵迥异的意象,意在象征日本国民的矛盾人格或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正如作者所概括的:“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刚独到《洗刷污名》。但我还是急于想说点什么。我觉得我被中国这种历史教育给控制了。记得当时上历史课时,老师讲了那么多日本战败投降的原因,什么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什么原子弹,什么日本不景气。现在看来,我有种被教育愚弄了的感脚。不是说它错了怎么着,就觉得如果换位思考,站在日本的角度,中国分析的原因怎么那么摇摇欲坠呢?而且我在读的时候总是带着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去读,总觉得很吃力,有很多地方不能够理解,读到现在才发现我怀揣的思想不对,站的立场不对。比如我理解不了日本战败后对美国的态度,绝对180度大转弯,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中国,中国会不敌对战胜国?中国肯定各种地下组织,各种”恐怖活动“。
  •      有书友认为日本民族人生观价值观的割裂造成了他们的民族缺陷,但我认为,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割裂,但并没有什么证据证明割裂是不好的,也没有证据表明一个人,一个民族必须横向纵向都保持统一的人生观,而一个民族到底幸不幸福,他自己是没办法察觉出来的,尽管他自己在切身的体会。从表面上看,其他民族似乎能够对其作出评论,但脱离出他自己本身的文化,他便无法作出之前的的评价了,因为他的评价正是立足于他的文化背景的,即对符合他的文化传统的方面作出肯定,反之则否定。就像美国总是指责我们中国的人权状况,认为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并对我们的行为表达如何如何的要求,如果是建议我们“大可采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如果只是单纯地以他们自己的西方价值观来评头论足,就实在是多管闲事了。我们自己有自己的价值观(尽管这种价值观可能受到其他价值观的影响,但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必须是我们自愿才行),我们知道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也想要民主,自由,平等,但如何得到她们的具体方式甚至是对她们的具体阐释都应该由我们自己做主,美国人总是把人的自由摆在最高之处,却不知除此之外,一个国家也有自由,将来可能发现外星生物他们也有自由,难道还想把自己的那一套直接生搬硬套地用在他们身上吗,那注定是会失败的。再说西藏问题,一些西方媒体忽略事实,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观念而创造“事实”,初衷是好的,但这样做对西藏人民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谁都没有权利去回答包括汉族为首的其他民族,只有西藏人民自己可以回答。所以我们设立了自治区,让他们自己去管理自己的事务,尽管现在自治的程度还不够,控制还是很大。。。。。。终于发现老子为什么提倡“无为而治”了,想那么多有的没的真是累啊,理想高于现实,我的考虑也只是瞎操心,总之你们原来爱干嘛干嘛,不要管我。。。
  •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日本人的正义观,日本人认为再大东亚共荣圈内,应该全是黄种人,其他肤色的人应该被驱赶。世界各国应该在各自的等级结构中,确定各自的位置。日本军方在作战中强调精神力量大过于物质力量。日本人认为天皇凌驾于一切之上,是日本的象征。甚至战败也不能影响天皇的地位,这可以说是强调的精神力量起了作用。也许日本人似乎有这样一种行为模式,他们选定了一条路之后,就会全力以赴。如果失败了,就会自然选择另一条路。
      日本的等级制度森严,"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并且等级制度互相不产生冲突,即使冲突,等级低的一方也甘愿受罚。商人通过通婚和过继与武士阶级结合,成为阶级的相对稳定基础。
      明治维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等级制度的稳定,所以最初在日本实施起来很困难。但是维新的目的是为了让日本更强大,这与后来商人和武士组成的阶级推动明治维新的发展互相结合。天皇是日本的象征,他可以与政治经济相分开,但却一直一脉相承,这也是日本与中国的区别,中国的皇帝会在改朝换代之后更替,日本的天皇却一直是世袭。可以说日本一直有一个信仰,就是天皇的神道。中国人一直没有信仰。日本政治家可以把已经完备的企业卖给大财阀,原因是想让日本更加繁荣,而不是私利。可以说日本一直按照让国家富强这一条思路在发展,这也许就是洋务运动失败于明治维新的原因吧。
      日本人对于情义的解读十分极端。武士道就是其中一部分。为情义可以杀父杀妻,然后自杀。为忠于天皇可以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牺牲自己。报恩成为了日本生活中的脊柱,恩情超越了生命中其他的一切东西,这似乎可以解释日本人拼命工作的诱因。日本人最看中人情,也厌恶不亲近人的”强加”人情,因为人情最难消受。
      日本人的生活成一个u字型。即出生和年老这段时间是自由的,其余处于u字底部的时间则背负太多情义。
      日本人的行为是善变的,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他们是会谋取和平的。如今日本已经认识的军国主义失败,但如果其他国家的军国主义没有失败,那么日本也许会再次点燃好战情绪。总之,日本的矛盾在于它独特的历史价值观。
      
