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文丛

出版时间:2002-2-1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页数:385  
Tag标签:无  

前言

不知是怎么回事儿,近来我们总想多见上先生一面,为此曾企盼着,幻想着;当真见了面,即聊数语也备感亲切温馨;分别后那情景刻骨铭心,几见梦境;遂又期待再相逢……这是真的,是我们对先生真实感情的流露。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东方文化大师,这已为世人公认;先生所享殊荣,我们自然会有深切的体会。然而,每当我们偎依在先生身旁,却丝毫也感觉不到这是一位大学者,而宛如慈祥的父亲。这也是真的,是我们对先生真实感情的流露。又不知是怎么回事儿,近来我们时常想到青年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然振兴中华的重担就压在他们肩上。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他们的榜样是谁?向榜样学些什么?这似乎是非常严肃而重要的问题。德高望重的先生难道还不应该成为楷模吗?但对许多人来说,则久闻其名而难见其书,于是我们想送给大家一份惊喜——试从先生那洋洋洒洒上千万字的著述中选取一点点,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正应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岂不大可喜哉!当我们最初与先生谈及此事时,未想到竟被婉言谢绝。先生说:“我的书已经出了不少,别再给出版社添麻烦了。”几经“苦磨”,先生终于答应了下来。记得先生最后说:“别忘了把我谈学外语的文章也收进去,对青年人也许会有些帮助……”这便是我们编选这套季老文丛的初衷。本文丛共四卷——第一卷《学问之道》,即为先生七十年来治学经验之集大成者。在先生的这些文章中,不但总结了先师王国维、梁启超、胡适、陈寅恪、汤用彤、朱光潜等人的治学精神、态度和方法,而且发前人未发之覆,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治学新观点、新方法。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先生时时上进,时时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2l世纪的战略高度,预言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先生在全面阐述学术理论的同时,还具体地介绍了治学方法和必备条件,具有极其普遍的指导意义,使人蒙受其利。第二卷《感悟人生》,收录先生论述和侃谈人生的杂文、小品、回忆录、序跋等各类文章百余篇。读罢此卷,老人家那声容笑貌,精辟之言,将永久地铭刻在人们的心田,催人猛醒,激人奋进;读罢此卷,犹如品尝陈年老酒,自有滋味在其中,“世纪老人”非凡的人生经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令人受益无穷。第三卷《散文精粹》,是先生长达百万余字的散文作品中的佼佼者。先生的散文创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旦攀缘文坛,便初有文名,且如一棵常青树,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中。先生满怀着对山山水水,对生养自己的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将所思、所念、所感、所怀,以其生花妙笔,浓墨重彩地大书纸上。先生散文的特点是: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不但使人怡情悦性,获得美感享受,而且为人指点迷津,引向“人间正道”。第四卷《耄耋新作》,收录了先生1999年下半年及2001年全年的作品,首次与读者见面。其中还选取了2000年的部分作品。我们知道,最近十余年间,先生的专著及其他文章数量之多,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可见一位耄耋老人的惊人毅力和献身精神。可以肯定,先生的文章还要继续做下去,诚如老人家坦言:即使在劳累时小憩片刻,也仍然像“蜷曲在冰下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的荷花,为的是在明年“开出更多更艳丽的花朵”。我们还记得,先生在回忆汤用彤先生的文章中写道:“我不谬托自己是锡予先生的知己,我只能说锡予先生是我的知己。”在先生的三千弟子中,我们确信能排列其次,又向以先生为知己而感到无比自豪。我们曾暗自思忖,先生的为人风范和为学精神,倘若能够在我们身上体现于万一,则足矣!愧疚之余,我们只好在已近花甲之年(季老曾说,这仅是他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始),手捧先生的书,细细地咀嚼和品味,以充实这颗空寂的心灵——愿以此与读者朋友们共勉。在文丛编选过程中,承蒙李玉洁老师大力支持,谨此致谢。胡光利 姜永仁2001年11月9日

内容概要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七十年来治学经验之集大成者。在先生的这些文章中,不但总结了先师王国维、梁启超、胡适、陈寅恪、汤用彤、朱光潜等人的治学精神、态度、和方法,而且发前人未发之覆,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治学新观点、新方法。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先生时时上进,时时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21世纪的战略高度,预言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提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全面阐述学术理论的同时,还具体地介绍了治学方法和必备条件具有极其普遍的指导意义,使人蒙受其利。

