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山西教育 作者:姚熙 页数:270
前言
您的孩子是不是不喜欢活动呢,有没有表现出行为退缩、语言生涩,或者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众性强呢?您是否仅仅认为这样的孩子性格内向呢?有没有想过他其实是缺乏自信,甚至自卑呢?自信,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是事业通向成功的保证,它像奇迹之泉。有了它,你的才干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没有它,任凭你的才能再大,也抓不住一个机会。”美国心理学家研究了世界上150名事业上非常有成就的人,发现他们在性格上都具有三种优秀的品质:一是性格上坚忍不拔;二是充满自信;三是善于为实现最终目标不断积累成果。这也正印证了一句加拿大谚语:充满自信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自信心很奇怪,一个人如果有自信,可以很顺利地完成一件复杂的事情;而没有自信的人很可能在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面前却步。这就是自信心的支配作用。那么为什么会有人缺乏自信心呢?一种是事实上的不行,就是受综合因素——如自身情况、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使人确实承担不了重任,从而产生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态;另一种是心理上的不行,就是说本人已经具备了各种条件,却看轻自己,不能正确判断并且怀疑自己的能力,硬说自己一无是处,或者遇事找借口,害怕承担责任。人不可能总是充满信心,但是如果对所有事情都缺乏自信,那就是自卑了。如果事事都怀疑自己的能力就会失去自我,不仅不会在事业上成功,还会使性格越来越软弱。
内容概要
本书编写的目的是希望能将儿童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的、实际的教育方法,让您在阅读此书之后能马上付诸于实践,帮助您的孩子抛弃自卑心理,找到自信。书中包括了向孩子灌输自信心的详细的策略。
作者简介
姚熙 女,毕业于某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现任教于双语幼儿园,长期从事幼儿教研工作,曾参与陈鹤琴研究会幼儿语言开发、幼儿园美术环境教育、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孩子没自信的原因 第一节 你家孩子没信心吗? 第二节 丧失自信的原因 第三节 自信——能力的基础 第二章 给孩子营造安全的环境 第一节 孩子在家中是否感到安全 第二节 孩子在学校是否感到安全 第三节 让孩子感觉情感有保障 第四节 尊重孩子的意愿 第五节 让孩子拥有归属感 第三章 帮孩子认识自我 第一节 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第二节 怎样读懂孩子? 第三节 让孩子认识自我 第四章 孩子基本素质的培养 第一节 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第二节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第三节 注重道德教育 第四节 让勇气克服“心魔” 第五章 让孩子独立起来 第一节 过分保护使孩子缺乏能力 第二节 学会拒绝孩子的要求 第三节 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第四节 鼓励孩子增长独立意识第六章 鼓励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最有效方法 第一节 惩罚的双重作用 第二节 鼓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第三节 如何做到正确鼓励? 第七章 如何对待孩子的挫折 第一节 怜悯不能弥补孩子的不幸 第二节 增强抗挫力 第二节 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第四节 教孩子控制情绪 第八章 树立信念——自信从现在开始 第一节 感觉能力,唤醒自信 第二节 有目标就有了方向 第三节 积极的人生观让孩子笑对人生 篇后语 给父母的话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孩子没自信的原因第一节 你家孩子没信心吗?一个孩子,他的母亲体格魁梧,专横跋扈,母亲结过三次婚,前两个丈夫都因为不堪被她毒打而离婚,她同第三任丈夫结婚后生了这个不幸的孩子。孩子还未出生,生父就死于心脏病,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整天做工。年幼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母爱。她没有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不准孩子在工作时间打扰她,即使工作以外也很少与孩子交往。孩子在没有启蒙教育的情况下孤独地长大,似乎是被遗忘在城市角落的人。孩子身材矮小,长相丑陋,粗言陋习,生活潦倒,没人喜欢他。十几岁时,小男孩就经常与其他男孩打架斗殴,中学三年级就离开了学校。他去参加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嘲笑与讥讽依然跟着他。他忍不住回击了,却被送到军事法庭,最后被开除出海军陆战队。他想摆脱这样的命运,于是去了国外,在与一个私生女结婚后,与她回国生活。但长大后的孩子还是被上帝遗弃了。妻子并不像他想像中那样成为他对抗残酷现实的助手,反而变得像其他人一样看不起他,提出过高的要求,逼他做一些难以完成的事情。
媒体关注与评论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其失败的原因。 ——莎士比亚
编辑推荐
您的孩子是不是不喜欢活动,有没有表现出行为退缩、语言生涩,或者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众性强呢?您是否仅仅认为这样的孩子性格内向呢?有没有想过他其实是缺乏自信,甚至自卑呢?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你就赶快阅读《台湾引进亲子教育书系:自信是教出来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了,《台湾引进亲子教育书系:自信是教出来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正是帮你解决这类孩子心理问题而编写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