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论的发生与传播研究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山西教育  作者:彭永东  页数:228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类就要告别20世纪,跨人21世纪了。不论是科学家还是经济学家、政治家乃至普通的公众,当其回首20世纪发展历程的时候,无不惊叹科学技术在这100年里所取得的惊人进展,无不惊叹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无不惊叹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甚至对每一个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已不再像18世纪以前那样,仅依赖为数甚少的独立科学家或工程师的个人兴趣,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事业,成为国家或地区发展竞争中的焦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并且正在加速渗透到人类社会更为广泛的领域,不论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形式,还是对物质文明的发展都产生着十分强烈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这在20世纪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现在,人们都在关注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各国都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关键就是人的素质竞争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如何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迎接新的科技革命挑战,依靠科学技术,加快经济发展,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应该是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众多的人口没有成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因而急待开发。

内容概要

经典科学革命理论中另一个被广泛征引的观念是科学共同体对某一理论或学说的认同。就控制论思潮的萌动及其最终由二战所催生而言,确实体现了科学群体的共意,然而在其后一段较长的传播过程中,在控制论所涉及的不同知识领域,以及在不同的国家中,却出现了一些协调甚至相当诡异的现象。    本书笔者尝试从传播的角度,选取控制论发生和传播最鼎盛的1940—1970这三十年时间,集中对这一学科理论在美国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它在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中国的传播状况作个案分析。行文采取变焦分析的手法展开对控制论的考察,以图揭示控制论作为一门横断型学科,其发生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意识形态何以影响它的传播,控制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又如何在国际政治和意识形态下对理论传播发挥作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控制论之惑  一  引子  二  什么是控制论?    1.何谓控制?——控制概念的属性    2.控制论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    3.如何控制?控制论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第二章  历史的氤氳:控制论思想的萌芽  一  信息与通讯  二  机器与生命体的类比  三  历史上的自动化运动第三章  群体的共意:控制论思潮的涌动  一  反馈、控制、通讯和计算——从工程师的角度看  二  反射、调节、稳态——生理学中发展出的观点    1.反射、调节、稳态    2.神经、“全或无”法则、脑、生物电  三  心理学方面的早熟  四  计算机的作用  五  跨学科合作  六  信息论  七  其他领域的共鸣第四章  控制论在美国(1943-1970)  一  20世纪上半叶关国的科技与社会——控制论产生的背景  二  (控制论)的出版和维纳的创造性综合  三  梅西基金会议——控制论群体的形成和扩大    1.梅西基金会(Josiah Macy,Jr.Foundation)    2.控制论会议    3.控制论群体第五章  控制论传播——从美国到世界  一  普及与推广  二  赛博语言——控制论通用、统一语言的形成与应用    1.赛博语言的建立    2.赛博语言的功能——从类比、综合到隐喻    3.从隐喻到隐喻——赛博语言的循环、反馈和扩张    4.赛博语言受控制吗?  三  控制论的发展    1.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2.生物控制论进展    3.人工智能的发展    4.经济控制论第六章  控制论在苏联  一  苏联在控制论领域的已有成就和相关重要人物  二  20世纪上半叶苏联的科技和社会    1.科学机构的不断发展    2.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  三  反控制论运动:传播开始的波谷  四  为控制论平反    1.计算机技术作为控制论技术的双重作用    2.控制论的合法化  五  控制论的盛行    1.赛博语言的全面胜利    2.全能的控制论?    3.对控制论的争夺  六  控制论的工具性——对控制论在苏联传播的思考第七章  控制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一  李郁荣和钱学森:中国的两位控制论先驱者  二  控制论是否产生于清华因?——维纳、控制论与中国  三  控制论概念的传入(1949-1955)    1.建国之初国内的科学与社会背景    2.控制论概念的传入——两篇重要文献  四  控制论问题的翻译出版与研究工作    1.量化分析    2.质量分析——国内对控制论哲学问题认识的深入  五  科学界对控制论的探索与相应队伍建设    1.钱学森及其工程控制论的影响    2.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3.生物学控制论  六  传播模式——哲学先行,平行推动第八章  控制论: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还是普罗秋斯(Proteus)?——对控制论传播境遇的思考    1.价值确认是第一原则    2.学科辞典对学科传播的独特力量    3.国际政治与意识形态对科学传播产生的作用力    4.在科学传播中,有对外来科学理论进行本土化的过程    5.接受图式的作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控制论之惑  一、引子  19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bert Wiener,1894-1964)为自己的一本新著起名为Cybernetics(《控制论》)。这个简洁而含古韵的名字便被赋予全新的意义,成为一门崭新学科的代名词,并一直沿用至今。维纳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这本著作立即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尽管此书初版时印刷错误百出,数学表述欠严格,逻辑也不够清晰,但在当时,读者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为之欢呼,惊叹其中丰富的思想资源及其开拓性的视野,被它所深深吸引,只有极少数的批评家才表达了质疑。学界、官方、媒体,普遍对之报以海潮般的热情,似乎又一种堪与进化论媲美的革命性理论诞生了。不同的只是,这一理论一开始就毫无争议地被赞誉、接受和传播。  控制论,自此以加速的形式被传播和应用,它引发了数学家、工程师、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乃至于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者们的浓厚兴趣。同时,这一理论迅速波及世界各国,并在众多学科领域一展身手,对现代科学和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仍能轻易地发现其广泛而深远的穿透力:“控制”、“反馈”、“信息”、“通讯”这些来自控制论的术语,不仅是现代很多学科的高频词汇,而且已经融人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如进化论的“自然选择”、“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一样为大众所熟悉和理解。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控制论的发生与传播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讲控制论的历史与意义。有历史过程,有意义分析,材料丰富而简练,配有重要人物的头像。
    要理顺一个重大事件的历史过程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比如孔子作春秋司马迁写史记,那不是简单地记流水帐。否则那成了会计的帐单。这是要先看大量资料并做思考分析的。其次是在思考分析的时候是不得不做哲学上的评价的,是不得不对比它与其他几乎同样重要的事件在历史上的位置与意义的。然后还要有起码算是流畅的文笔。著者在至少以上三方面都是做的相当出色的了。把书献给自己的父母并能够用心如此终成这样的好书,能断定著者是个很有孝心的人。有孝心而又有此能力者,其父母当可以欣慰了。
  •   读了一半,对控制论的发展终于有了一些了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