  •      这本书是作者从人类学家的视角,或者说是一个西方人的视角,观察日本人的文化、性格、思想。
       其实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更了解日本人。
       看书时,我只觉得这个民族有太多与我们相像之处,也有太多特殊之处。
       作者想告诉读者,不要用自己的民族标准来要求别的民族,不要犯民族中心主义错误。你视如魔鬼的行为,在他看来也许在平常不过。
       不过读到最后,我反而想明白了。人,归根究底,还是难以做到完全摆脱自己视角,宽容无私地看待他人、异族。作者何尝不适用自己的眼睛看日本呢。
       归根究底,人还得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所以你觉得是怎样就是怎样吧。尊重别人的想法,固守自己的见解。
       还是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读《菊与刀有感》- 适逢甲午战争120周年时探求日本的民族性
         背景: 1.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战争。
        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这表现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冯子材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中大败法军;刘永福的黑旗军屡创法军;以及日本兵配合朝鲜开化党人制造政变遭到失败等。当时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英国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十九世纪下半叶清朝共进行了五次对外战争,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1885年的中法和约是唯一一个没有割地赔款的和约。当时的环境应当说对清朝的自强相当有利。
        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
        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朝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舰艇等战利品的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占领朝鲜、台湾后,在战略上对东北、华东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刺激了其扩大他们侵略领土的欲望。
      恰逢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日本与中国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安倍晋三坚持自己的强硬姿态。自小泉纯一郎以来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不断激化的关于钓鱼岛的领土争端(日本文教科学省修改教科书)。中日两国的关系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再次降低到冰点。历史已无数次的证明,日本民族由于其特殊的民族性,必定会继续推行其军国主义,霸权主义政策。而只有理解日本民族气质,才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日本的政策,从而更好的应对。
      
      
        1. 本尼迪克特创造性的用 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面对弱者时,所有这些生性好斗、桀骜不驯、顽固不化、保守、勇敢等等修饰词,都可以在日本人的身上找到影子;反之,当面对强者时,温和谦让、能屈能伸、怯懦等性格又可以鲜明地体现在同一个日本人身上。一句话,在日本文化中,崇拜强者而藐视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恐怕会伴随这个民族的始终。
        2.严格的等级制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他们有时会反抗等级制中某个阶级的人,但从来不会反抗等级制本身。日本民族在中国唐朝时借鉴了了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却又将其发展为完全不同于中国的一套等级制。日本社会强调的是等级秩序,这是两国不同的生活准则。使用不同的敬语,鞠躬和跪拜,这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日本日常生活礼节。即使家庭生活中,也必须遵守以性别、辈分及长嗣继承为基础的等级制。在政治、宗教、军队、产业等各个领域,日本都有十分周全的等级制度安排。各层各级各司其职权,逾越则必遭惩罚。此所谓“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这种渗透在普遍生活中的道德伦理观,是真正的“日本制造”。日本向外输出战争,目的也是为了建立国际等级新秩序,只不过他们设想位居等级高端的应是日本人。由此可见侵华战争时日本宣称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并不是空穴来风,日本人为了推行自己的等级制不惜一切。
        3.“情义”与“报恩” 日本也同样在唐朝时引进了我国的礼仪道德体系,令人诧异的是,中华民族道德体系的的核心 仁 却在日本的历史进程中被摒弃了。日本民族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体系。耻感构成了情义与报恩的核心,武士们会为了报恩,报主人的恩不惜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例如日本的民族史诗《四十七壮士》中所写的四十七壮士为了杀死另一个领主,报自己主公的恩,不惜牺牲自己的家人,并在报恩后集体自杀。这在其他国家的人看来无法理解的事情却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日本。
        4.日本人认为吃饭 睡觉 洗澡 性爱是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他们享受这些,并不为之感到羞耻。
         通过对日本民族性的探究,我们可以 管中窥豹,对日本近来的举动理解的更为深入。从而也为我国的对日政策给予了一点建议,对日本要强硬,这样他们才会把你看做强者。要像日本一样向强者学习但却不要歧视弱者。严格的等级制是日本社会的基础,但他们的礼仪与规范性(严谨性)却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从而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基础。
        
