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 作者:丽莎·扬特 页数:150
Tag标签:无
前言
现代科学与发明的关键性进展建立在一些看似简单却具真知灼见的想法之上,那就是: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事实上,它们也正是我们探寻这个世界的秘密、重新塑造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在一百多万年前,现代人类的祖先开始将石块制成工具,这样他们便可与周围的食肉动物竞争。大约从3.5万年之前开始,人类开始在岩洞的石壁上绘制精美的壁画与其他手工艺品,这些都表明技术已与人们头脑中的想象、与人们所操的语言交融在一起,一种崭新的躁动难安的艺术世界的帷幕渐次拉开。人类不仅仅在塑造着他们所处的世界,还用艺术的方式去表现它,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思考世界的本真及其含义。技术是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许多地方的神话传说中都有一个叛逆者的形象,他轻而易举地摧毁了既定的顺序,而代之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饱含颠覆性的可能。在许多神话里,都可提炼出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叛逆者,例如一只来自美国的山狗或是乌鸦,从上帝那儿偷来了火种,并将它交到人类手上。所有的技术工具,无论是火、电还是锁在原子与基因中的能量,都如同一把双刃剑,仿佛从那个叛逆者手中接过来似的,它们发出的能量既可以治愈人类的创伤,又可以给人类致命的一击。一个技术的发明者常常会从科学发现中寻找灵感。就像我们所知道的一样,当今的科学远比技术要年轻,回溯历史,便可发现它起源于大约500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在那个时期,艺术家与思想家们开始系统地探寻自然的秘密;而第一个现代科学家,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与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1564-1642),在一些器具的帮助下,通过做实验,拓展了人们对于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的认识。紧接着,一场革命性的解放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以下几位天才:在机械制作与数学方面有着卓越贡献的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发现生物进化规律的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在相对论与量子物理方面有着开创性贡献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以及现代基因学的鼻祖詹姆斯·D.沃森(James D.Watson,1928-)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1916-2004)。当今科技领域新出现的基因工程、微缩工艺以及人工智能等各领域都有着能够独当一面的主导者。像牛顿、达尔文以及爱因斯坦这些鼎鼎大名的名字都能够紧密地与那些科技革命联系在一起,这些革命代表了现代科技中作为个体的人的重要性。这一系列的每本书都遴选了10余位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先锋者,并将目光集中在他们的人生与成就上。每一本书都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海洋科学、现代遗传学、现代天文学、法医学与数学模型。尽管最早的开拓者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这套书所论述的重点则是20世纪以来甚至是当今的研究者们。每一卷的传记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种顺序反映了作为个体的研究者们的重大成就的变化过程,但是他们的人生经历常常是枝蔓缠绕,不那么容易一下子看清的。每个人的具体成就都离不开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也离不开他们工作中的协作者以及给他们的研究提供帮助的外界力量。