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中国-文明中国书典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孔令剑  页数:280  字数:23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诚信中国》主要内容包括:人物·故事;品牌·传奇;成语·典故;名言·美文;名家·讲坛。

书籍目录

第一章人物?故事
 【政令】
 一、齐桓公:信于仇寇,成就霸业
 二、晋文公:以信立国,赢得民心
 三、李离:错判杀无辜,自刎以自罚
 四、司马穰苴:不畏权贵,信守军令
 五、孙武:执法如山,斩姬演兵
 六、石奢:不偏袒父亲,以身殉法
 七、吴起:德信治军,成就威名
 八、宋就:以诚感人,楚梁交好
 九、周亚夫:信守军规,从严治军
 十、张释之:持议平允,信守法律
 十一、霍光:不负武帝之托,辅助昭帝强国
 十二、朱云:冒死上书斩丞相
 十三、孔僖:上书自讼
 十四、周举:公正无私,弹劾恩人
 十五、曹操:一代枭雄,恪守约誓
 十六、诸葛亮:临危受命,辅助后主
 十七、羊祜:德信守边疆,君民齐赞扬
 十八、隋文帝:惩处皇子,取信于民
 十九、孙伏伽:敢于诚言直谏
 二十、李世民:取信于民,成就贞观盛世
 ……
第二章 品牌·传奇
第三章 成语·典故
第四章 名言·美文
第五章 名家·讲坛
  

章节摘录

  齐国的大臣管仲和鲍叔牙想要上前阻拦,曹刿手按着剑挡在两个台阶 之间,说:“两位君主要另做打算,谁也不准上前。”管仲对齐桓公说:“大王应该牺牲土地保护自己,而不是牺牲自己保 住土地。大王就答应他吧!”于是,齐桓公就答应了鲁庄王,和鲁庄公订立了盟约,还给鲁国四百 里土地。然而,齐桓公回到齐国后,又不想把土地还给鲁国了。管仲说:“不行!人家要劫持您是不想和您订立盟约,您事先却没想 到,这说明您并不聪明;您面临危险,却不得不听从人家的威胁,这说明 您并不是十分勇敢;您答应人家却又不想兑现,这说明您并不讲信用。作 为一个国君,既不聪明,又不勇敢,现在又想不讲信用。失去了这三点,有谁还会服您呢?还给鲁国一些土地,却换得了诚信的美名,这比四百里 土地要有价值得多。”齐桓公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管仲说得很有道理。他想了想 说:“鲁庄公和曹刿都是齐国的仇人,如果我对仇人都讲信用,这就说明 我会对不是仇人的人更讲信用。这样天下人都知道我是诚信君子,就都会 信任我。”果然,齐桓公“信于仇寇”的事情传出去后,诸侯们都很敬重他的人 品,许多人都自愿归顺他。后来齐桓公成了“春秋五霸”之一。【人物】 齐桓公(?—前643年):“春秋五霸”之首。在位期问,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国力逐渐强盛,于前681年召 集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各诸侯苦于 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 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汉族,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春秋第一 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曹刿(生卒年不详):即曹洙,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曹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即出于此。【简评】 从小恩小惠到小信,从小信到大信,说明战争的胜利是建立在大信的 基础上的。大信就是对每一件事都坚持主持公道、正义,而不是简单的仗 义疏财,或者是简单的诚实无欺。主持公道和正义,才能够推广和普及更 多的信。不忘誓言。封山介子推 晋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春,秦军护送在外逃亡19年的文公重耳归国 即位。走到黄河边上时,跟随重耳多年的大臣咎犯担心回国后受到疏远,便向重耳请求道:“臣跟随您奔走多年,过错颇多,这一点臣自己非常清 楚。请您准许我就此离去!”重耳安慰他说:“我在河伯面前发誓,归国 后一定与你们同甘共苦!”说完便把玉璧投进了河里。当时,跟随重耳归国的还有介子推等人。介子推听到了他们二人的对 话,心中暗想:“我怎能与这种人同朝为官!”于是,他便有了隐退之意。重耳回国即位后,改革朝政,施恩于民。对于跟随自己逃亡的人以及 有功之人,他则根据功劳的大小一一予以奖赏,有大功的封给采邑,有小 功的授予爵位。论功行赏还没有进行完毕,因弟弟反乱而逃奔郑国的周襄 公向晋国求救,文公重耳转而忙于处理此事,由于一时疏忽,犒赏群臣时 竟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并没有因此怪罪文公重耳。他在家里对母亲说:“晋献公有九 个儿子,现在只剩下君主一人。君主回国即位,实际上是上苍的福佑,而 那几个跟随君主的人却把功劳都归于自己,这不明明是欺骗吗?窃取别人 钱财的,尚且被称为盗贼,更不用说贪天之功为己有了!在下的臣子虚报 功劳,在上的君主赏赐奸佞,我和这些人实在难以共处啊!”听到这儿,他母亲说道:“你跟随文公多年,也是有功之臣,自己为 什么不也去要求奖赏?白白走了,又怨谁呢!”介子推则说:“明知他们是错的,自己还去效仿他们,岂不是错上加 错?何况我已口出怨言,决不再拿用君主的俸禄了。”他母亲又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跟他们说明一下,让他们知 道真相呢?”介子推回答说:“语言是修饰表现自身的,连自身都要归隐了,何必 再去修饰表现呢?如果再去表现一下,那就无异于希求显达了!”话已经说到这里,他母亲想了一下说:“你果真能这样做吗?要是真 准备这样做的话,我就和你一起避世归隐。”于是,介子推便与他母亲一同隐居了起来。介子推原来的随从很同情他的处境,就写了一幅字挂在宫门上。这幅 字的内容是:“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人其宇;一蛇独 怨,终不见处所。”晋文公重耳出宫门时,看到了这幅字,便说道:“这说的是介子推啊!我只顾考虑周襄王的事情,忘记了给他行赏。”于是,他便派人去找介 子推。这时,介子推已经离去。他又派人四处打听介子推的去处,听说已 隐居于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中。文公没有办法找到他,就把环绕绵山的 土地封给了介子推,称之为“介山”,并说道:“向天下昭告我的过错,并表彰介子推这样有品德的人。”P2-4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诚信中国-文明中国书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