        如本尼迪克特在本书的结尾所说 “日本人知道,军国主义是一盏已然熄灭的灯。他们将关注,它是否也会在别的国家熄灭。如果它不熄,那么日本人就有可能重新点燃他们的好战热情,炫耀出他们能做出巨大的贡献。如果它熄了,那么日本人就有可能调整自己,以证明自己已经很好地吸收了教训:天皇帝国的美梦不是通向荣誉的康庄大道。”
  •     看这本书,我想搞明白这些事,为什么日本人一直不对他们侵略中国的事做出深刻反省和道歉,为什么他们不能象德国一样引以为戒,为什么他们不觉得他们亏欠中国人,为什么他们现在还对中国步步紧逼。。。总之,我就是想知道为什么日本这个民族这么无耻。
      
      看完这本书,可以说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首先,日本人的耻感文化。
      滟子说看到“义理”这一章看得糊里糊涂,鲁思为这个“义理”也翻来覆去举例说明和解释,不是我们理解力不好,实在是日本人太奇怪。因为要去理解一个与大多数民族道德观不同的民族不是一件易事。
      我们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样是罪感文化,而日本是耻感文化。罪感文化是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映来做善行,而耻感文化要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日本人是没有正常的道德观的,想让他们做好人做不反社会的人,需要外力。
      我们会因为罪恶感而不会去做坏事,也就是我们内心里有分辨事非的能力。而日本人不会,得外人认为他们做了坏事这事才是坏事,否则就算他杀了人,他也不会觉得他有什么错。这是什么逻辑?狗屁不通。从这点上来看,日本人觉得当初他们侵略中国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罪,他们是为了“忠”,为了“帮助”他国。
      
      二、 日本人灵活现实的处世风格。
      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日本人在战争失败后,对美国人的态度180度转变,这使美国人都疑惑不已,以为是某种伪装。而实际上,日本人的这种行为用咱们中国的话来讲,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了就认输,接受现实并向对方学习。日本人对比他强的人可以象狗一样忠诚,一旦比对手强大以后,这条狗就会成为狼。
      我们今天还在指望日本人为侵华行为做出道歉,基本认为不可能。想让日本人老实听话,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比他强大。
      
      三、 日本人混乱的道德观。
      日本的情色业相当发达,来源于他们对情欲的独特的见解。这个社会从男到女从老到幼,都只是把家庭、夫妻当做一种责任,而自己的欲望享受在这个范围之外是受理解和支持的。日本人不相信什么人世轮回,他们只在乎现世的享乐,因为他们认为人人都能成佛,无论好人坏人,死了都能成佛。就这样一个民族,你还指望他期望有一个好的来生而做点好事吗?
      
      四、 日本人的性格特点。
      日本人要面子,这是来源于他们所谓的义理。而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使得日本人的心理都很扭曲,这就要寻找排泄压力的途径,所以他们自杀的、行为变态的人很多。
      说到这里我要撇开这本书,从日本电影来分析一下日本人。日本电影我看的还真不多,但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日本人的隐忍的性格特点,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日本电影很少有让人看了感觉特别快乐的,看完总是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堵着,半天舒展不开。在电影中似乎找不到他们身上的阳光和活力,自由奔放这个词完全与他们沾不上边。他们的生活中似乎总流动着一种哀伤。
      日本的女人也是一个很奇怪的种群,看似温柔娴雅,实际内心狂野。如果不是日本重男轻女,我感觉日本的女人比男人更厉害,她们疯狂起来更为可怕。
      
      以前看日本电影,总感觉哪儿怪怪的,看了这本书,真的帮我找到了很多答案。但话又说回来,这本书成书时间都半个多世纪了,日本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的很多特点可能在新一代日本人身上越来越少。不过,这一点可以肯定,日本这个民族有他自己一套道德和伦理观,他们的侵略本性很难改变,唯一能使他们臣服的,就是比他强大。即使日本臣服于美国,也并未使他们坚持自己的文化,他们臣服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国力确实比美国弱,而并不是因为他们文化弱。他们觊觎中国的心从未变过。
      