牛顿有一句名言:“倘若说我能(比其他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每一位科学家或发明家的成就都不是无源之水,而他们甚至要经过一个跟前人暗暗较劲的过程才能超越他们。作为个体的科学家与发明家也与他们的实验室的其他同事乃至别的地方的人发生着种种联系,有时还得益于广泛的集体的努力,例如20世纪末启动的政府赞助与私人赞助,它们为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细微的帮助。科学家与发明家们不但影响着经济、政治与社会力量,反过来也受着它们的影响。在本书所属的这个系列中,科学和技术活动与社会制度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在传记之外,本书还备有扩展阅读,提供了另外一些特定的研究对象。每一章后面都附了一份年谱以及扩展阅读的建议。除此之外,在每本书的末尾还附有学科发展年表。在书中还插入了以下一些工具条,以便给我们提供一种更好的视角,从而更快地进入到那个由科学家与发明家共同构建的世界中去:相关链接:描写一些具有个性特征的工作与科技发展的联系;亲历者说:为发现与发明提供第一手资料;争论焦点:对由发现与发明所引起的科学或伦理问题的探讨;其他科学家:描述的是一些在这项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相关发明:展示了一些与之类似的或相关的发明;社会效应:提供了有关发明创造对我们所在的社会或个人生活的影响的相关讯息;科学成果:解释了一名科学家或发明者如何应付一项具体的技术上的难题或者说挑战;未来趋势:描述了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技术所发生的进展,相关的一些数据也在此处被公布。在这套书中,我们讲述的是人类不断寻求真理、勇于探索、不懈创新的故事,我们也希望亲爱的读者能够被这些故事所吸引、鼓舞,得到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希望能够给读者铸造一座桥梁,一起走进科学与发现、发明的世界,并且能够尽情游弋于这个广阔的世界中,在其中找到内心更深刻的共鸣。
内容概要
以各专业的关键人物为主线,本书依次记述了毒理学的创立和早期的实际应用——砷检测、指纹破案的开端和发展、血型的发现过程、测定方法及应用价值、痕量法医学以及第一个法医实验室的建立、法医弹道学、测谎仪的诞生、声谱仪的发明、“骨头侦探”斯诺、巴斯的“人体农场”以及现在最先进的DNA测定,点点滴滴汇成了现代法医学发展史。虽然从书名来看,《法医学》主要讲的是法医学,但实际内容则涉及历史、科学、政治等诸多方面,既有一些广为人知的事实,也有一些大家并不了解甚至不曾闻及的技术,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作者简介
作者:(美)丽莎.扬特 译者:顾琳丽莎·扬特,一位有40年经验的教育及纪实作家。她撰写或编辑的图书有50多部,都是科学家的传记,特别是女科学家和与医学或生物学相关专题。丽莎扬特女士的系列书籍包括《从事科学和数学的女性》、《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及《当代女科学家》。其中《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一书获得《书单》杂志着重点评,《当代女科学家》一书被提名为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最佳“青少年图书”。
书籍目录
前言鸣谢简介1.致命的力量——马修·奥菲拉、詹姆斯·马什与毒药的发现一门科学的建立一个敏感的试验美丽的投毒者相关链接:拿破仑是被毒死的吗?同样杰出的学生现代毒药检测生平年表扩展阅读2.指纹——弗朗西斯·加尔顿、爱德华·亨利与指纹鉴别无字签名一个小偷的痕迹陌生的人群刑事犯的测量科学研究其他科学家:阿方斯·贝迪隆社会效应:优生学一项更好的制度指纹鉴定发展历程指纹鉴别现况争论焦点:指纹鉴定是否可靠?生平年表扩展阅读3.血液的语言——卡尔·兰德斯泰纳与血型危险的操作解开谜底的线索4种血型测定血型破案迟来的诺贝尔奖相关链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输血“血型指纹”血滴背后的故事生平年表扩展阅读4.任何接触都会留下痕迹——亚历山大·兰卡萨尼、埃德蒙·罗卡德与法医科学实验室一个严谨的调查员两个著名案例其他科学家:汉斯·格罗斯第一个法医科学实验室相关链接:现代法医科学实验室泄露秘密的尘土相关发明:夏洛克·福尔摩斯,小说中的法医科学家身份鉴定的线索物质交换原理痕量证据中的秘密生平年表扩展阅读5.