作者简介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山东临清市人。1930年入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言语,1935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和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等现代语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论文多篇。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进行东方学研究。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福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治学生涯  一 发轫阶段  二 负笈德意志  三 回到祖国上下求索  一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二 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治学经验之谈  三 朱光渚先生为人与为学  四 汤用彤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五 胡适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六 关于考证  七 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  八 才、学、识  九 如何搜集资料  十 如何利用时间   十一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十二 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转折点  十三 再谈东方文化  十四 “天人合一”新解  十五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十六 漫谈东西文化  十七 国学漫谈  十八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十九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  二十 我同外国文学的不解之缘  二十一 正确评价和深入研究东方文学  二十二 我与东方文化研究  二十三 关于中国美学的一点断想  二十四 门外中外文论絮语  二十五 漫谈散文  二十六 我怎样写散文(一)  二十七 我怎样写散文(二)  二十八 历史研究断想  二十九 大学外国语教学法刍议  三十 汉语与外语  三十一 谈翻译  三十二 翻译的危机学术总结  一 我的学术研究的特点  二 我的研究范围  三 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  四 我的义理  五 一些具体的想法  六 重视文化交流  七 佛教梵语研究  八 吐火罗文  九 《糖史》  十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十一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十二 我的考证  十三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十四 勤奋、天才与机遇  十五 满招损,谦受益  十六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十七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十八 必须中西兼通,中外结合,地上文献与地下考古资料相结合  十九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季羡林先生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治学生涯一 发轫阶段我少无大志,从来没有想到做什么学者。中国古代许多英雄,根据正史的记载,都颇有一些豪言壮语,什么“大丈夫当如是也!”什么“彼可取而代也!”又是什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真正掷地作金石声,令我十分敬佩,可我自己不是那种人。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像我这种从刚能吃饱饭的家庭出身的人,惟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用当时流行的口头语来说——能抢到一只“饭碗”。当时社会上只有三个地方能生产“铁饭碗”:一个是邮政局,一个是铁路局,一个是盐务稽核所。这三处地方都掌握在不同国家的帝国主义分子手中。在那半殖民地社会里,“老外”是上帝。不管社会多么动荡不安,不管“城头”多么“变幻大王旗”,“老外”是谁也不敢碰的。他们生产的“饭碗”是“铁”的,砸不破,摔不碎。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干活,不违“洋”命,则终生会有饭吃,无忧无虑,成为羲皇上人。我的家庭也希望我在高中毕业后能抢到这样一只“铁饭碗”。我不敢有违严命,高中毕业后曾报考邮政局。若考取后,可以当一名邮务生。如果勤勤恳恳,不出娄子,干上十年二十年,也可能熬到一个邮务佐,算是邮局里的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了;就这样混上一辈子,平平安安,无风无浪。幸乎?不幸乎?我没有考上。大概面试的“老外”看我不像那样一块料,于是我名落孙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才报考了大学。北大和清华都录取了我。我同当时众多的青年一样,也想出国去学习,目的只在“镀金”,并不是想当什么学者。“镀金”之后,容易抢到一只饭碗,如此而已。在出国方面,我以为清华条件优于北大,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后来证明,我这一宝算是押中了。这是后事,暂且不提。清华是当时两大名牌大学之一,前身叫留美预备学堂,是专门培养青年到美国去学习的。留美若干年镀过了金以后,回国后多为大学教授,有的还做了大官。在这些人里面究竟出了多少真正的学者,没有人做过统计,我不敢瞎说。同时并存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一所很奇特的机构,仿佛是西装革履中一袭长袍马褂,非常不协调。然而在这个不起眼的机构里却有名闻宇内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另外有一名年轻的讲师李济,后来也成了大师,担任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这个国学研究院,与其说它是一所现代化的学堂,毋宁说它是一所旧日的书院。