      
  •      菊与刀本身并无矛盾,菊是自然之美,刀是名誉之象征。有日本评论者指出,这一比喻并不十分恰当,刀在日本,原本是武士身份的象征,后来才转为暴力,但其根源还是优雅之物。但我依然十分赞同“菊与刀”这一比喻,它依然很能说明日本人表面上的矛盾是均有其根源的。
       日本这样一个由等级制所主宰的社会,每个阶级都是一幅截然不同的图画;同时,日本的历史又是源远流长,其色彩层层叠叠,相互晕染,更是令人难以甄别剖析。有日本评论者认为本尼迪克特夫人有以偏概全之嫌,我不敢苟同,《菊与刀》本就是一个目的性极为明确的作品,所以必须抓住日本这个民族最根本,最主线的特质,以使美国能够更好的制定日本战后重建方针。
       考虑当时的研究背景和各方面历史社会条件,这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文学作品。本尼迪克特夫人治学严谨的态度,在丰富的例证中便可看出,加上细致深入的分析,更是令人钦佩。但我并没有说这是一个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因为毕竟它的写作根据确有不严密之处,本尼迪克特夫人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原因,未能真正深入日本社会,所参阅之文献,也有局限性,因此它的确不能冠之以“学术著作”,但它本身的文学价值却是必须予以肯定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能够使我们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大致的认识和了解。即便是时隔多年,但一个民族骨子里的东西还是依然留存的。
  •     这是了解日本的读物里面名气很大的一本书了。  一直对日本很无感,原因很简单,民族情绪。但在很多时候,你不得不佩服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差不多同一时候开始,但在甲午战争中的对比实在太鲜明了。中国当时向西方学习主要还是在器物层面,而日本却下大力气抓教育,学制度。  日本人对“精神胜过物质”的崇拜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日本人在国内的家庭里其乐融融,到了中国却丧心病狂,书中的几句话启发了我。  如此矛盾的人格,是因为他们在做那些疯狂而残忍的事情时,自以为是为了日本民族的责任而做,丝毫不感到不安。
  •      《菊花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孙志民、马小鹤、朱理胜译,九州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有两种东西国人皆可骂之,一曰中国男足,二曰日本。各种骂骂得花样翻新、天花乱坠,但可有人真正试图去了解被骂得狗不如的对象?
       本书一开始时就强调了,“美国和日本还处于战争状态,在战争期间一味谴责敌方是容易的,但要看出敌人通过眼睛是怎样看待人生的,那就远为困难了。可是我们非得这样去做不可。问题是日本人将怎样行动,而不是一旦我们处于他们的地位将怎样行动。”
       我们今天一味谴责对方的人何其多,真正看出敌人通过眼睛怎样看待人生的人何其少。沉浸在偏执与虚妄中的我们如何能打赢这场战争?归根结底,不是我们不能战胜日本,而是我们不能战胜自己。
       难得的是,作者是与东方文化思维差异极大的美国人,且从未到过日本。我们中能有这样的人么?菊花与刀是几十年前的日本人,今天的日本人到底怎样?中国人不是最应该去了解么?按照目前的中日关系,这种书应该汗牛充栋才是,但很遗憾,我们仍然只能去读几十年前西洋人写的关于近邻的书。
       十余年前读了一半,今日再读体会更深。作为也算和日本人打交道的人,深觉对日本人了解实在肤浅,但我们很多政策可能出台于更肤浅的基础。那些喊打喊杀的人们,也许连这本小书也没读过。走不出亚洲的我们,号称要做世界大国。人,有时候不能太自信;国家,亦是如此。
  •      菊花代表的是日本的天皇制度,刀代表的是日本武士,这两样东西,都是日本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东西。作者是美国人,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观察日本,把日本、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剖析的很到位。对于一个想要了解日本文化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从书中可以知道日本这个民族对精神的追求是远远高于物质的,天皇是整个日本的精神支柱,是至高无上的,所有人都必须服从天皇。书中可以看出日本严肃的等级制度,每个人的等级观念都非常的严重。而武士阶级的地位仅次于天皇,属于上层社会。只有武士能够配刀,他们不用工作,以农、工、商的侍奉生活,日本也是一个追求神道的国家,他们把“恩”,“忠”,“情义”看的很重,他们对自己的名声也看得很重。如果受到侮辱他们发泄的方法是折磨自己也许这就是日本自杀率高的原因吧!他们相信这种方式可以洗清自己的耻辱。这是一个以“圆通”为至高无上的境界的社会,一个人达到“圆通”更有利于他的成功,这是耻辱型社会造成的。我倒觉得,我如果能学习“圆通”,也是一种很好的事情。
       日本是一个神奇而伟大的民族需要慢慢的发现。
  •     
      1.永远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真正定义一件事的好坏。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可以看出真是希望变为自己的领土之一而不是仅为掠夺当地资源,否则1Q84里就不会出现天吾父亲在满洲种地的时期,只是日本文明的局限性是他们实现这个想法的最大障碍。
      
