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上海科技文献 作者:詹子庆|主编:李学勤 页数:22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合众读书馆,部夏史始终纠缠在传说和信史的困惑之中研究者们常常摇摆在历史与传说之间时而打开了时空的隧道时而又掩闭其门另辟蹊径但从总的趋势来看大家为了弄清夏史的真相艰难地向前跋涉着逐步看到了夏史的曙光。
书籍目录
1 在历史和传说之间跋涉
一 代代相传的接力棒
二 不同角度的聚焦
2 史籍中的吉光片羽
一 <诗><书>传诵
二 珍贵的记闻
三 夏世谱的流传
四 先秦诸子的夏史观
五 <夏小正>与夏历的瓜葛
六 “奇书”也有不奇处
七 司马迁的首功
3 手铲释天书
一 打开尘封的历史
二 古都郑州遗址的惊世发现
三 豫西调查记
四 热潮滚滚来
五 任重而道远
4 夏族的起源
一 鲧的传说
二 夏族探源
5 夏代兴亡
一 大禹事功
二 传子制的确立
三 甘之战
6 早期国家形态
7 夏代地域及其邦盟
8 华夏文明之光
参考文献
附表
夏世系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五《夏小正》与夏历的瓜葛 《夏小正》是《大戴礼记》中的一篇。《大戴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德编撰,但《汉书•艺文志》中没有列这部书,人们猜测它可能附在《艺文志》的礼“经”中,也可能编在“记百三十一篇”内,至晚在西汉时期还没有独立成书。一般认为《大戴礼记》最后独立成书应在东汉时期,但它搜集的多数文章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其中《夏小正》相传是夏代遗书,至少里面有部分内容是属于夏代的。 《夏小正》作为单行本书目首先出现于《隋书•经籍志》中。《隋志》云:《大戴礼记》十三卷,另有《夏小正》一卷,并注明戴德撰。由戴德最后编订《夏小正》,极可能要依据夏代留传下来的历法(这中间主要是留传于民间的口述“夏时”)。《夏小正》的古老性和真实性可以从以下几点得到证明: 在古代农业发达的社会,一定要依赖比较先进的历法,古人认为夏历正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历法,所以孔子在回答为邦之道时,首先提出要“行夏之时”(《卫灵公》)。《礼记•礼运》记:“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郑玄注曰:“得夏四时之书也,其存者有《夏小正》。”《史记•夏本纪》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虽然,难以确证《夏小正》就是夏代遗书,但是留传下来的“夏时”资料成为编撰《夏小正》的底本,确是可能的。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指出:《大戴礼记》“书中《夏小正》篇最古”,“《小正》文句简奥,尤不易读”。这也是后人相信《夏小正》比较古老、真实的理由所在。再从《夏小正》内容来分析,把它与《尧典》、《豳风•七月》、《礼记•月令》相比较,不难看出《夏小正》时代正处于从“观象授时”到历法草创阶段,世掌天地四时之官的羲、和氏用肉眼观测容易见到的参、大火、北斗、织布等星象于日出日落后的这一段时间内在天空中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和季节,再参照气象、自然景物和物象来制定历法。《夏小正》是我国第一部历书,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月令。它是按十二月顺序,详细地记载了大自然包括天上星宿、大地生物和与之相应发生的变化,形象地反映了上古先民对时令气候的认识。因此,《夏小正》对研究夏代的天文历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学勤先生撰《(夏小正)新证》一文,对《夏小正》的价值提出很好意见。文中他摘引《夏小正》的某些经文,用来与卜辞、金文和《尚书》等文献对照,发现“《夏小正》确实有古老的渊源,其经文不会像一些学者所说晚到战国时期”。所论至确。
编辑推荐
撰著《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夏史与夏代文明》的各位先生,对于各卷涉及的学术问题都能抒发多年心得,立足最新前沿,视野弘阔,精义纷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