一切现代化学校必不可少的烦琐的规章制度,在这里似乎都没有。师生直接联系,师了解生,生了解师,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虽然只办了几年,梁、王两位大师一去世,立即解体,然而所创造的业绩却是非同小可。我不确切知道究竟毕业了多少人,估计只有几十个人,但几乎全都成了教授,其中有若干位还成了学术界的著名人物。听史学界的朋友说,中国20世纪30年代后形成了一个学术派别,名叫“吾师派”,大概是由某些人写文章常说的“吾师梁任公”、“吾师王静安”、“吾师陈寅恪”等衍变而来的。从这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在学术界影响之大。吾生也晚,没有能亲逢国学研究院的全盛时期。我于1930年人清华时,留美预备学堂和国学研究院都已不再存在,清华改成了国立清华大学。清华有一个特点:新生投考时用不着填上报考的系名,录取后,再由学生自己决定入哪一个系;读上一阵,觉得不恰当,还可以转系。转系在其他一些大学中极为困难——比如说现在的北京大学,但在当时的清华,却真易如反掌。可是根据我的经验:世上万事万物都具有双重性。没有入系的选择自由,很不舒服;现在有了入系的选择自由,反而更不舒服。为了这个问题,我还真伤了点脑筋。系科盈目,左右掂量,好像都有点吸引力,究竞选择哪一个系呢?我一时好像变成了莎翁剧中的Hamlet碰到了To be or not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我是从文科高中毕业的,按理说,文科的系对自己更适宜。然而我却忽然一度异想天开,想人数学系,真是“可笑不自量”。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我决定人西洋文学系(后改名外国语文系)。这一件事也证明我“少无大志”,我并没有明确的志向,想当哪一门学科的专家。当时的清华大学的西洋文学系,在全国各大学中是响当当的名牌。原因据说是由于外国教授多,讲课当然都用英文,连中国教授讲课有时也用英文。用英文讲课,这可真不得了呀!只是这一条就能够发聋振聩,于是就名满天下了。我当时未始不在被振发之列,又同我那虚无缥缈的出国梦联系起来,我就当机立断,选了西洋文学系。从1930年到现在,六十七个年头已经过去了。所有的当年的老师都已经去世了。最后去世的一位是后来转到北大来的美国的温德先生,去世时已经活过了一百岁。我现在想根据我在清华学习四年的印象,对西洋文学系做一点评价,谈一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我想先从古希腊找一张护身符贴到自己身上:“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有了这一张护身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能够畅所欲言了。我想简略地实事求是地对西洋文学系的教授阵容作一点分析。我说“实事求是”,至少我认为是实事求是,难免有不同的意见,这就是平常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先从系主任王文显教授谈起。他的英文极好,能用英文写剧本,没怎么听他说过中国话。他是莎士比亚研究的专家,有一本用英文写成的有关莎翁研究的讲义,似乎从来没有出版过。他隔年开一次莎士比亚的课,在堂上念讲义,一句闲话也没有。下课铃一摇,合上讲义走人。多少年来都是如此。讲义是否随时修改,不得而知。据老学生说,讲义基本上不做改动。他究竟有多大学问,我不敢瞎说。他留给学生最深的印象是他充当冰球裁判时那种脚踏溜冰鞋似乎极不熟练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神态。现在我来介绍温德教授。他是美国人,怎样到清华来的,我不清楚。他教欧洲文艺复兴文学和第三年法语。他终身未娶,死在中国。据说他读的书很多,但没见他写过任何学术文章。学生中流传着有关他的许多轶闻趣事。他说,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他最喜爱的是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教的“天堂”很符合他的口味。学生中流传的轶闻之一就是:他身上穿着五百块大洋买来的大衣(当时东交民巷外国裁缝店的玻璃橱窗中摆出一块呢料,大书“仅此一块”。被某一位冤大头买走后,第二天又摆出同样一块,仍然大书“仅此一块”,价钱比平常同样的呢料要贵上五至十倍),腋下夹着十块钱一册的《万人丛书》(Everyman's Library)(某一国的老外名叫Vetch,在北京饭店租了一间铺面,专售西书。他把原有的标价剪掉,然后抬高四五倍的价钱卖掉),眼睛上戴着用八十块大洋配好但把镜片装反了的眼镜,徜徉在水木清华的林阴大道上,昂首阔步,醉眼朦胧。现在介绍翟孟生教授。他也是美国人,教西洋文学史。听说他原是清华留美预备学堂的理化教员。后来学堂撤消,改为大学,他就留在西洋文学系。他大概是颇为勤奋,确有著作,而且是厚厚的大大的巨册,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书名叫A Survey of European Lit-erature。读了可以对欧洲文学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但是,书中错误颇多,特别是在叙述某一部名作的故事内容中,时有张冠李戴之处。学生们推测,翟老师在写作此书时,手头有一部现成的欧洲文学史,又有一本Story Book,讲一段文学发展的历史事实;遇到名著,则查一查Story Book,没有时间和可能尽读原作,因此名著内容印象不深,稍一疏忽,便出讹误。不是行家出身,这种情况实在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不应苛责翟孟生老师。现在介绍吴可读教授。他是英国人,讲授中世纪文学。他既无著作,也不写讲义。上课时他顺口讲,我们顺手记。究竟学到了些什么东西,我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他还讲授当代长篇小说。他共选了五部书,其中包括当时才出版不太久但已赫赫有名的《尤里西斯》和《追忆逝水年华》。此外还有托马斯?哈代的《还乡》,吴尔芙和劳伦斯各一部。第一、二部谁也不敢说完全看懂。我只觉迷离模糊,不知所云。根据现在的研究水平来看,我们的吴老师恐怕也未必能够全部透彻地了解。现在介绍毕莲教授。她是美国人。我也不清楚她是怎样到清华来的。听说她在美国教过中小学。她在清华讲授中世纪英语,也是一无著作,二无讲义。她的拿手好戏是能背诵英国大诗人Chaucer的Canterbury Tales开头的几段。听老同学说,每逢新生上她的课,她就背诵那几段,背得滚瓜烂熟,先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以后呢?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新花样了。年轻的学生们喜欢品头论足,说些开玩笑的话。我们说:程咬金还能舞上三板斧,我们的毕老师却只能砍上一板斧。下面介绍两位德国教授。第一位是石坦安,讲授第三年德语。不知道他的专长何在,只是教书非常认真,颇得学生的喜爱。此外我对他便一无所知了。第二位是艾克,字锷风。他算是我的业师,他教我第四年德文,并指导我的学士论文。