      2.日本文明是局限性的地域性的,他们的价值观,各得其所的等级制度是孩童从出生之后就开始逐步有计划的培养熟悉的,不同于伊斯兰的“普慈”“特慈”,当把这繁琐的等级制度,个人名分等的追求啪得摆在他的殖民的人民的面前,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撂挑子不干滋生强烈的抵制情绪,这注定日本的文明只能在他的自己的领土上发展成熟,而难以向外传播。
      
      3.菊与刀写于50年前,对当时的日本社会状况做了相对准确的评价,虽说50年足以改变很多,但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即使被弱化了也难以改变。
      
      4.宗教和信仰是解决人们对身份认同的需要极佳的方式,这或许就是日本政府宣传神道的原因之一。
      
  •     研究日本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战后对日政策。
      日军为天皇而战,只要天皇一声令下,他们会奋不顾身投入战斗,天皇一道圣旨,即刻结束战争。即使物质匮乏,他们坚信自己可以胜利,“精神战胜物质”。 “耻感文化”不允许他们投降,即使寡不敌众、毫不生存希望。面对俘虏的投降,他们表现出极度鄙视。根据国际规则,战俘有权利要求敌国通知本国政府告知家属自己依然健在,这对日军来说是极难接受的。“忠诚”是他们的信条,为君死、为主亡,选择一条道儿走到黑。当然,易主后对新主人同样忠心耿耿。
      等级制度的观念深入日本人心,日本社会是金字塔式的贵族社会;美国人追求自由和平等,美国社会是民主的扁平化结构。受儒教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中、 日民众推崇“孝道”,其社会是建立在宗族之上的关系、熟人社会。等级制度下的日本阶层分为:天皇、将军、武士、农民、工匠、商人和贱民(清道夫和掩埋死囚者等)。天皇仅为皇权的傀儡,将军是国家的真正统治者。商人作为封建制度的破坏者,他们的一旦受到尊敬而繁荣,封建制度注定衰亡。不同阶层间的流通相当困难,虽然,不同阶层之间可以通婚,这也是走向上流社会的一个通道。过继和收养也是获取上层等级身份的常用通道。同时代的中国,则通过科举制度开放上流社会通道。相对而言,日本妇女的社会地位比同时代的中、印妇女高出不少,他们不用缠足,可以自由出入公共场所。
      日本人认为自己是个“负恩者”,他们知恩图报。为了不让别人负恩,他们选择“遇有争端,无关者不得干预”。这项法令无疑不利于社会公共领域的秩序稳定,导致责任感的缺失,并为此找到了借口。
      “恩”是债务,而且必须偿还。对父母的“孝”和对天皇的“忠”是在数量上和持续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并且是强制和永远无法还清的。日本谚语:可恨的媳妇照样可以生出可爱的孙子。 天皇从不对有争议的政治问题发布诏书,超越政治纷争,所发诏书都是有关道德和节俭等的,进而成为道德楷模。
      “情义”就像义务一样,必须报答。类似于借债还账,情义需要计息,待日后加倍报恩。
      对他人的善意反应,日本人报恩;对他人的恶意或者轻蔑反应,日本人采取报复,极端情况下,会用自杀的方式洗刷污名。而对自然力量的伤害,表现出极度的克制和隐忍。
      日本人重视肉身享乐。洗热水澡、睡眠、吃饭在他们看来都是享受。洗澡在电影《伊豆的舞女》中有所影射。睡眠在日本人看来不是为了维持体力或者为第二天储备能量,他们视其为一种肉身享乐,因此,必要时期没有睡眠或者睡眠不足也未尝不可。日本人的意识里,对性的享受没必要讲伦理道德。一夫多妻在中国适用,而在日本不可。即使“小三”为已婚男人生儿育女,也可能被男人娶回家,纳为妾也不可,顶多只能成为男人家里的女佣。艺妓由于经过专业化训练,并对艺术有所长,其地位要高于妓女。同时,日本人对同性恋、醉酒和自淫持有宽容的态度,其自淫器具的多样性举世罕见。吃饭和饮酒是两件事,有着严格界限,不可同时完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