子弹的名字 ——卡尔文·戈达德与验枪学从医学到凶杀案一个不公正的宣判一门新科学的建立一个有争议的判决相关发明:追踪射击情人节命案回到军队未来趋势:火器凶杀今日司法弹道学生平年表扩展阅读6.说谎者——莱奥纳多·基勒与多种波动描记器第一台测谎仪相关链接:神力女超人和她的魔法套索弗赖伊决定基勒发展了测谎仪测谎仪的推广测谎仪实验是真是假?法庭上的测谎仪证据亲历者说:“无敌”机器争论焦点:能否筛出间谍鉴别谎言的其他方法生平年表扩展阅读7.声波纹——劳伦斯·克斯塔与声音识别可视语音声音频谱仪检查声音“指纹”独一无二的声音相关链接:计算机声音识别系统法庭上的声波纹“垃圾输入必然导致垃圾分析结果”分析声谱图语音鉴定的精确性如何?生平年表扩展阅读8.骨头传记——克莱德·斯诺与法医人类学事业的选择骨头讲述的故事科学成果:测量骨头长度191航班的空难给凶杀案的受难者画像“死亡使者”的识别者失踪者追寻正义亲历者说:学生们的第一具尸体世界各地的大型坟墓生平年表扩展阅读9.尸体农场——威廉姆·巴斯与死亡时间的测定迷上骨头蚂蚁揭开谜底一头死牛带来的启示猪圈里的尸体一个明显的错误死亡农场的建立昆虫序列畅销书带来的影响某种意义上的不朽科学成果:推理小说作家的研究生平年表扩展阅读10.最佳鉴定标志——阿莱克·杰弗里与DNA鉴定礼物擦出的事业火花“找到了!”一个散而复聚的家庭释放无辜者相关链接:清白计划血液网改进检测方法其他科学家:玛丽一克莱尔·金DNA数据库皇冠上的珠宝社会效应:警探的福音还是隐私的威胁生平年表扩展阅读学科发展年表译者感言
章节摘录
2.指纹:弗朗西斯·加尔顿、爱德华·亨利与指纹鉴别:如果每个罪犯都在犯罪现场留下签名自供书,警察、法官和陪审团的工作就轻松多了。虽然这种事情很少发生,罪犯却常常以另一种形式留下“签名”,这就是指纹。没有两个人在指尖上拥有完全相同的起伏盘旋的纹路,就算是同卵双胞胎的指纹也不一样。人的指尖被微小的腺体分泌的油脂所覆盖,所以在接触过的所有物体表面,几乎都会留下这种独一无二的印记。法医科学家在犯罪现场找到这些蛛丝马迹,再利用电脑,将其同嫌疑犯或者已知罪犯的指纹进行比对。19世纪晚期,一些英国执政官和科学家向人们展示了如何利用指纹将罪犯捉拿归案。其中有两个人对指纹学的实践应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分别是加尔顿和亨利。无字签名: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指纹及其独特性。约20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在契约上把指纹当做签名使用。1788年,德国科学家J.C迈尔(J.C Mayer)在一本解剖教科书上提出:“两个人的手指上皮肤纹路的排列不会重复”。捷克解剖学家贾恩·伊万杰利斯塔·普尔基尼(Jan Evangelista Purkyne)在他1823年出版的关于皮肤的书中,将指纹分成了9种类型。这些早期研究者大都只是把指纹的差异看成了一种有趣的科学现象。第一个将指纹应用于犯罪学的人是威廉·詹姆士·赫歇尔(william James Herschel》,就像古代的中国人,他同样利用它们作主签名。赫歇尔是英国一个显示的科学家家族的后代(他的祖父也叫威廉,在1781年发现了天王星)。19世纪时印度在英国的控制之下,赫歇尔在印度当公务员。
后记
《法医学:从纤维到指纹》是“发现与发明的里程碑”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最初我们接下翻译任务,是因为看到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真真假假》、《身体罪证》、《超感侦探》等书,这些书图文并茂,严谨而不失生动,让人爱不释手。我们在阅读和翻译《法医学:从纤维到指纹》的过程中,只觉得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本书记述了法医科学家的主要发现,并说明了这些发现对整个科学史的重要性,书中精心选录的一些史实让我们觉得神奇不已。现代科学的发展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崭新的面貌,法医科学亦无例外。希望也相信这本书一定会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最后还要特别感谢刘雪婷和赵擎寰同学的帮助和支持。顾琳 俞雯清 张颖 朱圆圆2007年10月22日
编辑推荐
虽然从书名来看,《法医学:从纤维到指纹》主要讲的是法医学,但实际内容则涉及历史、科学、政治等诸多方面,既有一些广为人知的事实,也有一些大家并不了解甚至不曾闻及的技术,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