编辑推荐

《学问之道》由沈阳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季羡林文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作者在德国留学十年的课程和老师,还介绍了自己和其他学者的学术内容,使读者了解了一个一个学术大师的成长历程。由于作者的老师是世界上该领域的顶尖学者,所以无论从资源的占有还是研究的内容都是最新的。加上作者的智商、吃苦耐劳,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所以,做大学问须追随大师。中国的学术落后,从客观上讲,是由于缺乏资料和老师;主观上,则是急功近利。就像作者所说,我国规定读博士的年限不符合学术规律,应改正,以免怡笑方家。但是中国至今这样,并没有改变。北大副校长都没法改变,更遑论其他学校。
    另外,再斗胆谈谈本书的几个缺点:
    1. 本书与季羡林的另一本《季羡林自述我的学术人生》(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29.80)完全相同,只是增加了《上下求索》一个栏目,考虑到这本(¥22.00)是2001年版,那么,那本(等于是删节本)更不值。不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2. 本书的文笔比较朴实,也可说平淡,甚至有点拖泥带水。作者是学术权威,但不是散文大家。本书也没有让人感到这样的高手、专家有什么独特的方法可供学术借鉴,比如做学问的方法。我并不是想投机取巧,而是认为做任何事方法先进了事半功倍。
    3. 本书缺乏灵性,看着本书,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另一位大师:钱锺书。他的文章和创作的小说充满智慧,机智、幽默的语句比比皆是。钱锺书仅在牛津读了两年(1935-1937),在巴黎大学研究一年(1938-1938)。如果十年,成果将难以想象。再看看杨绛写的回忆录,更看到他们乐观、开拓的另一面,虽然在文革中被侮辱,忍耐着、痛苦着、愤怒着,仍然相依为命,不离不弃,体现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美德,写的文章体现着愤怒中的清醒:智慧。另外在季羡林的诸多文章中难以寻觅他的家庭生活,并看到与儿子季承的纠葛,妻子则直接没听说。与钱家父女情深可说是鲜明对比。鄙人不想否定谁,而仅是自然的联想。
  •   非常喜欢季先生,非常好的一本书!
  •   季老的书很好!
  •   书不是很新,对得起这个价格。
  •   其实我想找的是《糖史》,里面只有《糖史》的写作札记。
  •   这书是我网购的第5本书,这书来到的,我的心情没前几次那么好,因为这书买来时,像被用过一样,有点陈旧,所以......
  •   季老的书我很喜欢,老公为我订了。可是很失望地发现书本质量太差。有盗版嫌疑。
  •     想知识如何更好的学和问,此书绝对可以回答这样让人困惑的问题。那些想要树立什么远大的志向,或想成为季老那样不朽的人,想通过此书那也是绝对会失望的。只有勤奋、踏实、质朴的学习态度和大胆、严谨、科学的求索精神才能一步一步深入无边的知识的海洋。没有谁能完全了解大海,就像人永远无法完全学习到所有的知识,但只要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人类前进的步伐就永远不会停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